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过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040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体过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微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体过滤设备。



背景技术:

水体过滤广泛用于原水前期过滤处理、农业微灌系统、生活用水预处理、工业用水处理、游泳池用水处理、循环水旁滤系统、地表水、地下水降浊除色和废水处理等领域。

通常,根据水质要进行多次串联过滤,如一次过滤和二次过滤。一般情况下,一次过滤采用砂石过滤器,它是通过均质等粒径石英砂形成砂床作为过滤载体进行立体深层过滤的过滤器。这种砂石过滤器包括罐体,过滤单元和管道系统。一般情况下,二次过滤采用网式过滤器,它是利用滤料组成的孔隙,将原水中的泥砂、胶体、悬浮物等杂质截留住。这种网式过滤器包括罐体,过滤单元和管道系统。当两种过滤器串联使用时,是将砂石过滤器的出水管道和网式过滤器的进水管道通过常规管道连接。通常情况下,砂石过滤器和网式过滤器借助自身水源通过改变水流方向进行反冲洗,反洗方式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

但是,进行多次串联过滤需要同时安装多个过滤器,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连接管道复杂,接口众多,安装过程中经常出现接口处泄漏,给操作维护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并且,受过滤器截留面积的影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杂质会堵塞过滤系统,从而使过滤能力下降,水阻增大,甚至丧失过滤能力以致损坏设备。此时就要对设备进行冲洗,将杂质排除,以达到恢复过滤性能的目的。网式过滤器通常由人工将滤网取出进行冲洗,水质差的候,冲洗工作量巨大且费时费力,严重制约了灌溉系统的高效运行。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过滤器安装繁琐,占地面积大而且清洗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水体过滤设备结构进行改进,解决现有技术中过滤装置的占地面积大,安装繁琐并且冲洗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将过滤装置进行一体化成型。本实用新型的水体过滤设备其结构包括:

一级过滤装置包含罐体、过滤单元和管道系统,管道系统外接于罐体,包括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排污管道,过滤单元置于罐体内,将一级过滤装置分隔为进水腔和出水腔。

二级过滤装置包含罐体、过滤单元和管道系统,管道系统外接于罐体,包括出水管道和排污管道,过滤单元置于罐体内,将二级过滤装置分隔为进水腔和出水腔。

一级过滤装置的罐体和二级过滤装置的罐体交叉地一体化成型,二级过滤装置的一部分罐体设置于一级过滤装置的出水腔内,二级过滤装置的另一部分罐体外接于一级过滤装置的罐体。

水体经一级过滤装置的过滤单元一次过滤后进入一级过滤装置的出水腔,然后直接进入二级过滤装置的进水腔,经二级过滤装置的过滤单元二次过滤,最后经由二级过滤装置的出水管道排出。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水体过滤设备具有以下优势:

一、通过将二级过滤装置容置于一级过滤装置内,交叉地一体化成型,减少了过滤装置的占地面积;

二、通过将过滤装置交叉地一体化成型,减少使用的连接管道和管件,简化了安装工序;

三、通过对过滤装置的冲洗结构优化,使得过滤装置的冲洗更为方便,提高了冲洗效率;

四、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设备精简了过滤水体流通管道,提高了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自动模式下常规砂石过滤器和网式过滤器串联设备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体过滤设备中一级过滤装置和二级过滤装置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水体过滤设备中二级过滤装置的剖视图;

图7为手动模式下本实用新型水体过滤设备的正视图;

图8为手动模式下本实用新型水体过滤设备的侧视图;

图9为自动模式下本实用新型水体过滤设备的正视图;

图10为自动模式下本实用新型水体过滤设备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二级过滤装置的除污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二级过滤装置的除污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手动模式下常规砂石过滤器和网式过滤器串联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手动模式下常规砂石过滤器的正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自动模式下常规砂石过滤器和网式过滤器串联设备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自动模式下常规砂石过滤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体过滤设备中一级过滤装置和二级过滤装置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水体过滤设备中二级过滤装置的剖视图;

图7为手动模式下本实用新型水体过滤设备的正视图;

图8为手动模式下本实用新型水体过滤设备的侧视图;

图9为自动模式下本实用新型水体过滤设备的正视图;

