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式除尘高效率双向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3140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振式除尘高效率双向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设备,具体是一种减振式除尘高效率双向搅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外加剂搅拌机是一个高扬尘高噪音的建筑机械,对环境和施工人员的健康危害较大,而且搅拌机不能保证能够搅拌均匀,搅拌的效率也不高。

专利号CN 205627781 U公开了一种高效率搅拌机,包括:壳体、主传动轴、电动机、加水口、主搅拌器、副传动轴、副搅拌器;所述的壳体上方设置有入料口,壳体内部安装有主传动轴;所述的主传动轴上连接有电动机,主传动轴底部安装有主搅拌器;所述的主搅拌器为螺旋形,能够将壳体下方的物料传送到壳体上方;所述的副传动轴安装在壳体内侧下方,副传动轴上安装有副搅拌器;所述的副搅拌器为螺旋形,能够将壳体中侧面的物料输送至壳体中央。

此专利通过主搅拌器和副搅拌器对物料进行搅拌,但由于副搅拌器设置在壳体侧壁上,易造成黏附在壳体内壁上的物料无法刮下参与搅拌混合,降低了产物的质量;此专利中仅通过一个进水口进行加水,水的喷洒面积小,与物料混合速度慢,降低了工作效率;主搅拌器和副搅拌器在搅拌过程中易产生振动,若不将振动进行吸收,将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式除尘高效率双向搅拌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振式除尘高效率双向搅拌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部设置为搅拌腔;罐体顶部设置有进料管和加水与驱动装置;所述进料管设置在罐体顶部左侧;所述加水与驱动装置设置在罐体顶部中间,且加水与驱动装置由传动盒、旋转电机、进水管和旋转喷淋盘组成;所述传动盒内部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旋转电机的主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在传动盒上表面;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且第二齿轮顶部与进水管活动连接,底部与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与传动盒固定连接,且进水管上设置有加压泵;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旋转喷淋盘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喷淋盘设置在搅拌腔中,且旋转喷淋盘设置成圆盘形;旋转喷淋盘侧壁和底面上均布有若干喷嘴;旋转喷淋盘下表面中部与第一搅拌装置连接;所述搅拌腔中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装置由第一搅拌轴、螺旋搅拌叶和刮料板组成;所述第一搅拌轴顶部与旋转喷淋盘下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搅拌轴表面设置有螺旋搅拌叶;所述螺旋搅拌叶端部设置有挡边;第一搅拌轴通过固定杆与刮料板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装置设置在罐体底部,且第二搅拌装置由搅拌电机、第二搅拌轴和搅拌片组成;所述搅拌电机通过减速器与第二搅拌轴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顶部设置有搅拌片;所述搅拌片设置有四片,且四片搅拌片相互垂直设置;搅拌片表面均布有若干导料孔,且与垂直方向成30度夹角;罐体顶部侧壁上设置有除尘装置,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排料管;所述除尘装置由除尘管、过滤罐和抽风机组成;所述除尘管一端与罐体连通,且连通处设置有挡料网;所述过滤罐和抽风机设置在除尘管上,且过滤罐内部设置有三层活性炭吸附板;罐体底面通过减振装置与底板连接;所述减振装置由弹簧、导柱和套筒组成;所述弹簧顶部与罐体固定连接,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弹簧内部设置有导柱和导套;所述导柱顶部与罐体固定连接,底部设置在导套中;所述导套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体设置成空心圆柱体,由不锈钢制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喷淋盘、连接管和第二齿轮内部设置有流道。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电机和减速器固定在罐体底面,且搅拌电机和减速器外表面设置有消音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加水与驱动装置的设置,利用加压泵将进水管引入的清水进行加压,加压后的清水通过流道从旋转喷淋盘表面均布的喷嘴中喷出,便于对物料进行混合,提高产物的质量,且在使用后对罐体进行清洗,方便下次使用;通过旋转电机为第一搅拌装置提供旋转动力;通过第一搅拌装置的设置,利用螺旋搅拌叶和挡边将罐体底部的物料提升到第一搅拌装置顶部,通过离心力的作用,物料从新落回到罐体底部,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便于物料之间的混合;通过刮料板的设置,将黏附在罐体内壁上的物料刮下,便于提高混合质量,且在排料时利于完全排料;通过第二搅拌装置的设置,对罐体底部的物料进行反向搅拌,通过导料孔减小搅拌阻力,利于物料进行充分搅拌,提高产物的质量,消音罩的设置,用于减小搅拌电机发出的噪音;通过除尘装置的设置,用于将搅拌混合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吸附,防止粉