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洗内釜的油墨化料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426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墨化料釜,具体是涉及一种便于清洗内釜的油墨化料釜,应用于油墨的生产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油墨化料釜是将生产油墨的原料进行加热和溶解的一种装置。现有的油墨化料釜在对油墨进行生产加工后,化料釜得不到彻底的清洗,工作人员通常在入料口灌入水,再打开搅拌机对内釜冲洗,再将污水由出料口排出,但是这种方法加大了搅拌机的能耗,增加了企业成本,而且对内釜的清洗不够彻底,残留的原料影响下一次的化料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节约成本,减小能耗,清洗彻底,增强下一次化料效果的油墨化料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洗内釜的油墨化料釜,包括:内釜、外釜、夹层、温度仪、注水口、蒸汽管、气阀、电机、搅拌杆、入料口、釜门、门阀、电加热器、出料口、支架,所述的内釜外围包裹着外釜,所述的外釜与内釜之间通过夹层隔开,所述的外釜左边设置一个温度仪,所述的温度仪右边设置一个注水口且注水口与夹层连通,所述的注水口右边设置一个蒸汽管与内釜连接,所述的蒸汽管上面设置一个气阀,所述的蒸汽管右边设置一个电机,所述的电机通过转动轴承连接一个搅拌杆,所述的搅拌杆右边设置一个入料口,所述的外釜中间设置一个釜门,所述的釜门上面设置一个门阀,所述的外釜底端均匀设置四个电加热器,所述的外釜右底端设置一个出料口,所述的外釜架在支架上。

所述的外釜中间设置的一个釜门与外釜接触部分安装一个密封圈。

所述的釜门与内釜之间通过焊接铁皮相互连接并且将夹层隔开。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优点:

1、节约成本、减小能耗。

2、清洗彻底、增强下一次化料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洗内釜的油墨化料釜的剖视图。

其中:1-内釜;2-外釜;3-夹层;4-温度仪;5-注水口;6-蒸汽管;7-气阀;8-电机;9-搅拌杆;10-入料口;11-釜门;12-门阀;13-电加热器;14-出料口;15-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洗内釜的油墨化料釜,包括:内釜1、外釜2、夹层3、温度仪4、注水口5、蒸汽管6、气阀7、电机8、搅拌杆9、入料口10、釜门11、门阀12、电加热器13、出料口14、支架15,所述的内釜1外围包裹着外釜2,所述的外釜2与内釜1之间通过夹层3隔开,所述的外釜2左边设置一个温度仪4,所述的温度仪4右边设置一个注水口5且注水口5与夹层3连通,所述的注水口5右边设置一个蒸汽管6与内釜1连接,所述的蒸汽管6上面设置一个气阀7,所述的蒸汽管6右边设置一个电机8,所述的电机8通过转动轴承连接一个搅拌杆9,所述的搅拌杆9右边设置一个入料口10,所述的外釜2中间设置一个釜门11,所述的釜门11上面设置一个门阀12,所述的外釜2底端均匀设置四个电加热器13,所述的外釜2右底端设置一个出料口14,所述的外釜2架在支架15上。

所述的外釜2中间设置的一个釜门11与外釜2接触部分安装一个密封圈。

所述的釜门11与内釜1之间通过焊接铁皮相互连接并且将夹层3隔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在使用过程中,将水从注水口5灌入夹层3并打开电加热器13对其加热,再将树脂、蜡和溶剂从入料口10倒入内釜1,然后打开电机8使搅拌机9对原料开始搅拌,加工完成后,打开蒸汽管6的气阀7,使得高温蒸汽散发出去,再把加工好的油墨从出料口14放出,待油墨全部放出后,工作人员很方便地转动门阀12打开釜门11,使用抹布、毛刷对内釜1内部进行彻底地清洗,也不用再将水灌入入料口10后启动搅拌机9对其冲洗了,通过打开釜门11对内釜1清洗既能够节约成本、减小化料釜能耗,又能清洗彻底、增强下一次化料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