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除尘功能的螺旋输送装置及粉碎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3076发布日期:2019-03-05 20:3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具有除尘功能的螺旋输送装置及粉碎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粉碎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螺旋输送装置以及具有其的粉碎设备。



背景技术:

螺旋输送装置是非常常见的输送设备,可应用于颗粒料、茎杆类、灌木、草、壳类碎料的输送,由于上述碎料中不可避免的掺杂着较多的灰尘,一方面影响物料的洁净程度,另一方面也容易外溢,严重影响生产环境。当螺旋输送装置用于在生产线中连续输送刚经过加工(如粉碎、脱粒等)的物料时,对生产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改善运送物料的洁净程度和生产环境的具有除尘功能的螺旋输送装置及粉碎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螺旋输送装置,包括筒体和设置在筒体内的螺杆,还包括除尘罩和吸尘装置,所述筒体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段敞开段,所述除尘罩罩设在所述敞开段上,所述吸尘装置的吸尘管路与所述除尘罩的内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除尘罩与所述筒体连接并形成为整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除尘罩的横截面的宽度沿所述螺杆的径向向外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螺旋输送装置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布置,使得所述螺旋输送装置的输料方向为斜向上方。

优选地,所述除尘罩的宽度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和/或,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除尘罩的宽度沿所述螺旋输送装置的输料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除尘罩的顶部呈水平设置。

优选地,所述除尘罩内设置有挡料结构,用于防止所述筒体内的物料被吸入所述吸尘装置中。

优选地,所述挡料结构包括向不同方向倾斜的多个吸尘挡板。

优选地,所述吸尘挡板设置在所述除尘罩的顶部和/或侧部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吸尘挡板在所述螺旋输送装置的输料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吸尘管路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向不同方向倾斜的多个吸尘挡板包括第一吸尘挡板,所述第一吸尘挡板在所述螺旋输送装置的输料方向上位于所述吸尘管路的上游侧且向靠近所述吸尘管路入口的方向倾斜。

优选地,所述向不同方向倾斜的多个吸尘挡板还包括第二吸尘挡板,所述第二吸尘挡板在所述螺旋输送装置的输料方向上位于所述吸尘管路的下游侧且向靠近所述吸尘管路入口的方向倾斜。

优选地,在所述除尘罩的纵剖面内,所述第一吸尘挡板与所述第二吸尘挡板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吸尘管路,多个所述吸尘管路沿所述螺旋输送装置的输料方向间隔布置。

优选地,每个所述吸尘管路的上游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吸尘挡板或多个所述吸尘管用共用一个所述第一吸尘挡板,和/或,每个所述吸尘管路的下游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吸尘挡板。

优选地,所述除尘罩与所述筒体构成的整体结构的横截面呈u形。

另一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粉碎设备,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粉碎机构和驱动所述粉碎机构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粉碎机构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物料粉碎,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螺旋输送装置,所述螺旋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经所述粉碎机构粉碎的物料输出。

优选地,所述螺旋输送装置的所述筒体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除尘罩与所述壳体彼此间隔开。

优选地,所述筒体包括连接所述除尘罩与所述壳体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内在所述螺杆上方形成连通所述壳体与所述除尘罩的通路。

优选地,所述粉碎设备为秸秆粉碎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螺旋输送装置在筒体上设置敞开段,并在敞开段上罩设除尘罩,通过吸尘装置将物料输送过程中扬起的灰尘吸收,一方面改善了物料的洁净程度,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灰尘溢出而影响生产环境,除尘罩的设置能够增大吸尘装置的吸尘空间,从而提高吸尘装置的吸尘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粉碎设备的主视图;

图2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粉碎设备的左视图;

图3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粉碎设备壳体上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粉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粉碎设备的进料口处的主视图;

图6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粉碎设备的壳体下部以及螺旋输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粉碎设备的俯视图;

图8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螺旋输送装置在除尘罩位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除尘罩的左视图。

