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移液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9516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移液泵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液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移液泵。



背景技术:

在量取一定量的溶液时,通常会使用到移液枪、移液管或者量筒等仪器,这些仪器中最为常见的便是移液管和量筒。移液管是实验室中经常被使用的称量液体的仪器,使用时经常会和洗耳球一起使用,但是当配合洗耳球操作移液管时,经常会由于操作不当造成量取的失误。如果能够设计方便使用的仪器,能更加的方便使用者在实验中体验,而且有利于降低学生在称取溶液时造成的较大误差,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而移液枪是一种能够达到快速量取自己所需溶液的仪器,但它们大部分的用于微量移液,而中量的液体量取所能用到的仪器却很少。因此设计一款适合中量溶液吸取的仪器是相当重要的。

目前市面上适合中量溶液吸取的仪器主要是移液管助吸器,移液管助吸器是配合移液管,帮助移液管更加方便吸取溶液的仪器,一般情况下都具有与移液管相连接的地方;目前,市面上的移液管助吸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1)洗耳球:洗耳球是实验室中最为常见的仪器,在配合移液管的使用时,移液管通过洗耳球吸取溶液后,使用手指按住移液管进行液面位置调节,然后进行其他操作。洗耳球不仅仅用于移液管的使用,还可以做各种除尘工作,因此它是多用型的仪器。优势是:价格便宜、操作较为方便。劣势是:在与移液管的配合使用时,通常会在吸取的过程中造成各种失误,如:力度过小,造成多次吸取、力度过大,造成溶液溢出、吸取完成后需要手指按住移液管进行溶液高度调节,稳定性差,容易造成二次吸取等等。

(2)移液泵:移液泵是实验室中常见的移液管助吸器,可单手操作,配合玻璃刻度吸管、刻度滴管移液,可替代洗耳球、蓝吸球。使用时,把吸管上端插入移液泵内,吸液时,往下转动滑轮,自动吸液。排液时,往上转动滑轮,可以精准控制出液量。按动手柄的排液按钮,可以快速排液。优点是:价格便宜、操作较为方便。缺点是:适用与移液管中带有“吹”字样的移液管,与不带“吹”字样的移液管与它配合使用时因校准移液管或吸量管时,已考虑了尖端内壁处保留溶液的体积,而造成误差。

(3)大容量手动移液器:大容量手动移液器可单手操作,进行移液时分为:安装移液管、吸液、调整弯月面、排液几项操作。独特阀门系统方便了气球的压缩。借助操纵杆可以精确控制操作中的吸液和排液。可对凹液面的位置进行较为精确的调节。疏水滤膜能够保护仪器,防止液体的内侵。优点是:能进行精确控制、可以随时补气连续吸入,无需反复插拔、操作简单,易懂。缺点是:需要通过控制操纵杆和观察移液管的刻度来确定溶液吸取量,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制作工艺复杂、吸液排液控制杆使用频繁,易总成零件损坏。

(4)手动移液管助吸器:手动移液管助吸器与大容量手动移液器类似,但价格昂贵,在此不做介绍。

(5)大容量电动移液器:大容量电动移液器大屏幕液晶屏显示8个速度设置和电量信息。轻触调速器按钮,可便捷地调整吸液和分液的速度。指尖控制吸液和分液速度,保证了移液时的准确性。量程范围广,可达到0.1-100mL。优点是:电动操作使用非常方便,数字体积显示便与观察,重量轻,显著减少操作用力,一般配有仪器架,减少了手部操作。缺点是:价格十分昂贵。结构复杂,制作工艺难。

