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5429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枪。



背景技术:

喷枪是一种对涂料进行雾化处理的设备,主要是对被涂装工件表面进行喷涂而获得美观、均匀的涂覆层,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活塞内压,让液体容器内空间减小、气压增大,从而将液体容器内的液体压出,但阀芯一般都是在扳机弹簧的推动下,使得阀芯压紧喷嘴,当按动扳机时,液体从喷嘴喷出,故整个喷涂过程都需要手动按压扳机,容易造成手部按压疲劳,同时,喷嘴喷出涂料的雾化效果与喷嘴打开程度和喷腔的内压有关,手动操作扳机控制阀芯打开喷嘴的大小与内压无法达到最佳匹配,即无法保证涂料喷出时效果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枪,其喷涂的自动化程度高,降低手动操作的疲劳度,并且喷涂效果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喷枪,包括机壳、喷壶、喷嘴和设于机壳内的枪体,枪体内设有与喷壶连通的喷腔,喷腔内设有活塞、出液阀杆以及用于支撑阀杆的出液阀座,出液阀杆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以将出液阀杆顶在喷嘴上,所述出液阀座上设有通气口和供出液阀杆伸入的滑槽,通气口与滑槽连通,出液阀杆在喷腔的内压大于第一压缩弹簧的弹力时向远离喷嘴的方向移动以打开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出液阀座设有出液通道和连通于滑槽的密封槽,出液通道连通喷腔与喷嘴,密封槽位于滑槽前端并与出液阀杆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液阀座设有套管,套管连通出液阀座和喷嘴,套管上设有与大气连通的导通通道,通气口与导通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出液阀座外侧设有环形槽,通气口设于环形槽的底壁上,环形槽在套管与出液阀座安装到位时与导通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导通通道包括连通口和设于套管外侧面的出气槽,连通口连通环形槽与出气槽,出气槽沿轴向延伸并伸出枪体。

进一步的,所述枪体设有安装槽,出液阀座伸入安装槽内并与安装槽密封连接,出液阀座的周侧设有径向延伸的限位凸台,套管与安装槽壁螺纹连接,套管安装到位时抵触于限位凸台上使出液阀座固定于安装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上套设有活塞套,活塞套固定于喷腔内,活塞套的侧壁设有与喷壶连通的导通口。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套的侧壁还设有与喷壶连通的的防渗孔,防渗孔位于导通口的后方。

进一步的,所述出液阀座面向活塞的一侧设有封闭活塞套出口的单向阀芯、第二压缩弹簧和供第二压缩弹簧安装的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向单向阀芯延伸的固定柱,第二压缩弹簧的一端套设于固定柱外侧并抵触于固定槽的底壁、另一端抵触于单向阀芯上。

进一步的,所述喷枪上还设有泄压阀体,泄压阀体内设有泄压阀腔和泄压阀杆,泄压阀腔设有与喷腔连通的进液口以及与喷壶连通的排液口,泄压阀杆在泄压阀腔内移动以控制进液口与排液口的导通,泄压阀体外侧设有泄压阀扳机,泄压阀杆伸出泄压阀体并通过泄压阀扳机连接于泄压阀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首先,活塞沿喷腔轴向往复运动,当活塞向后运动时,喷腔内的压力变小,喷壶内的液体受压力作用流入喷腔中,当活塞向前运动时,喷腔内的液体在活塞的推动作用下向腔喷嘴方向运动,促使液体在喷嘴处聚集,不仅形成较大的喷液压力以便液体雾化喷出,而且保证喷嘴喷涂的连续性;其次,出液阀座支撑出液阀杆,从而出液阀杆在轴向上稳定移动,避免出液阀杆受到液体压力作用而发生偏转以至于无法正常归位,保证其精准地控制喷嘴的开闭,同时,出液阀座上设有与大气连通的通气口,则滑槽的压力与大气压相同,当喷腔内压力小于滑槽内的压力,促使出液阀杆顶紧喷嘴,避免液体过早从喷嘴喷出,当活塞连续运动,进入喷腔内的液体增多,喷腔内的压力增大,出液阀杆所受的液体压力大于所受弹力时,促使出液阀杆远离喷嘴的方向运动,从而打开喷嘴实现液体从喷嘴喷出,故出液阀杆的轴向移动由喷腔内的压力控制,自动化程度高,降低手动操作的疲劳度;最后,喷腔中的压力越大,出液阀杆向远离喷嘴方向的运动行程越大,从而喷嘴打开的程度越大,以减小液体喷出的压力,而喷腔中压力越小,出液阀杆打开喷嘴的开口程度越小,以增大液体喷出的压力,故液体可以从喷嘴稳定地喷出,保证了喷涂的效果和均匀度。