尘直接排放污染环境;通过减振装置的设置,将物料搅拌混合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进行吸收,防止设备的长期振动缩短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减振式除尘高效率双向搅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减振式除尘高效率双向搅拌设备中第一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减振式除尘高效率双向搅拌设备中加水与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减振式除尘高效率双向搅拌设备中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减振式除尘高效率双向搅拌设备中第二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减振式除尘高效率双向搅拌设备中减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管,2-加水与驱动装置,3-除尘装置,4-第一搅拌装置,5-罐体,6-减振装置,7-底板,8-消音罩,9-排料管,10-第二搅拌装置,11-搅拌腔,12-挡边,13-螺旋搅拌叶,14-固定杆,15-刮料板,16-第一搅拌轴,17-进水管,18-旋转电机,19-传动盒,20-第一齿轮,21-旋转喷淋盘,22-流道,23-喷嘴,24-连接管,25-第二齿轮,26-加压泵,27-除尘管,28-过滤罐,29-抽风机,30-活性炭吸附板,31-挡料网,32-搅拌片,33-导料孔,34-减速器,35-搅拌电机,36-第二搅拌轴,37-弹簧,38-导套,39-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6,一种减振式除尘高效率双向搅拌设备,包括罐体5;所述罐体5设置成空心圆柱体,由不锈钢制成,内部设置为搅拌腔11;罐体5顶部设置有进料管1和加水与驱动装置2;所述进料管1设置在罐体5顶部左侧,用于加入物料;所述加水与驱动装置2设置在罐体5顶部中间,且加水与驱动装置2由传动盒19、旋转电机18、进水管17和旋转喷淋盘21组成;所述传动盒19内部设置有第一齿轮20和第二齿轮25;所述第一齿轮20与旋转电机18的主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18固定在传动盒19上表面,用于提供旋转动力;所述第二齿轮25与第一齿轮20相互啮合,且第二齿轮25顶部与进水管17活动连接,底部与连接管2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17与传动盒19固定连接,且进水管17上设置有加压泵26;所述连接管24的另一端与旋转喷淋盘21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喷淋盘21设置在搅拌腔11中,且旋转喷淋盘21设置成圆盘形;旋转喷淋盘21侧壁和底面上均布有若干喷嘴23;旋转喷淋盘21、连接管24和第二齿轮25内部设置有流道22;旋转喷淋盘21下表面中部与第一搅拌装置4连接;通过加水与驱动装置2的设置,利用加压泵26将进水管17引入的清水进行加压,加压后的清水通过流道22从旋转喷淋盘21表面均布的喷嘴23中喷出,便于对物料进行混合,提高产物的质量,且在使用后对罐体5进行清洗,方便下次使用;通过旋转电机18为第一搅拌装置4提供旋转动力;所述搅拌腔11中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4和第二搅拌装置10;所述第一搅拌装置4由第一搅拌轴16、螺旋搅拌叶13和刮料板15组成;所述第一搅拌轴16顶部与旋转喷淋盘21下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搅拌轴16表面设置有螺旋搅拌叶13;所述螺旋搅拌叶13端部设置有挡边12;第一搅拌轴16通过固定杆14与刮料板15连接;通过第一搅拌装置4的设置,利用螺旋搅拌叶13和挡边12将罐体5底部的物料提升到第一搅拌装置4顶部,通过离心力的作用,物料从新落回到罐体5底部,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便于物料之间的混合;通过刮料板15的设置,将黏附在罐体5内壁上的物料刮下,便于提高混合质量,且在排料时利于完全排料;所述第二搅拌装置10设置在罐体5底部,且第二搅拌装置10由搅拌电机35、第二搅拌轴36和搅拌片32组成;所述搅拌电机35通过减速器34与第二搅拌轴36连接,且搅拌电机35和减速器34固定在罐体5底面,搅拌电机35和减速器34外表面设置有消音罩8;所述第二旋转轴36顶部设置有搅拌片32;所述搅拌片32设置有四片,且四片搅拌片32相互垂直设置;搅拌片32表面均布有若干导料孔33,且与垂直方向成30度夹角;通过第二搅拌装置10的设置,对罐体5底部的物料进行反向搅拌,通过导料孔33减小搅拌阻力,利于物料进行充分搅拌,提高产物的质量,消音罩8的设置,用于减小搅拌电机35发出的噪音;罐体5顶部侧壁上设置有除尘装置3,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排料管9;所述除尘装置3由除尘管27、过滤罐28和抽风机29组成;所述除尘管27一端与罐体5连通,且连通处设置有挡料网31;所述过滤罐28和抽风机29设置在除尘管27上,且过滤罐28内部设置有三层活性炭吸附板30;通过除尘装置3的设置,用于将搅拌混合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吸附,防止粉尘直接排放污染环境;罐体5底面通过减振装置6与底板7连接;所述减振装置6由弹簧37、导柱39和套筒38组成;所述弹簧37顶部与罐体5固定连接,底部与底板7固定连接,弹簧37内部设置有导柱39和导套38;所述导柱39顶部与罐体5固定连接,底部设置在导套38中;所述导套38底部与底板7固定连接;通过减振装置6的设置,将物料搅拌混合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进行吸收,防止设备的长期振动缩短使用寿命。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