故而,急需一种能够适应各种移液管,吸取溶液方便、准确,可以调整溶液位置的移液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移液泵,该移液泵能够方便、准确的吸取溶液,且可调整溶液位置,适用于各种移液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移液泵,包括框架、压力按钮、弹簧、指针、软橡胶和小按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框架,整体为实心的圆柱形结构,但内部分为四个空心的空间:压力按钮安放空间、指针安放空间、活塞安放空间和移液管连接空间;其中:所述的压力按钮安放空间位于框架内部的最上部分,形状为圆柱形,走向与框架相同;所述的指针安放空间位于压力按钮安放空间的一侧,形状为椭圆柱形(圆柱形的顶面和底面为圆形,椭圆柱形的顶面和底面为椭圆形),走向与框架垂直且与压力按钮安放空间相连通;所述的活塞安放空间位于压力按钮安放空间的正下方,形状为长方体结构,上端面与压力按钮安放空间相连通;所述的移液管连接空间位于活塞安放空间的正下方,形状为圆柱形,上端面与活塞安放空间相连通,移液管连接空间的侧壁上部开设有一个豁口;

所述的压力按钮,包括按压装置和活塞,所述的按压装置包括螺帽和螺杆,螺帽和螺杆以螺旋纹的方式安装在一起,螺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塞;所述的活塞的内部中央处设置有止逆阀I;所述的螺杆的杆壁外围套设所述的弹簧;所述的螺杆的杆壁的上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的指针;

所述的软橡胶,形状为圆柱形,内部中空,中空的上部分为长方体形状、下部分为梯形体形状(顶面、底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四个侧壁为梯形);长方体形状的中空部分的顶部设置有止逆阀II、中部垂直设置有一个小按钮安放空间,梯形体形状的中空部分的四周设置有环状突起,移液管插于环状突起处;

所述的小按钮包括外壳、按压杆、小弹簧、橡胶头或橡胶皮套:所述的外壳为圆柱形,内部中空,上下端面各开设有一个圆形的孔洞;所述的按压杆,杆体的中部穿过孔洞从而位于外壳的内部,杆体中部位于外壳内的杆壁的最上部设有一圈突起I从而将杆体固定在外壳内,杆体的上部为按压头、且位于外壳的上端面的外部,杆体的下部位于外壳的下端面的外部、且末端设有一圈突起II;所述的突起II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头或橡胶皮套;所述的小弹簧套设于杆体的中部、且位于外壳的内部,小弹簧的半径大于外壳下端面孔洞的半径;所述的小按钮位于小按钮安放空间内部,且按压杆的按压头伸出小按钮安放空间;

所述的螺帽和螺杆的安装在一起的部分位于框架的外部,螺杆的其余部分位于框架内部的压力按钮安放空间内;所述的活塞位于框架内部的活塞安放空间内;所述的指针位于框架内部的指针安放空间内、且末端伸出至框架的外部;所述的软橡胶塞于移液管连接空间内,小按钮的末端由豁口处伸出至框架的外部;

所述的框架的外部设置有刻度线,刻度线沿着指针安放空间设置,指针的末端的弯曲且指向刻度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框架,整体的材质为PP塑料(聚丙烯),整体的规格为:半径2cm、高8.4cm;其中,压力按钮安放空间的规格为:半径1.5cm、高2.5cm,活塞安放空间的规格为:长2cm、宽2cm、高2.3cm(即上下面为正方形、四周为长方形,考虑活塞占据部分体积),移液管连接空间的规格为:半径1.8cm、高3cm。框架,高度剩余0.6cm,是上下塑料的厚度,各位0.3cm;而指针安放空间,无特殊要求,是要适合指针的运动即可。框架起到支持作用,是支持整个仪器的最主要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螺帽,形状为圆柱形,上、下端面均开口,并且下端面的外沿设置有帽檐I;所述的螺帽的内部均匀的分布有内螺纹;所述的螺帽,圆柱形部分的半径为1cm、高度3cm,帽檐I部分的半径为1.5cm,螺帽的整体材质为pp塑胶(聚丙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螺杆,杆部的最上部分均匀的分布有外螺纹,外螺纹的底部的外沿设置有帽檐II,杆部的最下部分设置所述的活塞;所述的螺杆的整体材质为pp塑胶(聚丙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螺杆的外螺纹与螺帽的内螺纹配合使用;所述的螺帽、螺杆以螺旋纹的方式安装在一起后帽檐I、帽檐II紧密贴合在一起且帽檐I位于帽檐II的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指针位于所述的帽檐II的外部,所述的弹簧位于螺杆的杆壁外围、帽檐II的下方、活塞的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活塞为Y型密封圈,形状为长方体形状,规格为长2cm、宽2cm、高0.2cm;所述的止逆阀I为橡胶止逆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弹簧,材质为低锰弹簧钢材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指针,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软橡胶,材质为PVDF(聚偏氟乙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止逆阀I、止逆阀II为干式止逆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小按钮,整体长度为2.3cm,外壳的半径为0.3cm。

