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废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5534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废物的处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固废(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通俗地说,就是“垃圾”。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炉渣、污泥、废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食品、人畜粪便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生产与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物也随之迅速增加,生活垃圾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的状况以及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也越加明显。城市生活垃圾的大量增加,使垃圾处理越来越困难,由此而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固废在通过填压方式处理后,还需要将填压搅碎后的固废转移进行下一步处理,现在的处理方式往往是人们利用工具将处理后的固废取出,操作麻烦且效率不高,填压处理后的固废还可能贴压在处理筒底板上一部分,人工挖取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固废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废填压处理后不方便取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了一种固废处理设备,包括固废处理筒,固废处理筒上配合有填压盖板,固废处理筒开设有滑槽,填压盖板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固废处理筒底部滑动连接有底盖,填压盖板上表面设置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朝远离固废处理筒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填压盖板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固定连接有丝杠螺母,通孔内还设置有贯穿通孔的转轴,转轴上设置有螺纹段,转轴设置有螺纹段的部分与丝杠螺母配合,转轴上端连接有正反转电机,转轴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搅碎杆,所述固废处理筒外侧壁设置有支块,所述支块上连接有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的杠杆,所述杠杆上端连接有与楔形块相互配合的第一支杆,杠杆下端连接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与底盖相对设置。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未启动该装置前,杠杆倾斜设置,杠杆与支块接触点即为杠杆支点,杠杆下端的第二支杆与底盖呈相抵状态。将固废放入固废处理筒中,启动正反转电机转动,带动转轴和搅碎杆发生转动,由于丝杠螺母与填压盖板之间为固定连接,填压盖板滑动配合在滑槽中,随着转轴的转动,丝杠螺母与转轴之间相对转动,从而使得丝杠螺母向下运动,填压盖板亦向下发生滑动。填压盖板向下挤压固废,搅碎杆可将固废进行搅碎处理。当处理完毕后,启动正反转电机反向转动,使得转轴朝反方向转动,进而带动丝杠螺母和填压盖板同时向上运动,运动至一定高度后,楔形块的最高点与第一支杆相互接触,继续向上运动,第一支杆在楔形块上相对运动,使得第一支杆朝远离固废处理筒方向运动,即杠杆上端朝远离固废处理筒方向运动,根据杠杆原理,杠杆下端朝靠近固废处理筒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杠杆下端的第二支杆能够将固废处理筒的底盖推开,进而使得固废处理筒中处理后的固废掉落出来。

本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废填压处理后不方便取出的问题,有益效果:填压盖板在发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利用杠杆原理将固废处理筒的底盖顶出,方便将处理后的固废倾倒出,节约了人力、物力;利用正反转电机实现转轴的正转和反转,利用转轴上的螺纹与丝杠螺母之间的配合,带动填压盖板在固废处理筒中的上下滑动,进而实现对固废处理筒中固废的填压处理。本技术方案设计合理,操作容易,工人只需要控制正反转电机,即可以实现将处理后的固废排出,工作效率高,使用自动化。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盖下部靠近第二支杆的一侧连接有接触块;由于第二支杆在运动的过程中其运动轨迹为圆弧状,为防止第二支杆在运动的过程中与底盖之间接触不到的情况出现,设置的接触块能够增加底盖与第二支杆的接触面。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搅碎杆为不锈钢搅碎杆;一般处理的固废中会存在一些较为坚硬的物体,采用不锈钢搅碎杆可保证本装置的使用寿命,且便于对固废进行搅碎处理。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废处理筒侧壁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铰接有侧盖;进料口便于人们将待处理的固废放入固废处理筒中。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废处理筒的下方还设置有收集箱;打开底盖后,处理后的固废即可以掉落至收集箱中,便于投入到下一步处理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固废处理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固废处理筒1、填压盖板2、底盖3、转轴4、搅碎杆5、楔形块6、正反转电机7、支块8、杠杆9、第一支杆10、第二支杆11、接触块12、进料口13、侧盖14、滑槽15、丝杠螺母16。

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固废处理设备,包括固废处理筒1,固废处理筒1侧壁开设有进料口13,进料口13铰接有侧盖14,固废处理筒1的下方还安装有收集箱,固废处理筒1上配合有填压盖板2,固废处理筒1开设有滑槽15,填压盖板2与滑槽15滑动配合,固废处理筒1底部滑动连接有底盖3,底盖3下部靠近第二支杆11的一侧连接有接触块12,填压盖板2上方设置有楔形块6,楔形块6与第一支杆10相对设置,楔形块6朝远离固废处理筒1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填压盖板2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通孔内焊接有丝杠螺母16,通孔内还安装有贯穿通孔的转轴4,转轴4上设计有与丝杠螺母16配合的螺纹段,转轴4上端正反转电机7固连,转轴4下端固连有若干不锈钢搅碎杆5,固废处理筒1外侧壁安装有支块8,支块8上连接有竖直方向倾斜设置的杠杆9,杠杆9上端连接有与楔形块6相互配合的第一支杆10,杠杆9下端连接有第二支杆11,第二支杆11与底盖3相对设置。

使用该固废处理设备处理固废前,杠杆9为上端朝固废处理筒1方向倾斜状态,杠杆9与支块8接触点即为杠杆9支点,杠杆9下端的第二支杆11与底盖3呈相抵状态。工人通过进料口13将固废投放入固废处理筒1中,关闭侧盖14,并启动正反转电机7,正反转电机7将带动转轴4和搅碎杆5发生转动,使得搅碎杆5将固废进行搅碎处理。由于丝杠螺母16与填压盖板2之间固定连接,且填压盖板2滑动配合在滑槽15中,随着转轴4的转动,丝杠螺母16与转轴4之间相对转动,从而使得丝杠螺母16沿转轴4上的螺纹向下运动,填压盖板2亦向下发生滑动,从而对固废处理筒1中的固废向下挤压。

当处理完毕后,启动正反转电机7反向转动,使得转轴4朝反方向转动,进而带动丝杠螺母16沿转轴4上的螺纹向上运动,填压盖板2亦向上滑动,到达一定高度后,楔形块6的最高点与第一支杆10相互接触,继续向上运动,第一支杆10在楔形块6上相对运动,使得第一支杆10朝远离固废处理筒1方向运动,即杠杆9上端朝远离固废处理筒1方向运动,根据杠杆9原理,杠杆9下端朝靠近固废处理筒1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杠杆9下端的第二支杆11能够将固废处理筒1的底盖3推开,进而使得固废处理筒1中处理后的固废掉落至收集箱中,便于将处理后的固废投入下一步处理当中。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