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型管屏件的喷漆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776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型管屏件的喷漆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异型管屏件的喷漆烘干装置,属于喷涂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械设备的加工制造中,设备工件的油漆喷涂、喷漆烘干是非常重要的步骤,设备工件的油漆喷涂、喷漆烘干也是很重要的保护手段,可以大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长期的使用可靠性。但目前的设备工件油漆烘干装置均是小型的,油漆烘干效果不好,不能对超长超重的设备工件进行喷漆烘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异型管屏件的喷漆烘干装置,可以对超长超重的设备工件进行喷漆烘干,达到良好的油漆烘干效果,可以大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异型管屏件的喷漆烘干装置,所述喷漆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室、燃气加热装置、送回风管道、废气排放装置及自动控温系统,所述喷漆烘干装置采用直燃式燃气加热的热风循环对流烘干方式,烘干室的进出口设置有能打开关闭的门,烘干前由地面驱动系统牵拉异型管屏件进入喷漆烘干装置的内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喷漆烘干装置的内腔为一字型通道,所述喷漆烘干装置的内腔长度为19.8m,内腔宽度为5.40m,内腔高度为4.5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烘干室的两侧下部设置有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出风口设置有过滤器,所述烘干室的顶部中央设置有回风管道,回风管道上设置有多个回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送风管道的长度为17.8m,送风管道的宽度为0.3m,送风管道的高度为1.4m,送风管道具有上下两排出风口,出风口大小为长0.3×宽0.2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回风管道的长度为15.35m,回风管道的宽度为1.0m,回风管道的高度为0.25m,回风管道具有两排回风口,回风口大小为长0.4×宽0.1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燃气加热装置安放在烘干室顶部平台,燃气加热装置为三元体,所述烘干室的门为气动对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喷漆烘干装置的内板为厚度1.5mm的镀锌板,内板构成全密封内部结构,外板均为厚度0.6mm波纹彩板,喷漆烘干装置的外面包覆保温层,保温层厚度为100mm,保温层材质为优质岩棉,拼装接缝处采用耐高温胶密封,送回风管道为厚度1.5mm的镀锌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燃气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室、设置在加热室内的卧式燃烧筒及相配的燃烧机,燃烧筒的出口端设置有多个紊流孔,燃烧筒的出口处设置有挡火板,在挡火板的后面设置有将加热室分隔开且与加热室留有通道的隔板,在燃烧筒进口一侧的加热室设置有与回风管道相连通的循环热风进风管,隔板另一侧的加热室设置有循环热风吸风管,吸风管中换热后的循环热风用循环风机送至烘干室的送风管道,在隔板和循环热风吸风管之间按顺序设置有均流板和过滤器,燃烧筒的靠进口位置设置有多个使部分循环热风进入燃烧筒内进行燃烧的循环热风进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循环热风进风管开口朝上且位于加热室的底部,所述隔板仅与加热室的顶部留有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异型管屏件的喷漆烘干装置,所述喷漆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室、燃气加热装置、送回风管道、废气排放装置及自动控温系统,所述喷漆烘干装置采用直燃式燃气加热的热风循环对流烘干方式,烘干室的进出口设置有能打开关闭的门,烘干前由地面驱动系统牵拉异型管屏件进入喷漆烘干装置的内腔,可以对超长超重的设备工件进行喷漆烘干,达到良好的油漆烘干效果,可以大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异型管屏件的喷漆烘干装置正向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异型管屏件的喷漆烘干装置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异型管屏件的喷漆烘干装置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异型管屏件的喷漆烘干装置的送风管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异型管屏件的喷漆烘干装置的回风管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异型管屏件的喷漆烘干装置的燃气加热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异型管屏件的喷漆烘干装置,所述喷漆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室1、燃气加热装置2、送风管道3、回风管道4、废气排放装置5及自动控温系统,所述喷漆烘干装置采用直燃式燃气加热的热风循环对流烘干方式,烘干室1的进出口设置有能打开关闭的门6,烘干前由地面驱动系统牵拉异型管屏件进入喷漆烘干装置的内腔。