2、密封槽位于滑槽前端并与出液阀杆密封连接,使喷嘴处的液体与滑槽分隔,避免液体通过出液阀杆与出液阀座之间的间隙进入滑槽内,保证出液阀杆的两端具有一定的压差以便带动出液阀杆轴向移动。

3、套管的设置不仅增大了整个喷腔的储液量,保证连续喷涂的时间,而且减少出液阀座在枪体内的轴向安装的长度,降低了安装难度,套管上设置导通通道,不仅利于加工,而且避免在枪体上开口使通气口与大气连通,保证枪体的强度。

4、出液阀座外侧设有环形槽,通气口设于环形槽的底壁,从而通气口与导通通道无须对准即可实现两者的导通,降低了出液阀座与套管的加工和安装难度。

5、导通通道包括连通口和设于套管外侧面的出气槽,出气槽的设置延长了导通通道,避免套管拧紧过度时连通口堵塞,保证通气顺畅,出气槽设于套管的外侧面,方便加工成型,保证套管管壁具有足够的厚度。

6、出液阀座伸入安装槽内并与安装槽密封连接,避免喷腔中的液体从两者之间的间隙流出,提高枪体与出液阀座连接的密封性,套管安装到位时抵触于限位凸台上使出液阀座固定于安装槽内,实现出液阀座轴向定位,避免出液阀座受到喷腔内液体压力的作用而发生窜动,保证出液阀杆控制喷嘴的精准度。

7、活塞套套装于活塞的外侧,减少活塞的活动空间,保证活塞向后移动引起喷腔内的压力变化足够大,以将喷壶内的液体压入至喷腔内,同时也避免活塞与喷腔内壁直接接触而磨损。

8、往复运动的活塞容易带动液体流入活塞和活塞套之间的间隙中,防渗孔的设置保证间隙中的液体及时回流至喷壶,避免活塞和活塞套间隙中液体聚集过多而从枪体的后端流出,以至于影响机壳内传动组件的润滑。

9、第二压缩弹簧为单向阀芯提供预紧力,保证单向阀芯顶于活塞套的端面以封闭活塞套的出口,出液阀座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固定柱,第二压缩弹簧套设于固定柱外侧,避免第二压缩弹簧单向阀芯受力不均时向径向偏转以至于无法正常复位,保证第二压缩弹簧在轴向运动。

10、当泄压阀腔内的压力过大时,将顶开泄压阀芯使进液口与排液口导通,完成泄压降压,避免喷腔内的压力过大而引发安全事故。同时,泄压阀扳机在泄压阀芯封闭进液口将泄压阀杆固定,保证泄压阀芯顶在进液口处,当打开泄压阀扳机,手动抽动泄压阀杆带动泄压阀芯打开进液口,方便喷腔在蓄液时排出空气,保证喷腔、出液阀座和套管内均充满液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喷枪的剖视图(一);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出液阀座的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出液阀座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套管的结构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喷枪的剖视图(二);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一中泄压阀扳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喷枪,如图1至图4所述,包括机壳1、喷壶2和设于机壳1前端的喷嘴3,机壳1内设有电机4、传动组件5和枪体6,枪体6内设有与喷壶2连通的喷腔61,喷腔61内设有与传动组件5连接的活塞7、出液阀杆8以及用于支撑出液阀杆8的出液阀座9,电机4通过传动组件5带动活塞7沿喷腔61的轴向往复运动以将液体抽取至喷腔61并推动液体流向喷嘴3,出液阀杆8上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81以将出液阀杆8顶在喷嘴3上,所述出液阀座9上设有与大气连通的通气口91和供出液阀杆8后端滑动的滑槽92,通气口91与滑槽92连通,出液阀杆8在喷腔61的内压大于第一压缩弹簧81的弹力时向远离喷嘴3的方向移动以打开喷嘴3。