图中,1、壳体;11、进料口;12、蜗壳状结构;13、罩状结构;14、侧壁;15、收缩段;16、第二扩口段;3、电机;4、粉碎机构;41、主轴;42、圆盘;43、轴杆;44、锤板;5、筛网;6、螺纹钢;7、第一挡料结构;71、第一挡板;711、本体;712、弯折部;8、第二挡料结构;81、第二挡板;811、倾斜段;82、门帘状结构;91、第一吸尘管路;911、喇叭状结构;92、第二吸尘管路;93、第三吸尘管路;10、皮带;20、螺旋输送装置;201、筒体;2011、第一扩口段;2012、敞开段;2013、连接段;2014、通路;202、螺杆;203、除尘罩;204、第三挡料结构;2041、第一吸尘挡板;2042、第二吸尘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本文中所述的“上”“下”“顶”“底”“竖直”“水平”为粉碎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时的方位。本文中所述的“内侧”“外侧”是相对于粉碎设备本身而言,靠近粉碎设备内部的一侧为内侧,远离粉碎设备内部的一侧为外侧。

针对现有秸秆粉碎机存在的内部物料以及灰尘易从进料口外溢飞扬、严重影响生产环境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粉碎设备,该粉碎设备的结构适用于秸秆粉碎机,可用于粉碎颗粒料(如稻谷、玉米、高粱、大小麦等)、茎秆类(如玉米杆、花生杆等)及灌木、草、壳类物料,也适用于存在上述问题的其他类型的粉碎机。如图1和图3所示,该粉碎设备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的粉碎机构4和用于驱动粉碎机构4旋转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例如可以包括电机3。壳体1上设置有进料口11,物料可经进料口11被送入壳体1内,进而粉碎机构4可将进入壳体1内的物料粉碎。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粉碎机构4的一种优选方案例如包括主轴41、套设在主轴41上且在轴向上间隔布置的多个圆盘42、穿设在圆盘42上的多个轴杆43和套装在轴杆43上的锤板44,圆盘42与主轴41为固定连接。圆盘42上设置有分别与多个轴杆43相对应的多个安装孔,轴杆43依次穿过多个圆盘42上的安装孔,并与圆盘42形成固定连接,轴杆43的数量不限,例如可以为如图3中所示沿周向均布的四个。锤板44套装在轴杆43上,且与轴杆43形成间隙配合。为保证锤板44在轴杆43上的轴向位置固定,每个锤板44的两侧例如设置有套装在轴杆43上的轴套。主轴41与电机3的驱动轴连接,例如通过皮带10传动连接,如此,电机3驱动主轴41转动,带动圆盘42及圆盘42上的轴杆43绕主轴41转动,锤板44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甩动,以粉碎进入壳体1内的物料。当然,粉碎机构4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何合适的其他结构方案。

如图3所示,锤板44的下方设置有筛网5,达到粉碎标准的物料可通过筛网5落到壳体1的下部。优选地,筛网5的周向两侧设置有螺纹钢6,这些螺纹钢6排布在壳体1的内部,从而可以参与对物料的粉碎,例如通过辅助打磨使秸秆等草料纤维疏解细化。

在粉碎机构4对物料进行粉碎时,转动至向上方甩动的锤板44(例如,图3中,粉碎机构顺时针转动,左侧的锤板44此刻向上方甩动)会将物料以及物料中的灰尘扬起,在没有阻挡的情况下,物料以及灰尘容易从进料口11溢出,本申请中,在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挡料结构7,第一挡料结构7位于进料口11与粉碎机构4之间,从而将因锤板44甩动而扬起的物料和灰尘进行阻挡,避免物料及灰尘通过进料口11外溢,改善生产环境。

