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泵注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976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轮泵注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胶设备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处理双组份胶水的齿轮泵注胶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用胶水根据其特点和应用场合,会分为单组份胶水和双组份胶水,双组份胶水即将两种不同性质的胶水通过特定比例均匀混合后,才能发挥其真正的功能。

在加工需要出胶量大且不能中间断胶的产品时,必须使用齿轮泵注胶装置,但是,现有的齿轮泵注胶装置的注胶头只有一部电机控制一个齿轮泵,即只能处理单组份胶水,无法处理双组份胶水。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齿轮泵注胶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处理双组份胶水的齿轮泵注胶装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齿轮泵注胶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齿轮泵注胶头,所述齿轮泵注胶头包括入胶通道、与所述入胶通道相连通的齿轮泵、驱动所述齿轮泵的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齿轮泵相连通的出料口;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内设有与两个所述出料口分别相连通的两个导流通道;混胶管,安装于所述导流板上且与两个所述导流通道均相连通;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通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轮泵注胶头包括连通所述入胶通道与所述齿轮泵的连通管路以及用以控制所述连通管路的通断的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连通管路内的密封塞、与所述密封塞相连接的连杆、设于所述连通管路内与所述密封塞相配合的密封圈以及驱动所述连杆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密封圈的内径小于所述密封塞的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塞位于所述密封圈远离所述入胶通道的一侧,所述连杆穿过所述密封圈并向远离所述密封塞的方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通管路包括靠近所述入胶通道且与所述入胶通道相交的第一连通管路,所述密封塞、连杆以及密封圈均设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双作用气缸、控制所述双作用气缸的电磁阀;所述双作用气缸包括气缸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杆远离所述密封塞的一端的活塞杆,所述第一连通管路靠近所述入胶通道的一侧设有供所述活塞杆远离所述气缸本体的一端穿过的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口处设有与所述活塞杆相配合的密封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轮泵注胶头还包括连通所述入胶通道与所述齿轮泵的连通管路、用以检测流经所述连通管路的胶水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以及报警装置,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报警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轮泵注胶头还包括用以控制所述连通管路的通断的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连通管路内的密封塞、与所述密封塞相连接的连杆、设于所述连通管路内与所述密封塞相配合的密封圈以及驱动所述连杆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密封圈的内径小于所述密封塞的外径;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密封圈远离所述入胶通道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电机为带编码器的步进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齿轮泵注胶装置,一方面,通过设置两个并排设置的齿轮泵注胶头,从而可以用来处理双组份胶水,且能够减少所述齿轮泵注胶装置的整体体积;同时,所述齿轮泵注胶装置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另一方面,设置具有与两个所述出料口分别相连通的两个导流通道的导流板,从而双组份胶水中的两种胶水在进入混胶管之前没有任何接触,防止胶水产生固化堵塞导流通道或者两种胶水混合后污染齿轮泵注胶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齿轮泵注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齿轮泵注胶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齿轮泵注胶头移除齿轮泵与驱动电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泵注胶装置100,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齿轮泵注胶头1、与两个所述齿轮泵注胶头1均相连通的导流板2、与所述导流板2相连通的混胶管3、连接于所述齿轮泵注胶头1上的安装板4以及所述齿轮泵注胶头1相通讯连接的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中的齿轮泵注胶装置100通过设置两个齿轮泵注胶头1,一方面,可以处理双组份胶水,也能够满足较大的打胶量,同时,可以一边注胶一边打胶,提高了打胶效率;另一方面,所述齿轮泵注胶头1是通过齿轮啮合打胶,可以处理需要高压泵出的高粘度胶水,适用范围广;同时,所述齿轮泵注胶头1的体积较小,能够减少所述齿轮泵注胶装置100的整体体积,从而减少所述齿轮泵注胶装置100的占地面积。

所述安装板4连接于所述齿轮泵注胶头1上,用以将所述齿轮泵注胶头1安装至注胶机上。

所述齿轮泵注胶头1包括入胶通道11、齿轮泵12、连通所述入胶通道11与所述齿轮泵12的连通管路13、驱动所述齿轮泵12的驱动电机14以及与所述齿轮泵12相连通的出料口。

齿轮泵12包括具有进料腔以及排料腔的泵缸、位于所述泵缸内的两个相互啮合传动的齿轮。在所述驱动电机14驱动所述齿轮转动后,相互脱开处的齿间容积逐渐增大,压力降低,位于进料腔内的胶水在压差的作用下进入齿间,并随着齿轮的转动,齿间的胶水被带至排料腔,此时,排料腔侧的齿轮啮合处的齿间容积逐渐缩小,从而将胶水排至出料口。

所述齿轮泵注胶头1能够通过控制驱动电机14的转速以及进料腔、排料腔的体积来精确控制单位时间的出胶量,故,本实用新型中的齿轮泵注胶装置100通过控制两个齿轮泵注胶头1上的两个驱动电机14的转速以及两个所述齿轮泵12内的进料腔、排料腔的体积来精确控制双组份胶水中的两种胶水的比例精度,以保证双组份胶水中的两种胶水的混合比例符合精度要求,提高双组份胶水的质量。

