一种家禽种蛋孵化出雏后蛋壳与壳膜高效粉碎分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16053阅读:12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饲用原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禽种蛋孵化出雏后蛋壳与壳膜高效粉碎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家禽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也是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化最高,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的产业。家禽饲养种类多,数量大,包括鸡、鸭、鹅、鹌鹑等,年出栏家禽量达120多亿羽。随着我国家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种禽孵化场的规模和数量急剧增加,随之也面临种蛋孵化后蛋壳的处理问题。据调查,我省乃至全国的种禽(鸡、鸭、鹌鹑等)孵化场所孵种蛋出苗后,孵化后蛋壳(包括内、外双层壳膜)几乎都是抛堆成垃圾处理,未能开发利用,任其腐烂变质,成为有害微生物和蚊蝇蛆虫等繁衍的温床,严重污染周围空气和土壤环境。 据初步测定,种蛋孵化出苗后蛋壳(含内外双层壳膜)约占孵化前蛋重的10%~12%,以一万套蛋种鸡孵化场计算,一年可产出约15t孵化蛋壳(含蛋壳、内外双层壳膜)。因此,如何加大对种蛋孵化后蛋壳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发挥蛋壳与壳膜的营养性及功能性的饲用价值,已成为目前我国畜牧科学和蛋品科学等相关研究的热点问题。

现有研究表明,种蛋经孵化后,虽蛋壳内部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被胚胎发育利用,但蛋壳结构疏松多孔、易破碎,且构成蛋壳基质的蛋白质与胃蛋白酶的反应能使蛋壳膜迅速分解,尤其蛋壳中原来主要钙源CaCO3经过20多天、37.8℃~37.3℃、湿度60%~70%、通风良好的孵化期,逐渐自然转化为优良易吸收、利用率高的CaO、MgO等。经省检测分析中心检测,孵化后蛋壳Ca:38.07%、P:0.13%、Mg:0.31%。杨海明等(2005)报道,种蛋经孵化后,蛋壳不仅没有为胚胎发育提供磷,而且还富集了磷,这样以孵化后蛋壳替代饲料中石粉(CaCO3)和CaHPO4等主要钙磷矿物质原料,可在满足畜禽正常生产所需的同时,因吸收利用率高而减少饲料中钙的实际用量。同时,由于蛋壳与壳膜的其它化学成分和有机营养成分的变化,促进无机盐类和其它营养物质可直接吸收,极大提高饲用价值。蛋壳膜是以角蛋白为主与黏多糖类相结合的复合蛋白质,其含有N-乙酰氨基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氨基酸等成分的高分子化合物,经检测,蛋壳膜中含18种氨基酸,其总量为69.5%,蛋白质:70.06%,脂肪:1.2g/100g,碳水化合物:6.7g/100g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同时,孵化后的壳膜为中医用药“凤凰衣”,具有润肺止咳、止咳开音、明目清翳、防虚盗汗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多种炎症,促进黏膜和肌肤的生长,畜禽饲用可提高抗呼吸道疾病的感染,辅助治疗畜禽的呼吸道疾病。据余梅芳(2002)报道,鲜蛋壳膜中溶菌酶的含量为1.3%,具有增强畜禽的免疫力,提高畜禽成活率,增强畜禽生产性能的重要作用。可见蛋壳与蛋壳膜的营养性与功能性饲用价值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困扰蛋壳与壳膜的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是如何快速、自然、高效分离蛋壳与壳膜。据调查和检索相关专利文献,目前国内外对蛋壳与壳膜的分离主要针对蛋品加工企业生产的新鲜商品蛋壳的研究,且主要采用化学法和物理法,如碾磨法、煅烧法、水漂浮法、酸碱浸法、微生物发酵法和酶解法等,提取其中或蛋壳或蛋膜的某一项,理化性质已发生变化,更多仍限于试验性研究,未能用于规模化商品生产。而对种蛋成批孵化出雏后,蛋壳与壳膜的高效、生态分离技术缺乏,未查明有同类专利技术。