本实用新型方案中:

(1)框架:是支持整个结构的主框架,因此称为“框架”,框架起到支持作用,是支持整个仪器的最主要结构。

(2)压力按钮:主要的是支持该仪器达到吸取溶液的目的。压力按钮除去活塞,其它为pp塑胶(聚丙烯)材质。螺帽、螺杆以螺旋纹的方式安装在一起,它们内部为空,无填充物,螺帽内部空气与外部空气接触;指针能随着按钮的上下移动。此处螺帽与螺杆以螺旋纹的形式连接目的是为了当定量吸取溶液出现误差时,可以进行调节作用,具体操作:设计中没有使用此处调节时,完全按压压力按钮吸取溶液为4mL,旋转螺帽,由于活塞处无法旋转,在摩擦力作用下螺杆和活塞向下移动,再次完全按压压力按钮时由于活塞向下移动了,因此吸取的溶液比之前少了。此操作可在制作时调整完全按压一次时的吸取量。止逆阀位于活塞中间,当向下按压压力按钮时止逆阀处于打开状态,当压力按钮被弹起时止逆阀处于关闭状态。该设计利用了空气的大气压强作用。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远远大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分子近似作自由的无规则的运动,因此表现易流动、可压缩和易膨胀的宏观性质,为可压缩流体。当按压压力按钮后,活塞下方的气体被压缩,产生压强,使得按钮处的止逆阀在压力作用下被打开,在按钮抬起时,活塞下方的空间内气体压缩状态消失,此处止逆阀关闭。

(3)弹簧:主要提供按钮上升时的弹力,依靠弹簧的弹力使得当手指按压压力按钮后提供弹力将压力按钮弹起的目的。弹簧为金属制作,具有可塑性,在向下按压时弹簧受到压力被压缩,产生了需要回复原状的弹力,在松开按钮时,弹簧在弹力的作用下开始扩充,使得按钮向上运动,带动活塞向上运动,由于有止逆阀的存在,移液管中的液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开始向上移动。这里要求弹簧的弹力应当适当,不可弹力太大或太小,而且弹簧宽度合适,这样避免了因为弹簧的晃动,减少了使用者的体验,甚至造成没必要的误差。

(4)指针:作用是提供吸取溶液时的参考位置。当向下按压压力按钮时指针也随着向下移动,而在框架处画有刻度,以刻度为参考可以较为准确的量取自己所需要的溶液体积。指针处的框架的外壁和上部分的圆柱空间的内壁上有椭圆形的空洞,以便与指针能够伸出框架外和能够上下移动,指针在框架外弯曲,指向刻度线,这样即能防止了使用者扎伤,又能明显指向刻度线。框架外壁的刻度线最小单位是0.1cm,总长为2.5cm,由于内部长方体的空间决定指向0.1cm是将会吸取溶液0.2mL,以此类推。通过观察指针指向的刻度线方便了操作,使用者可以不需要观察移液管上的刻度线便可完成相应的吸取工作。当调节了活塞位置时,指针也会相应的向下移动,此时当需要吸取溶液时,需要的体积加上开始指针的偏差,才是刻度线上正确所需的体积。

