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帘固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2128阅读:842来源:国知局
湿帘固化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化机,尤其是一种湿帘固化机。



背景技术:

现有湿帘固化机所使用的加热管均为钢管,加热丝设在加热管内,为防止漏电,加热丝不与加热管内壁接触,主要通过填充在加热管与加热丝之间的氧化镁填充层进行绝缘,同时,氧化镁填充层还起到导热的作用,该种方式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由于材质的多样化以及填充层的密实程度会影响到导热效果,使得产品的质量很难达到最好以及统一,对加热介质加热慢。

另外,现有湿帘固化机所使用的隔热板的隔热性能较差,长时间使用后无法满意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明显提高电加热管的热传导效果,加热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并且可以满足隔热板的隔热效果的湿帘固化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湿帘固化机,在机台(1)的台面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下隔热板(2)、下加热板(3)和下导热模板(4),在机台(1)上部的支架(5)上设有伸缩工作端头(6)朝向下方的工作气缸(7),所述伸缩工作端头(6)下端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有上隔热板(8)、上加热板 (9)和上导热模板(10),上加热板(9)与下加热板(3)的结构相同,下隔热板(2)与上隔热板(8)的结构相同,所述上加热板(9)由两层绝缘层 (32)、与位于两层所述绝缘层(32)之间的电加热管(15)构成,所述电加热管(15)包括瓷柱(151)和管本体(152),所述管本体(152)的一端与所述瓷柱(151)连接,管本体(152)包括外钢管(1521)、石英管层(1522)、发热丝(1523)及氧化镁粉(1524),所述石英管层(1522)位于所述外钢管(1521)内侧,且所述石英管层(1522)的外壁与所述外钢管(1521)内壁贴合,所述发热丝(1523)位于所述石英管层(1522)的内部,所述石英管层(1522)内壁和所述发热丝(1523)缝隙处填充有氧化镁粉(1524);

所述上隔热板(8)包括隔热板体、与包裹在其外侧的聚四氟乙烯胶带层 (84),所述隔热板体由纳米微孔隔热板(81)、与覆盖在其上表面与下表面的无碱玻纤布层(83)构成。

上述的湿帘固化机,其中,所述电加热管(15)还包括两个接线柱(1525),所述瓷柱(151)上设有使接线柱穿过的通孔,发热丝(1523)上端与两个所述接线柱(1525)的下端连接。

上述的湿帘固化机,其中,所述发热丝(1523)为螺旋状发热丝(1523)、且靠近所述石英管层(1522)的内壁。

上述的湿帘固化机,其中,在所述纳米微孔隔热板(81)和所述无碱玻纤布层(83)之间还设有耐高温无机胶水层(8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加热管中的电加热管能够明显提高电加热管的热传导效果,加热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可以满足隔热板的隔热效果,而且还可以使隔热板具有足够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下导热模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上加热板的结构图;

图4为图3中电加热管的结构图;

图5为图1中上隔热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加压固化机,包括机台1,所述机台1台面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下隔热板2、下加热板3和下导热模板4,机台 1上部支架5上设有伸缩工作端头6朝向下方的工作气缸7,所述伸缩工作端头6下端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有上隔热板8、上加热板9和上导热模板10。

下导热模板4上开设有用以让产品托架嵌入其中的产品托架嵌入槽11,以防止产品托架的高度在夹压过程中影响产品的夹压。

为免上导热模板10下压工作时压坏产品,上述下导热模板4上设有可调限高块12,用以对产品的固化厚度进行控制。

为了有利于上、下两导热模板工作时的相互定位,上述上导热模板10的下端面设有定位销18,所述下导热模板4的上端面对应设有与之配合工作的定位槽孔19。

为了利于自动化控制,上述机台1上设有控制开关13以及用于控制工作温度、压力和夹压固化时间的控制面板14。

上加热板与下加热板的结构相同。以上加热板9为例。

上加热板9由两层绝缘层32、与位于两层绝缘层32之间的电加热管15 构成。

电加热管15包括瓷柱151和管本体152,管本体152一端与瓷柱151固定连接,管本体152包括外钢管1521、石英管层1522、发热丝1523及氧化镁粉1524,石英管层1522位于外钢管1521内侧,且石英管层1522的外壁与外钢管1521内壁贴合,发热丝1523位于石英管层1522的内部,石英管层1522 内壁和发热丝1523缝隙处填充有氧化镁粉1524。石英管层的传热及绝缘性能比氧化镁粉的性能好,能够更好地将热量传导出去进行加热,减少热量损失。

电加热管还包括两个接线柱153,瓷柱151上设有使接线柱153穿过的通孔,发热丝1523上端与两个所述接线柱的下端连接。

发热丝1523为螺旋状发热丝。发热丝1523靠近石英管层1522内壁。发热丝1523靠近但不接触石英管层1522内壁,这样发热丝1523产生的热量能尽快地通过石英管层1522传导出去,加热效率更高。

工作气缸7的伸缩工作端头6下端设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经连接螺栓17与上隔热板8相连接。

下隔热板2与上隔热板8的结构相同,以上隔热板8为例。

上隔热板8包括隔热板体、与包裹在其外侧的聚四氟乙烯胶带层84,隔热板体由纳米微孔隔热板81、与覆盖在其上表面与下表面的无碱玻纤布层83 构成。在纳米微孔隔热板81和无碱玻纤布层83之间还设有耐高温无机胶水层82。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