本发明一种家禽种蛋孵化出雏后蛋壳与壳膜高效粉碎分离方法,是针对孵化后蛋壳与壳膜的结构性质已发生变化,蛋壳乳头晶状结构与鲜蛋不同,脆性增强,而壳膜的韧性增强等特性,解决困扰规模化种禽孵化场孵化后蛋壳处理的技术问题,通过本发明方法不仅可解决种蛋孵化后蛋壳资源的再利用,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更可发挥蛋壳与壳膜的营养性与功能性的饲用价值,提高畜禽的免疫力、抗病力和生产性能,为种禽场节约饲养成本,可见该项发明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适应规模化种禽孵化场种蛋孵化产生的大量蛋壳(含内、外双层蛋膜)快速粉碎与分离,保留原蛋壳与壳膜的自然属性,所得蛋壳与壳膜均达到饲料级标准,改变当前局限于实验室单项性研究分离方法,并导致蛋壳与壳膜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禽种蛋孵化出雏后蛋壳与壳膜高效粉碎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步骤如下:

a、孵化出雏后,保留包含内、外双层壳膜的完整蛋壳于出雏盘内,原位摆放于出雏车架上,置于出雏机内或密闭熏蒸消毒室进行浓度为40ml~48ml/m3的福尔马林和浓度为20g~24g/ m3的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4h。

b、将消毒的含内、外双层壳膜的完整蛋壳通风换气后或仍留于出雏机内,设置温度40℃~60℃烘干,或取出置地面自然摊晒。

c、利用锤片式饲料粉碎机或多功能铡草粉碎揉草机,配套动力2.2~4KW、主轴转速2800r/min、筛底片孔径为8.0mm,进行初级粉碎。

d、初级粉碎物料经过多功能粮食筛选机,筛网采用筛网孔规格为3.0mm×3.0mm,振动筛选初级分离,筛网上收集物料即为壳膜。

e、筛网下的蛋壳与壳膜混合物料再进行农用电动风车分离,调节风车转速所出风速为2.0m/s。

f、分别收集包装即可得饲料用蛋壳与壳膜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一种家禽种蛋孵化出雏后蛋壳与壳膜高效粉碎分离方法,所得产品的具有以下特点:

a、无病原菌。

b、蛋壳与壳膜分离纯度均达98%以上,含水率均低于8%。

c、保留蛋壳与壳膜的自然属性,粉碎粒径和质量均达到饲料级标准。

d、安全性高、无毒、无害、无污染、生态环保。

(2)本发明一种家禽种蛋孵化出雏后蛋壳与壳膜高效粉碎分离方法,能快速高效粉碎分离孵化后蛋壳与蛋膜,每小时可处理200kg完整蛋壳(含内、外双层壳膜),相当于39600枚入孵种蛋数。适于不同规模种禽孵化场蛋壳与壳膜的批量加工,及时返用于畜禽饲养,发挥蛋壳与壳膜的营养性与功能性的饲用价值,提高家禽生产性能和畜禽抗病能力,尤其避免孵化出雏后蛋壳(含内、外壳膜)抛堆垃圾处理而导致环境的污染。

(3)本发明一种家禽种蛋孵化出雏后蛋壳与壳膜高效粉碎分离方法,所得蛋壳产品可以完全等量替代畜禽常用饲料中钙源原料石粉、贝壳粉等,改善产蛋禽蛋壳的质量,减少破蛋率,对肉禽的骨骼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所得壳膜产品“凤凰衣”,其营养丰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5%~0.75%,可增强畜禽的免疫力,提高疫苗免疫1~2个㏒2抗体水平,明显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提高肉禽和蛋禽的生产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技术方案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某孵化场A长年对外孵化供应各种鸡苗,年出苗量约300万羽,孵化后产出的蛋壳量约17t.因将蛋壳随意堆放于居民区造成极大环境污染。2015年6 月采用本发明进行蛋壳与壳膜分离处理,方法如下:

a、将孵化苗鸡捡出后,将装有蛋壳的出雏盘原位摆入出雏车架上,推入出雏机内按福尔马林(48ml/m3)+高锰酸钾(24g/m3)封闭熏蒸消毒24h。

b、消毒后取出在水泥地面摊晒干燥一天,或继续留于出雏机内通风换气后,利用孵化设置温度40℃干燥16h。

c、利用9ZF-50型铡草粉碎揉草机(筛底片孔径:8.0mm),从入料口推入干燥蛋壳进行初粉碎。

d、将初碎物料经过多功能粮食筛选机(筛网孔规格:3.0×3.0mm)振动筛选初级分离,筛网上物料即为壳膜物料,可进行包装。

e、筛网下所得混合物料为蛋壳与壳膜,利用农用电动风车调节转速进行分离(风速2.0m/s),分别收集所得蛋壳粉与壳膜粉进行包装即可。

实施例2:

某种禽有限责任公司B年饲养蛋种鸡2万套,年产孵化后完整蛋壳约30t。为处理孵化蛋壳问题而影响正常生产。于2015年2月经推荐使用本发明蛋壳与壳膜分离方法,方法如下:

a、将孵化苗鸡捡出后,将装有蛋壳的出雏盘原位摆入出雏车架上,推入专用熏蒸消毒室内按福尔马林(40ml/m3)+高锰酸钾(20g/m3)封闭熏蒸消毒24h。

b、消毒后将蛋架车推入出雏机内,利用孵化设置温度50℃干燥12h。

c、将蛋壳倾倒入地凹槽内采用螺旋提升强制喂料进入锤片式粉碎机内(筛底片孔径8.0mm),初粉碎物料从出料口经传递导入多功能粮食筛选机振动筛选(筛网规格:3.0mm×3.0mm)。

d、振动筛网上物料直接流入包装袋。

e、筛网下物料则导入电动风车入料口,调节转速进行分离(风速2.0m/s),所分离物料分别包装即可。

实施例3:

某种鸭孵化场C,常年饲养蛋种鸭1万套,年孵化产出的蛋壳量约16t。为彻底改变蛋壳堆放而对环境的污染,2015年8月开始按本发明蛋壳与壳膜分离方法进行:

a、将孵化苗鸭捡出后,将装有蛋壳的出雏盘摆入密闭消毒室,按福尔马林(44ml/m3)+高锰酸钾(22g/m3)封闭熏蒸消毒24h。

b、消毒后取出在水泥地面摊晒干燥一天,或放入出雏机内,利用孵化设置温度45℃干燥14h。

c、干燥处理后采用锤片式饲料粉碎机(筛底片孔径:8.0mm),从入料口倒入蛋壳进行初粉碎,

d、将初粉碎物料经过多功能粮食筛选机(筛网孔规格:3.0×3.0mm)振动筛选初级分离,筛网上物料即为壳膜物料,可进行包装。

e、筛网下所得混合物料为蛋壳与壳膜,利用农用电动风车调节转速进行分离(风速2.0m/s),分别收集所得蛋壳粉与壳膜粉进行包装即可。

应用实例

应用实例1

某三黄鸡养殖场,常年保存3~4万羽的饲养规模。以有窗式舍内水泥地面垫料饲养方式,喂料采用链式机械喂料,饮水使用自动乳头喂水器。小鸡料(0~21d)从正规饲料生产厂采购,22d开始至出售(70d~75d)期间改用自己加工配制基础日粮。饲料原料购自当地原料市场,5%肉中鸡预混料由某厂家提供。 2015年10月出现二批次50d左右的三黄鸡啄羽、啄趾、啄肛、异食癖、打斗等现象,生长速度缓慢,羽毛粗乱、无光泽,造成鸡的死亡率增加。经临床观察,排除饲养管理因素,认定为自配日粮中某些营养水平不足或不平衡所致,推荐使用已加工成品的蛋壳粉与壳膜粉。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蛋壳粉和0.5%壳膜粉,一周后调整为添加0.25%蛋壳粉和0.25%壳膜粉,继续饲喂一周。使用过程中,饲喂后4d三黄鸡啄癖现象开始减少,1周后鸡群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无啄羽、啄趾、啄肛、打斗等现象,10d后羽毛颜色开始转深、平滑、有光泽。本实例说明蛋壳粉主要补充原日粮中矿物质、微量元素的不足,调节其平衡,而壳膜中丰富的氨基酸,尤其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对羽毛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修复效应。