首先,活塞7沿喷腔61轴向往复运动,当活塞7向后运动时,喷腔61内的压力变小,喷壶2内的液体受压力作用流入喷腔61中,当活塞7向前运动时,喷腔61内的液体在活塞7的推动作用下向腔喷嘴3方向运动,促使液体在喷嘴3处聚集,不仅形成较大的喷液压力以便液体雾化喷出,而且保证喷嘴3喷涂的连续性;其次,出液阀座9支撑出液阀杆8,从而出液阀杆8在轴向上稳定移动,避免出液阀杆8受到液体压力作用而发生偏转以至于无法正常归位,保证其精准地控制喷嘴3的开闭,同时,出液阀座9上设有与大气连通的通气口91,则滑槽92的压力与大气压相同,当喷腔61内压力小于滑槽92内的压力,促使出液阀杆8顶紧喷嘴3,避免液体过早从喷嘴3喷出,当活塞7连续运动时,进入喷腔61的液体增多,喷腔61内的压力增大,出液阀杆8所受的液体压力大于所受弹力时,促使出液阀杆8远离喷嘴3的方向运动,从而打开喷嘴3实现液体从喷嘴3喷出,故出液阀杆8的轴向移动由喷腔61内的压力控制,自动化程度高,降低手动操作的疲劳度;最后,喷腔61中的压力越大,出液阀杆8向远离喷嘴3方向的运动行程越大,从而喷嘴3打开的程度越大,以减小液体喷出的压力,而喷腔61中压力越小,出液阀杆8打开喷嘴3的开口程度越小,以增大液体喷出的压力,故液体可以从喷嘴3稳定地喷出,保证了喷涂的效果和均匀度。

出液阀座9设有出液通道93和连通于滑槽92的密封槽94,出液通道93连通喷腔61与喷嘴3,保证喷腔61中的液体通过出液通道93流向喷嘴3,密封槽94位于滑槽92前端并与出液阀杆8密封连接,使喷嘴3处的液体与滑槽92分隔,避免液体通过出液阀杆8与出液阀座9之间的间隙进入滑槽92内,保证出液阀杆8的两端具有一定的压差以便带动出液阀杆8轴向移动。

结合图5,出液阀座9前端设有套管10,套管10连通出液阀座9和喷嘴3,套管10上设有与大气连通的导通通道101,导通通道101与通气口91连通。套管10的设置不仅增大了整个喷腔61的储液量,保证连续喷涂的时间,而且减少出液阀座9在枪体6内的轴向安装的长度,降低了安装难度,套管10上设置导通通道101,不仅利于加工,而且避免在枪体6上开口使通气口91与大气连通,保证枪体6的强度。

出液阀座9外侧设有环形槽95,通气口91设于环形槽95的底壁,环形槽95在套管10与出液阀座9安装到位时与导通通道101连通,从而通气口91与导通通道101无须对准即可实现两者的导通,降低了出液阀座9与套管10的加工和安装难度。导通通道101包括径向延伸的连通口102和设于套管10外侧面的出气槽103,连通口102连通环形槽95与出气槽103,出气槽103沿轴向延伸并伸出枪体6。出气槽103的设置延长了导通通道101,避免套管10拧紧过度时连通口102堵塞,保证通气顺畅,出气槽103设于套管10的外侧面,方便加工成型,保证套管10管壁具有足够的厚度。

枪体6的前端设有安装槽62,出液阀座9伸入安装槽62内并与安装槽62密封连接,避免喷腔61中的液体从两者之间的间隙流出,提高枪体6与出液阀座9连接的密封性,出液阀座9的周侧设有径向延伸的限位凸台96,套管10与安装槽62壁螺纹连接,套管10旋合到位时抵触于限位凸台96上使出液阀座9固定于安装槽62内,实现出液阀座9轴向定位,避免出液阀座9受到喷腔61内液体压力的作用而发生窜动,保证出液阀杆8控制喷嘴3开口的精准度。

