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洗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4813阅读:10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洗砂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和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洗砂器。



背景技术:

活性砂过滤为一种污水处理技术,集絮凝、沉淀、过滤处理于一体,简化了传统工艺处理的流程。活性砂过滤技术以其一次性投资费用较低无需反冲洗系统运行及维护费用低等优势,在市政及工业水及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活性砂过滤的过滤器或过滤池中要使用到洗砂器部件,过滤器底部被污染的滤料(砂)和水通过空气提升泵被提升到过滤器顶部的洗砂器,洗砂器内因紊流作用使污染物从活性砂中分离出来,包含污染物的脏水由清洗水出口排出,净砂利用自重返回砂床从而实现连续过滤。现有的洗砂器多为波纹套管结构且由金属制成,其不足之处为:较重,不易拆卸,防腐性能不好,需要设置截水阀以人为调节水量大小,无观察孔,无法直观的观察管内水流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洗砂器,其重量轻、结构简单、易拆卸维护,克服了现有洗砂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洗砂器,其包括竖直的设置的提砂管,所述提砂管的下端可埋入污砂液中并与空气提升泵连通,所述提砂管的上端与洗砂管连通,所述提砂管由PVC制成的内管和套于所述内管外且由不锈钢制成的保护套管组成,所述洗砂管由多个PVC管件可拆卸的连接而成,所述PVC管件包括位于所述洗砂管上部的污砂液流入管、位于中部的脏水流出管和位于下部的净砂流出管,所述内管的上端与所述污砂液流入管连通。污砂液指的是粘有污染物的砂子及砂子附近的水,脏水指的是砂子上的污染物脱离砂子并进入水中后的混合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污砂液流入管包括90度弯管、正三通管一和正三通管二,所述脏水流出管包括正三通管三,所述90度弯管的下端开口与所述内管的上端连通,所述90度弯管的上端开口与所述正三通管一的侧壁开口连通,所述正三通管一的下端开口与正三通管二的上端开口连通,所述正三通管三的侧壁开口竖直向上,所述正三通管三的另外两个开口中的一个与所述正三通管二的侧壁开口连通,所述正三通管二的下端开口与所述净砂流出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正三通管一的上端开口处连通有观察管一,所述正三通管三的侧壁开口处连通有观察管二。设置观察管一和观察管二,可直观的观察污砂液流入和脏水流出的速率情况。

进一步,所述正三通管三与所述正三通管二的连接处的管道内设有带调水孔的圆板。

进一步,所述调水孔为圆形孔且位于所述圆板的中心处,所述调水孔的直径为8-12mm。通常一个洗砂器配套三种调节孔尺寸的圆板,即调节孔直径8mm、10mm、12mm的圆板各一个,根据实际洗砂时的情况选用三种圆板中的任一个装入洗砂管内,经实用发现这三种调节孔尺寸的圆板,基本可满足所有的情况,一经装入并检验适用后,不必再调整,可持续使用,克服了当用截止阀调整流速时需要工人有丰富经验的不足。

进一步,所述提砂管的下部外侧设置有用于保持其处于竖直状态的伞状承力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砂管为PVC内管和钢制外管组合而成,洗砂管由PVC管件组合而成,相较于全部部件由不锈钢制成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洗砂器更轻便且节省成本;洗砂管的结构与传统的金属波纹套管的结构不同,本实用新型利用污砂在提砂管及洗砂管内的紊流作用下得到清洁,然后净砂因比重大由位于下部且开口向下的净砂流出管排出,带有污染物的脏水比重相对较小,由位于中部的脏水流出口排出,从而达到去污洗砂的目的;洗砂管由多根PVC管件胶粘或螺钉连接而成,当一部分损坏后,可仅拆除更坏损坏部位,维护方便且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洗砂器的总装图;

图2为图1所示洗砂器的洗砂管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提砂管;2.洗砂管;3.伞状承力板;4.圆板;5.观察管一;6.观察管二;10.内管;11.保护套管;20.污砂液流入管;21.脏水流出管;22.净砂流出管;201.90度弯管;202.正三通管一;203.正三通管二;211.正三通管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洗砂器,其包括竖直的设置的提砂管1,所述提砂管1的下端可埋入污砂液中并与空气提升泵连通,所述提砂管1的上端与洗砂管2连通,所述提砂管1由PVC制成的内管10和套于所述内管10外且由不锈钢制成的保护套管11组成,所述洗砂管2由多个PVC管件可拆卸的连接而成,所述PVC管件包括位于所述洗砂管2上部的污砂液流入管20、位于中部的脏水流出管21和位于下部的净砂流出管22,所述内管10的上端与所述污砂液流入管20连通。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污砂液流入管20包括90度弯管201、正三通管一202和正三通管二203,所述脏水流出管21包括正三通管三211,所述90度弯管201的下端开口与所述内管10的上端连通,所述90度弯管201的上端开口与所述正三通管一202的侧壁开口连通,所述正三通管一202的下端开口与正三通管二203的上端开口连通,所述正三通管三211的侧壁开口竖直向上,所述正三通管三211的另外两个开口中的一个与所述正三通管二203的侧壁开口连通,所述正三通管二203的下端开口与所述净砂流出管22连通。

进一步,所述正三通管一202的上端开口处连通有观察管一5,所述正三通管三211的侧壁开口处连通有观察管二6。

进一步,所述正三通管三211与所述正三通管二203的连接处的管道内设有带调水孔的圆板4。

进一步,所述调水孔为圆形孔且位于所述圆板4的中心处,所述调水孔的直径为8-12mm。

进一步,所述提砂管1的下部设置有用于保持其处于竖直状态的伞状承力板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结构更加具体的洗砂管,其包括的PVC管件种类及具体尺寸如下:

从上至下依次为DN65UPVC管,L=110mm(对应上述实施例的观察管一);DN40正三通(对应上述实施例的正三通管一);DN65UPVC管,L=30mm;DN40UPVC管,L=155mm;DN65×DN40异径三通(对应上述实施例的正三通管二);Φ65UPVC管,L=30mm;DN65×DN40大小头;DN40UPVC管,L=110mm;

上述DN40正三通的侧壁开口连接90度弯管,90度弯管的尺寸为:DN3290°弯头;

上述DN65×DN40异径三通的侧壁开口依次水平连接有:DN40UPVC管,L=30mm;圆板Φ42(调节孔尺寸为8、10、12mm)中的任一种;DN65×DN45异径三通(对应上述实施例的正三通管三);DN40UPVC管,L=110mm;

上述DN65×DN45异径三通的侧壁开口竖直向下并连接观察管二,观察管二的具体尺寸为DN65UPVC管,L=260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