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螺栓用全自动喷涂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2522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电螺栓用全自动喷涂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达克罗涂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风电螺栓用全自动喷涂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调整能源结构,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发展、改善环境的能源发展战略,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被广泛应用。我国风电行业尤其是大容量的兆瓦级别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得到快速发展,风电设备用的高强度紧固件由于长期野外服役,环境恶劣,维修条件差,所以要求紧固件稳定性强。其中最常使用的紧固件为风电螺栓,随着装机容量的提高,为满足其性能要求,风电螺栓的尺寸也是越来越大,其长度可达4至5米。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扩大,对螺栓强度性能指标的要求也越高。风电机组服役条件严酷,常年在露天经受阳光雨露的影响,且风区一般在山间、河谷、海滩,安装和维修比较困难,因此要求风电螺栓等紧固件使用寿命最少10年,因此风电螺栓表面的处理尤为重要。

达克罗作为一种新型的耐腐涂层,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锌铝涂层耐腐蚀性能极强,是镀锌的7—10倍,无氢脆性,特别适用于高强度受力件,达克罗涂层高渗透性、高附着性、高减磨性、高耐气候性、高耐化学品稳定性、无污染性。近年来在风电螺栓的表面涂覆达克罗涂层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然而由于风电螺栓的体积较大,现有的涂覆设备无法满足自动涂覆的需求,因此多是采用手工喷涂,均匀性较差,效率低,由于达克罗溶液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铬离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连续生产的风电螺栓用全自动喷涂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电螺栓用全自动喷涂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预热炉、第一喷涂装置、第二喷涂装置、烧结炉,还包括第一传送网带、第二传送网带、用于放置风电螺栓的料架;所述第一传送网带穿过所述预热炉的炉膛设置,且所述第一传送网带穿过所述第一喷涂装置、第二喷涂装置的下方设置,用以对经所述预热炉预热后的风电螺栓进行喷涂;所述第二传送网带穿过所述烧结炉的炉膛设置,所述料架包括矩形底板,该矩形底板的对称两侧固定设置方波形支撑板,各方波形支撑板包括依次设置的平顶波峰和内凹波谷,各方波形支撑板的相对内侧设置可移动的锯齿形支撑板,各锯齿形支撑板包括依次设置的平顶部和锯齿形内凹部,所述平顶部、锯齿形内凹部、平顶波峰和内凹波谷等宽设置,各锯齿形支撑板的底端与所述矩形底板滑动配合,所述锯齿形支撑板初始状态下所述平顶部与所述方波形支撑板的内凹波谷重合,各风电螺栓由平顶部进行支撑;装有风电螺栓的料架经预热炉进行预热、第一喷涂装置进行喷涂后,平移所述锯齿形支撑板,以使所述锯齿形内凹部与所述方波形支撑板的内凹波谷逐渐重合,各风电螺栓沿锯齿形内凹部翻转下移,完成风电螺栓的翻转,所述第一传送网带的出口与所述第二传送网带的进口相连,装有风电螺栓的料架经第二喷涂装置进行喷涂后由第二传送网带传输进入所述烧结炉,进行烘干处理,完成涂覆。

进一步,所述第一喷涂装置、第二喷涂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传送网带传输方向垂直设置的滑轨、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喷头,以使风电螺栓在所述料架上经第一传送网带传输至所述第一喷涂装置、第二喷涂装置下方时,由所述喷头对风电螺栓进行喷涂。

进一步,所述烧结炉包括预热段、烧结段、冷却段,分别实现风电螺栓的预热低温预热、高温烧结和冷却。

进一步,所述矩形底板的上端面设置U型滑槽,所述锯齿形支撑板的底端与所述U型滑槽相配合,以使所述锯齿形支撑板可沿所述U型滑槽滑动。

进一步,所述锯齿形支撑板的端部设置把手,便于推动所述锯齿形支撑板沿所述U型滑槽滑动。

上述风电螺栓的全自动喷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待喷涂的风电螺栓置于料架上,锯齿形支撑板处于初始状态,锯齿形支撑板的平顶部与方波形支撑板的内凹波谷重合,以使风电螺栓可以排列在锯齿形支撑板的平顶部。

步骤B、开启预热炉,将料架置于第一传送网带上通过预热炉,以使风电螺栓通过所述预热炉后表面温度为45至55℃,进行预热处理。

步骤C、第一传送网带上的料架和风电螺栓经过所述第一喷涂装置的下方,第一喷涂装置的喷头在滑轨上往复移动完成风电螺栓上侧面的喷涂。

步骤D、第一传送网带上的料架和风电螺栓移动至第一喷涂装置和第二喷涂装置之间,同时推动两个锯齿形支撑板端部的把手,使得锯齿形支撑板沿U型滑槽滑动,锯齿形支撑板的锯齿形内凹部逐渐与方波形支撑板的内凹波谷重合,此时圆柱形的风电螺栓在自重作用下缓慢翻转180°,风电螺栓已经喷涂完成的一侧朝向下方设置,未喷涂的一侧朝向上方设置,第一传送网带带动料架和风电螺栓移动至第二喷涂装置的下方,第二喷涂装置的喷头在滑轨上往复移动完成风电螺栓另一侧面的喷涂。

步骤E、料架继续前移由第一传送网带进入第二传送网带,以使喷涂完成的风电螺栓进入烧结炉,烧结炉预热段的温度调节至115至125℃,保温8至12分钟,对喷涂后的风电螺栓进行预热;烧结段的温度调节至290至310℃,对预热后的风电螺栓进行高温烧结,保温时间为35至45分钟,随后进入冷却段进行冷却,以使烧结后的风电螺栓冷却至室温。

