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再生空气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0745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热再生空气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除湿方面,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冷冻除湿和吸附干燥两种方式。冷冻除湿耗能低,除湿较稳定,但工艺复杂,除湿范围小,适合供风露点要求不高的除湿工艺;而使用干燥剂进行吸附干燥除湿,除湿效果好,工艺简单,控制及操作简便,除湿稳定,但耗能特别高。

甘肃宏汇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压缩空气、氮气站共有空压机9台,日产压缩空气量约200万m³,目前使用余热再生空气干燥器除湿。干燥的原理是在低温高压下使压缩空气通过粒状活性氧化铝铝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使压缩空气得到干燥。当活性氧化铝干燥剂吸水饱和后,通过自动切换,在高温低压条件下通入一定量的干燥风,把活性氧化铝中的水分析出,使干燥剂再生,恢复吸水能力。在再生过程中要消耗较多的压缩空气,干燥器铭牌称标耗风量为处理风量的2%~5%,但实测耗气量在7%~15%。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余热再生空气干燥过程中能够使得再生空气不排放,减少耗风量的再生空气干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余热再生空气干燥装置,包括第一干燥塔、第二干燥塔、进气管和出气管,该干燥装置还包括第一冷却器、第二冷却器、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进气管分别与第一控制阀和第二冷却器一端相连,第一控制阀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一端连接,第二冷却器另一端与第二气液分离器相串联连接;第二控制阀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冷却器、第七控制阀一端连接,第三控制阀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干燥塔、第五控制阀一端连接,第四控制阀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干燥塔、第六控制阀一端连接;第一冷却器另一端与第一气液分离器相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分别与第十一控制阀和第十二控制阀一端连接,第五控制阀和第六控制阀的另一端分别与出气管连接,第七控制阀另一端分别与第八控制阀、第九控制阀和第十控制阀一端连接;第八控制阀的另一端与第二气液分离器的一端连接,第九控制阀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干燥塔和第十一控制阀的另一端连接,第十控制阀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干燥塔和第十二控制阀另一端连接。

优选的,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的底部均设有排水阀。

优选的,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的工作模式可自动切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整个循环周期中,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能够相互吸附和再生空气,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的工作模式能够相互切换,而且再生空气不排放,真正做到零气耗,高效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干燥塔、2.第二干燥塔、3.进气管、4.出气管、5.第一冷却器、6.第二冷却器、7.第一气液分离器、8.第二气液分离器、9.第一控制阀、10.第二控制阀、11.第三控制阀、12.第四控制阀、13.第五控制阀、14.第六控制阀、15.第七控制阀、16.第八控制阀、17.第九控制阀、18.第十控制阀、19.第十一控制阀、20.第十二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余热再生空气干燥装置,在余热再生空气干燥过程中,再生空气不排放,减少耗风量,实现节能目的。该余热再生空气干燥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干燥塔1、第二干燥塔2、进气管3和出气管4,该干燥装置还包括第一冷却器5、第二冷却器6、第一气液分离器7和第二气液分离器8,进气管3分别与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冷却器6一端相连,第一控制阀9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控制阀10、第三控制阀11和第四控制阀12一端连接,第二冷却器6另一端与第二气液分离器8相串联连接;第二控制阀10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冷却器5、第七控制阀15一端连接,第三控制阀11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干燥塔2、第五控制阀13一端连接,第四控制阀12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干燥塔1、第六控制阀14一端连接;第一冷却器5另一端与第一气液分离器7相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7分别与第十一控制阀19和第十二控制阀20一端连接,第五控制阀13和第六控制阀14的另一端分别与出气管4连接,第七控制阀15另一端分别与第八控制阀16、第九控制阀17和第十控制阀18一端连接;第八控制阀16的另一端与第二气液分离器8的一端连接,第九控制阀17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干燥塔2和第十一控制阀19的另一端连接,第十控制阀18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干燥塔1和第十二控制阀20另一端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7和第二气液分离器8的底部均设有排水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吸附干燥的吸附过程需要高压低温,而脱附再生过程需要高温低压,原干燥流程是空压机出来的高温空气直接对再生塔进行加热,再进行冷吹,且经过冷吹后的这部分空气需全部排空,首先对管道进行优化改造,增加一组冷却器和一组气液分离器,再对程序按工艺进行优化,按照余热再生工艺流程,对两个干燥塔工作进行自动切换控制。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具体分为下述两个阶段:

一、第一干燥塔1吸附第二干燥塔2再生空气过程

1)第二干燥塔2加热阶段

将第一控制阀9、第三控制阀11、第六控制阀14、第七控制阀15、第九控制阀17和第十二控制阀20开启,同时将其余控制阀关闭,此时,高温空气从进气管3进入,通过第一控制阀9和第三控制阀11后到达第二干燥塔2内,空气对第二干燥塔2内的吸附床层进行加热,加热完毕后,空气顺着第九控制阀17和第七控制阀15进入到第一冷却器5和第一气液分离器7中后分离出液态水,打开第十二控制阀20,空气进入到第一干燥塔1内进行干燥,将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充分吸收后得到成品气,从而得到吸附干燥的目的,空气经过第六控制阀14后通过出气管4送至用户用气点。

2)第二干燥塔2冷吹阶段

将第一控制阀9、第二控制阀10、第三控制阀11、第六控制阀14、第十一控制阀19和第十二控制阀20开启,同时关闭其余电磁阀,此时,当加热再生结束后需要对第二干燥塔2内的吸附床层进行冷却,高温空气通过第一控制阀9和第二控制阀10后进入到第一冷却器5和第一气液分离器7中除去一部分水分后的冷却空气作为再生空气,再生空气通过第十一控制阀19,进入到第二干燥塔2中,再生空气带出第二干燥塔2中的热量,再生空气沿着第三控制阀11和第一控制阀9后进入到第二冷却器6中,使再生空气温度降低并在第二气液分离器8中排出水分,此时再接着打开第八控制阀16和第十控制阀18,再生空气进入到第一干燥塔1中进行吸附干燥,干燥完毕后的再生空气通过第六控制阀14进入到出气管4后送至用户用气点。上述两个阶段使塔内的吸附剂得到了再生,完成一个周期后,两个塔自动进行切换,在整个循环周期中,设备对外部不排出任何压缩空气,真正做到零气耗,高效节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