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粒实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117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挤粒实验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药物成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挤粒实验机。



背景技术:

实验室挤粒机是用利用碾刀的挤压,使物料通过不锈钢筛筒的筛孔,把物料挤出颗粒的设备。实验室挤粒机在化学物品方面用于把混合的(湿)粉未碾成颗粒, 在制药和食品工业上用作(湿)粉末混合物和麦芽乳品等的混合原料制成型的颗粒干法制粒机是继第二代制粒方法的“一步制粒”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最新的制粒方法,是一种环保式的制粒工艺,直接将药粉压制成颗粒的新设备。

目前市场上的实验室挤粒机存在线料漂移、连料严重、尾料残留量大等现象,对制粒质量和效率影有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挤粒实验机,解决了传统挤粒机线料漂移、连料严重、尾料残留量大等问题,提高了制粒质量和制粒效率,结构紧凑、维护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挤粒实验机,包括机架、驱动电机、控制组件、挤粒组件、压料组件和盛料组件;所述挤粒组件位于机架上侧,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挤粒组件下方,所述压料组件位于挤粒组件上方,所述盛料组件位于挤粒组件外侧,所述控制组件位于机构的侧面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挤粒组件包括旋转立轴、制粒桨叶和制粒筛网,所述旋转立轴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制粒桨叶对称的固定在旋转立轴上,所述制粒筛网位于制粒桨叶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制粒桨叶外侧距制粒筛网的内壁的距离为5mm~8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制粒桨叶为S形,该制粒桨叶的前端厚度为≤2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挤粒实验机,解决了传统挤粒机线料漂移、连料严重、尾料残留量大等问题,提高了制粒质量和制粒效率,结构紧凑、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挤粒实验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挤粒实验机的挤粒组件顶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驱动电机;3、盛料组件;4、挤粒组件;5、压料组件;6、控制组件;7、旋转立轴;8、制粒筛网;9、制粒桨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挤粒实验机,解决传统挤粒机线料漂移、连料严重、尾料残留量大等问题,提高了制粒质量和制粒效率,其结构紧凑、维护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包括机架1、驱动电机2、控制组件6、挤粒组件4、压料组件5和盛料组件3;挤粒组件4位于机架1上侧,驱动电机2位于挤粒组件4下方,压料组件5位于挤粒组件4上方,盛料组件3位于挤粒组件4外侧,控制组件6位于机构1的侧面内。

控制组件6包括变频器,可以根据需要对驱动电机的转速进行控制,防止线料漂移的现象。

压料组件5用来保证物料在挤粒组件4内部始终处于一定的压力下,既可以提高挤粒效率,又进一步压缩了物料残余量。

进一步的,挤粒组件4包括旋转立轴7、制粒桨叶9和制粒筛网8,旋转立轴7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制粒桨叶9对称的固定在旋转立轴7上,制粒筛网8位于制粒桨叶9的外侧。制粒桨叶9在驱动电机2的带动下旋转,将物料推向制粒筛网8。

制粒筛网8为不锈钢筛网,制粒桨叶9外侧距制粒筛网8的内壁的距离为5mm~8mm,结构紧凑,非常适合在实验室使用。

进一步的,制粒桨叶9为S形,该制粒桨叶9的前端厚度为≤2mm,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维护难度。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