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多材质工业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360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多材质工业滤芯。



背景技术:

公告号为CN2568276Y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梯度滤芯,其具有中心骨架和滤层,滤层由二层以上的由外向内其过滤孔径呈递减的梯度滤层组成。该梯度式的滤芯可以充分利用各个滤层,起到较好的过滤效果。其中设置于中心的骨架可以支撑滤层,可以抵抗工业用水的高压情况,但是,骨架通常采用工程塑料、不锈钢等不透水的材料制成,阻挡了水的流通,降低了过滤通量。此外,工业过滤形式复杂,过滤的水中杂质含量多样化,简单的聚丙烯材质形成的滤层只能起到过滤、截获的作用,无法做到吸附、催化等功能,故无法对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杂质,如有机物等起到有效的过滤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复合多材质工业滤芯,具备丰富的滤层,可以过滤工业用水中的多种杂质,并且结构强度高,不损害过滤通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多材质工业滤芯,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部滤层、中间滤层、内部滤层和骨架层,所述骨架层采用透水性材料制成,所述外部滤层采用聚丙烯,所述中间滤层采用活性炭,所述内部滤层采用聚醚砜,所述外部滤层的过滤精度为50μm-200μm,所述中间滤层的过滤精度的过滤精度为1μm-50μm,所述内部滤层的过滤精度为0.01μm-1μm。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骨架层采用聚丙烯。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滤层的过滤精度为200μm,所述中间滤层的过滤精度为30μm,所述内部滤层的过滤精度为0.08μm。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滤层的过滤精度为150μm,所述中间滤层的过滤精度为10μm,所述内部滤层的过滤精度为0.05μm。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滤层、所述中间滤层和所述内部滤层采用插接的方式组装在一起。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滤层的厚度为3cm,所述中间滤层的厚度为3cm,所述内部滤层的厚度为2cm,所述骨架层的厚度为2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多材质工业滤芯设置骨架层,具有较高的强度,骨架层有透水性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过滤通量。设置聚丙烯滤层、活性炭滤层和聚醚砜滤层,可对不同的杂质进行过滤,可滤除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杂质,获得较为干净的工业用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多材质工业滤芯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请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多材质工业滤芯,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部滤层1、中间滤层2、内部滤层3和骨架层4。所述骨架层4采用透水性材料制成,水可穿过骨架层4,过滤通量不会降低。所述外部滤层1采用聚丙烯,所述中间滤层2采用活性炭,所述内部滤层3采用聚醚砜,所述外部滤层1的过滤精度为50μm-200μm,所述中间滤层2的过滤精度的过滤精度为1μm-50μm,所述内部滤层3的过滤精度为0.01μm-1μm。所述外部滤层1可滤除水中的悬浮物、泥沙、胶体等大颗粒杂质;所述中间滤层2可吸附水中的异色、异味、余氯、卤代物、有机物等物质;所述内部滤层3可滤除水中残存的小颗粒固体、胶体、细菌等物质。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复合多材质工业滤芯设置骨架层4,具有较高的强度,骨架层4有透水性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过滤通量。设置聚丙烯滤层、活性炭滤层和聚醚砜滤层,可对不同的杂质进行过滤,可滤除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杂质,获得较为干净的工业用水。

所述骨架层4采用聚丙烯。为了使得骨架层4具有较高的强度,可采用密度较高的聚丙烯制成骨架层4。

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滤层1的过滤精度为200μm,所述中间滤层2的过滤精度为30μm,所述内部滤层3的过滤精度为0.08μm。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过滤精度组合,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滤层1的过滤精度为150μm,所述中间滤层2的过滤精度为10μm,所述内部滤层3的过滤精度为0.05μm。

所述外部滤层1、所述中间滤层2和所述内部滤层3采用插接的方式组装在一起。首先分别制备外部滤层1、中间滤层2和内部滤层3,再通过插接的方式将中间滤层2套接于内部滤层3外侧,将外部滤层1套接于中间滤层2外侧,从而完成滤芯的组装。

所述外部滤层1的厚度为3cm,所述中间滤层2的厚度为3cm,所述内部滤层3的厚度为2cm,所述骨架层4的厚度为2cm。

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