图10为自动模式下本实用新型水体过滤设备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二级过滤装置的除污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二级过滤装置的除污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表示的部件或部位为:10-砂石过滤器;101-罐体;102-进水管道;103-排污管道;104-水压表;105-排污阀门;106-水压表;107-排污阀门;108-出水阀门;109-自动控制阀门;110-控制器;111-出水管道;20-网式过滤器;201-罐体;202-出水管道;203-水压表;204-排污阀门;208-排污阀门;209-进水管道;30-一级过滤装置;301-罐体;302-进水管道;303-排污管道;304-水压表;306-水压表;307-进水阀门;309-自动控制阀门;310-控制器;311-出水阀门;312-出水阀门;313-出水管道;314-过滤单元;3141-滤板;3142-过滤元件;40-二级过滤装置;401-罐体;402-出水管道;403-水压表;404-排污阀门;405-摇杆;406-出水管道;407-除污机构;408-排污管道;409-过滤单元;410-进水结构;411-吸水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水体过滤设备包括:一级过滤装置,包含罐体、过滤单元和管道系统。管道系统外接于罐体,包括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排污管道。过滤单元置于罐体内,将一级过滤装置分隔为进水腔和出水腔;二级过滤装置,包含罐体、过滤单元和管道系统。管道系统外接于罐体,包括出水管道和排污管道。过滤单元置于罐体内,将二级过滤装置分隔为进水腔和出水腔。一级过滤装置的罐体和二级过滤装置的罐体交叉地一体化成型,二级过滤装置的一部分罐体内设于一级过滤装置的出水腔,二级过滤装置的另一部分罐体外接于一级过滤装置的罐体。水体经一级过滤装置的过滤单元一次过滤后进入一级过滤装置的出水腔,然后直接进入二级过滤装置的进水腔,经二级过滤装置的过滤单元二次过滤,最后经由二级过滤装置的出水管道排出。

进一步地,水体过滤设备还包括冲洗控制部件,冲洗控制组件测量水压差,当水压差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冲洗水体流通对水体过滤设备进行冲洗。

进一步地,二级过滤装置的出水管道外接于二级过滤装置位于一级过滤装置的出水腔的一部分罐体并且内接于一级过滤装置的罐体。

进一步地,二级过滤装置的排污管道外接于二级过滤装置外接于一级过滤装置的罐体的一部分罐体。

进一步地,一级过滤装置过滤单元的过滤粒径大于二级过滤装置过滤单元的过滤粒径。

进一步地,二级过滤装置还包括除污机构,除污结构容置于二级过滤装置的进水腔内。

进一步地,冲洗控制组件包括水压测量组件和手动控制组件,水压测量组件测量一级过滤装置进水管道和出水腔的水压差,手动控制组件控制冲洗水体流通对水体过滤设备进行冲洗。

进一步地,冲洗控制组件包括水压测量组件和自动控制组件,水压测量组件测量一级过滤装置和/或二级过滤装置的过滤单元两侧的水压差,后传递信号到自动控制组件控制冲洗水体流通对水体过滤设备进行冲洗。

进一步地,除污机构在冲洗水体过滤设备的同时启用。

进一步地,二级过滤装置的数量根据处理水体的流量大小可在一级过滤装置上设置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水体过滤设备的一级过滤装置和二级过滤装置可采用卧式或立式,过滤单元可采用过滤棉、石英砂、活性碳、生化球、陶瓷环、水帽和滤网等。本实用新型水体过滤设备还包括冲洗控制部件,冲洗控制组件测量得到的水压差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冲洗水体流通对水体过滤设备进行冲洗。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级过滤装置的进水管道具有常规打开和闭合的结构,例如阀门,这是独立于冲洗控制组件并和其协同作用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当冲洗控制组件采用手动模式(即冲洗控制组件包括水压测量组件和手动控制组件),水压测量组件测量一级过滤装置的进水管道和出水腔的水压差,当水压差达到预设值,例如0.07到0.15MPa,手动控制组件控制冲洗水流通,对过滤设备进行冲洗。作为示例,水压测量组件可为水压表,手动控制组件可为阀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水体过滤设备将常规的过滤装置进行交叉地一体化成型,导致一级过滤装置的出水管道和二级过滤装置的进水管道处于一级过滤装置的出水腔中,那么和常规砂石过滤器和网式过滤器串联的情况不同,在一级过滤装置的出水管道(亦即二级过滤装置的进水管道)上设置的水压表变为设置测量一级过滤装置的出水腔水体的水压,因而测量出水腔的水压差的位置也在一级过滤装置的出水腔对应的罐体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当冲洗控制组件采用自动模式(冲洗控制组件包括水压测量组件和手动控制组件)时,水压测量组件测量一级过滤装置和/或二级过滤装置的过滤单元两侧的水压差,达到预设值,(根据水体过滤实际情况设定预设值)然后传递信号到自动控制组件,自动控制组件根据传递信号控制冲洗水体流通对水体过滤设备进行冲洗。水压测量组件可采用控制器(设置在一级过滤装置罐体外部),在过滤单元上设置压差开关(图中未示出),控制器与压差开关连接,压差开关测量的水压差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传递信号到自动控制组件,由此控制自动控制组件打开或关闭管道,自动控制组件可采用自动控制阀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水体过滤采取反向冲洗时,清洗水体最终从一级过滤装置的排污管道排出,当手动/自动控制组件采用控制器控制水流进行冲洗时,其实际上是对一级过滤装置的进水管道和排污管道进行控制。由此可知,冲洗控制组件是对应于水体过滤设置的管道系统,并且通过管道系统对水体过滤设备的过滤单元进行冲洗。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处理水体的水量大小,可在一级过滤装置内利用滤板分隔多对进水腔/出水腔,由此在出水腔内设置多个二级过滤装置。二级过滤装置可根据一级过滤装置的类型均匀设置在一级过滤装置的两侧,例如1到4个,在这里不做过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水体过滤是经过一级和二级过滤装置过滤,因此,一级过滤装置的过滤单元的过滤粒径要比二级过滤装置的过滤粒径大,一级过滤装置可首先将大粒径的砂粒、草屑、有机物等杂质过滤掉,然后二级过滤装置可将小粒径的微生物、悬浮物等杂质过滤掉。

