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式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3515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式破碎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破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齿式破碎机。



背景技术:

齿式破碎机主要用于饲料及粮油行业,用于破碎原料及粕类产品等。

齿式破碎机包括驱动马达、壳体、底座、动刀组件及静刀等,动刀组件包括转轴、动刀、隔套等。动刀组件的常规结构为键联接形式,转轴上铣键槽,动刀及隔套内孔割键槽孔,通过键传递扭矩,由于单个动刀及隔套的厚度小,因此受力面积很小,动刀及隔套内孔很容易损坏,使用寿命比较短,使得维修周期变短,从而影响了整机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齿式破碎机,解决了齿式破碎机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齿式破碎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马达和用于破碎物料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驱动马达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动刀组件,所述壳体内的前壁上设有与所述动刀组件相配合的前静刀,所述壳体内的后壁上设有与所述动刀组件配合的后静刀,所述动刀组件包括多个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动刀,两两所述动刀之间设有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隔套,所述转轴为六角轴,所述动刀上设有所述六角轴相配合的第一六角孔,所述隔套上设有与所述六角轴相配合的第二六角孔。

进一步地,所述前静刀包括多对与所述动刀相对应的第一静刀组,所述第一静刀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静刀和第二静刀,所述后静刀包括多对与所述动刀相对应的第二静刀组,所述第二静刀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三静刀和第四静刀,所述动刀一端设于所述第一静刀和所述第二静刀之间,所述动刀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三静刀和所述第四静刀之间。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动刀上均匀设有两个刀片。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驱动马达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都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转轴转动的轴承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六角轴的结构形式,大大增加了动刀及隔套与转轴的受力面积,从而减缓使用过程中动刀及隔套的损坏问题,大大延长了动刀及隔套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整机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齿式破碎机的一个实施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齿式破碎机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动刀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其说明:

1、驱动马达;2、联轴器;3、底座;4、壳体;5、后静刀;6、转轴;7、动刀;8、隔套;9、轴承座;10、前静刀;11、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齿式破碎机,包括底座3,底座3上设有驱动马达1和用于破碎物料的壳体4,壳体4内设有与驱动马达1连接的转轴6,转轴6上套设有动刀组件,壳体4内的前壁上设有与动刀组件相配合的前静刀10,壳体4内的后壁上设有与动刀组件配合的后静刀5,动刀组件包括多个套设于转轴6上的动刀7,两两动刀7之间设有套设于转轴6上的隔套8,转轴6为六角轴,动刀7上设有六角轴相配合的第一六角孔,隔套8上设有与六角轴相配合的第二六角孔。壳体底面设有出料口。本技术方案采用六角轴的结构形式,大大增加了动刀7及隔套8与转轴6的受力面积,从而减缓使用过程中动刀7及隔套8的损坏问题,大大延长了动刀7及隔套8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整机的使用性能。

前静刀10包括多对与动刀7相对应的第一静刀组,第一静刀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静刀和第二静刀,后静刀包括多对与动刀7相对应的第二静刀组,第二静刀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三静刀和第四静刀,动刀7一端设于第一静刀和第二静刀之间,动刀7另一端设于第三静刀和第四静刀之间。每个动刀7上均匀设有两个刀片11。这样可以使动刀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避免刀片11变形,利于对不同大小的物料进行破碎。

转轴6通过联轴器2与驱动马达连接。壳体4的左右两侧都设有用于支撑转轴6转动的轴承座9。这样可以保证转轴6运转的更加平稳,保证破碎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六角轴的结构形式,大大增加了动刀及隔套与转轴的受力面积,从而减缓使用过程中动刀及隔套的损坏问题,大大延长了动刀及隔套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整机的使用性能。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