所述驱动电机14为带编码器的步进电机,以精确控制所述驱动电机14的转速,从而提高双组份胶水中的两种胶水的比例精度。

所述连通管路13包括靠近所述入胶通道11且与所述入胶通道11相交的第一连通管路131以及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131远离所述入胶通道11的一端相连接的第二连通管路132,所述第二连通管路132将所述第一连通管路131与所述齿轮泵12的进料腔相连通,所述入胶通道11内的胶水依次流经所述第一连通管路131、第二连通管路132后进入所述齿轮泵12内。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泵注胶头1还包括以及用以控制所述连通管路13的通断的开关装置15,所述开关装置15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具体地,所述开关装置15包括设于所述连通管路13内的密封塞151、与所述密封塞151相连接的连杆152、设于所述连通管路13内与所述密封塞151相配合的密封圈153以及驱动所述连杆152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17,所述密封圈153的内径小于所述密封塞151的外径。

在所述驱动机构17驱动所述连杆152带动所述密封塞151向所述密封圈153所在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密封圈153相紧密配合后,所述连通管路13处于断开状态,即,所述入胶通道11内的胶水无法经所述连通管路13输送至所述齿轮泵12内;在所述驱动机构17驱动所述连杆152带动所述密封塞151向远离所述密封圈153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密封圈153相脱离后,所述连通管路13处于连通状态,即所述入胶通道11内的胶水能够经所述连通管路13输送至所述齿轮泵12内。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塞151、连杆152以及密封圈153均设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131内,以减少在所述连通管路13处于断开状态时,残留于所述连通管路13内的胶水的量,且便于与所述驱动机构17相连接。

具体地,所述密封塞151位于所述密封圈153远离所述入胶通道11的一侧,所述连杆152穿过所述密封圈153并向远离所述密封塞151的方向延伸以与所述驱动机构17相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17包括双作用气缸171、控制所述双作用气缸171的电磁阀172以及连通所述电磁阀172与所述双作用气缸171的通气管道173,所述电磁阀172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所述双作用气缸171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131靠近所述入胶通道11一侧的气缸本体174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杆152远离所述密封塞151的一端的活塞杆175。所述第一连通管路131靠近所述入胶通道11的一侧设有供所述活塞杆175穿过的开口,从而所述活塞杆175能够带动所述密封塞151做往复运动。

所述活塞杆175包括与所述连杆152相连接的杆体1751以及连接于所述杆体1751位于所述气缸本体174内的一端并将所述气缸本体174分为两个气腔的活塞1752。两个所述气腔包括靠近所述第一连通管路131的第一气腔以及远离所述第一连通管路131的第二气腔。

所述通气管道173包括与第一气腔相连通的供气体流通的第一通气管道1731、与第二气腔相连通的供气体流通的第二通气管道1732,所述第一通气管道1731与所述第二通气管道1732中的气体的流向相反,即所述第一通气管道1731与所述第二通气管道1732中的一个用于进气,另一个用于排气,从而能够驱动所述活塞杆175移动。

所述电磁阀172能够改变第一通气管道1731与第二通气管道1732内的气体的流向,从而能够驱动所述活塞杆175做往复运动。具体地,当所述第一通气管道1731用于进气,第二通气管道1732用于排气时,驱动所述活塞杆175向远离所述第一连通管路131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所述密封塞151向所述密封圈153所在的方向移动,在所述密封塞151与所述密封圈153相紧密配合后,所述连通管路13处于断开状态;当所述第一通气管道1731用于排气,第二通气管道1732用于进气时,驱动所述活塞杆175向靠近所述第一连通管路131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所述密封塞151向远离所述密封圈153所在的方向移动,在所述密封塞151与所述密封圈153相脱离后,所述连通管路13处于连通状态。

所述开口处设有与所述活塞杆175相配合的密封条,能够防止所述第一连通管路131内的胶水自所述开口处渗出,保证第一连通管路131内的高压胶水不泄露。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泵注胶头1还包括用以检测流经所述连通管路13的胶水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6以及报警装置,所述压力传感器16以及所述报警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在所述压力传感器16感测到位于所述连通管路13内的胶水的压力异常时反馈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启动,以提醒用户检查与该齿轮泵注胶头1相对应的供胶装置内的胶水的剩余量,及时添加胶水,防止影响双组份胶水的质量。

具体地,所述压力传感器16设于所述密封圈153远离所述入胶通道11的一侧,即在所述连通管路13处于连通状态时,实时检测位于所述连通管路13内的胶水的压力。

所述导流板2内设有与两个所述出料口分别相连通的两个导流通道,从而双组份胶水中的两种胶水在进入所述混胶管3之前没有任何接触,防止混合后的双组份胶水产生固化堵塞导流通道或者两种胶水混合后污染齿轮泵注胶头1。

所述混胶管3安装于所述导流板2上且与两个所述导流通道均相连通,能够防止所述混胶管3发生倾斜,影响最终产品的贴合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齿轮泵注胶装置100通过设置两个并排设置的齿轮泵注胶头1,从而可以用来处理双组份胶水,且能够减少所述齿轮泵注胶装置100的整体体积;同时,所述齿轮泵注胶装置100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

另外,设置具有与两个所述出料口分别相连通的两个导流通道的导流板2,从而双组份胶水中的两种胶水在进入混胶管3之前没有任何接触,防止胶水产生固化堵塞导流通道或者两种胶水混合后污染齿轮泵注胶头。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