需要说明的是,水压表测量进水管道、出水腔B和出水管道的压力。可理解为水压表组合实际上测量的是过滤单元两侧的水压差。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采用控制器(包括图中未示出测量过滤单元两侧的压差开关)代替水压表获得水压差,但是过滤装置采用控制器时也可安装水压表,这是技术人员操作过滤设备时常规使用的装置,并不和控制器矛盾。

下面结合附图,对现有技术和本实用新型的水体过滤设备进行说明和对比。

图1到4分别对现有技术中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下的砂石过滤器和网式过滤器串联得到过滤设备作了显示。

图1和图2显示了手动模式下砂石过滤器10和网式过滤器20串联设备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冲洗控制组件包括水压测量组件和手动控制组件。水压测量组件测量砂石过滤装置10的进水管道102和出水腔B的水压差,手动控制组件控制冲洗水体流通对过滤设备进行冲洗。作为一个实施例,水压测量组件采用水压表,手动控制组件采用阀门。图1中,进行过滤时,进水阀门107打开后,待处理水体从进水管道102进入罐体101。水体经过砂石过滤装置一次过滤后,进入出水管道111,打开出水阀门108进入和砂石过滤器10串联的网式过滤器20进行二次过滤,最后从出水管道202排出。通常情况下,当水压差达到预设值时,例如0.07到0.15MPa,就要对过滤器进行冲洗。手动模式下进行反向冲洗时,如果水压表203(测量二次过滤水体,即出水管道202水体的压力)和水压表106(测量一次过滤水体,即出水管道111水体的压力)测量的水压差达到预设值而水压表106和水压表和104(测量进水管道102的水体压力)测量的水压差没有达到预设值,仅对网式过滤装置20进行冲洗,冲洗水体从出水管道202进入网式过滤器20的罐体201对过滤单元(图中未示出)进行反向冲洗,此时要打开排污阀门204,使得网式过滤器20冲洗下来的杂质通过排污管道208排出,同时关闭出水阀门108。如果水压表203、106和水压表104、106测量的水压差达到预设值,同时冲洗砂石过滤装置10和网式过滤装置20,冲洗水体从出水管道202进入网式过滤器20的罐体201对过滤单元(图中未示出)进行反向冲洗,此时要关闭排污阀门204同时打开出水阀门108,然后冲洗水体进入砂石过滤器10的罐体101对过滤单元进行反向冲洗,此时打开排污阀门105同时保持进水阀门107关闭,使得砂石过滤器10反向冲洗的杂质由排污管道103排出。

