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速度可控的泥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6608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过滤沉淀分离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速度可控的泥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废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添加絮凝剂后经输水管道排放至沉淀池进行沉淀,存在以下弊端:1.由于不间断连续输送大量处理后的污水,导致沉淀池占地面积较大,不满足场地狭小的工况条件;2.沉淀池底的污泥需定期清理并转运至指定地点,转运途中容易撒漏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3.一般沉淀池分为下挖式和上砌式,建造费用较高,且污水处理完成后,下挖式需回填,上砌式需拆除,即清除费用较高,存在无法重复利用的弊端,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4.下挖式沉淀池的清水输出需提升泵泵出,费电,提高了处理成本。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过滤速度可控的泥水分离装置,包括:沉淀桶,其侧壁上设有开口槽和泥水进水口;储存箱,其与所述开口槽连接,并与所述沉淀桶相互贯通,所述储存箱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任一长度的管道;滤布,其安装在所述开口槽上;滑板,其与所述储存箱滑动连接,将所述储存箱分为前后两个空间,当所述滑板在所述储存箱上上下移动时,能够控制所述出水口的出水量。

进一步,所述沉淀桶的顶部对称设有至少两个吊环,所述沉淀桶的底部对称设有至少两个吊环。

进一步,所述滑动连接为所述储存箱上设有滑槽、滑道或滑轨,所述滑板卡接于所述滑槽、滑道或滑轨内。

进一步,所述储存箱的长度为所述沉淀桶直径的3/5~5/3,所述滑板和所述滤布互相平行,所述滑板和所述滤布间的距离为所述沉淀桶直径的1/5~1/3。

进一步,所述沉淀桶和所述储存箱均为透明体。

进一步,所述滤布与所述开口槽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出水口出水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q为所述出水口的出水量,s为所述出水口的截面积,g为重力加速度,h1为所述滑板底部到所述滑板前侧液面的距离,h2为所述滑板底部到所述储存箱底部的距离,a为所述滑板的宽度,k为所述滑板底部的流量系数,ρ为清水的密度。

进一步,还包括一顶盖,其安装在所述沉淀桶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顶盖为铝皮类材质的顶盖。

进一步,所述出水口设有过滤纱布。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中的过滤速度可控的泥水分离装置,装置灵活方便,可以拆卸组装,减少了传统沉淀池的占地面积,降低了沉淀池的建造及拆除费用,且底泥运输倾倒过程环保、不易撒漏,同时泥水通过滤布进行过滤,通过控制滑板来制造滑板两侧的水头压力差,加速了泥水分离及出水速度;2.沉淀桶上吊环数量和位置的设计,为方便沉淀桶的起吊和絮凝物的倾倒;3.采用透明体的设计,为方便观察絮凝物的沉淀量、滤布的过滤效果及为及时调节滑板的高度;4.通过控制滑板及池内液面高度来使出水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5.顶盖闭合密封,可使泥水快速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过滤速度可控的泥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过滤速度可控的泥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过滤速度可控的泥水分离装置,包括:沉淀桶1,其侧壁上设有开口槽11和泥水进水口12;储存箱2,其与所述开口槽11连接,并与所述沉淀桶1相互贯通,所述储存箱2上设有出水口21;滤布3,其安装在所述开口槽11上;滑板4,其与所述储存箱2滑动连接,将所述储存箱2分为前后两个空间,当所述滑板4在所述储存箱2上上下移动时,能够控制所述出水口21的出水量。

其中,在所述过滤速度可控的泥水分离装置运行开启后,泥水通过泥水进水口12输进沉淀桶1内,泥水在自重作用下自然分离,絮凝物沉淀在桶底,所述开口槽11为沉淀桶1侧壁上从顶开到底的槽,本实施例中,槽宽为沉淀桶1周长的1/10~1/5,由于开口槽11上覆盖了一层滤布3,泥水通过滤布3进行过滤,使清水流到储存箱2内并通过出水口21排出,实现泥水加速分离,此时通过控制滑板4的上下移动,使得滑板4底部与储存箱2底部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以此来制造滑板前后两个空间的水头压力差,从而加快泥水分离及出水速度。当运行一段时间后,沉淀桶1内的絮凝物量增多,需要进行清理时,使泥水进水口12停止输入泥水,并将所述过滤速度可控的泥水分离装置装车搬至指定排放地点,再将絮凝物倾倒在指定排放点,然后将所述过滤速度可控的泥水分离装置运回可重复利用。

本发明中的过滤速度可控的泥水分离装置,装置灵活方便,可以拆卸组装,减少了传统沉淀池的占地面积,降低了沉淀池的建造及拆除费用,且底泥运输倾倒过程环保、不易撒漏,同时泥水通过滤布进行过滤,通过控制滑板来制造滑板两侧的水头压力差,加速了泥水分离及出水速度。

