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磨辊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990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磨辊研磨装置的制造方法

在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磨辊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国内很多制粉行业,尤其是谷物加工行业制粉普遍采用辊式制粉方法,通过设置一对水平排列、相对高速旋转的圆柱形磨辊,对进入研磨区的物料施加正压力、剪切力并通过这些挤压、剪切、摩擦等载荷力来研磨制粉。磨辊在工作状态下,磨辊表面与物料磨擦产生大量热量,导致辊体温度上升,辊体表面凸变,研磨精度下降,影响研磨效果,影响研磨效率,同时引起物料成份的物理和化学变化,部分固态低沸点物质挥发,从而失去物料的原生态风味和营养成份流失;同时磨辊中的轴承受到巨大载荷,并在接受振动、冲击的高温区工作,易导致研磨难以控制,并使得磨辊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控制研磨温度、研磨精度高、效率高,满足不同物料研磨时对温度的要求的高效磨辊研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高效磨辊研磨装置,包括磨辊本体,所述磨辊本体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磨辊轴,磨辊本体内部设置热交换室,所述热交换室设于两根磨辊轴之间,磨辊本体开设轴向通孔A,所述通孔A连通热交换室,所述两根磨辊轴均开设轴向通孔C,所述通孔C的一端连通热交换室,通孔C的另一端通过三通管与温控节流阀的出口连通,所述温控节流阀连接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通孔C沿磨辊轴轴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通孔A至少有六个,其直径为8mm,且沿通孔C的端面四周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红外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通孔C的内壁设置与磨辊本体转向相反的用于带动冷气注入热交换室的螺旋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优化了磨辊的结构设计,采用热交换的方式使得热气通过热交换室交换后从侧端排气孔排出。

2、通过温控系统控制外来冷气流的流量,实现辊体温度控制,保证辊体表面温度满足各种不同物料的研磨温度要求,从而保证了研磨效果,保住了物料的原生态风味和营养成份。

3、避免了磨辊研磨时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导致的变形,提升了磨辊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中,1-磨辊本体,2-通孔A,3-磨辊轴,4-通孔C,5-温控节流阀,6-红外温度传感器,7-热交换室,8-三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效磨辊研磨装置,包括磨辊本体1,磨辊本体1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磨辊轴3,磨辊本体1内部设置热交换室7,热交换室7设于两根磨辊轴3之间。磨辊本体1开设有至少六个轴向通孔A2,其直径为8mm,且沿通孔C4的端面四周均匀分布,通孔A2连通热交换室7。两根磨辊轴3均开设轴向通孔C4,通孔C4沿磨辊轴3轴向设置,且其内壁设置有与磨辊本体1转向相反的用于带动冷气注入热交换室8的螺旋线,通孔C4的一端连通热交换室7,通孔C4的另一端通过三通管8与温控节流阀5的出口连通,温控节流阀5连接红外温度传感器6。

进行研磨时,磨辊本体1和轴承9因摩擦、挤压等产生大量热,这些热量一方面传导向外界空气,另一方面传导进磨辊内部。磨辊本体1内开设有热交换室7,所以这些传导给磨辊内部的热量迅速加热了热交换室7内的空气,使热交换室7内聚集了大量热气。同时,红外温度传感器6接受热辐射信号并传递给温控节流阀5,温控节流阀5获取信号后,根据热信号的大小来控制冷气的流量,并使冷气从三通管8流向通孔C4,最后进入热交换室7。在热交换室7内,温控节流阀5通入的冷气和原有的热气进行热交换,使得热气从通孔A2向外界排出,降低磨辊本体1的温度,进而完成对磨辊的温度控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