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形乳化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8933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束形乳化反应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束形乳化反应器。



背景技术:

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设备,以塔式设备居多,即为脱硫塔。脱硫塔最初以花岗岩砌筑的应用的最为广泛,其利用水膜脱硫除尘原理,又名花岗岩水膜脱硫除尘器,或名麻石水膜脱硫除尘器。优点是易维护,且可通过配制不同的除尘剂,同时达到除尘和脱硫(脱氮)的效果。现在随着玻璃钢技术的发展,脱硫塔逐渐改为用玻璃钢制造。相比花岗岩脱硫塔,玻璃钢脱硫塔成本低、加工容易、不锈不烂、重量轻,因此成为今后脱硫塔的发展趋势。另外316L不锈钢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磨损三大优势,也是脱硫塔发展重要趋势之一。经过多年的改进,已发展成文丘里型、旋流板型、旋流柱型、浮球型、筛板型、气动乳化型等各种类型的脱硫塔。

在现有的脱硫塔中,多个气体源对应一个脱硫塔,为了满足满载功率,就会出现功率过剩的情况;而且传统脱硫塔的浆液与气体的接触面积较小,脱硫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已有脱硫装置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净化效果好、工作效率高、体积较小的束形乳化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束形乳化反应器,包括进气口、塔体、乳化室、旋流器、观察窗、进液口和出气口,其中,束形乳化反应器还包括进气泵和进气阀;在塔体的下端位置处设置有进气口,上端位置处设置有出气口;进气口与进气阀连接固定;进气阀与进气泵连接固定;出气口与外部大气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塔体空腔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旋流器;每相邻的两个旋流器之间所分割出的空间即为乳化室;每个乳化室所对应的塔体外部都固定连接有进液口和观察窗。

上述束形乳化反应器,其中,旋流器包括固定圈、中轴和旋流板;固定圈的圆心处设置有与其同高的中轴;中轴与固定圈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15-25-片旋流板;旋流板沿中轴呈均匀圆周阵列;旋流板与水平面呈25°-45°夹角。

上述束形乳化反应器,其中,进液口从塔体的空腔内部延伸到外部,与外部液体源连通。

上述束形乳化反应器,其中,进气口只与一个气体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合理、净化效果好、工作效率高、体积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旋流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泵、2-进气阀、3-进气口、4-塔体、5-乳化室、6-旋流器、601-固定圈、602-中轴、603-旋流板、7-观察窗、8-进液口、9-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种束形乳化反应器,包括进气口2、塔体4、乳化室5、旋流器6、观察窗7、进液口8和出气口9,其中,束形乳化反应器还包括进气泵1和进气阀2;在塔体4的下端位置处设置有进气口2,上端位置处设置有出气口9;进气口2与进气阀2连接固定;进气阀2与进气泵1连接固定;出气口9与外部大气连通;进气口2和出气口9之间,塔体4空腔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旋流器6;每相邻的两个旋流器6之间所分割出的空间即为乳化室5;每个乳化室5所对应的塔体4外部都固定连接有进液口8和观察窗7;其中,旋流器6包括固定圈、中轴和旋流板603;固定圈的圆心处设置有与其同高的中轴;中轴与固定圈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15-25-片旋流板603;旋流板603沿中轴呈均匀圆周阵列;旋流板603与水平面呈25°-45°夹角;其中,进液口8从塔体4的空腔内部延伸到外部,与外部液体源连通;其中,进气口2只与一个气体源连接。

使用时,将一个气体源(如锅炉)与一个或多个本实用新型连接,其连接处为进气口2;连接完成后,气体源产生的废弃在进气泵1的作用下,依次通过进气阀2和进气口2;气体进入进气口2后,在压力作用下,进入旋流器6,其中旋流板603已经经过计算确定其片数、倾斜角度及直径,在旋流板603的作用下,气体在乳化室5中呈螺旋状上升,将从进液口8进入的浆液打散,充分地反应后进入下一级;直到所有气体从出气口9排出,完成一次乳化脱硫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