实施例二

如上所述的一种过滤速度可控的泥水分离装置,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吊环13和吊环14设置在沉淀桶1的顶部,并相互对称分布,吊环15和吊环16设置在沉淀桶1的底部,并相互对称分布,待所述沉淀桶1内的絮凝物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所述吊环13和吊环14用于起吊所述沉淀桶1并将其运输装车,所述吊环15和吊环16用于在指定地点将絮凝物倾倒出沉淀桶1。

上述所述沉淀桶1的顶部和底部设置吊环的数量不仅仅限于两个,只需满足所述沉淀桶1的顶部对称设有至少两个吊环,所述沉淀桶1的底部对称设有至少两个吊环即可,这样不仅方便沉淀桶的起吊和絮凝物的倾倒,还使得整个运输倾倒过程,不易将絮凝物撒漏,起到环保的作用。

实施例三

如上所述的一种过滤速度可控的泥水分离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所述储存箱2上设有滑槽22,所述滑板4与所述滑槽22卡接连接,将所述储存箱2分为前后两个空间,当所述滑板4在所述滑槽22上上下自由移动时,能够调控滑板4两侧的水头压力差,达到控制所述出水口21出水量的目的。

所述滑板4与所述储存箱2滑动连接的方式不仅仅限于此,还可以为所述储存箱2上设有滑道或滑轨,所述滑板4卡接于所述滑道或滑轨内,当所述滑板4在所述滑道或滑轨上上下移动时,能够控制所述出水口21的出水量。

实施例四

如上所述的一种过滤速度可控的泥水分离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储存箱2的长度为所述沉淀桶1直径的3/5~5/3,所述滑板4和所述滤布3互相平行,两者间的距离为沉淀桶1直径的1/5~1/3,易于调控滑板4两侧的水头压力差,使得泥水分离效率和排水速度达到最佳。

实施例五

如上所述的一种过滤速度可控的泥水分离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沉淀桶1和所述储存箱2均为透明体,即沉淀桶1和储存箱2的材料可为透明pvc塑料,所述滤布3与所述开口槽1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拆卸连接为所述滤布3与开口槽11之间用夹板、磁条、铁丝或扣子连接,采用透明体的设计使得使用者能及时观察到絮凝物的沉淀量和滤布3的过滤效果,以便及时处理沉淀桶1内的絮凝物和及时更换所述滤布3,还可根据所述过滤速度可控的泥水分离装置内储水情况及时调整所述滑板4的位置来调控所述滑板4两侧的压力差,使得泥水分离效率和排水速度达到最佳。

实施例六

如上所述的一种过滤速度可控的泥水分离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出水口21出水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q为所述出水口的出水量,s为所述出水口的截面积,g为重力加速度,h1为所述滑板底部到所述滑板前侧液面的距离,h2为所述滑板底部到所述储存箱底部的距离,a为所述滑板的宽度,k为所述滑板底部的流量系数,ρ为清水的密度;在出水口21处安装一流量计,用于实时监控出水口21的出水量,滑板4的移动范围固定,此时可得出所述流量系数k的值,所述分离装置在运行工作时,规定所述出水量维持在一定的流量范围内,当出水量减少时,适当将滑板4向下移动,此时滑板前侧液面会升高,当该液面高度达到一定值时,滑板4的前后两侧的水头压力差增大,再将滑板4向上移动,此时出水量聚增,排水一段时间后,当出水量再减少达到流量范围下限时,再将滑板4向下移动,以此通过控制滑板的上下移动及储存箱2内的液面高度来使出水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使得泥水分离及出水速度保持在最佳状态。

实施例七

如上所述的一种过滤速度可控的泥水分离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一顶盖,其安装在沉淀桶1的顶部,所述顶盖可从沉淀桶1上拆卸分离,当所述过滤速度可控的泥水分离装置运行时,所述顶盖与沉淀桶1闭合密封,所述顶盖为铝皮类材质的顶盖,其与所述沉淀桶合上时可密封不渗水,当所述分离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随着沉淀桶1内的泥水越积越多,直至充满整个沉淀桶1,此时由于所述顶盖的密封合闭,所述顶盖只发生细微向上变形,滤布3受到泥水的压力增大,使得泥水可以快速实现分离。

实施例八

如上所述的一种过滤速度可控的泥水分离装置,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出水口21连接任一长度的管道,用于将清水输送至指定的排放点,在所述出水口21设有过滤纱布,使得从滤布3过滤下来的清水在排出所述过滤速度可控的泥水分离装置前进行二次过滤,使泥水更好的被过滤处理,从而使清水的回用效果最佳。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