所述喷漆烘干装置的内腔为一字型通道,所述喷漆烘干装置的内腔长度为19.8m,内腔宽度为5.40m,内腔高度为4.5m。所述烘干室1的两侧下部设置有送风管道3,所述送风管道3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7,出风口7设置有过滤器,所述烘干室1的顶部中央设置有回风管道4,回风管道4上设置有多个回风口8。所述烘干室1的两侧下部设置的送风管道3的长度为17.8m,送风管道3的宽度为0.3m,送风管道3的高度为1.4m,送风管道3具有上下两排出风口7,出风口7大小为长0.3×宽0.2m。所述回风管道4的长度为15.35m,回风管道4的宽度为1.0m,回风管道4的高度为0.25m,回风管道4具有两排回风口8,回风口8大小为长0.4×宽0.1m。所述燃气加热装置2安放在烘干室顶部平台,燃气加热装置2为三元体,所述烘干室1的门6为气动对开门。所述喷漆烘干装置的内板为厚度1.5mm的镀锌板,内板构成全密封内部结构,外板均为厚度0.6mm波纹彩板,喷漆烘干装置的外面包覆保温层,保温层厚度为100mm,保温层材质为优质岩棉,拼装接缝处采用耐高温胶密封,送回风管道为厚度1.5mm的镀锌板。

所述燃气加热装置2包括加热室9、设置在加热室9内的卧式燃烧筒10及相配的燃烧机11,燃烧筒10的出口端设置有多个紊流孔12,燃烧筒10的出口处设置有挡火板13,在挡火板13的后面设置有将加热室9分隔开且与加热室9留有通道的隔板14,在燃烧筒10进口一侧的加热室9设置有与回风管道4相连通的循环热风进风管15,隔板14另一侧的加热室9设置有循环热风吸风管16,吸风管16中换热后的循环热风用循环风机17送至烘干室1的送风管道3,在隔板14和循环热风吸风管16之间按顺序设置有均流板18和过滤器19,燃烧筒10的靠进口位置设置有多个使部分循环热风进入燃烧筒10内进行燃烧的循环热风进口20。所述循环热风进风管15开口朝上且位于加热室9的底部,所述隔板14仅与加热室9的顶部留有通道。燃气为天然气。烘干温度为60~90℃,可调。升温时间≤45min。燃气加热装置功率60万大卡/h。循环风量60000m3/h。

异型管屏件工件尺寸和重量:工件最长LMAX=18m、最宽WMAX=4m、最高HMAX=3.1m,最大重量25t。用行车人工吊装工件到上件位工艺小车上,放置摆正,确认无误后松开吊具。人工发送启动指令,地面驱动系统驱动工艺小车通过摆渡车送到喷漆室内人工喷漆。喷漆完后,人工发送指令,工艺小车启动到烘干室内。工件输送到烘干室内时,烘干室门关上,开始烘干作业,烘干时间按照设定时间进行。在达到设定时间后,烘干室的门自动打开,把工艺小车送出。

为了利用烘干室顶部空间使设备布局更加合理,烘干室进出工件的大门采用自动对开门,自动检测工件通过和离开自动开闭功能。门与室体及输送系统接触处设置有两道耐高温橡胶板减少热量的散失。

烘干方式为热风循环方式,风机选用高温风机,室内烘干气流流动合理,送风均匀,不出现涡流和死角现象。加热装置采用天燃气直接加热方式,燃烧炉胆采用4mm厚的SUS310S耐高温不锈钢材料制作。烘干室的废气通过管路连接到燃烧室回燃,能起到余热利用和废气焚烧的作用。循环加热装置内要求设置二级过滤,洁净度应达到尘埃量不大于5mg/m3,最大尘粒不大于10μm。

室体内的烘干温度为60~90℃,室体内设置温度感应器,对室体内温度进行检测,把检测数据反馈到控制系统内,便于控制系统对燃烧机火量的调节,达到温度自动控制的目的。温度采用控制柜或操作面板上仪表操作控制,便于操作者调整。温度范围可在一定数值内设定,并有超温报警功能。保证温度控制的可靠和安全。外壁温度不高于40℃。

循环加热装置内设置耐高温过滤单元,过滤单元随时保证室内空气有高的洁净度,过滤装置要方便更换。

烘干进出工件选用气动对开门。自动模式下,进出小车和门自动连锁,小车通过和离开,门自动开启或关闭。手动模式下,小车进入和门的开关均为人工操作,方便特殊工件的作业。对开门在行程范围内可人工控制开启的大小。

工件并不仅仅限于异型管屏件,任何尺寸和重量均不大于异型管屏件的工件的油漆均可以用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进行烘干。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解释和说明,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任何采用本实用新型实质

技术实现要素:
而仅作局部改变的,仍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