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塑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0625阅读:24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喷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喷塑工艺流程。



背景技术:

粉末涂料的静电喷涂称为喷塑,其原理为:利用电晕放电现象使粉末涂料吸附在工件上的。其过程是这样的:粉末涂料由供粉系统借压缩空气气体送入喷枪,在喷枪前端加有高压静电发生器产生的高压,由于电晕放电,在其附近产生密集的电荷,粉末由枪嘴喷出时,形成带电涂料粒子,它受静电力的作用,被吸到与其极性相反的工件上去,随着喷上的粉末增多,电荷积聚也越多,当达到一定厚度时,由于产生静电排斥作用,便不继续吸附,从而使整个工件获得一定厚度的粉末涂层,然后经过热使粉末熔融、流平、固化,即在工件表面形成坚硬的涂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塑工艺流程,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喷塑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表面打砂;

(2)除油:使用20-30%的脱脂剂,加热至50-60℃后,对工件进行浸泡20-30分钟;

(3)一次水洗:用50℃的清水对除油工件浸泡20-30分钟后洗去污渍;

(4)除锈:用30-40%的金属除锈剂对工件浸泡10-15分钟;

(5)二次水洗:用60℃的清水对除锈后的工件再次冲洗干净后烘干;

(6)找平:根据工件的缺陷程度涂刮导电腻子,干燥后用砂纸打磨光滑平整;

(7)除尘:采用静电除尘;

(8)保护:工件上若某些部位不要求有涂层,在预热前可采用保护胶等掩盖起来,以避免喷上涂料;

(9)预热:视情况而定,有些工件要求涂层较厚,可将工件预热至150-200℃,这样可以增加涂层厚度;

(10)喷涂:在高压静电场下,将喷粉枪接负极,工件接地构成回路,粉末借助压缩空气由喷枪喷出即带有负电荷,按异性相吸原理喷涂到工件上;

(11)固化:将喷涂后的工件送入180~200℃的烘房内加热,使粉末固化;

(12)清理:涂层固化后,取下保护物,对涂层的毛刺毛刺修复平整;

(13)检验:检查工件涂层,凡有漏喷、碰伤、针气泡等缺陷的,都应返工重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塑工艺流程,该喷塑工艺属于流水作业,个程序环环相扣,不能间断,节能降耗,而且方法简单,喷塑质量好,不易脱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喷塑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表面打砂;

(2)除油:使用20-30%的脱脂剂,加热至50-60℃后,对工件进行浸泡20-30分钟;

(3)一次水洗:用50℃的清水对除油工件浸泡20-30分钟后洗去污渍;

(4)除锈:用30-40%的金属除锈剂对工件浸泡10-15分钟;

(5)二次水洗:用60℃的清水对除锈后的工件再次冲洗干净后烘干;

(6)找平:根据工件的缺陷程度涂刮导电腻子,干燥后用砂纸打磨光滑平整;

(7)除尘:采用静电除尘;

(8)保护:工件上若某些部位不要求有涂层,在预热前可采用保护胶等掩盖起来,以避免喷上涂料;

(9)预热:视情况而定,有些工件要求涂层较厚,可将工件预热至150-200℃,这样可以增加涂层厚度;

(10)喷涂:在高压静电场下,将喷粉枪接负极,工件接地构成回路,粉末借助压缩空气由喷枪喷出即带有负电荷,按异性相吸原理喷涂到工件上;

(11)固化:将喷涂后的工件送入180~200℃的烘房内加热,使粉末固化;

(12)清理:涂层固化后,取下保护物,对涂层的毛刺毛刺修复平整;

(13)检验:检查工件涂层,凡有漏喷、碰伤、针气泡等缺陷的,都应返工重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塑工艺流程,该喷塑工艺属于流水作业,个程序环环相扣,不能间断,节能降耗,而且方法简单,喷塑质量好,不易脱落。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塑工艺流程,该喷塑工艺的实现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除油、一次水洗、除锈、二次水洗、找平、除尘、保护、预热、喷涂、固化、清理和检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塑工艺流程,该喷塑工艺属于流水作业,个程序环环相扣,不能间断,节能降耗,而且方法简单,喷塑质量好,不易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张锐;张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滁州市朝友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1
技术公布日:2017.09.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