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风电螺栓用全自动喷涂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将预热炉、喷涂装置、烧结炉设置在同一流水线上,实现风电螺栓的自动喷涂;(2)使用锯齿形支撑板与方波形支撑板相配合,实现风电螺栓喷涂过程中的自动翻转,便于实现自动喷涂,避免喷涂不均,影响喷涂质量;(3)锯齿形支撑板的底端与U型滑槽相配合,易于滑动;(4)喷涂前进行预热,使得喷涂更加均匀;烧结前在115至125℃进行保温预热,有效提高喷涂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风电螺栓用全自动喷涂设备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风电螺栓用全自动喷涂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风电螺栓用全自动喷涂设备的喷涂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风电螺栓和料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锯齿形支撑板与方波形支撑板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方波形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锯齿形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预热炉11,第一喷涂装置12,第二喷涂装置13,第一传送网带14,滑轨15,喷头16,预热段21,烧结段22,冷却段23,第二传送网带24,风电螺栓31,方波形支撑板32,平顶波峰321,内凹波谷322,锯齿形支撑板33,平顶部331、锯齿形内凹部332,把手333,矩形底板3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风电螺栓用全自动喷涂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预热炉11、第一喷涂装置12、第二喷涂装置13、烧结炉,预热炉11的炉膛内设置第一传送网带14,第一传送网带14穿出预热炉11后延伸至第一喷涂装置12、第二喷涂装置13的下方设置,用以对经预热炉11预热后的风电螺栓31进行喷涂;第二传送网带24穿过烧结炉的炉膛设置,第一传送网带14的出口与第二传送网带24的进口相连;如图3所示,第一喷涂装置12包括喷涂房,第一传送网带14穿过喷涂房设置,喷涂房内设置与第一传送网带14传输方向垂直的滑轨15,滑轨15上设置与滑轨15滑动配合的喷头16,喷头16可经电机或气缸驱动进行往复移动,第二喷涂装置13与第一喷涂装置12的结构相同,以使风电螺栓31经第一传送网带14传输至第一喷涂装置12、第二喷涂装置13下方时,由喷头16对风电螺栓31进行喷涂。风电螺栓31传送时设置在料架上,如图4至图7所示,料架包括矩形底板34,该矩形底板34的对称两侧固定设置方波形支撑板32,各方波形支撑板32包括依次设置的平顶波峰321和内凹波谷322,各方波形支撑板32的相对内侧设置可移动的锯齿形支撑板33,各锯齿形支撑板33包括依次设置的平顶部331和锯齿形内凹部332,平顶部331、锯齿形内凹部332、平顶波峰321和内凹波谷322等宽设置,矩形底板34的上端面设置U型滑槽,锯齿形支撑板33的底端与U型滑槽相配合,锯齿形支撑板33的端部设置把手333,便于推动锯齿形支撑板33沿U型滑槽滑动。锯齿形支撑板33初始状态下平顶部331与方波形支撑板32的内凹波谷322重合,各风电螺栓31由平顶部331进行支撑;装有风电螺栓31的料架经预热炉11进行预热、第一喷涂装置12进行喷涂后,平移锯齿形支撑板33,以使锯齿形内凹部332与方波形支撑板32的内凹波谷322逐渐重合,各圆柱形的风电螺栓3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锯齿形内凹部332翻转下移,完成风电螺栓31的翻转,烧结炉包括预热段21、烧结段22、冷却段23,分别实现风电螺栓31的预热低温预热、高温烧结和冷却。

使用时,料架经预热炉11、第一喷涂装置12、第二喷涂装置13进行喷涂后由第二传送网带24传输进入烧结炉,进行烧结烘干处理,完成涂覆。

实施例2

风电螺栓的全自动喷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待喷涂的风电螺栓31置于料架上,锯齿形支撑板33处于初始状态,锯齿形支撑板33的平顶部331与方波形支撑板32的内凹波谷322重合,多个风电螺栓31依次排列在各锯齿形支撑板33的平顶部331。

步骤B、开启预热炉11,将料架置于第一传送网带14上通过预热炉11,以使风电螺栓31通过所述预热炉11后表面温度为45至55℃,进行预热处理。

步骤C、第一传送网带14上的料架和风电螺栓31经过所述第一喷涂装置12的下方,第一喷涂装置12的喷头16在滑轨15上往复移动完成风电螺栓31上侧面的喷涂。

步骤D、第一传送网带14上的料架和风电螺栓31移动至第一喷涂装置12和第二喷涂装置13之间,同时推动两个锯齿形支撑板33端部的把手333,使得锯齿形支撑板33沿U型滑槽滑动,锯齿形支撑板33的锯齿形内凹部332逐渐与方波形支撑板32的内凹波谷322重合,此时圆柱形的风电螺栓31在自重作用下缓慢翻转180°,风电螺栓31已经喷涂完成的一侧朝向下方设置,未喷涂的一侧朝向上方设置,第一传送网带14带动料架和风电螺栓31移动至第二喷涂装置13的下方,第二喷涂装置13的喷头16在滑轨15上往复移动完成风电螺栓31另一侧面的喷涂。

步骤E、料架继续前移由第一传送网带14进入第二传送网带24,以使喷涂完成的风电螺栓31进入烧结炉,烧结炉预热段21的温度调节至115至125℃,保温8至12分钟,对喷涂后的风电螺栓31进行预热;烧结段22的温度调节至290至310℃,对预热后的风电螺栓31进行高温烧结,保温时间为35至45分钟,随后进入冷却段23进行冷却,以使烧结后的风电螺栓31冷却至室温。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