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雾抑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8945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雾抑尘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雾抑尘设备。



背景技术:

工矿企业中,对粉尘的治理一直是一大难题。据卫生部统计,我国尘肺病已成为职业病首位,占总职业病的80%。空气中的粉尘,颗粒大小不同、分布状态不同。抑尘治理的主要对象是150μm以下的粉尘颗粒,尤其是粒径小于10μm的可吸入粉尘颗粒。虽然其在物料总重量中所占比例不到1%,但其长期悬浮于空气中,难以沉降,有时甚至会飘行百公里,对人体的危害特别大,是造成尘肺病和大气污染的主要根源,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干雾抑尘技术,是把水雾化成超细雾滴,当含尘气流绕过雾滴时,尘粒由于惯性会从绕流的气流中偏离而与雾滴相撞被捕捉,即通过粉尘粒子与液滴的惯性碰撞、拦截以及凝聚、扩散等作用实现捕捉,使得尘粒的粒径变大,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达到去除粉尘粒子的目的。如果雾滴颗粒直径远大于粉尘颗粒,那么粉尘仅仅跟随水雾颗粒周围的气流运动,水雾颗粒与粉尘颗粒接触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接触,而达不到抑尘作用。因此,雾滴的直径是否足够小决定了干雾抑尘的效果。干雾机是干雾抑尘设备的核心部件,现有干雾机不能对供水量及水压、气压进行精准调节,且维护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干雾抑尘设备,可根据需要精准调节干雾机的出水量及出水出气压力,并能在干雾箱中形成直径小于2.5μm的雾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干雾抑尘设备,包括空压机、储气罐、供水管、干雾机、水气分配器、干雾箱总成和控制器,所述储气罐与所述干雾机连接,该储气罐由空压机供气,所述水气分配器用于连接所述干雾机与所述干雾箱总成,所述干雾机包括气路装置和水路装置,所述气路装置包括气管,该气管上沿其进气口至其出气口顺序设有第一流量计、第一闸阀、第二闸阀和第一压力计,所述第二闸阀为气动阀;所述水路装置包括水管,该水管上沿其进水口至其出水口顺序设有止回阀、水泵、第二流量计、第二压力计、第三闸阀和第四闸阀,所述第三闸阀为气动阀,所述水管上位于所述止回阀与所述水泵之间处通过连通管与靠近该水管上的出水口处连通,所述连通管上设有第五闸阀,所述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供水管相连;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水泵、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第一压力计、第二压力计、第二闸阀和第三闸阀电性连接。

第一流量计和第一压力计用于监控气流气压,第二闸阀用于调节气压;止回阀用于防止回流,水泵用于调节水压,第二流量计及第二压力计用于监控水流量及水压,第三闸阀用于调节水流量,第四闸阀在停机时及维护时使用;在停机时或维护时,打开第五闸阀,可将水管中的水放尽,以保护设备;第一流量计、第一压力计、第二流量计及第二压力计将气管中的气流量和气压及水管中的水流量和水压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需要控制水泵的运转速度及第二闸阀和第三闸阀的开启程度,从而控制水管出水的流量、水压及出气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干雾箱包括箱体,该箱体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若干雾化喷头,该雾化喷头包括喷头体,该喷头体内设有进水管道、进气管道、混合室、喷水孔和喷气孔,所述混合室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管道和喷水孔相连,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喷气孔相连并通过通孔与所述混合室连通。

雾化喷头的工作原理为:雾化喷头进气管道内的压力大于进水管道的压力及混合室的压力,进气管道内的压缩空间进入混合室与水混合并形成气泡,气泡在两相流动过程中加速、变形、膨胀,在喷水孔口将液体挤压成丝状并于离开喷水孔口极短的距离内,由于内外压差的增大而急剧膨胀甚至爆炸,将液丝线炸成更加细微的雾滴;从喷气孔喷出的高速气流与雾滴之间形成很高的相对速度,产生很大的摩擦力,气流对雾滴产生强烈的撕裂与剪切作用,雾滴从而被二次雾化,形成直径更小的雾滴,同时加快雾滴的运行速度。

较优地,为了达到较佳的雾化效果及喷雾速度,所述喷水孔的直径为1~2mm,所述喷气孔的直径为1~3mm。

较优地,所述喷气孔轴线与所述喷水孔轴线间的夹角为5~20°,以取得较佳的雾化效果,同时获得较快的喷雾速度。

较优地,所述喷气孔的数量为2~6个,且环向均布。

较优地,所述箱体内靠近所述出气口一端设有隔板,该隔板与所述箱体的底部相隔。该结构使得粉尘不会直接从出气口溢出。

较优地,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排污管,该排污管上设有闸阀。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精准调节干雾机的出水量及出水出气压力,对液体进行两次雾化,即气泡雾化和气动雾化,使得整个干雾箱内充满直径小于2.5μm的雾滴,有效提高了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干雾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干雾机气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干雾机水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干雾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雾化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仰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干雾抑尘设备,包括空压机1、储气罐2、供水管6、干雾机3、水气分配器4、干雾箱总成5和控制器(图中未画出),储气罐2与干雾机2连接,该储气罐2由空压机1供气,水气分配器为现有技术,用于连接干雾机3与干雾箱总成5,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为现有技术。

如图2所示的干雾机3包括外壳31、气路装置32和水路装置33,气路装置32和水路装置33置于外壳31内。

如图3所示的气路装置32,包括气管326,该气管326上沿其进气口321至其出气口327顺序设有第一流量计322、第一闸阀323、第二闸阀324和第一压力计325,进气口321与储气罐2相连。

如图4所示的水路装置33,包括水管3310,水管3310上沿其进水口331至其出水口3311顺序设有止回阀332、水泵333、第二流量计334、第二压力计335、第三闸阀336和第四闸阀337,水管3310上位于止回阀332与水泵333之间处通过连通管338与靠近该水管3310上的出水口3311处连通,连通管338上设有第五闸阀339,进水口331与供水管6相连。

第二闸阀324和第三闸阀336均采用气动阀,气动阀额定流量系数大、可调比大、密封效果好、调节性能灵敏。

第一闸阀323、第四闸阀337和第五闸阀339均采用手动阀。

控制器通过线路分别与水泵333、第一流量计322、第二流量计334、第一压力计325、第二压力计335、第二闸阀324和第三闸阀336连接。

水泵333采用立式离心泵,其特点是控制性好、运行平稳、噪声低。

如图5至图7所示的干雾箱总成5,包括箱体51,该箱体51的两端设有进气口53和出气口54,箱体51内靠近出气口54一端设有隔板55,该隔板55与箱体51的底部相隔,箱体51的顶部设有若干雾化喷头52,箱体51的底部设有设有排污管56,该排污管56上设有闸阀57;雾化喷头52包括喷头体521,喷头体521内设有进水管道522、四个进气管道523、混合室525、喷水孔527和四个喷气孔526,混合室525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道522和喷水孔527相连,进气管道523与喷气孔526相连并通过通孔524与混合室525连通,喷水孔527的直径为1.2mm,喷气孔526的直径为1.8mm,喷气孔526轴线与喷水孔527轴线间的夹角θ为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