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幕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8765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幕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幕墙。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移动式植物墙,具有以下不足:

1、为了将植物做成立体状态,大多是采用植物盒、无纺布或泡绵为种植载体;

2、结构复杂,安装繁琐;

3、维护不够方便;

4、有的附加了空气净化装置(如离子发生器、水幕帘、水滤槽),自身重量较重;

5、一般更多考虑植物造型,较少考虑植物的长期成活率,通常植物成活率只有几个月时间;

6、更换植物品种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植物幕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幕墙,包括固化基质模块、模块框架、支撑架、滴管、水槽;

模块框架设有复数个用于容纳固化基质模块的空腔,且固化基质模块嵌入模块框架的空腔中;

模块框架为侧立竖直状态并由支撑架支撑,而且模块框架内的所有固化基质模块为上下重叠的垂直状态;

水槽设在模块框架的下方且成为整个植物幕墙的底座;

滴管沿支撑架背面敷设且滴管出水端位于模块框架上的每层固化基质模块的上方。

作为优选:

还包括补光灯;补光灯固定在模块框架的斜上方且向固化基质模块照射。

还包括脚轮;脚轮固定在水槽底部且整个植物幕墙可以随脚轮移动。

撑架为钢架。

还包括空气净化通道和内机;空气净化通道设在支撑架背面,且空气净化通道与风机连接;

空气净化通道为一段设有进口和出口的密闭的通道,且空气净化通道内表面涂有光触媒涂料。

空气净化通道的进口与模块框架上的固化基质模块连接,且空气从固化基质模块中的原料间隙中进入空气净化通道,再从空气净化通道的出口排出。

空气净化通道的出口与模块框架上的固化基质模块连接,且空气从进口进入空气净化通道,再经过出口从固化基质模块中的原料间隙中排出。

空气净化通道内还设有多道档板。

水槽分隔为回水部和净水部,且回水部与净水部通过过滤装置连接;回水部设在模块框架的下方用于承接流经每层固化基质模块并淌下的滴灌水;回水部的存水通过过滤装置进入净水部,净水部通过泵与滴管连接。

本发明使用的固化基质模块是由半熔型涤纶纤维和基质按重量份1:6~8混合而成,放入模具经过加热固化后形成形状尺寸统一的专用于立体植物栽培的固化基质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是一种植物高成活率、容易安装及维护、且植物可方便更换、可移动的植物墙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植物幕墙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植物幕墙实施例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植物幕墙实施例2的结构图。

图中标记,1-固化基质模块,2-模块框架,3-水槽,301-滤网,4-顶盖,5-支撑钢架,6-滴管,7-植物,8-补光灯,9-脚轮,10-泵,11-空气净化通道,1101-档板,12-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一种植物幕墙,由固化基质模块1、模块框架2、支撑钢架5、滴管6、水槽3、补光灯8组成一个整体。

模块框架2为矩形,其中设有多个可容纳固化基质模块1的空腔,可将固化基质模块1嵌入模块框架2的空腔中并将固化基质模块固定。模块框架2采用挂扣形式,装配方便(图2)。

固化基质模块是一种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且专用于立体植物栽培的固化基质模块。该固化基质模块由半熔型涤纶纤维和基质按重量份1:6~8混合组成,具体是通过在构成基质的泥炭、珍珠岩、蛭石的原料中混入半溶型涤纶纤维,再放入模具经过加热固化后,使得基质具有牢固的三维网络结构,增强了基质的透气性、透水性和结构强度,不易松散,且质量较轻,更加适于用于垂直绿化栽培。在该固化基质模块上种上植物后可以直接摆放在模块框架上,可以方便地通过更换固化基质模块来更换不同的植物品种,使得植物幕墙极具观赏性和可维护性。

考虑到保存、运输和更换操作的便利性,固化基质模块1一般制成30cm*30cm*5cm的立方体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制成其他的不同形状。

模块框架2为侧立竖起状态,并由支撑钢架5在模块框架的后面支撑,当模块框架2竖起时,所有固化基质模块1上种植的植物7成为一块上下重叠的垂直状态的植物墙。

在模块框架2的下方设有水槽,用于承接浇灌固化基质模块后漏下的水。

滴管6沿支撑钢架5背面敷设,滴管进水端与水源连接,出水端设在位于模块框架上的每一层固化基质模块的上方。通过水泵可将水源泵到每层的固化基质模块上方进行滴灌,而且滴灌的水还会沿上下排列的固化基质模块从上一层逐渐向下一层渗漏,直到漏入设在下方的水槽中,水槽中收集的水可以重复浇灌使用。

为节约用水,将水槽3分隔为回水槽和净水槽两部分,且回水槽与净水槽中间的分隔处设有多层的滤网301,具体的滤网材料与层数视过滤要求而定。

回水槽设在模块框架的下方用于承接流经固化基质模块并淌下的浇灌水;回水槽的存水通过过滤装置进入净水槽,净水槽通过泵10与滴管6连接。

为对植物幕墙进行补光,在顶盖4上设有一排补光灯8,补光灯从模块框架的斜上方对种植在固化基质模块1上的植物7进行照射。

为方便整个植物幕墙的移动,在水槽底部还可装有多个脚轮9,整个植物幕墙可由脚轮承载移动。移动到位后可将脚轮掀起,让水槽3的底部与地面接触,使得整个植物幕墙摆放牢固又稳定。

模块框架2和支撑钢架5为不锈钢架。

如果植物幕墙面积较大,还可设有肥水一体化的自动控制与报警系统,增加整个装置的可维护性。

本实施例由于使用了立体栽培专用固化基质模块,透气性、保水性好,固型且结构强度高,保证了植物正常生长。并且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定制不同配比的基质模块。

本实施例采用了模块框架挂扣型+支撑钢架+机电设备的分体式结构,安装拆卸非常容易。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是一个附有空气净化通道的植物幕墙。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空气净化通道11。空气净化通道11设在支撑钢架5的背面,是一个截面为矩形的中空通道,在通道的内表面涂有光触媒涂料,且在空气净化通道的下端设有风机。风机从入口处将空气抽进光触媒空气净化通道内部,空气与光触媒空气净化通道内表面的光触媒涂料接触,净化后的空气从光触媒空气净化通道的上端打出,供给室内。

为使得空气净化通道11内的空气充分地与光触媒涂料接触,在通道内还设有多道档板1101,用于缓减空气流速,并且在档板上也涂有光触媒涂料,净化效果更好。

空气净化通道11的上端可以开在顶盖4的后面,净化后的空气从顶盖处流出到室内。空气净化通道的上端也可以直接开在模块框架2的后面,净化后的空气从模块框架2上的固化基质模块1的间隙中流出,由于组成固化基质模块的原料之间存在一些微小的间隙,空气流出时会通过这些微小间隙,最后经过所栽培的植物,使得空气得到更好的净化。

本实施例将植物幕墙与空气净化装置结合,并且以栽培有植物的固化基质模块代替普通空气净化装置中的滤网,充分利用植物天然具有的空气净化功能,同时增加了植物幕墙的使用功能。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