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两相流管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6538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管磨机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两相流管磨机。



背景技术:

管磨机是一种连续高效的破碎机械设备,适用于粉磨有色金属选矿、建材及化工水泥以及玻璃陶瓷等生产行业。而目前管磨机结构一般都是筒体两侧固设传动齿轮,然后由电机驱动与传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来实现管磨机筒体的旋转,筒体入口处设有风机且筒体内设置若干个隔仓板并将筒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个仓室,仓室内装载钢球或者钢锻,然后物料被研磨后再被风机吹出仓室,最终实现粉碎物料的目的。但是传统的管磨机将筒体分成多个仓,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只有2-3个仓起到较好的研磨作用,分仓再多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再加上传统隔仓板存在透风不均匀、风料不分、篦缝易堵塞等问题,造成分仓室的利用率不足。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传统管磨机的隔仓板上均设有篦缝或者格栅,使得风机吹出的风可以顺利从隔仓板的篦缝内通过,但是实际应用中经常发现隔仓板的篦缝容易堵塞,造成透风不均匀,并且采用这种带篦缝的隔仓板研磨出来的物料不够细。现有的管磨机在设计上只是考虑了钢球或者钢锻在管磨机内是固相运动,且物料由管磨机前端移动到后端全部都是靠风机的风力带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通过将隔仓板设计成环形实心板并进一步利用伯努利原理实现更细研磨的智能两相流管磨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智能两相流管磨机,包括筒体,筒体上设有传动齿轮,筒体前端入口处设有进料装置、后端出口处设有出料装置。所述筒体内部装设若干个隔仓组合装置,该隔仓组合装置将筒体分割成若干个仓室,所述隔仓组合装置由隔仓板和条形栅格筛板组成,且条形栅格筛板位于在隔仓板前端;所述隔仓板是中间带有通孔的环形实心板。所述筒体前端和后端安装有风压传感器,该风压传感器还与风机控制箱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隔仓板是由若干块扇形板拼接而成的环形实心板。

进一步的,筒体前端至后端所设置的条形栅格筛板的条缝间距逐渐缩小。

进一步的,所述隔仓组合装置设有4-7个并将筒体内部分隔成5-8个仓室。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两个隔仓组合装置之间的距离为250mm-5500mm。

进一步的,所述条形栅格筛板的条缝间距为0.1mm-100mm。

进一步的,所述条形栅格筛板的条形宽度为10mm-100mm。

进一步的,所述隔仓板的高度为100mm-1600mm。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两相流管磨机的隔仓板采用环形实心板,物料和风仅仅能从隔仓板中间的通过。进一步的利用伯努利原理,由于隔仓板为实心板,则风无法从隔仓板的板体穿过,此外由于管磨机进风口截面积小,则风速快、压力低,而仓室部分截面积大,则风速慢、压力大,这样就会产生压力差,压力大处的风就会向压力小处流动,最终在仓室内形成循环涡流。同样的道理,隔仓板的通孔截面积小而仓室内部截面积大,因此每个仓室均能产生循环涡流。而产生循环涡流的必要条件就是隔仓板是实心无篦缝的,否则风就会通过隔仓板的篦缝进入其它仓室,无法形成涡流。循环涡流的作用可使风和物料在仓室内不断循环进行反复研磨,直到物料研磨至细粉才能出仓并进入下一个仓室。进一步的,本发明设计了与隔仓板配套使用的条形栅格筛板,不仅仅能隔离钢球或者钢锻防止串仓,还能隔离大小物料,具有均匀透风和防堵的作用。此外本发明增设风压传感器,可对筒体内部的风速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各仓室循环涡流强度的增大或者减小,进而使物料研磨的时间或长或短,甚至可以研磨出超细粉、纳米粉。因此本发明利用涡流可对物料研磨得更细,进而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智能两相流管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隔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条形栅格筛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风压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智能两相流管磨机气流的流向原理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筒体

2:进料装置

3:出料装置

4:支撑架

5:隔仓组合装置51:隔仓板52:条形栅格板53:通孔510:扇形板

6:风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一种智能两相流管磨机,包括筒体1、进料装置2、出料装置3、支撑架4、隔仓组合装置5、风压传感器6,所述的进料装置2安装在筒体1的前端入口处,出料装置3安装在筒体1的后端出口处,所述的进料装置2和出料装置3底部安装有支撑架4,该支撑架4用于支撑进出料装置。该筒体1两侧安装有传动齿轮,通过电机驱动实现筒体的旋转。