(5)软橡胶:支持与移液管的连接,橡胶部位主要是为了能与移液管相互接触设计的,不仅仅需要和移液管接触时的密封性,而且还需要能够固定移液管,让移液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左右晃动。圆环凸起处采用圆锥形的空间设计,在锥面上增加了圆环凸起的设计,圆环也为软性的橡胶与周围橡胶为一体,圆环凸起在移液管插入后能起到密封作用,并且由于软橡胶具有恢复原状的弹性作用,对移液管起到固定作用,此设计借鉴与先前介绍的移液泵中的设计。经过测量,移液管与助吸器的接触部位的直径大小在1厘米到2厘米之间,其中直径1mL量程的移液管直径为1cm居多,20mL左右的移液管的直径2cm居多,其余的1.5cm的直径居多,因此设计的锥形空间自上而下的直径为0.6cm到2.3cm。该处的止逆阀与活塞处的止逆阀相互作用。在向下按压压力按钮时,框架中心长方体空间大气被挤压产生气压,由于气压的作用止逆阀I被打开,止逆阀II关闭,内部空气通过止逆阀I经过螺杆、螺帽释放到外部大气,此时内部气压与外部气压达到了平衡;当松开按钮时,活塞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内部气压下降,导致止逆阀I关闭,止逆阀II打开,移液管的液体与气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向上移动,由于吸取的溶液的重量小,因此造成的误差很小,而且也可以调节来避免出现的误差。

(6)小按钮:按钮起到按压后取出溶液的目的;在该仪器使用过程中,当吸取溶液完毕后如果需要进行细微的调整,或者调整完毕后也会需要释放掉移液管中已经吸取的溶液,就需要此装置进行操作。小弹簧提供小按钮按压后的回弹力;橡胶头或橡胶套要求与外壳密封接触,所以在制作过程中让橡胶头或橡胶套稍微像内部突入一点,保证橡胶头或橡胶套在小按钮未按压时不会漏气,如果漏气的话,就应该更换此处按钮。外壳外的按钮大小因合适,不能在按压时出现强烈晃动的情况,此外按钮应有镂空位置,使外部空气能进入内部。小按钮的外壳需要与软橡胶紧密接触,此处较为简单,因为软橡胶本身具有弹性,质地较软,又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较为容易实现,此处不做说明。由于小弹簧的不稳定性,因此在按压时会在橡胶头或橡胶套处有略小的晃动,使得橡胶头或橡胶套不能够完全脱离小按钮的外壳,在调节移液管中的页面高度时,只需要轻轻的按压小按钮使橡胶头或橡胶套与小按钮外壳脱离,露出微小空洞,此时外界气体通过小按钮进入到软橡胶的锥形空间中,但由于露出的空间小,气体流入软橡胶锥形空间的速度慢,移液管中的液体缓慢流出,达到调整溶液高度的作用。在调整高度后,需要我们将溶液转移到需要转移的地方,此时便需要我们用的按下小按钮使得橡胶头或橡胶套完全脱离外壳,这样密封环境被打破,因此外界基本如橡胶的锥形空间相通。外界气体进入到内部空间,移液管中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出移液管。此处需说明一下,该设备只适用于移液管中无“吹”字样的。

(7)止逆阀:本装置中有两处止逆阀,止逆阀是使用的干式止逆阀。此设计的止逆阀与压水井中的止逆阀类似,而不是金属制品的止逆阀,此止逆阀结构简单,使用薄的橡胶制品制作,阀门依靠橡胶的自身弹力作用处于关闭状态,关闭状态下处于密封状态。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两个止逆阀的相互作用使得此设计能够重复按压压力按钮时能够进行重复的吸取工作。止逆阀阀门的开启需要一定的压力,而此压力是活塞下降或上升时内部空气的气压所提供的,如此造成吸取工作上的误差。考虑到止逆阀阀门开启所需的压力,需要在制作过程中将框架中的长方体的高比预期的要略微高一点。而且指针指向的刻度线的初始位置应该处于初始位置的上方,当内部压力使逆止阀的阀门能够打开的时候,指针指向刻度线的初始位置,具体应该以制作过程中的测试为准。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1)确定将要量取的溶液量,将移液管从软橡胶的梯形体形状的中空部分插入,环状突起将移液管的管口固定并密封住;

