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混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7364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润滑油混合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润滑油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润滑油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经过过滤和调和后形成的,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向基础油中添加添加剂之后,需要搅拌基础油与添加剂,以使两者混合均匀,使其在工作时性能更优越,更稳定。但是,采用现有的混合罐对基础油与添加剂进行混合时,两者的混合均匀度较差且均匀度无法精准把握,影响润滑油的性能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润滑油混合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润滑油混合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预混罐和二次混合罐,所述管道上设有输入泵,基础油和添加剂的混合液通过输入泵泵入预混罐中,所述预混罐位于二次混合罐的上方,所述预混罐内部设有2级混合器,所述混合器由多个平行设置的支管路组成,所述支管路的一端与管道连通,其另一端封闭,位于上级混合器的支管路上设有开口向下的下出油孔,位于下级混合器的支管路上设有开口向上的上出油孔,所述上、下出油孔对应设置;

所述二次混合罐的内腔中设有主轴和位于主轴上的4级混合单元,所述混合单元由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多个混合桨间隔排列组成,上级混合单元中混合桨的数量比下级混合单元中混合桨的数量多2-4个,位于单数级混合单元中的混合桨数量相等,所述二次混合罐的底部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凸出腔,所述凸出腔内设有齿轮和齿轮轴,所述齿轮轴贯穿齿轮,且齿轮轴的两端均与二次混合罐的罐壁转动连接,所述主轴底部设有拨杆,所述拨杆的端部与齿轮的齿窝相抵,所述齿轮外径的1/3位于二次混合罐的内腔中,所述二次混合罐的罐壁上对应凸出腔处设有视窗,所述齿轮的齿面与视窗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所述混合器由4个平行设置的支管路组成,所述4个支管路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所述上级混合单元中混合桨的数量比下级混合单元中混合桨的数量多3个。

进一步,所述二次混合罐的上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主轴连接。

进一步,所述预混罐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二次混合罐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其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所在位置高于进料口所在位置。

进一步,所述拨杆设为2个,且2个拨杆对称的设于主轴上。

进一步,所述预混罐下方设有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预混罐与二次混合罐结合,提高基础油和添加剂的混合均匀度,在输入泵作用下,基础油和添加剂的混合液经管道泵入预混罐中,混合液分别经上出油孔和下出油孔排出,由于上、下出油孔相对设置,促使混合液发生对流,提高混合均匀度,节省动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主轴的带动下,混合桨推动二次混合罐内的混合液旋转产生漩涡,由于上级混合单元中混合桨的数量与下级混合单元中混合桨的数量不同,促使上、下混合单元产生的漩涡不同,因此,在相邻的漩涡界面上产生高剪切力,提高混合均匀度。

2、拨杆伴随主轴旋转的过程中,既能对混合液产生搅拌作用,又能间断的与齿轮接触,推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少量混合液进入凸出腔中,通过视窗便于清楚的观察混合液的均匀度,利于均匀度的精准把控,提高润滑油的质量,结构新颖。

3、第一出料口所在位置高于进料口所在位置,利用混合液自身重力,混合液能够自主的注入二次混合罐中,节省动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出油孔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出油孔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预混罐、2-二次混合罐、201-二次混合罐的内腔、202-二次混合罐的罐壁、3-管道、4-输入泵、5-支管路、501-下出油孔、502-上出油孔、6-支架、7-第一出料口、8-主轴、9-混合桨、10-电机、11-拨杆、12-凸出腔、13-齿轮、14-齿轮轴、15-视窗、16-间隙、17-第二出料口、18-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创造。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润滑油混合系统,包括通过管道3连通的预混罐1和二次混合罐2,所述管道3上设有输入泵4,基础油和添加剂的混合液通过输入泵4泵入预混罐1中,进行初次混合,所述预混罐1位于二次混合罐2的上方,所述预混罐1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7,所述二次混合罐2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8,其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17,所述第一出料口7所在位置高于进料口18所在位置,利用混合液自身重力,混合液能够自主的注入二次混合罐2中,节省动力资源,所述预混罐1下方设有支架6。

如图1-3所示,所述预混罐1内部设有2级混合器,所述混合器由4个平行设置的支管路5组成,所述4个支管路5等间距分布,所述支管路5的一端与管道3连通,其另一端封闭,位于上级混合器的支管路5上设有开口向下的下出油孔501,位于下级混合器的支管路5上设有开口向上的上出油孔502,混合液分别经上出油孔502和下出油孔501排出,由于上出油孔502、下出油孔501对应设置,促使混合液发生对流,提高混合均匀度,节省动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预混罐1内部容量,所述混合器可以设置为多级,所述支管路可以平行设置为多个。

如图1所示,所述二次混合罐2的上方设有电机10,所述二次混合罐的内腔201中设有主轴8和位于主轴8上的4级混合单元,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与主轴8连接,所述混合单元由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多个混合桨9间隔排列组成,电机10带动主轴3旋转,进而带动混合桨9推动混合液旋转产生漩涡,上级混合单元中混合桨9的数量比下级混合单元中混合桨9的数量多2-4个,优选为3个,促使上、下混合单元产生的漩涡不同,因此,在相邻的漩涡界面上产生高剪切力,提高混合均匀度,位于单数级混合单元中的混合桨9数量相等,也就是说,位于1级和3级混合单元中的混合桨9数量相等。

所述二次混合罐2的底部设有与其内腔201连通的凸出腔12,所述凸出腔12内设有齿轮13和齿轮轴14,所述齿轮轴14贯穿齿轮13,且两者通过键连接,所述齿轮轴14的两端均与二次混合罐的罐壁202转动连接,所述主轴8底部设有拨杆11,所述拨杆11设为2个,且2个拨杆11对称的设于主轴8上,所述拨杆11的端部与齿轮13的齿窝相抵,拨杆11伴随主轴8旋转的过程中,既能对混合液产生搅拌作用,又能间断的与齿轮13接触,推动齿轮13转动,由于二次混合罐的罐壁202上对应凸出腔12处设有视窗15,所述齿轮13的齿面与视窗15间留有间隙16,齿轮13转动过程中,齿窝能够带动二次混合罐的内腔201中的少量混合液进入凸出腔12中,通过视窗15便于清楚的观察混合液的均匀度,利于均匀度的精准把控,提高润滑油的质量,结构新颖,所述齿轮13外径的1/3位于二次混合罐的内腔201中,也就是说,部分齿轮13位于凸出腔12外,避免拨杆11的端部与二次混合罐的罐壁202的内侧相抵,减少阻力,混合液经二次混合后,经第二出料口17排出。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