第一挡料结构7的一侧靠近壳体1的第一内侧壁设置,另一侧和与第一内侧壁相对的第二内侧壁之间留下确定的间隔距离,以形成粉碎设备的进料空间,从而在不影响进料的前提下减小甚至避免物料及灰尘的回扬。第一挡料结构7设置在靠近锤板44能够将物料扬起的位置处,例如,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粉碎机构4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一挡料结构7设置在图中的左侧。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挡料结构7的主体部分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即第一挡料结构7的主体部分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夹角设置,且第一挡料结构7远离壳体1的第一内侧壁的一侧低于靠近第一内侧壁的一侧设置,如此,一方面能够提高对回扬物料的阻挡效果,另一方面使得进入壳体1内的物料即使落在第一挡料结构7上,也会在重力作用下沿其倾斜的上表面滑落,避免物料在第一挡料结构7的上方形成堆积。第一挡料结构7的主体部分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过大会影响对回扬物料的阻挡效果,过小则容易使物料在第一挡料结构上方形成堆积,第一挡料结构7的上表面可以为斜面也可以为平滑的曲面。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挡料结构7的主体部分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35°至45°,进一步优选为41°。

第一挡料结构7可以采用能够对回扬物料起到阻挡作用的任意结构,优选呈板状结构,进一步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挡料结构7包括第一挡板71,第一挡板71构成第一挡料结构7的主体部分,第一挡板71的一侧与壳体1的第一内侧壁邻近,与该侧相邻的另外两端与壳体1的其余内侧壁连接,或者该侧直接与壳体1的第一内侧壁连接,第一挡板7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即第一挡板71沿由与壳体1连接的一侧向其对侧的方向向下倾斜,从而防止物料在第一挡板71的上方堆积。

优选地,第一挡板71的远离壳体1的第一内侧壁的一侧边缘设置有向下(包括斜向下,例如背离进料口11的方向)弯折的弯折结构,即,第一挡板71包括本体711以及本体711边缘的弯折部712,弯折结构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回扬物料的阻挡效果。弯折部712在纵剖面内的长度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阻挡效果,优选地,在纵剖面内,弯折部712的长度是本体711长度的四分之一至六分之一,优选为五分之一。

优选地,进料口11所在面自上而下向粉碎设备的内侧方向倾斜,例如,进料口11所在面呈自上而下逐渐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自上而下向内侧倾斜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减少物料的回扬。倾斜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过大会影响进料口11的正常进料,过小则影响对回扬物料的阻挡效果,优选地,如图3所示,倾斜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为6°至10°,进一步优选为8°。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1在粉碎机构4所在的位置大致呈蜗壳状结构12,主轴41的轴线优选与蜗壳的轴线重合,蜗壳状结构12的入口端(即蜗壳状结构12的进料一端)连接有侧向弯曲的罩状结构13,罩状结构13由相对设置的两平板以及相对设置的两曲面板围成,从而形成两个端口,一端口与蜗壳状结构12的入口端连接,另一端口即构成粉碎设备的进料口11。当然,为方便加工,曲面板也可以有弯折板替代。第一挡板71优选向蜗壳状结构12的蜗舌方向延伸,进一步提高第一挡料结构7的挡料效果。

为进一步避免物料的外溢,在进料口11的边缘还设置有第二挡料结构8。优选地,第二挡料结构8包括第二挡板81,第二挡板81例如可以呈围绕进料口11设置的框形结构,也可以如图5中所示设置在进料口11的左右两侧,两第二挡板81相对的两侧边上具有倾斜段811,且由上至下逐渐向靠近彼此的方向倾斜,在保证进料口11顺利进料的同时进一步增大了阻挡面积,提高对回扬物料的阻挡作用。优选地,第二挡料结构8还包括设置在进料口11顶部的门帘状结构82,由于门帘状结构82悬垂在进料口11上,可自由摆动,当进料时,物料能够持续地将门帘状结构82推向进料口内部侧,此时,来自进料口内部侧的反向力则很难将门帘状结构82推出来,因此门帘状结构82的设置不会影响进料且能够对回扬物料起到阻挡作用。门帘状结构优选可包括悬垂的多片塑料片或胶皮,相邻的塑料片或胶皮优选部分重叠。

