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用多片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876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用多片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小尺寸玻璃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将整块玻璃开料切割成多块小尺寸玻璃,然后分别对各小尺寸玻璃进行再加工。显然,如果一块块地进行加工,效率太低,同时如果没有有效的装载装置也会大大降低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确定位、结构简单的玻璃用多片加工装置,实现多片玻璃同时装载、加工。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玻璃用多片加工装置,包括矩形的上治具和矩形的下治具,其中,

所述下治具的四角各固定有一个定位柱;

所述上治具的四角各开有一个容对应所述定位柱插入的定位孔;

所述下治具的表面矩形阵列地安装有多个点胶柱;

所述上治具的表面矩形阵列地开有用于安置玻璃片的多个安置槽;每个所述安置槽对应一个所述点胶柱;

所述上治具的底面矩形阵列地开有连通各所述安置槽的通孔;

所述下治具的四边对称地固定有多个插条;

所述上治具的表面的四边对称地开有容对应所述插条插入的多个插槽。

在上述的玻璃用多片加工装置中,所述点胶柱顶部开有容纳水溶性紫外线固化胶的点胶槽。

在上述的玻璃用多片加工装置中,所述点胶柱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下治具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阵列地设置点胶柱和安置槽,使得对多片玻璃同时装载和进行加工,能有效地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通过插条和定位柱的设计,保证上治具和下治具的完美契合定位。利用水溶性紫外线固化胶水解来实现玻璃的卸载,避免其他方式划伤玻璃。另外,通过可拆卸的点胶柱安装方式,使得单个点胶柱损坏时快速更换,保证了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和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治具的表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治具的表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用多片加工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用多片加工装置,包括矩形的上治具1和矩形的下治具2。

下治具2的四角各固定有一个定位柱21。上治具1的四角各开有一个容对应定位柱21插入的定位孔11。

下治具2的表面矩形阵列地安装有多个点胶柱22,点胶柱22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在下治具2的表面,可以替换。上治具1的表面矩形阵列地开有用于安置玻璃片的多个安置槽12;每个安置槽12对应一个点胶柱22。点胶柱22顶部开有容纳水溶性紫外线固化胶的点胶槽。

上治具1的底面矩形阵列地开有连通各安置槽12的通孔13。

下治具2的四边对称地固定有多个插条23。上治具1的表面的四边对称地开有容对应插条23插入的多个插槽14。进一步加强定位的精度。

首先将玻璃开料,切割成等尺寸的多块小尺寸玻璃片。将各小尺寸玻璃片放置到各个安置槽12上,在玻璃表面分别点胶(即点上水溶性紫外线固化胶)。再将下治具2倒置插接在上治具1的表面。然后将整个装置翻过来,使得上治具1在上,下治具2在下。再接着通过通孔13对小尺寸玻璃片进行紫外线光照射,促使水溶性紫外线固化胶固化。再然后卸掉上治具1,再次进行紫外线光照射,进一步固化。然后对各小尺寸玻璃片进行加工,完成后,将下治具2浸入80度以上的水中使得进行水溶性紫外线固化胶水解。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