图3和图4显示了自动模式下砂石过滤器10和网式过滤器20串联设备的正视图和侧视图。自动清洗模式的过滤设备的冲洗控制组件包括水压测量组件和自动控制组件,水压测量组件测量砂石过滤装置的过滤单元两侧的水压差,自动控制组件控制冲洗水体流通对过滤设备进行冲洗。和手动模式的串联设备不同,在一个实施例中,水压测量组件采用控制器,自动控制组件采用自动控制阀门。图3中,进行过滤时,调整控制器110控制自动控制阀门109打开砂石过滤器的进水管道102,待处理水体通过进水管道102进入罐体101,一次过滤后进入出水管道111,此时打开阀门108进入和砂石过滤器10串联的网式过滤器20进行二次过滤,最后从出水管道202排出。自动模式下,如果水压表203和水压表106的水压差达到预设值而控制器110测量得到的水压差未达到预设值,则仅冲洗网式过滤器20,冲洗水体从出水管道202进入网式过滤器20的罐体201对过滤单元(图中未示出)进行反向冲洗,此时要打开排污阀门204,使得网式过滤器20冲洗下来的杂质通过排污管道208排出,同时关闭出水阀门108。如果水压表203和水压表106的水压差和控制器110测量得到的水压差均达到预设值,则同时冲洗砂石过滤器10和网式过滤器20,冲洗水体从出水管道202进入网式过滤器20的罐体201对过滤单元(图中未示出)进行反向冲洗,此时要关闭排污阀门204同时打开出水阀门108,然后冲洗水体进入砂石过滤器10的罐体101对过滤单元(图中未示出)进行反向冲洗,控制器110传递信号到自动控制阀门109打开排污管道103,砂石过滤器10反向冲洗的杂质由排污管道103排出。

通过以上描述,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常规砂石过滤器和网式过滤器串联需要多个管道和阀门,会造成生产工序成本高昂和安装过程繁琐,同时也会使过滤器冲洗非常复杂,耗时耗力。

具体实施例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水体过滤设备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级过滤装置30采用常规的砂石过滤装置,二级过滤装置40采用常规的网式过滤装置。

当冲洗控制组件采用手动模式(即冲洗控制组件包括水压测量组件和手动控制组件)时,参见图7和图8,本实用新型的一级过滤装置30包含罐体301、过滤单元314和管道系统。管道系统包括进水管道302、出水管道313和排污管道303。参见图5,过滤单元314包括过滤板3141和设置在滤板3141上的过滤元件3142,滤板3141将一级过滤装置30分隔为进水腔A和出水腔B。一级过滤装置30采用砂石过滤器时,过滤元件3142可采用诸如石英砂、水帽的过滤元件,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过滤元件的类型。

参见图5和图6,二级过滤装置40包含罐体401、过滤单元409和管道系统。管道系统包括出水管道406和排污管道408。如图6所示,罐体401位于一级过滤装置30的出水腔B中的部分开设让水体进入二级过滤装置40的进水结构410,过滤单元409将罐体401分割为进水腔C和出水腔D。当二级过滤装置40选择网式过滤装置,过滤单元409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滤网等的过滤元件。

其中,参见图6和图7,一级过滤装置30的罐体301和二级过滤装置40的罐体401交叉地一体化成型,二级过滤装置40的一部分罐体401内设于一级过滤装置30的出水腔B内并且设置进水结构410,二级过滤装置40的另一部分罐体401外接于一级过滤装置30的罐体301。二级过滤装置40的出水管道406内接于一级过滤装置30的罐体301并且外接于二级过滤装置40内置于一级过滤装置30的一部分罐体401。二级过滤装置40的排污管道408外接于二级过滤装置40外接于一级过滤装置30的罐体301的一部分罐体401。

下面结合图5、图6和图7详细说明冲洗控制组件采用手动模式(即水压测量组件和手动控制组件)时本实用新型水体过滤设备如何进行过滤。如图7所示,作为一个示例,手动控制组件为阀门,打开进水阀门307后,待处理水体由进水管道302进入一级过滤装置30的罐体301。参见图5,待处理水体进入罐体301的进水腔A,进过滤单元314过滤后,进入出水腔B。本实用新型的二级过滤装置40的罐体401和一级过滤装置30的罐体301交叉地一体化成型,二级过滤装置40的一部分罐体401内置于一级过滤装置30的出水腔B,这样经一级过滤装置30过滤的水体通过进水结构410直接进入二级过滤装置40的罐体401内。参见图6,为了更加清楚说明水体如何在二级过滤装置40中进行过滤,图6中左侧的二级过滤装置40没有配置除污机构407,过滤单元409将二级过滤装置40分为进水腔C和出水腔D,经一次过滤的水体在出水腔B中由进水结构410直接进入二级过滤装置40的进水腔C中,二次经过二级过滤装置40的过滤单元409过滤,然后进入出水腔D,最后进入出水管道406,由此完成二次过滤。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此时一级过滤装置30的出水管道313是关闭的,这样可防止一次过滤的水体未经过二次过滤而直接排出。需要说明的是,二级过滤装置40的出水管道406内置于一级过滤装置30的出水腔B,穿过罐体301将水体排出。从图6可看出,一级过滤装置30的出水管道313和二级过滤装置40的出水管道406并联设置。但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出水管道313和出水管道406可合并设置为一个管道,这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设置。