活塞7外侧套设有固定于喷腔61内的活塞套71,活塞套71的侧壁设有与喷壶2连通的导通口72。活塞套71套装于活塞7的外侧,减少活塞7的活动空间,保证活塞7向后移动引起喷腔61内的压力变化足够大,以将喷壶2内的液体压入至喷腔61内,同时也避免活塞7与喷腔61内壁直接接触而磨损。

活塞套71的侧壁还设有与喷壶2连通的防渗孔73,防渗孔73位于导通口72的后方。往复运动的活塞7容易带动液体流入活塞7和活塞套71之间的间隙中,防渗孔73的设置保证间隙中的液体及时回流至喷壶2,避免活塞7和活塞套71间隙中液体聚集过多而从枪体6的后端流出,以至于影响机壳1内传动组件5的润滑。

出液阀座9面向活塞7的一侧设有封闭活塞套71出口的单向阀芯97、第二压缩弹簧99和和供第二压缩弹簧99安装的固定槽98,固定槽98内设有向单向阀芯97延伸的固定柱981,第二压缩弹簧99的一端套设于固定柱981并抵触于固定槽98的底壁、另一端抵触于单向阀芯97上。第二压缩弹簧99为单向阀芯97提供预紧力,保证单向阀芯97顶于活塞套71的端面以封闭活塞套71的出口,固定槽98内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固定柱981,第二压缩弹簧99套设于固定柱981外侧,避免第二压缩弹簧99单向阀芯97受力不均时向径向偏转以至于无法正常复位,保证第二压缩弹簧99在轴向运动。

结合图6和图7,喷枪上还设有泄压阀体11,泄压阀体11内设有泄压阀腔12和泄压阀杆13,泄压阀腔12设有与喷腔61连通的进液口14以及与喷壶2连通的排液口15,泄压阀杆13在泄压阀腔12内移动以控制进液口14与排液口15的导通,本实施例中,泄压阀杆13上设有泄压阀芯和套设于泄压阀杆13上的第三压缩弹簧16,泄压阀杆13带动泄压阀芯运动控制进液口14的开闭,第三压缩弹簧16的两端分别抵触于锁紧螺母和泄压阀芯上,当泄压阀腔12内的压力大于第三压缩弹簧16的弹力时,将顶开泄压阀芯使进液口14与排液口15导通,完成泄压降压,避免喷腔61内的压力过大而引发安全事故。

结合图8,泄压阀体11外侧设有泄压阀扳机17,泄压阀杆13远离进液口14的一端伸出泄压阀体11并与泄压阀扳机17连接,并通过泄压阀扳机17扣合于泄压阀体11上。泄压阀扳机17在泄压阀芯封闭进液口14将泄压阀杆13固定,保证泄压阀芯顶在进液口14处,当打开泄压阀扳机17,手动抽动泄压阀杆13带动泄压阀芯打开进液口14,方便喷腔61在蓄液时排出空气,保证喷腔61、出液阀座9和套管10内均充满液体。

本实施例中,出液阀杆8前端设有出液阀芯83,套管10前端设有与喷嘴3连接的阀套84,阀套84上设有与喷嘴3连通的延伸口,出液阀杆8带动出液阀芯83封闭延伸口以控制喷嘴3的导通。避免出液阀芯83直接抵触于喷嘴3而降低了喷嘴3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出液阀杆8封闭的可靠性。

出液阀杆8上套设有过滤网组件82,过滤网组件82一端抵在出液阀座9、另一端连接于阀套84。保证套管10中的液体通过过滤网组件82过滤后进入阀套84内以便从喷嘴3中喷出,不仅保证喷出的液体更加细腻,而且避免液体中的杂质喷出影响喷涂效果。

本实施例中,喷枪还包括设于机壳1内的电机4和传动组件5,传动组件5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曲轴,第一齿轮与电机4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曲轴连接,曲轴通过连杆组件与活塞7连接,曲轴带动活塞7向往复运动实现液体的抽取和喷涂。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