所述的隔仓组合装置5安装在筒体1内,该隔仓组合装置5设有1-10个并将筒体1分成2-11个仓室,该隔仓组合装置5包括隔仓板51和条形栅格筛板52,沿风或物料的流动方向所述的条形栅格板52位于在隔仓板51的前端且相互平行,该条形栅格板52的外圈表面固接在筒体1内表面上。

请参阅图2,所述的隔仓板51是由若干个扇形板510拼接成中间带有通孔53的环形实心板,该扇形板510为实心板且相邻两个扇形板510用中心板固接,每块扇形板510的弧顶均与筒体1内表面焊接固定。本发明扇形板510设有四块,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4,所述的筒体1前端和尾端均安装有风压传感器6,该风压传感器6与风机控制箱连接,一方面用于监测通过筒体1内的风压,另一方面通过风机控制箱可以调节通过筒体1内的风速。

作为优选的,所述筒体1第一仓室至最后一仓室所设置的条形栅格筛板52的条缝间距逐渐缩小。

作为优选的,所述隔仓板组合装置5设有4-7个并将筒体1内部分隔成5-8个仓室。

作为优选的,所述相邻两个隔仓组合装置5之间的距离为250mm-5500mm。

作为优选的,所述条形栅格筛板52的条缝间距为0.1mm-100mm。

作为优选的,所述条形栅格筛板的条形的宽度为10mm-100mm。

作为优选的,所述隔仓板51的高度为100mm-1600mm。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的原理及工作过程:

研磨体在管磨机的筒体内是固相运动,而物料受风的作用在筒体内是气相运动,物料在筒体内移动是靠风将物料吹动。本发明两相流隔仓装置的隔仓板采用环形实心板,物料和风仅仅能从隔仓板中间的通孔通过,利用“伯努克原理”:截面积小的地方流速快压力低,截面积大的地方流速慢压力高。

当风和物料通过进料装置输送到进料口处时由风将物料带入到筒体内,由于隔仓组合装置上的隔仓板中间为通孔、四周为扇形实心板,风和物料只能通过隔仓板的中心通孔进入到下一仓,进料口和两相流隔仓组合装置的中间通孔的截面积小,通过风的风速快、压力低;而仓室的截面积大,仓室内风速慢、压力大,这样在仓室内就形成压力差,压力大处的风就会向压力小处流动,最终会在仓室内形成循环涡流。进入仓室的物料被风卷入循环涡流内,涡流是回旋风,回旋风是从后端向前端吹,物料就会随着旋转涡流不断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与研磨体接触碰撞研磨。当物料是大颗粒时由于重量大涡流不能够将物料吹入下一仓,这样物料就在涡流内反复循环研磨,当物料被研磨的达到一定细度时(物料本身重力小于风力)就能被涡流风吹入下一仓,由于风从进料口吹入的前仓风力总是大于后仓风力且每块隔仓板均为中间有通孔的实心无篦缝的,因此每个仓室内均能产生涡流,故进入下一仓的物料会继续进入该仓室的循环涡流内循环研磨直至物料细度达到被吹入下一仓的重量时才会被涡流风带入下一仓,如此循环直至物料达到要求细度才会被风带出筒体1经由出料装置排出。

由于隔仓板中心是通孔,智能两相流管磨机在工作过程是一直处于旋转状态,前仓的物料或研磨体会在旋转的筒体内不可避免的从隔仓板的通孔内甩入到后仓,因此在隔仓板的前端安装一个条形栅格筛板,一方面用于防止前仓的研磨体或者物料进入到后仓造成串仓,另一方面用于过滤研磨后的物料。由于第一仓室至最后一仓室所设置的条形栅格筛板的条缝间距逐渐缩小,即前仓安装的条形栅格筛板上相邻两个条形间的距离总是大于后仓安装的条形栅格筛板上相邻两个条形间的距离,使物料在进入下一仓后仍然能被其仓内的条形栅格筛板阻挡。

本发明还可以在筒体的前端和后端安装风压传感器,该风压传感器还与风机控制箱连接。风压传感器一方面可以实时监测通过管磨机的风压,另一方面可以根据物料要求的细度来调节通过管磨机风的风速,当需研磨细度更高的物料时,风压传感器发出信号风机控制箱内的调节机构作出反应将风力调高,相反当需要研磨物料细度低时风压传感器发出信号风机控制箱内的调节机构作出反应将风力调调低,通过控制筒体内的风速可以使各仓循环涡流强度增大或减小,既物料研磨时间的增长或缩短,就可以研磨出物料要求的细度,亦可以研磨出超细粉、纳米粉。

本发明的研磨体也可采用陶瓷球,可以大幅度节省能耗。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