现在详细说明控制组件采用冲洗控制组件采用手动模式(即水压测量组件和手动控制组件)时本实用新型水体过滤设备是如何冲洗的。作为一个示例,水压测量组件为水压表,手动控制组件采用阀门。当水压表304和306、306和403测量的水压差超过预设值,例如0.07到0.15MPa时,就要控制冲洗水体流通对过滤设备进行冲洗。当水压表304和306测量的水压差达到预设值而水压表306和403测量的水压差未达到预设值,仅对一级过滤装置30进行冲洗。打开出水阀门311,关闭阀门312,冲洗水体由出水管道402和313进入一级过滤装置30的出水腔B,反向冲洗过滤单元314,杂质进入进水腔A通过排污管道303排出,此时进水阀门307关闭。当水压表304和306测量的水压差和水压表306和403测量的水压差均达到预设值,则同时对一级过滤装置30和二级过滤装置40进行冲洗。打开出水阀门311和312,冲洗水体由出水管道402和313进入一级过滤装置30的出水腔B和二级过滤装置40的出水腔D,反向冲洗过滤单元314和409,打开排污阀门404,杂质可由排污管道408排出,冲洗水体随后进入进水腔C通过出水结构410,进入一级过滤装置30的出水腔B,二次冲洗过滤单元314,杂质进入进水腔A通过排污管道303排出,此时进水阀门307关闭。由图6可看出,如果同时打开出水阀门311和出水阀门312,可同时更快更有效地冲洗一级过滤装置30和二级过滤装置40。

参见图9和图10,当冲洗控制组件采用自动控制模式(即采用水压测量组件和自动控制组件)时,本实用新型的一级过滤装置30包含罐体301、过滤单元314和管道系统。管道系统外接于罐体301,包括进水管道302、出水管道313和排污管道303。参见图5,过滤单元314包括过滤板3141和设置在滤板3141上的过滤元件3142,滤板3141将一级过滤装置30分隔为进水腔A和出水腔B。一级过滤装置30采用砂石过滤器时,过滤元件3142可采用诸如石英砂、水帽的过滤元件,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过滤元件的类型。

二级过滤装置40包含罐体401、过滤单元409和管道系统。管道系统包括出水管道406和排污管道408。如图6所示,罐体401位于一级过滤装置30的出水腔B中的开设让水体进入二级过滤装置40的进水结构410,过滤单元409将罐体401分割为进水腔C和出水腔D。当二级过滤装置40选择网式过滤器,过滤单元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滤网等的过滤元件。

其中,一级过滤装置30的罐体301和二级过滤装置40的罐体401交叉地一体化成型,二级过滤装置40一部分罐体401内设于一级过滤装置30的出水腔B内并且设置进水结构410,二级过滤装置40的另一部分罐体401外接于一级过滤装置30的罐体301。二级过滤装置40的出水管道406内接于一级过滤装置30的罐体301并且外接于位于二级过滤装置40内置于一级过滤装置30的出水腔B内的一部分罐体401。二级过滤装置40的排污管道408外接于位于二级过滤装置40外接于一级过滤装置30的罐体301的一部分罐体401。

