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试验箱的温湿度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5117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热试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湿热试验箱的温湿度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湿热试验箱是航空、汽车、家电、科研等领域必备的测试设备,用于测试和确定电工、电子及其他产品及材料进行高温、低温、湿热度或恒定试验的温度环境变化后的参数及性能。现有的湿热试验箱无法自动进行温度调节和湿度调节,调节精度低,使得湿热试验箱内的温度和湿度与目标值存在较大的误差,影响试验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湿热试验箱的温湿度调节系统,能够根据湿热试验箱内的温湿度检测结果自动控制相应设备来调节湿热试验箱内的温湿度,提高了控制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湿热试验箱的温湿度调节系统,所述湿热试验箱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上设置有箱门,所述温湿度调节系统包括设置在主箱体外壁上的控制装置、设置在主箱体顶部的内壁上的第一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主箱体底部的内壁上的第二温湿度传感器、温度调节装置和湿度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均与控制装置的数据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温度调节装置和湿度调节装置的控制输入端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主箱体底部的加热器和设置在主箱体顶部的冷凝器,所述加热器和冷凝器的控制输入端均与控制装置的控制输出端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包括至少一个加热部件和加热电源,所述加热部件包括两根贯穿主箱体底部侧壁的接线柱和加热丝,两根接线柱位于主箱体侧壁内侧的端部分别与加热丝的两端电连接,所述两根接线柱位于主箱体侧壁外侧的端部分别与加热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所述加热电源的控制输入端与控制装置的控制输出端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线柱包括导线和包覆于导线外侧的绝缘层,所述导线的两端分别与加热电源和加热丝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包括位于至少一个冷凝部件和至少一个压缩机,所述冷凝部件包括两根贯穿主箱体顶部侧壁的连接管和冷凝管,两根连接管位于主箱体侧壁内侧的端部分别与冷凝管的两端连接,所述两根连接管位于主箱体侧壁内侧的端部分别与压缩机的进气管和排气管连接,所述压缩机内有冷凝剂,所述压缩机的控制输入端与控制装置的控制输出端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隔热管。

优选的,所述湿度调节装置包括位于主箱体侧壁外侧的雾化器、位于主箱体侧壁外侧的储水箱、贯穿主箱体侧壁的软管和设置在主箱体顶部内壁上的喷雾器,所述雾化器的入水口与储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与雾化器的出雾口和喷雾器的进雾口连接,所述雾化器的控制输入端与控制装置的控制输出端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存储器、显示装置和输入装置,所述控制器的数据输入端分别与输入装置、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温度调节装置和湿度调节装置的控制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显示装置的数据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存储器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入装置为触摸屏或者键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主箱体内的温度、湿度,并将检测结果传输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检测结果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器相应的设备来调节主箱体内的湿度或者温度,从而实现主箱体内温湿度的自动控制,提高了控制精度;

(2)在主箱体的底部和顶部都设置温湿度传感器,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3)将加热器设置在主箱体底部,由于热空气上升,从而能够更快的加热主箱体内的温度;将冷凝器设置在主箱体顶部,由于冷空气下沉,从而能够更快的对主箱体内的空气进行降温;

(4)将冷凝器设置在主箱体顶部,由于湿空气下沉,从而能够更快的增加主箱体内空气的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温湿度调节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湿热试验箱的温湿度调节系统,所述湿热试验箱包括主箱体,主箱体可以采用隔热箱体,所述主箱体上设置有箱门,所述温湿度调节系统包括设置在主箱体外壁上的控制装置、设置在主箱体顶部的内壁上的第一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主箱体底部的内壁上的第二温湿度传感器、温度调节装置和湿度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均与控制装置的数据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温度调节装置和湿度调节装置的控制输入端通信连接。

第一温湿度传感器检测主箱体顶部的内壁处空气的温湿度,第二温湿度传感器检测主箱体底部的内壁处空气的温湿度,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湿度传感器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计算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平均值,然后根据计算结果与预设值判断主箱体内空气的温湿度过高、过低或者合适,若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则控制温度调节装置进行降温或者加热,若湿度过高则控制湿度调节装置进行加湿,实现了主箱体内空气的温湿度的自动调节,提高了控制精度。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主箱体底部的加热器和设置在主箱体顶部的冷凝器,所述加热器和冷凝器的控制输入端均与控制装置的控制输出端通信连接。根据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原理,将加热器设置在主箱体底部的内壁上能够快速地加热主箱体内的空气,将冷凝器设置在主箱体底部的内壁上能够快速度对主箱体内的空气进行降温,提高了对主箱体内空气加热或者降温的效率。

所述加热器包括至少一个加热部件和加热电源,所述加热部件包括两根贯穿主箱体底部侧壁的接线柱和加热丝,两根接线柱位于主箱体侧壁内侧的端部分别与加热丝的两端电连接,所述两根接线柱位于主箱体侧壁外侧的端部分别与加热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所述加热电源的控制输入端与控制装置的控制输出端通信连接。控制装置控制加热电源和加热丝之间电流的通断,当导通时加热丝发热对空气进加热。所述加热丝为螺旋加热丝,采用螺旋加热丝增加了加热丝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能够快速地对空气进行加热;此外,还可以在加热丝上连接金属网,以进一步提高对空气的加热效率。

所述接线柱包括导线和包覆于导线外侧的绝缘层,所述导线的两端分别与加热电源和加热丝电连接。

所述冷凝器包括位于至少一个冷凝部件和至少一个压缩机,所述冷凝部件包括两根贯穿主箱体顶部侧壁的连接管和冷凝管,所述连接管为隔热管。两根连接管位于主箱体侧壁内侧的端部分别与冷凝管的两端连接,所述两根连接管位于主箱体侧壁内侧的端部分别与压缩机的进气管和排气管连接,所述压缩机内有冷凝剂,所述压缩机的控制输入端与控制装置的控制输出端通信连接。控制装置控制压缩机的起停,压缩机启动后冷凝剂从压缩机的排气管排出进入冷凝管,在冷凝管中吸热汽化,并进经压缩机的吸气管进入压缩机,压缩机对液态的冷凝剂进行压缩,得到液态冷凝剂。所述冷凝管为螺旋冷凝管,采用螺旋冷凝管增加了冷凝管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能够快速地对空气进行加热;此外,所述冷凝管为网状冷凝管,增加了冷凝管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能够快速地对空气进行降温。

所述湿度调节装置包括位于主箱体侧壁外侧的雾化器、位于主箱体侧壁外侧的储水箱、贯穿主箱体侧壁的软管和设置在主箱体顶部内壁上的喷雾器,所述雾化器的入水口与储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与雾化器的出雾口和喷雾器的进雾口连接,所述雾化器的控制输入端与控制装置的控制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湿度调节装置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储水箱和雾化器之间,过滤器的入水口与储水箱的出水口连接,过滤器的出水口与雾化器的入水口连接,过滤器用来对输入雾化器的水进行净化,防止雾化后的水包含杂质等对湿热试验造成影响,以及损伤雾化器等设备。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存储器、显示装置和输入装置,所述控制器的数据输入端分别与输入装置、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温度调节装置和湿度调节装置的控制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显示装置的数据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存储器通信连接。

所述输入装置为触摸屏或者键盘,用户可以输入设置相关的参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