优选地,粉碎设备还包括吸尘装置,物料粉碎过程中扬起的灰尘可被吸入吸尘装置中,从而进一步改善生产环境。吸尘装置可以设置在能够吸取灰尘的任意位置,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吸尘装置包括设置于进料口11外侧的第一吸尘管路91,为了保证第一吸尘管路91的吸尘效果,且不影响进料口11的进料,第一吸尘管路91设置在进料口11进料侧的上方。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吸尘管路91的自由端口呈喇叭状结构911,从而增大了吸尘区域,提高吸尘效果。优选地,吸尘装置还包括伸入壳体1内的第二吸尘管路92,第二吸尘管路92靠近进料口11设置,优选自罩状结构13的顶部伸入壳体1内。如此,通过第一挡料结构7、第二挡料结构8以及吸尘装置的配合,防止物料和灰尘的外溢,大大改善了生产环境。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6所示,粉碎设备还包括螺旋输送装置20,用于将壳体1内经粉碎机构4粉碎的物料输出,例如,当粉碎设备应用于秸秆粉碎制浆过程中时,可通过螺旋输送装置20将物料输送到分离筛中,以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优选地,如图6所示,螺旋输送装置20包括筒体201和设置在筒体201内的螺杆202,筒体201与壳体1相连,螺杆202的轴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使得螺旋输送装置的输料方向为斜向上方,如此,输送的物料在上升过程中会有部分物料回落,从而避免筒体201内与壳体1的侧壁14相交的位置处出现物料堵塞、造成设备停转的情况,保证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和流畅性。螺杆202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过大会影响螺旋输送装置20的输送能力,过小则会影响防堵塞效果,优选地,螺杆202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为30°至50°,进一步优选为42°至45°。

进一步优选地,筒体201与壳体1连接并形成整体结构,使得筒体201的出料过程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进行,避免物料及灰尘的外溢,改善了生产环境。具体地,如图6所示,螺旋输送装置20的螺杆202由壳体1的一侧壁14伸入壳体1内,并一直延伸到壳体1的下方,筒体201与壳体1的侧壁14相交,筒体201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开口设置在筒体201的上半筒体部分上,对上半筒体部分后面有具体介绍),壳体1的下部与开口相连,从而使得筒体201与壳体1形成为一整体结构,方便壳体1上部粉碎的物料落入下方的筒体201中并直接落在螺杆202的起始部分上。优选地,在筒体201的圆周方向上,开口尺寸至少占筒体201的半个圆周,在筒体201的轴向上,开口的长度至少包括螺杆的1.5个螺距。

在筒体201与侧壁14相交的位置处,一侧为壳体内的较大空间,另一侧为筒体内的狭小空间,空间自此处急剧缩小,优选地,为进一步避免物料在筒体201与侧壁14相交的位置处堵塞,在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筒体201还包括自与壳体侧壁14相交的位置起向远离壳体1方向延伸的第一扩口段2011,第一扩口段2011与壳体侧壁14相交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另一端的横截面积。为方便加工且保证螺杆202的输送能力,优选地,第一扩口段2011包括上半筒体段和下半筒体段,下半筒体段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保持一致且位于同一圆柱面上,即下半筒体段为圆柱面的一部分,例如为半圆柱面,上半筒体段的横截面设置为在至少部分区域的宽度大于下半筒体段的直径,和/或,在至少部分区域的高度大于下半筒体段的半径,如此,在螺杆与上半筒体段的内壁之间能够形成一定的容料空间,避免物料在筒体201与侧壁14的相交位置处堵塞,例如,上半筒体段的横截面可以呈矩形、倒梯形或圆弧形。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上半筒体段和下半筒体段指的是沿与筒体201的轴线平行的面进行分隔的两半部分结构,两半部分结构的分界面沿筒体201的轴线方向延伸,此处的横截面指的是与筒体201的轴线垂直的面所截得的面。进一步优选地,为实现第一扩口段2011与筒体201其他部分的过渡连接,上半筒体段的横截面积向远离壳体1的方向逐渐减小,例如上半筒体段可以为半锥台形、半圆柱形与半锥台形相结合的结构、四棱台形等。

