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聚苯硫醚和聚芳硫醚砜合成单体的滴加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5725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聚苯硫醚和聚芳硫醚砜合成单体的滴加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一种用于聚苯硫醚和聚芳硫醚砜合成单体的滴加罐,用于聚苯硫醚和聚芳硫醚砜合成单体的滴加罐,属于滴加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缩写PPS)是分子中含有对亚苯基硫醚重复结构单元的聚合物,是一种新型功能性工程塑料。在电子、汽车、机械及化工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聚苯硫醚全称为聚苯基硫醚,是分子主链中带有苯硫基的热塑性树脂,聚苯硫醚是一种结晶性的聚合物。未经拉伸的纤维具有较大的无定形区(结晶度约为5%),在125℃时发生结晶放热,玻璃化温度为150℃;熔点281℃。拉伸纤维在拉伸过程中产生了部分结晶,(增加至30%),如在130—230℃温度下对拉伸纤维进行热处理,可使结晶度增加到60—80%。因此,拉伸后的纤维没有明显的玻璃化转变或结晶放热现象,其熔点为284℃。随着拉伸热定形后结晶度的提高,纤维的密度也相应增大,由拉伸前的1.33g/cm3到拉伸后的1.34g/cm3,经热处理后则可达1.38g/cm3。

目前国内合成聚苯硫醚的厂家很少,滴加罐结构较为复杂,开口较多,并且滴加灌用途单一。现有技术中的聚苯硫醚滴加罐的结构复杂、开口过多,使得滴加罐的制造成本高、强度变低、而且只能用于聚苯硫醚合成单体的溶解滴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用于聚苯硫醚和聚芳硫醚砜合成单体的滴加罐,解决现有技术中滴加罐的结构复杂,开口过多,使得滴加罐的制造成本高、强度变低、而且只能用于聚苯硫醚合成单体的溶解滴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聚苯硫醚和聚芳硫醚砜合成单体的滴加罐,包括罐体,罐体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上的上封头和下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夹套,固体加料口,用于气压平衡和单体溶液滴加的平衡、溶剂口,用于废气排放的放空口和出料口,所述夹套上设置有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

进一步,所述夹套设置在筒体上。

进一步,所述导热油进口设置在上封头一侧的夹套上;所述导热油出口设置在下封头一侧的夹套上。

进一步,所述固体加料口,平衡、溶剂口和放空口设置在上封头上,所述出料口设置在下封头上。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滴加罐结构简单、开口少、平衡口和溶剂入口共用同一开口,降低了滴加罐的制造成本、增加了滴加罐的强度,满足了聚苯硫醚合成单体的溶解,能够有效控制合成单体滴加入罐体的流量,可以很好地控制合成聚苯硫醚的反应;

2、本实用新型的滴加罐也适用于聚芳硫醚砜合成单体的溶解滴加,保证了聚苯硫醚和聚芳硫醚砜能够共线生产;

3、夹套设置在筒体上是为了夹套轻松就能设置在筒体上,节约工艺和时间;

4、导热油进口设置在上封头一侧的夹套上是为了防止设置在另一侧,导热油时需考虑密封的情况,避免漏油增大故事机率;导热油出口设置在下封头一侧的夹套上是为了方便将夹套内的油放出;

5、固体加料口,平衡、溶剂口和放空口设置在上封头上是为了便于气体的排放、保证气压的平衡和溶剂的滴加,出料口设置在下封头上是为了便于轻松出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用于聚苯硫醚和聚芳硫醚砜合成单体的滴加罐,包括罐体1,罐体1包括筒体2,设置在筒体2上的上封头3和下封头4,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夹套5,固体加料口6,用于气压平衡和单体溶液滴加的平衡、溶剂口7,用于废气排放的放空口8和出料口9,所述夹套5上设置有导热油进口10和导热油出口11。本实用新型的滴加罐结构简单、开口少、平衡口和溶剂入口共用同一开口,降低了滴加罐的制造成本、增加了滴加罐的强度,满足了聚苯硫醚合成单体的溶解,能够有效控制合成单体滴加入罐体的流量,可以很好地控制合成聚苯硫醚的反应;滴加罐适用于聚芳硫醚砜合成单体的溶解滴加,保证了聚苯硫醚和聚芳硫醚砜能够共线生产。

实施例2

一种用于聚苯硫醚和聚芳硫醚砜合成单体的滴加罐,包括罐体1,罐体1包括筒体2,设置在筒体2上的上封头3和下封头4,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夹套5,固体加料口6,用于气压平衡和单体溶液滴加的平衡、溶剂口7,用于废气排放的放空口8和出料口9,所述夹套5上设置有导热油进口10和导热油出口11。本实用新型的滴加罐结构简单、开口少、平衡口和溶剂入口共用同一开口,降低了滴加罐的制造成本、增加了滴加罐的强度,满足了聚苯硫醚合成单体的溶解,能够有效控制合成单体滴加入罐体的流量,可以很好地控制合成聚苯硫醚的反应;滴加罐适用于聚芳硫醚砜合成单体的溶解滴加,保证了聚苯硫醚和聚芳硫醚砜能够共线生产。所述夹套5设置在筒体2上,夹套设置在筒体上是为了夹套轻松就能设置在筒体上,节约工艺和时间。所述导热油进口10设置在上封头3一侧的夹套5上;所述导热油出口11设置在下封头4一侧的夹套5上,导热油进口设置在上封头一侧的夹套上是为了防止设置在另一侧,导热油时需考虑密封的情况,避免漏油增大故事机率;导热油出口设置在下封头一侧的夹套上是为了方便将夹套内的油放出。所述固体加料口6,平衡、溶剂口7和放空口8设置在上封头3上,所述出料口设置在下封头4上,固体加料口,平衡、溶剂口和放空口设置在上封头上是为了便于气体的排放、保证气压的平衡和溶剂的滴加,出料口设置在下封头上是为了便于轻松出料。

工作原理:先关闭出料口9,开启放空管8进行废气的排放,从固体加料口6加入固体单体原料,平衡、溶剂口7加入溶剂;开启导热油进口10和导热油出口11,通导热油加热,溶解固体单体,并使单体溶液到一定温度;开启平衡、溶剂口7,调节出料口9,控制单体溶液滴加入滴加罐的流量;滴加结束后关闭导热油进口10和导热油出口1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