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藻泥搅拌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492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藻泥搅拌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藻泥搅拌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硅藻泥搅拌桶。



背景技术:

在化工、建筑等领域经常将包括水泥、石灰等多种含水量几乎为零的粉状物料进 行充分的搅拌,然后进行施工和生产。目前所使用的搅拌机的搅拌轮为水平转动的卧式结 构,由于其盖体为一体结构,利用该结构的搅拌机在对粉状物料进行搅拌前的装料时,会出 现粉尘飞扬、造成工作环境严重污染的问题。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干粉搅拌机》,申请号为201520975124.1,公开了包括搅拌桶上端为圆柱形结构,搅拌桶下端为倒圆锥形结构,搅拌桶下端设有固定支架,搅拌桶一侧设有两个通风管,搅拌桶包括有搅拌轴,搅拌轴下端可转动的连接有轴承,搅拌轴下端表面经过高频淬火处理。该结构的搅拌桶,难以均匀的添加物料,而且物料添加过程中难以做到均匀混合,否则会延长混合时间,不利于产品的出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硅藻泥搅拌桶,解决加料不均匀使得产品混合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硅藻泥搅拌桶、包括桶体,转轴和搅拌桨叶;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桶体的回转轴线上;所述桶体内设有所述搅拌桨叶;所述搅拌桨叶为双螺旋状的回转叶片;所述搅拌桨叶连接在所述转轴上;在所述转轴上还设有加料筒;所述加料筒的筒壁上设有多个漏孔;所述桶体、转轴、搅拌桨叶、加料筒均保持同轴的位置关系;所述加料筒的回转半径小于所述搅拌桨叶的回转半径。

优选的是,所述桶体上还至少设有一个可以开合的出口;所述出口与桶体之间设有密封条;所述漏孔为倒锥形的通孔;所述加料筒外部方向的孔径大于加料筒内部方向的孔径。

优选的是,所述桶体、转轴、搅拌桨叶、加料筒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备;所述转轴的两端与桶体均通过密封轴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硅藻泥搅拌桶,其搅拌效果好,降低物料的粘度,提高混合能力,而且增加了加料的装置从内部加料,防止混合不均匀,可以有效的保障混合质量。同时,结构简单,便于维护,方便及时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硅藻泥搅拌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加料筒的径向剖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桶体;2、转轴;3、搅拌桨叶;4、加料筒;5、漏孔;6、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附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硅藻泥搅拌桶,包括桶体1、转轴2和搅拌桨叶3;所述转轴2位于所述桶体1的回转轴线上;所述桶体1内设有所述搅拌桨叶3;所述搅拌桨叶3为双螺旋状的回转叶片;所述搅拌桨叶3通过连杆6连接在所述转轴2上;在所述转轴2上还设有加料筒4;所述加料筒4的筒壁上设有多个漏孔5;所述桶体1、转轴2、搅拌桨叶3、加料筒4均保持同轴的位置关系;所述加料筒4的回转半径小于所述搅拌桨叶3的回转半径。所述桶体1上还至少设有一个可以开合的出口;所述出口与桶体之间设有密封条;所述漏孔5为倒锥形的通孔;所述加料筒4外部方向的孔径大于加料筒内部方向的孔径。所述桶体1、转轴2、搅拌桨叶3、加料筒4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备;所述转轴2的两端与桶体1均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混合物从桶体上的出口加入到桶体中,电机驱动转轴转动,此时固定在转轴上的搅拌桨叶形成了相反方向上的相对转动,物料在搅拌浆叶的作用下,既有圆周运动,又有轴向运动,根据物料的运动状态产生了对流搅拌、剪切搅拌和扩散搅拌。该硅藻泥搅拌桶,其搅拌效果好,降低物料的粘度,提高混合能力,而且增加了加料的装置从内部加料,防止混合不均匀,可以有效的保障混合质量。同时,结构简单,便于维护,方便及时清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