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薄层层析展板快速烘干的洁净干燥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4711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室实验用附属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薄层层析展板快速烘干的洁净干燥箱。



背景技术:

薄层色谱法(TLC)又称薄层层析,属于固-液吸附色谱。它是将吸附剂(Al2O3、硅胶等)或支持剂(羟基羧酸-Na、纤维素粉、硅藻土等)均匀地涂布在一块薄层层析展板(玻片)上,形成一薄层,把要层析的样品点到薄板上,再用适当的溶剂展开而达到分离和鉴别的方法。但是涂抹的薄层层析展板烘干时间太长,且干湿不均匀,暴露在空气中易污染,从而制约了下一步实验的进行。随着有机检测技术及生物化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机和生化实验,在进行薄层色谱法实验操作过程中,都要求在无污染的洁净安全环境下,薄层层析展板烘干均匀且迅速。有鉴于此,有必要研制一种结构简便、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薄层层析展板快速烘干的洁净干燥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烘干均匀且迅速的用于薄层层析展板快速烘干的洁净干燥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薄层层析展板快速烘干的洁净干燥箱,包括中空的箱体,箱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空气过滤层和烘干操作台,空气过滤层和烘干操作台将箱体内部分成三部分,该三部分从上往下依次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箱体顶部设有与第一腔体相通的进气风扇;箱体侧壁上设有与第三腔体相通的排气风扇,箱体侧壁上设有箱门;烘干操作台上设有格栅,第二腔体通过格栅与第三腔体相通;箱门上安装有传感器;

箱体上还安装有智能开关和按钮开关,智能开关分别与按钮开关、进气风扇、排气风扇和传感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洁净干燥箱由进气风扇吸入的空气通过空气净化膜变成洁净热气体进入箱内,热气流通过烘干操作台的格栅进入烘干操作台与箱底之间的气流通道,此时,排气风扇将箱内不干净的气体通过排出室外,保证箱体内的空气净洁,保证空气新鲜、良好的烘干通风空间。该干燥箱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安全可靠、操作简捷方便。作为薄层色谱法中的薄层层析展板快速烘干专用设备,配置在每个实验室内,为实验操作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洁净干燥箱的示意图。

图中:1.进气风扇,2.空气过滤层,3.箱门,4.箱门拉手,5.烘干操作台,6.格栅,7.排气风扇,8.箱体,9.智能开关,10.按钮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洁净干燥箱,包括中空的箱体8,箱体8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空气过滤层2和烘干操作台5,空气过滤层2和烘干操作台5将箱体8内部分成三部分,该三部分从上往下依次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箱体8顶部设有进气风扇1,进气风扇1与第一腔体相通;箱体8侧壁上设有排气风扇7,排气风扇7与第三腔体相通,围成第二腔体的一个侧壁上设有玻璃制成的箱门3;烘干操作台5上设有格栅6,第二腔体通过格栅6与第三腔体相通。

箱体8上还安装有智能开关9和按钮开关10,智能开关9分别与按钮开关10、进气风扇1和排气风扇7电连接。

箱门3上安装有传感器,用于检测箱门3是否开启,该传感器与智能开关9相连,以通过智能开关9控制进气风扇1和排气风扇7启停。

空气过滤层2采用空气净化膜制成,该空气净化膜上微孔的孔径小于0.2~1.5μm。空气过滤层2与箱体8顶层之间的距离为10~15cm。

烘干操作之前,为了保证箱体8内的空气是无污染的,形成洁净烘干操作空间,首先按下按钮开关10通电,然后手握箱门拉手4关闭箱门3,安装在箱门3上的传感器感应到箱门3关闭,传感器产生箱门关闭的信号,并将该箱门关闭的信号传送给智能开关9,智能开关9接收到该信号后,控制进气风扇1和排气风扇7同时启动,进气风扇1将热风送入第一腔体,热风通过空气过滤层2进入第二腔体,空气过滤层2在保持空气流通的同时,过滤热风中包括细菌在内的所有尘埃颗粒,达到净化且通风的目的。净化后的热风进入第二腔体,并通过格栅6进入第三腔体,向排气风扇7移动,在此过程中,净化后的热风将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内的不干净气体和尘埃携带至排气风扇7,经排气风扇7排出箱体8外,运行2min左右,箱体8内部空间成为洁净空间。这时,手握箱门拉手4推开箱门3,安装在箱门3上的传感器感应到箱门3开启,传感器产生箱门开启的信号,并将该箱门开启的信号传送给智能开关9,智能开关9接收到该信号后,关闭排气风扇7,排气停止,进气风扇1正常运行,箱体8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箱体8外部的不洁净空气不会经过箱门3进入箱体8内,箱内8还是洁净空间,将待烘干的薄层层析展板平铺于在烘干操作台5上,关闭箱门3,智能开关9启动排气风扇7,在相同8内形成干净的热气流,热气流对待烘干的薄层层析展板进行烘干。

本实用新型洁净干燥箱使整个烘干过程高效快捷、安全可靠、优化了实验环境,提高了实验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