(2)手握该设备,将带有刻度线部位露出在眼前方便读数,将移液管的下端插入将要量取的溶液中,准备进行液体的吸取工作;

(3)使用手指按压压力按钮,观察指针,在指针指向刻度线上将要量取的体积时,停止按压,吸取溶液;

(4)完全按压一次吸取4mL,当需吸取的溶液体积大于4mL时,则需要二次按压,操作与(3)相同;

(5)吸取结束后,若移液管中溶液高度超过所需高度时,则需要通过小按钮来调节移液管中的溶液高度,此时的按压力度不宜过大,过大会造成溶液下降速度的增快,不利于液面高度的调节。

(6)吸取溶液完毕,按压小型按钮释放掉溶液。

(7)当溶液释放后,取出移液管,然后进行清洗移液管或其他操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能够方便的吸取溶液:每次完全按压压力按钮后能够吸取4毫升溶液,该设计的动力部位的活塞为正方形的形状,因此较为简单的在整体的框架处画刻度线,指针与按钮连接可以跟随压力按钮的移动,再按压时指针向下移动,通过指向的刻度线能确定将要吸取溶液的量;

(2)调整溶液位置:当进行溶液吸取工作,吸取的溶液不满足所需的体积时可以再一次的按压压力按钮使溶液的位置向上提升。当溶液位置超过了预期的位置时可以按压小型按钮,通过按压力度的不同控制溶液的下降速度。通过这两个按钮调节溶液的位置。

(3)完美适应各种移液管:移液管的规格不同,它们的半径亦不同,该设计能够适应主流的移液管;

(4)该仪器的零件都为结构简单的零件,制作工艺简单,适合加工;价格便宜,该设计没有特殊的材料,构造,使得在材料选择方面,和制作方面都较为简单,降低了制作的成本;大小合适,长度8.4cm,半径2cm,适合手掌的抓握;

(5)使用方便:定量和参考性的吸取溶液,拥有刻度线能够提供吸取溶液的体积数值,方便使用者使用;使用时可以单手操作,只需按压按钮,和观察刻度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移液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移液泵的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移液泵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移液泵的压力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移液泵的螺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移液泵的螺帽的剖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移液泵的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移液泵的螺杆的剖视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移液泵的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移液泵的软橡胶的剖视图;

图1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移液泵的小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框架、11为压力按钮安放空间、12为指针安放空间、13为活塞安放空间、14为移液管连接空间、15为豁口,2为压力按钮、21为螺帽、22为螺杆、23为活塞、24为帽檐I、25为内螺纹、26为外螺纹、27为帽檐II、28为止逆阀I,3为弹簧,4为指针,5为软橡胶、51为止逆阀II、52为小按钮安放空间、53为环状突起,6为小按钮、61为外壳、62为按压杆、63为小弹簧、64为橡胶头或橡胶皮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移液泵,包括框架1、压力按钮2、弹簧3、指针4、软橡胶5和小按钮6,如图1-11所示:

所述的框架,整体为实心的圆柱形结构,但内部分为四个空心的空间:压力按钮安放空间11、指针安放空间12、活塞安放空间13和移液管连接空间14;其中:所述的压力按钮安放空间位于框架内部的最上部分,形状为圆柱形,走向与框架相同;所述的指针安放空间位于压力按钮安放空间的一侧,形状为椭圆柱形,走向与框架垂直且与压力按钮安放空间相连通;所述的活塞安放空间位于压力按钮安放空间的正下方,形状为长方体结构,上端面与压力按钮安放空间相连通;所述的移液管连接空间位于活塞安放空间的正下方,形状为圆柱形,上端面与活塞安放空间相连通,移液管连接空间的侧壁上部开设有一个豁口15;所述的框架,整体的材质为PP塑料(聚丙烯),整体的规格为:半径2cm、高8.4cm;其中,压力按钮安放空间的规格为:半径1.5cm、高2.5cm,活塞安放空间的规格为:长2cm、宽2cm、高2.3cm(即上下面为正方形、四周为长方形,考虑活塞占据部分体积),移液管连接空间的规格为:半径1.8cm、高3cm。框架,高度剩余0.6cm,是上下塑料的厚度,各位0.3cm;而指针安放空间,无特殊要求,是要适合指针的运动即可。框架起到支持作用,是支持整个仪器的最主要结构。