应用实例2

某养鸡户利用当地荒山草地搭建简易栅舍饲养地方麻鸡,年饲养10批,每批购苗鸡2000羽,但至出栏时平均成活率约80%。经饲养现场了解到,因该场无专用育雏保温舍,每批小鸡引入在棚内用煤炉加温供暖,当外界气候变化较大时,育雏温度难以保持稳定,造成雏鸡的抗病力下降,按常规进行了疫苗免疫,但仍不断出现因病死亡,常见多发是呼吸道疾病,治疗用药效果不彻底,容易复发,影响鸡的生长发育,降低饲料报酬率、导致发病和死亡。为了改变现状,减少用药后的残留,保留地方生态养殖的特点,从2015年3月至9月进苗饲养5批,养殖户按推荐要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本发明生产的蛋壳膜粉,添加量为0.25%。结果表明,5批鸡饲养过程中,球虫病、大肠菌病、沙门氏菌病,尤其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经抽测送检,ND的抗体水平为9㏒2,至出栏成活率平均为94.5%,料肉比降低了16.8%,体重和均匀度均显著提高,说明被我国传统中医称为“凤凰衣”的孵化出雏后壳膜不但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能够增强畜禽的免疫力,提高抗呼吸道疾病的感染,预防多种炎症,促进黏膜和肌肤的生长,提高畜禽成活率,增强畜禽生产性能。

应用实例3:

某蛋鸡养殖场,年饲养蛋鸡约5万羽,鸡舍有窗式纵向通风结构,饲养方式为三层全阶梯笼养、机械喂料、机械清粪,每栋饲养量8000羽。自购原料和5%预混料进行加工生产产蛋期饲料。2015年7月上旬开始出现鸡群采食量下降,蛋壳质量下降,软壳蛋、裂纹蛋、薄壳蛋、砂壳蛋、破蛋率增加。开始投服抗生素阿莫西林、恩诺沙星等,以细菌性输卵管炎、肠炎症治疗,未有明显疗效。根据分析可能是夏季天气炎热,鸡的采食量减少,饮水中添加了电解多维、0.05%Vc,同时,在日粮中添加了0.2%蛋氨酸。因石粉添加量为8%,考虑如再增加石粉用量,则必影响鸡的食欲和总采食量,导致生产影响,故未能再添加。但为了改善蛋壳质量,必须提高蛋鸡Ca、P等矿物质的吸收代谢水平及比例。经建议,养殖户购置了经本发明加工的蛋壳粉,利用二栋产蛋鸡实施,一栋产蛋鸡用蛋壳粉替代原日粮中石粉添加量的50%,一栋产蛋鸡用蛋壳粉全部代替原日粮中石粉用量。。经过使用7d后,蛋壳质量出现改善,软壳蛋、裂纹蛋、薄壳蛋明显减少,破蛋率由未添加蛋壳粉时的7.5%下降至4.8%,10d后蛋壳质量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破蛋率稳定2%左右。而其它产蛋鸡仍饲用原日粮,蛋壳质量未有改变。本应用实例说明,经孵化出雏后蛋壳粉Ca含量(38.07%)虽与石粉相近,但因主要钙源CaCO3经过20多天、37.8℃~37.3℃、湿度60%~70%、通风良好的孵化期,逐渐自然转化为优良易吸收、生物利用率高的CaO、MgO等。以孵化后蛋壳替代饲料中石粉(CaCO3)和CaHPO4等主要钙磷矿物质原料,可在满足畜禽正常生产所需,但是否因吸收利用率高而减少饲料中钙的实际用量,有待进行一步应用验证。

通过以上实例应用效果表明,本发明一种家禽种蛋孵化出雏后蛋壳与壳膜高效粉碎分离方法,所得蛋壳产品可以完全等量替代畜禽常用饲料中钙源原料石粉、贝壳粉等,改善产蛋禽蛋壳的质量,减少破蛋率,对肉禽的骨骼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所得壳膜产品“凤凰衣”,其营养丰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5%~0.75%,可增强畜禽的免疫力,提高疫苗免疫1~2个㏒2抗体水平,明显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提高肉禽和蛋禽的生产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