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斗式茶多酚浸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1554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链斗式茶多酚浸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多酚生产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链斗式茶多酚浸提装置。



背景技术: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对茶多酚的提取,传统方法主要有浸渍法、煎煮法、渗透法、水蒸气蒸馏法等,设备多采用多功能提取罐。这个提取方法以人工操作和静态提取为主,生产效率太低,要保持一定的提取效率和有效成分提取率,需要随时更新溶剂以替换接近饱和的浸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链斗式茶多酚浸提装置,能够实现连续生产,提高提取效率和有效成分提取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链斗式茶多酚浸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炼槽、环形链条、链轮、滤斗、排渣输送带和电机,所述提炼槽的一端设有溶剂进口、另一端设有投料口和溶剂出口,所述环形链条的一边浸入提炼槽内、靠近溶剂出口的一边从上往下向溶剂进口一侧倾斜,所述环形链条由多个链轮支撑配合,所述滤斗间隔分布于环形链条外侧,位于提炼槽内的滤斗贴合提炼槽槽底,所述排渣输送带位于环形链条靠近溶剂出口的一边下方,所述电机与其中一个链轮连接,链轮驱动环形链条浸入提炼槽内的一边从溶剂出口端向溶剂进口端移动。

优选的,所述环形链条设有两条,两条环形链条并排布置。

优选的,所所述两条环形链条之间间隔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滤斗固定于连接板上。

优选的,所所述环形链条围成梯形,所述环形链条的四个角上分设有链轮。

优选的,所环形链条围成直角梯形。

优选的,所所述排渣输送带附近设有用于清理滤斗的喷头。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链斗式茶多酚浸提装置,利用往循环的滤斗带动茶叶逆流移动,使茶叶中有效成分充分浸出并排除残渣,能够实现连续生产,提高提取效率和有效成分提取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链斗式茶多酚浸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链斗式茶多酚浸提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滤斗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链斗式茶多酚浸提装置包括提炼槽1、环形链条2、链轮3、滤斗4、排渣输送带5和电机6。

如图1至图3所示,提炼槽1的一端设有溶剂进口11、另一端设有投料口12和溶剂出口13,环形链条2的一边浸入提炼槽1内、靠近溶剂出口13的一边从上往下向溶剂进口11一侧倾斜,环形链条2由多个链轮3支撑配合,环形链条2设有两条,两条环形链条2并排布置,滤斗4间隔分布于环形链条2外侧,两条环形链条2之间间隔设置有连接板,各滤斗4固定于连接板上,环形链条2围成梯形,进一步的,环形链条2围成直角梯形,环形链条2的四个角上分设有链轮3,位于提炼槽1内的滤斗4贴合提炼槽1槽底,排渣输送带5位于环形链条2靠近溶剂出口13的一边(即直角梯形的斜边)下方,用于乘接滤斗4倾泻的残渣,电机6与其中一个链轮3连接,链轮3驱动环形链条2浸入提炼槽1内的一边从溶剂出口13端向溶剂进口11端移动,排渣输送带5附近设有用于清理滤斗3的喷头7,滤斗4的截面如图4所示,呈多边形,多边形的一边设有开口,当滤斗4移动至提炼槽1内时,滤斗4的下面贴合提炼槽,且滤斗4开口处设有橡胶刮片41,该橡胶刮片41贴合提炼槽1底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链斗式茶多酚浸提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如图1所示,电机6驱动环形链条2循环转动,待提炼的茶叶从投料口12进入提炼槽1内,茶叶在滤斗4的推动下从溶剂出口13端向溶剂进口11端移动,而用于溶解茶多酚的溶剂从溶剂进口11进入提炼槽1内,溶剂的流动方向与茶叶的移动方向相反,形成逆流,从而加快有效成分的浸出,为了进一步加快有效成分的浸出,可对提炼槽1内的溶剂进行加热,在提炼槽1外壁增加加热夹套,并封闭提炼槽1顶部,设有过滤孔(孔径0.5-1mm)的滤斗4带动残渣沿着环形链条2移动,当滤斗4移动至环形链条2的斜边时,滤斗4的开口向下翻转,从而使滤斗4内的残渣倾倒至排渣输送带5,喷头7对滤斗4内部4进行清洁,清洁后的滤斗4重新回到提炼槽1内,往复循环,溶解有效成分的溶剂从溶剂处口13排出,以进行下一步的分离。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