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碰撞式泥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2560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碰撞式泥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碰撞式泥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雨水利用是节约用水工程的重要内容,将雨水或其他污水净化后用作喷洒路面、灌溉绿地、蓄水冲厕等城市杂用水的技术手段是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在北方缺水地区,将雨水收集后用于生活、生产、卫生已经提到发展日程。经收集的雨水或其他污水都含有大量泥沙,通常要先除去泥沙,然后直接或再经沉淀得到洁净的生活、生产、卫生用水,因而,泥水分离装置成为应市的净化设备。市场常见的泥水分离装置,虽然功能较多,但大都结构复杂,制作难度大,制作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制作成本较低的碰撞式泥水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碰撞式泥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由箱体、挡板组成,挡板设置于箱体内,所述箱体,其上一端制有进水口,与进水口相对一端制有出水口,其底部制有漏斗形泥沙沉淀槽和泥沙排放口,所述挡板为二至四个,二至四个挡板分别设置于箱体内上、中、下部。

而且,所述挡板,其末端挡板向进水口方向倾斜十至十五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碰撞式泥水分离器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制作成本较低,实用性强,经多次碰撞沉淀,分离效果较好,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碰撞式泥水分离器。

附图说明

图1为碰撞式泥水分离器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碰撞式泥水分离器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进水口,2-箱体,3-第一挡板,4-漏斗形泥沙沉淀槽,5-泥沙排放口,6-第二挡板,7-出水口,8-第三挡板,9-第四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实施例一:

一种碰撞式泥水分离器,由箱体2、挡板组成,挡板设置于箱体内。箱体上一端制有进水口1,与进水口相对一端制有出水口7,箱体底部制有漏斗形泥沙沉淀槽4和泥沙排放口5。挡板为二个,分别为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6,第一挡板设置于箱体内顶部漏斗形泥沙沉淀槽进水侧边缘,第二挡板设置于箱体内下部漏斗形泥沙沉淀槽出水侧边缘,第二挡板向进水口方向倾斜十五度。第二挡板向进水口方向倾斜十五度,可加大水流与挡板接触面,有利于泥沙下行沉淀。

实施例二:

一种碰撞式泥水分离器,由箱体、挡板组成,挡板设置于箱体内。箱体上一端制有进水口,与进水口相对一端制有出水口,箱体底部制有漏斗形泥沙沉淀槽和泥沙排放口。挡板为四个,分别为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8、第四挡板9,第一挡板设置于箱体内中部漏斗形泥沙沉淀槽进水侧边缘,第二挡板设置于箱体内下部漏斗形泥沙沉淀槽出水侧边缘,第二挡板向进水口方向倾斜十五度,第三挡板设置于箱体顶部进水口处,第四挡板设置于箱体顶部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之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含有泥沙的污水或雨水由进水口进入,然后依次经多个挡板碰撞,水中的泥沙在惯性作用下被分离并沉淀到下部的漏斗形泥沙沉淀槽中, 并经泥沙排放口排出,净化后的水由排水口排出。根据不同泥沙颗粒大小和泥沙含量对挡板长度和进水流速进行调节。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