由于筒体201的开口尺寸相较于壳体1结构尺寸较小,优选地,如图6所示,为实现壳体1的下部与筒体201的过渡连接,壳体1的下部包括向靠近筒体201的开口的方向逐渐收缩的收缩段15,收缩段15向下延伸直至连接在筒体201的开口边缘,收缩段15可以为能够实现壳体1与筒体201过渡连接的任意形状,收缩段15优选呈倒四棱台形,即上端面积大,下端面积小,在实现壳体1与筒体201的过渡连接的同时保证物料能够顺利滑落到筒体201内,且加工方便。替代的实施例中,收缩段15也可以呈倒锥台形。收缩段15的侧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宜过大,过大会影响物料的滑落,优选地,如图6所示,收缩段15的侧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γ小于等于30°,进一步优选为15°。

优选地,为方便筒体201的加工以及保证螺杆的输料能力,筒体201包括上半筒体部分和下半筒体部分,下半筒体部分为圆柱面的一部分,使得下半筒体部分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保持一致,例如可以为半圆形或者劣弧形,通过改变上半筒体部分的结构来实现上述的与壳体1相连接的结构,在加工筒体201时,可首先分别加工上半筒体部分和下半筒体部分,然后将两半部分焊接在一起。进一步优选地,上半筒体部分与下半筒体部分平滑连接,避免在上半筒体部分与下半筒体部分的交界处出现死角,影响物料的输送。

进一步优选地,螺旋输送装置20还具有除尘功能,具体地,如图1和图6所示,筒体201上设置有除尘罩203,筒体201沿轴向设置有敞开段2012,即筒体201在轴向上有一段或者多段上设置敞口结构,除尘罩203罩设在敞开段2012上,吸尘装置的第三吸尘管路93与除尘罩203的内部连通,通过吸尘装置将物料输送过程中扬起的灰尘吸收,一方面改善了物料的洁净程度,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灰尘溢出而影响生产环境,除尘罩203的设置能够增大吸尘装置的吸尘空间,从而提高吸尘装置的吸尘效果。

优选地,为简化结构,用于对粉碎设备进料口11位置进行吸尘的第一吸尘管路91、第二吸尘管路92和用于对螺旋输送装置20进行吸尘的第三吸尘管路93可共用一个引风机,引风机与一个总管路连接,总管路再进行分支形成第一吸尘管路91、第二吸尘管路92和第三吸尘管路93。

优选地,除尘罩203与筒体201连接并形成为整体结构,例如除尘罩203焊接在筒体201上。为方便加工以及保证螺杆202的输料能力,与筒体201和壳体1相连接的结构类似地,在设置除尘罩203的位置,筒体201只保留下半部分,除尘罩203的底边与下半部分的两侧边连接,进一步优选地,在除尘罩203与筒体201平滑过渡连接。

优选地,为进一步增大吸尘装置的吸尘空间,除尘罩203的横截面的宽度沿螺杆202的径向向外逐渐增大,由于本申请中的螺旋输送装置20呈倾斜设置,而为方便安装第三吸尘管路93以及满足空间要求,除尘罩203的顶部设置为水平或小角度倾斜,因此,如图9所示,除尘罩203设置为宽度e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具体地,除尘罩203相对的两个侧板自下而上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倾斜,优选地,除尘罩203的两个侧板自下而上包括多个倾斜段,例如如图9中所示包括两个倾斜段,且自下而上多个倾斜段的斜率依次增大。如图7所示,在同一水平高度上,除尘罩203的宽度e沿螺旋输送装置20的输料方向逐渐减小。通过上述对除尘罩203结构的优化,既能够增大吸尘装置的吸尘空间,又能够方便除尘罩203与筒体201的连接。

优选地,为便于观察除尘罩203内的状况,除尘罩203上设置有观察窗结构。

当螺旋输送装置20输送较轻的物料时,吸尘装置容易将物料也一并吸入,为避免这种情况,如图8所示,除尘罩203内还设置有第三挡料结构204,第三挡料结构204可以设置在除尘罩203的顶部或者侧部的内壁上,第三挡料结构204遮挡在除尘罩203的入口和吸尘装置的吸尘入口之间,由除尘罩203的入口进入的气流必须绕过第三挡料结构204才能抵达吸尘装置的吸尘入口,因此,物料即使被气流吹浮起来,也难以在空中拐弯,如此,通过第三挡料结构204防止筒体201内的物料被吸入吸尘装置中。

