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467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药、化工、机械、公用事业(污水、生活供水)等行业中,需要对液体介质进行管道输送,而液体介质中可能含有颗粒杂质,为去除这些异物,在输送管道中通过安装管道滤网式过滤器来进行初级过滤,如对循环冷却水中的污泥、沙粒、固体颗粒等进行初级过滤以保护设备管道上的部件免受磨损和堵塞,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现有初级管道过滤器只能横向安装,但很多管道中因设计、安装空间等原因为立式走向,若将管道过滤器立式安装,则因重力作用,过滤的异物无法收集在侧向收集器,反而会堵塞过滤器前端设备或部件造成设备故障无法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并且适合卧式和立式安装的过滤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和滤芯,所述壳体的管腔设置有斜向向下的分管腔,所述滤芯放置在所述分管腔内,滤芯的内腔与壳体的进液管连接,滤芯的外壁与分管腔内壁留有通道,所述通道与壳体的出液管连接。

进一步,所述分管腔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所述滤芯的内腔下方最低端连通。

进一步,所述分管腔与主管腔焊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排污口配置有排污阀。

进一步,所述进液管为J型,与所述壳体焊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分管腔的底端设置有法兰,端盖通过螺栓与所述法兰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法兰与所述端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滤芯的两端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通过将滤芯斜向向下设置,即保持了较宽的过滤面,又减少了过滤装置的横向尺寸,使过滤装置能够适用于横向或纵向的设备管路中。通过在底端设置排污口,可以及时将异物排出,避免堵塞,使过滤装置更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液管; 2、主管腔;3、滤芯; 4、出液管;5、排污口;6、分管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和滤芯3,壳体的管腔设置有斜向向下的分管腔6,滤芯3放置在分管腔6内,滤芯3的内腔与壳体的进液管1连接,滤芯3为管状,外壁与分管腔6内壁留有通道,通道与壳体的出液管4连接。

为了排污,可以在分管腔6设置有排污口5,滤芯3的内腔下端与排污口5连通。排污口5应该偏心设置,设置在靠近滤芯3内腔下端的最低点处,有利于尽可能将异物排净。

分管腔6与主管腔2可以是铸造一体成形的,也可以通过焊接连接成一体。

排污口配置有排污阀,通过打开排污阀,将淤积在滤芯3下端的异物及时排出,避免整个滤芯3的内腔被堵塞,影响过滤性能。利用排污阀也使过滤装置具有了可以在线清洗功能。

最好将进液管1设置为硬管,如将进液管1为J型,与壳体焊接连接。当然,也可以在主管腔2与分管腔6连接处设置安装结构来固定和封堵滤芯3的内腔上端,并通过软管与安装结构连接,使进液管1与滤芯3内腔连通。

分管腔6的底端设置有法兰,可以减少分管腔6的壁厚,端盖通过螺栓与法兰固定连接,并将滤芯3下端的内腔开口封住。

为了提高密封性能,法兰与端盖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圈。滤芯3的两端也可以配装密封垫。

工作时,液体从进液管1的进口进入,通过滤芯3过滤,异物在滤芯3的内腔不断积累。经过滤的液体从外壁进入分管腔6与滤芯3之间的通道,沿通道进入主管腔2,进入出液管4的进口,从出液管4的出口流出,完成过滤过程。

该过滤装置既可以安装在横向的管路中,也可以安装在纵向的管路中。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根据情况旋转端盖的安装方向,使得排污口5靠近滤芯3内腔下端的最低点处。

上述示例只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除此之外,还有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而这些实施方式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领悟本实用新型思想后能够想到的,故,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