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039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余垃圾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油水分离机。



背景技术:

厨余垃圾通常由炒菜过程中择掉的坏菜以及餐后的剩菜剩饭组成,厨余垃圾相对于其他生活垃圾而言,常伴有其独特的异味,且更易吸引蝇虫,因此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如果不及时对厨余垃圾进行处理,其还会迅速发霉,滋生细菌等,所以对厨余垃圾进行快速的处理变得极为重要。

目前,对厨余垃圾进行处理时,常会用方便袋对一部分垃圾进行盛装,扔进外面的垃圾桶,另一部分可冲掉的细小垃圾,如米饭,有时会直接冲进下水道。然而,将垃圾用方便袋打包扔掉和冲进下水道的处理方法,过程麻烦,并且不具有环保性,由于厨余垃圾是由可以食用的食物组成,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将其直接扔掉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

因此,有些对厨余垃圾进行处理的方式是将厨余垃圾进行和水打碎,粉碎后的厨余垃圾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处理的固体进行烘干,分离出来的油水混合液,需要进行油水分离。现有技术中,对于厨余垃圾的油水分离不够彻底,油水分离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油水分离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油水分离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油水分离机,包括具有容腔的分离筒,所述分离筒的容腔内设置有滤罩以及多个纵向布置的隔离板,所述滤罩的侧壁中设有滤孔,所述滤罩内设有转动的搅拌杆;多个所述隔离板依序相间隔并列布置在所述滤罩的侧边,相邻的所述隔离板之间具有供油水混合液通过的通道;所述分离筒的侧壁中设有进液口、排油口以及第一排渣口,所述进液口连通至所述滤罩的内部,所述排油口位于所述分离筒的顶部,且与多个所述隔离板之间的通道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一排渣口连通所述滤罩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滤孔呈长条状,且沿所述滤罩的圆周方向延伸布置。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隔离板包括第一隔离板以及第二隔离板,沿背离所述滤罩的方向,所述第一隔离板及第二隔离板依序布置;所述第一隔离板与所述滤罩之间具有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底部与第一隔离板及第二隔离板之间的通道的底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筒的容腔具有位于多个所述隔离板外侧的沉淀区域,所述沉淀区域的底部设有沉淀板,沿背离所述隔离板的方向,所述沉淀板朝上倾斜布置,所述分离筒的侧壁中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沉淀区域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板的内端与靠近所述沉淀区域的隔离板的底部连接,形成沉渣区域,所述沉淀板的外端背离所述隔离板朝外延伸,所述分离筒的侧壁中设有第二排渣口,所述第二排渣口与所述沉渣区域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筒的内部穿设有纵向布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连接有多个所述搅拌杆,所述搅拌杆沿所述滤罩的径向延伸布置,多个所述搅拌杆沿所述转动轴的轴线相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筒外设有收集油水混合液分离出来的油液的集油筒,所述集油筒通过集油管道与所述排油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筒的两侧中分别设有所述进液口。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筒的上部呈下大上小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水分离机,厨余垃圾中的油水从进液口进入滤罩,再通过转动的搅拌杆的搅拌,使油水中的残渣沉淀下来,残渣可以通过第一排渣口排出,油水通过滤罩上的滤孔穿出,流进位于滤罩侧边的多个隔离板之间的通道,由于多个隔离板的顶部是连通的,油的密度相对于水的密度小,因此油漂浮在水上,油从分离筒的顶部位置的排油口排出,而水则穿过隔离板之间的通道流出,从而实现厨余垃圾中的油和水的分离,油中的残渣少,分离效果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油水分离效果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水分离机的内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油水分离机,用于对厨余垃圾的油水进行分离,并且分离效果好。

本实施例提供的油水分离机,包括有分离筒11,分离筒11中具有容腔,并且在分离筒11的容腔内设置有滤罩12以及隔离板,滤罩12的侧壁中设有滤孔121,隔离板纵向布置并且有多个隔离板依序间隔并列布置在滤罩12的侧边,在滤罩12内设有转动的搅拌杆,相邻的隔离板之间具有通道,能够使油水混合物通过,分离筒11的侧壁中设有进液口、排油口以及第一排渣口,进液口连通到滤罩12的内部供厨余垃圾的油水进入,使油水首先进入滤罩12,而排油口则位于分离筒11的顶部排出分离出的油,第一排渣口则位于滤罩12的底部排出过滤掉的油水中的残渣,并且多个隔离板之间通道顶部是连通的。