所述的压力按钮,包括按压装置和活塞23,所述的按压装置包括螺帽21和螺杆22,螺帽和螺杆以螺旋纹的方式安装在一起,螺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塞23;所述的活塞的内部中央处设置有止逆阀I 28;所述的螺杆的杆壁外围套设所述的弹簧3;所述的螺杆的杆壁的上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的指针;所述的螺帽21,形状为圆柱形,上、下端面均开口,并且下端面的外沿设置有帽檐I 24;所述的螺帽的内部均匀的分布有内螺纹25;所述的螺帽,圆柱形部分的半径为1cm、高度3cm,帽檐I部分的半径为1.5cm,螺帽的整体材质为pp塑胶(聚丙烯);所述的螺杆,杆部的最上部分均匀的分布有外螺纹26,外螺纹的底部的外沿设置有帽檐II 27,杆部的最下部分设置所述的活塞;所述的螺杆的整体材质为pp塑胶;所述的螺杆的外螺纹26与螺帽的内螺纹25配合使用;所述的螺帽、螺杆以螺旋纹的方式安装在一起后帽檐I、帽檐II紧密贴合在一起且帽檐I位于帽檐II的上方;所述的指针位于所述的帽檐II 27的外部,所述的弹簧位于螺杆的杆壁外围、帽檐II的下方、活塞的上方;所述的活塞为Y型密封圈,形状为长方体形状,规格为长2cm、宽2cm、高0.2cm;所述的止逆阀I 28为橡胶止逆阀。

所述的软橡胶5,形状为圆柱形,内部中空,中空的上部分为长方体形状、下部分为梯形体形状;长方体形状的中空部分的顶部设置有止逆阀II 51、中部垂直设置有一个小按钮安放空间52,梯形体形状的中空部分的四周设置有环状突起53,移液管插于环状突起处。

所述的小按钮包括外壳61、按压杆62、小弹簧63、橡胶头或橡胶皮套64:所述的外壳为圆柱形,内部中空,上下端面各开设有一个圆形的孔洞;所述的按压杆,杆体的中部穿过孔洞从而位于外壳的内部,杆体中部位于外壳内的杆壁的最上部设有一圈突起I从而将杆体固定在外壳内,杆体的上部为按压头、且位于外壳的上端面的外部,杆体的下部位于外壳的下端面的外部、且末端设有一圈突起II;所述的突起II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头或橡胶皮套;所述的小弹簧套设于杆体的中部、且位于外壳的内部,小弹簧的半径大于外壳下端面孔洞的半径;所述的小按钮位于小按钮安放空间内部,且按压杆的按压头伸出小按钮安放空间;小按钮,整体长度为2.3cm,外壳的半径为0.3cm。

所述的螺帽和螺杆的安装在一起的部分位于框架的外部,螺杆的其余部分位于框架内部的压力按钮安放空间内;所述的活塞位于框架内部的活塞安放空间内;所述的指针位于框架内部的指针安放空间内、且末端伸出至框架的外部;所述的软橡胶塞于移液管连接空间内,小按钮的末端由豁口处伸出至框架的外部;

所述的框架的外部设置有刻度线,刻度线沿着指针安放空间设置,指针的末端的弯曲且指向刻度线。

所述的弹簧,材质为低锰弹簧钢材质;所述的指针,材质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的软橡胶,材质为PVDF;所述的止逆阀I 28、止逆阀II 51为干式止逆阀。

上述实例只是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以及技术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