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水脱硝卸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5448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氨水脱硝卸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脱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氨水脱硝卸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硝工程中,SNCR脱硝系统(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原理是将氨水溶液经过经过卸氨模块的卸氨泵加入氨水罐,为氨水输送提供必要的氨水,保证氨水的充分供给,一个小时的加入量满足一个星期的脱硝系统的消耗量,在脱硝系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即脱硝系统关键的第一步。

在整个SNCR系统烟气脱硝系统氨水供给环节中,缺少一种有效卸氨模块,可以实现功能用最少的模块化设备,保证外来的20%氨水高效的、无泄漏的进入氨区的氨罐,为脱硝下一步输送提供必要的氨水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氨水脱硝卸氨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氨水脱硝卸氨装置,该氨水脱硝卸氨装置包括:氨水接入管道,设置在所述氨水接入管道上的过滤器,与所述过滤器连接的氨水卸氨泵,与所述氨水卸氨泵的出口连接的出水管道,且所述出水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以及第一阀门,还包括与所述出水管道连接的热压弯头,以及设置在所述热压弯头上的第二阀门及压力表;还包括:连通所述氨水接入管道及所述出水管道的无缝钢管,且所述无缝钢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优选的,还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热压弯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及所述第三阀门为手动蝶阀,所述第二阀门为手动球阀。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氨水接入管道上的第四阀门。

优选的,所述第四阀门为手动蝶阀。

优选的,所述氨水接入管道上设置有法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阀门、卸氨泵、压力表、管道等组合体,实现卸氨的安全可靠、安装简单、结构紧凑占地小,保证外来的氨水顺利的进入氨水罐,对脱硝系统的下一步工序提供保障,由于实现模块化设计,大大降低系统运行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氨水脱硝卸氨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氨水脱硝卸氨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氨水脱硝卸氨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氨水脱硝卸氨装置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氨水脱硝卸氨装置,该氨水脱硝卸氨装置包括:氨水接入管道,设置在所述氨水接入管道上的过滤器6,与所述过滤器6连接的氨水卸氨泵5,与所述氨水卸氨泵5的出口连接的出水管道,且所述出水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4以及第一阀门3,还包括与所述出水管道连接的热压弯头9,以及设置在所述热压弯头9上的第二阀门1及压力表2;还包括:连通所述氨水接入管道及所述出水管道的无缝钢管10,且所述无缝钢管10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1。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阀门、卸氨泵、压力表2、管道等组合体,实现卸氨的安全可靠、安装简单、结构紧凑占地小,保证外来的氨水顺利的进入氨水罐,对脱硝系统的下一步工序提供保障,由于实现模块化设计,大大降低系统运行人员的工作强度。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卸氨装置,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以及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卸氨装置包括包括一个外来的氨水接入管道、一根连接氨水罐和模块的管道(氨水卸氨泵5的出水管道)、1台卸氨泵、1个手动球阀、压力表2、3个手动蝶阀、1个单向阀4、过滤器6、固定支架8,氨水接入管道上依次设有手动碟阀(第四阀门),过滤器6、氨水泵、单向阀4、手动蝶阀(第一阀门3)、热压弯头9、固定支架8,以及卸氨泵的输出管道,还有底座,上述装备均固定在底座上。其中的过滤器6在具体选择时,为Y型过滤器6。其中的氨水接入管道上连接有法兰7。

在热压弯头9上设有不锈钢压力表2和手动球阀(第二阀门1),用于监视管道的输送压力,时时掌握卸氨泵的运行情况,并且在氨水卸氨泵5的出口处设置了单向阀4,防止抽出的氨水倒流,污染现场环境,在具体设置时,该单向阀4为对夹式单向阀4。此外,设置的第二阀门1为了在压力表2损坏后方便更换。

此外,还设置了连通所述氨水接入管道及所述出水管道的无缝钢管10,该无缝钢管10为旁通管道,方便外来氨水车自带泵通过旁通进入氨水罐。且该该无缝钢管10上设置了第三阀门11,该阀门为手动蝶阀。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卸氨装置通过将阀门、卸氨泵、压力表2、管道等组合体,实现卸氨的安全可靠、安装简单、结构紧凑占地小,保证外来的氨水顺利的进入氨水罐,对脱硝系统的下一步工序提供保障,由于实现模块化设计,大大降低系统运行人员的工作强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