通过这样的结构,厨余垃圾中的油水从进液口进入滤罩12,再通过转动的搅拌杆的搅拌,使油水中的残渣沉淀下来,残渣可以通过第一排渣口排出,油水通过滤罩12上的滤孔121穿出,流进位于滤罩12侧边的多个隔离板之间的通道,由于多个隔离板的顶部是连通的,油的密度相对于水的密度小,因此油漂浮在水上,油从分离筒11的顶部位置的排油口排出,而水则穿过隔离板之间的通道流出,从而实现厨余垃圾中的油和水的分离,油中的残渣少,分离效果好。

上面所说的滤罩12上设有滤孔121,滤孔121是呈长条状,并且沿滤罩12的圆周方向延伸布置,这样残渣会被滤孔121阻拦,使残渣不会随油水进入隔离板之间的通道,分离出的油水带有残渣少,分离彻底。

滤孔121设有多个间隔横向排列呈滤孔121带,多个滤孔121带竖向间隔排列形成滤孔121网,这样油水与油水中的残渣分离的更迅速,加快了该油水分离机的操作程序。

本实施例中,多个隔离板包括有第一隔离板131以及第二隔离板132,在滤罩12的侧边沿背离滤罩12的方向,第一隔离板131与第二隔离板132依次布置,第一隔离板131与滤罩12形成第一区域133,第二隔离板132与第一隔离板131形成第二区域134,第一区域133与第二区域134再第一隔离板131的底部连通,这样分离残渣后的油水在第一区域133以及第二区域134进行油水分离能够更加的彻底。

另外,也能够设有第三块隔离板,第三块隔离板与第二块隔离板形成第三区与,第三区与与第二区域134再第二隔离板132的上部连通,依次类推,也可以依次增加更多的隔离板,这样形成有弯曲通道,对厨余垃圾的油水分离的将会更加的彻底。

本实施例中,在分离筒11的容腔内具有沉淀区域,沉淀区域位于多个隔离板的外侧,在沉淀区域的底部设有沉淀板14,沿背离隔离板的方向,沉淀板14朝上倾斜布置,并且在分离筒11的侧壁设有排水口,排出分离后的水,排水口与沉淀区域连通,这样从第二区域134流出的分离后的水,流进沉淀区域141,在滤罩12第一次过滤残渣时,仍会有剩余残渣随油水流动,在分离后的水中仍有部分残渣,而在沉淀区域141上具有朝上布置的沉淀板14,这样剩余的残渣会沉淀在沉淀板14上,而水则从排水口排出,这样分离的效果更好。

为了排出与水分离后的剩余残渣,沉淀区域与隔离板形成沉渣区域142,在分离筒11设有与沉渣区域142连通的第二排渣口,而沉淀板14则朝背离隔离板的方向延伸倾斜布置,容纳沉淀的剩余残渣,再从第二排渣口排出,进行二次排渣。

本实施例中,分离筒11的内部穿设有纵向布置的转动轴,在转动轴上连接有多个搅拌杆,搅拌杆沿滤罩12的径向布置,并径向延伸沿转动轴的轴向间隔布置,从而可以对流进滤罩12内的油水进行充分搅拌,然后沉降残渣,使分离更充分。

另外,在分离筒11外设有集油筒15,能对从分离筒11的顶部排出的油进行收集,集油筒15与排油口通过集油管连通,这样能迅速的收集分离出的油,不至于浪费。

一般在安装油水分离机的时候考虑到具体空间大小,安装时进液口与外界的进液管连通,但实际情况可能会错开,因此在分离筒11的两侧均设有进液口,与外界的进液管连通,方便随时改变位置。

分离筒11的上部是呈下大上小的形状,由于油整体较少,这样更方便对厨余垃圾中的油水进行分离,分离效果更好。

另外,在滤罩12的顶部也连通着分离筒11的上部,与第一区域133以及第二区域134均有连通,这样从进液口进入的油水即可在滤罩12内进行第一次的油水分离,从而能对厨房垃圾中的油水分离的更彻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