下面结合图5,图6和图9详细说明冲洗控制组件采用自动模式(即采用水压测量组件和自动控制组件)时本实用新型的水体过滤设备如何进行过滤。水压测量组件测量一级过滤装置30和/或二级过滤装置40的过滤单元两侧的水压差,自动控制组件控制冲洗水体流通对过滤设备进行冲洗。如图9所示,作为一个示例,水压测量组件采用控制器310(包含位于过滤元件上的压差开关,图中未示出),自动控制组件采用自动控制阀门309。调整控制器310控制自动控制阀门309打开进水管道302,待处理水体由进水管道302进入一级过滤装置30的罐体301。参见图5,待处理水体进入罐体301的进水腔A后,进过滤单元314过滤,进入出水腔B。本实用新型的二级过滤装置40交叉地一体化成型设置在一级过滤装置30的出水腔B中,这样经一级过滤装置30过滤的水体直接进入二级过滤装置40的罐体401内。参见图6,为了更加清楚水体如何在二级过滤装置40中进行过滤,图6中左侧的二级过滤装置没有配置除污机构,过滤单元409将二级过滤装置40分为进水腔C和出水腔D,经一次过滤的水体在出水腔B中由进水结构410进入二级过滤装置40的进水腔C中,二次经过二级过滤装置40的过滤单元409过滤,然后进入出水腔D,由出水管道最后进入出水管道406,由此完成二次过滤。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此时一级过滤装置30的出水管道313是关闭的,这样可防止一次过滤的水体未经过二次过滤而直接排出。需要说明的是,二级过滤装置40的出水管道406内置于一级过滤装置30的出水腔B,穿过罐体301将水体排出。从图6可看出,一级过滤装置30的出水管道313和二级过滤装置40的出水管道406并联设置。但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出水管道313和出水管道406可合并设置为一个管道,这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设置。

现在详细说明冲洗控制组件采用自动模式(即水压测量组件和自动控制组件)时本实用新型水体过滤设备是如何反向冲洗的。如图9所示,作为一个示例,水压测量组件为控制器310(包含位于过滤元件上的压差开关,图中未示出),自动控制组件为自动控制阀门309。当控制器得到一级过滤装置30和/或二级过滤装置40的过滤单元两侧314/409的水压差达到预设值(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参见图6和图9,打开出水阀门312,冲洗水体由出水管道402进入二级过滤装置40的出水腔D,冲洗过滤单元409,打开排污阀门(图中未示出),杂质通过排污管道408排出,清洗随后进入进水腔C通过出水结构410,进入一级过滤装置30的出水腔B,二次冲洗过滤单元314,当控制器310控制自动控制阀门309打开排污管道303,杂质进入进水腔A通过排污管道303排出。由图5可看出,如果仅打开出水阀门311,可只冲洗一级过滤装置40,同样可达到冲洗效果。如果同时打开出水阀门311和出水阀门312,可同时更快更有效地冲洗一级过滤装置30和二级过滤装置40的过滤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二级过滤装置40的进水腔内还可设置除污机构407,如图6所示,除污机构407固定于二级过滤装置40的进水腔内,除污机构407包括摇杆405、吸水筒411和除污组件410,除污组件410可采用吸污式。参见图11,作为本水体过滤设备的除污机构407的一个实施例,除污组件410采用缝隙吸嘴。具体地,可在吸水筒411周围均匀设置多个缝隙吸嘴,例如4个。摇动摇杆405时,缝隙吸嘴随着吸水筒411进行圆周运动,重复地将滤网上的杂质吸取到吸水筒411内。参见图12,作为本水体过滤设备的除污机构407的另一个实施例,除污组件410采用圆形吸嘴,具体地,可在吸水筒411径向上均匀设置多个圆形吸嘴,例如4个。摇动摇杆405时,圆形吸嘴做螺旋运动,同样可重复地将滤网上的杂质吸取到吸水筒411内。

下面具体说明除污机构是如何运作去除滤网上的杂质。本实用新型的除污机构407是和冲洗过程同时进行的。具体地,当二级过滤器40进行反向冲洗时,打开出水阀门301,冲洗水体从出水管道402通过出水管道406进入二级过滤器40的出水腔D冲洗过滤单元409,此时作为出水腔D和进水腔C界面的过滤单元409上会产生水压差。这个时候同时摇动摇杆405,除污组件410开始旋转,利用该水压差将过滤单元409上的杂质吸入到吸水筒411。当吸水筒411吸取一定杂质后,打开靠近摇杆405两侧的小孔(图中没有示出),吸水筒411中的杂质进入二级过滤装置40的排污管道408,打开排污阀门404,除污机构407吸取过滤单元409的杂质由此排出。

本实用新型二级过滤装置40的除污机构和协同冲洗控制部件对二级过滤装置40进行冲洗,它利用反向冲洗产生的水压差将过滤元件409的杂质去除,节约能耗,操作简便,提高了冲洗效率。

本实用新型水体过滤设备通过将二级过滤装置容置于一级过滤装置内,减少了过滤装置的占地面积,减少使用的连接管道和管件,简化了安装工序。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水体过滤设备通过对过滤装置的冲洗结构优化,使得过滤装置的冲洗更为方便,提高了冲洗效率,精简了过滤水体流通管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