第三挡料结构204可以为能够起到挡料作用的任意结构,优选地,第三挡料结构204包括向不同方向倾斜的多个吸尘挡板,向不同方向倾斜的多个吸尘挡板能够形成曲折的气流通道,气流可以在通道中改变运动方向,而物料在通道中难以改变运动方向而被吸尘挡板挡下,保证物料不会误入吸尘装置中。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三挡料结构204包括有两种吸尘挡板,分别为第一吸尘挡板2041和第二吸尘挡板2042,在螺旋输送装置20的输料方向上,第一吸尘挡板2041和第二吸尘挡板2042分别设置在第三吸尘管路93的两侧,第一吸尘挡板2041位于第三吸尘管路93的上游侧,第二吸尘挡板2042位于第三吸尘管路93的下游侧,第一吸尘挡板2041和第二吸尘挡板2042均向靠近第三吸尘管路93入口的方向倾斜,从而在第三吸尘管路93的两侧形成阻挡,进一步提高了挡料效果。进一步优选地,在除尘罩的纵剖面内,第一吸尘挡板2041与第二吸尘挡板2042交错设置,且第二吸尘挡板2042的延长线落在第一吸尘挡板2041上,进一步提高对物料的阻挡效果。当设置有多个第三吸尘管路93时,多个第三吸尘管路93优选沿螺旋输送装置的输料方向间隔布置,可以在每个第三吸尘管路93的两侧均设置第一吸尘挡板2041和第二吸尘挡板2042,也可以多个第三吸尘管路93共用一个第一吸尘挡板2041或者共用一个第二吸尘挡板2042,当挡板共用时,适当地将共用的挡板加长,以满足对多个第三吸尘管路93的挡料需求,例如,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包括有两个第三吸尘管路93,两个第三吸尘管路93共用一个第一吸尘挡板2041,第一吸尘挡板2041的长度大于第二吸尘挡板2042的长度,如此,第一吸尘挡板2041位于最上游,能够承担最主要的挡料工作,进入除尘罩203的物料在气流作用下浮起时,大部分物料能够被第一吸尘挡板2041挡下,避免物料由图8中的左侧吸入两个第三吸尘管路93中,而两个第二吸尘挡板2042能够进行进一步的阻挡,避免物料由图8中的右侧吸入两个第三吸尘管路93中。第一吸尘挡板2041和第二吸尘挡板2042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过大会影响吸尘管路的吸尘效果,过小则影响对物料的阻挡效果,优选地,第一吸尘挡板204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δ大于等于35°小于等于45°,进一步优选为40°,第二吸尘挡板204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ε大于等于35°小于等于45°,进一步优选为42°。

粉碎设备在粉碎物料的过程中,物料会由于重量较轻、粘湿等原因滞留在筛网5上,引起筛网5的堵塞,影响粉碎设备的正常运行,针对这一问题,本申请中,如图1所示,在筒体201内形成有连通壳体1与除尘罩203的通路2014,在吸尘装置的吸力作用下,在壳体1与除尘罩203之间形成气流,即形成风,从而保证筛网5上的物料能够及时在吸尘装置产生的气流的作用下与筛网5相脱离,使得物料能够及时进入螺旋输送装置20中,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地,如图1所示,除尘罩203与壳体1彼此间隔开,筒体201包括有连接除尘罩203与壳体1的连接段2013,即,连接段2013连接壳体1的侧壁14与除尘罩203的侧壁,连接段2013内在螺杆202的上方形成连通壳体1与除尘罩203的通路。为方便加工,连接段2013为上半筒体部分的一部分。连接段2013的横截面例如可以呈矩形、倒梯形或圆弧形。进一步优选地,在径向上,螺杆202的径向外缘距离连接段2013顶部的最小距离f为螺杆半径的0.5至1.5倍。

优选地,筒体201的横截面大致呈u形,增大了螺杆202的上部空间,进一步避免物料发生堵塞,结合第三挡料结构204使得物料既不会被吸尘装置吸走,又保证螺旋输送装置20能够通畅地进行物料的输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