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UV光解过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1762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UV光解过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UV光解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UV光解过滤设备。



背景技术:

UV光解设备是利用特制的高能高臭氧UV紫外线光束照射来裂解排放的废气废气,能有效的处理: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和苯乙烯、硫化物H2S、VOC类,苯、甲苯、二甲苯等废气的分子链结构,使有机或无机高分子废气化合物分子链,在高能紫外线光束照射下,降解转变成低分子化合物,如CO2、H2O等,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理。

现有技术中UV光解设备中的过滤网时通过扎带捆扎的方式固定于框架中,拆装起来十分不方便,耗时长,效率低下。另外,每次拆卸过滤网时,需要切断扎带才能将过滤网拆出框架,即扎带为一次性产品,更浪费材料,由于扎带需要与过滤网的网孔穿设,这样会产生一定的风阻。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UV光解过滤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新型UV光解过滤设备包括:其包括一机壳以及安装于机壳中的UV光解装置和设置于机壳中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有安装于机壳中的钢制框架以及固定于钢制框架中的过滤网,所述钢制框架上设置有复数转动杆,其中,转动杆通过一转动件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钢制框架上,该转动杆端部设置有橡胶压块,通过旋转该转动杆以使橡胶压块抵压过滤网外缘外,以使过滤网固定于钢制框架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件为转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件为转轮。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网为过滤棉网。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壳前端面设置有三个并列分布的第一、第二、第三舱门,其中,该第二舱门上设置有操控面板。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壳两端设置有相互对称的第一、第二对接壳体,该第一、第二对接壳体均呈喇叭状。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壳下端设置有若干支撑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需要更换过滤网时,直接旋转该转动杆以使橡胶压块离开过滤网外缘,此时橡胶压块不再定位过滤网,以此可快速拆出过滤网,然后再将新的过滤网放入钢制框架中,再反方向旋转该转动杆以使橡胶压块抵压新的过滤网外缘外,以使新的过滤网固定于钢制框架中,整个拆装更换过程极为简单,耗时极短,效率极高,还能减少风阻,且无需消耗材料,从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4所示,为一种新型UV光解过滤设备,其包括:其包括一机壳1以及安装于机壳1中的UV光解装置和设置于机壳1中的过滤装置2,所述过滤装置2包括有安装于机壳1中的钢制框架201以及固定于钢制框架201中的过滤网202,所述钢制框架201上设置有复数转动杆21,其中,转动杆21通过一转动件22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钢制框架201上,该转动杆21端部设置有橡胶压块23,通过旋转该转动杆21以使橡胶压块23抵压过滤网202外缘外,以使过滤网202固定于钢制框架201中。在需要更换过滤网202时,直接旋转该转动杆21以使橡胶压块23离开过滤网202外缘,此时橡胶压块23不再定位过滤网202,以此可快速拆出过滤网202,然后再将新的过滤网放入钢制框架201中,再反方向旋转该转动杆21以使橡胶压块23抵压过滤网202外缘外,以使过滤网202固定于钢制框架201中,整个拆装更换过程极为简单,耗时极短,效率极高,还能减少风阻,且无需消耗材料,从而降低成本。

所述钢制框架201结构稳固,抗冲击力更强。

所述转动件22为转轴。或者是,所述转动件22为转轮,仅需要择一安装即可,均居于同样的功效。

所述过滤网202为过滤棉网。

所述机壳1前端面设置有三个并列分布的第一、第二、第三舱门11、12、13,其中,该第二舱门12上设置有操控面板121。所述机壳1两端设置有相互对称的第一、第二对接壳体14、15,该第一、第二对接壳体14、15均呈喇叭状。所述机壳1下端设置有若干支撑脚1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需要更换过滤网202时,直接旋转该转动杆21以使橡胶压块23离开过滤网202外缘,此时橡胶压块23不再定位过滤网202,以此可快速拆出过滤网202,然后再将新的过滤网放入钢制框架201中,再反方向旋转该转动杆21以使橡胶压块23抵压新的过滤网外缘外,以使新的过滤网固定于钢制框架201中,整个拆装更换过程极为简单,耗时极短,效率极高,还能减少风阻,且无需消耗材料,从而降低成本。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