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规模禽舍强排式风口的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768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规模禽舍强排式风口的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禽养殖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规模禽舍强排式风口的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土地资源紧缺、环保力度加大的双重压力下,家禽养殖逐步向规模化、设施化、自动化发展。规模场的兴起给家禽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饲养密度的增加对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禽粪便和废水的排放问题已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主管部门和养殖场户也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但是禽舍内部尘埃气体直排问题仍未被重视。目前,规模禽舍多为封闭式,舍内大量的尘埃物质随着排风扇直接排向舍外,不仅对环境造成影响,而且还存在防疫隐患。因此,规模禽舍降尘问题也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规模禽舍强排式风口的降尘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规模禽舍强排式风口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捕尘网框架、捕尘网、喷水管、连接管、过滤器、水泵、接水槽和排水沟;所述捕尘网框架为前面敞开的长方体结构,捕尘网框架的前面与禽舍风口相对,捕尘网框架的顶面、后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均铺设有捕尘网;所述喷水管和连接管相连通,共同构成罩设在捕尘网框架外的长方体管道框架,所述管道框架的前面与捕尘网框架的前面相接,管道框架顶部的四根管道为喷水管,除喷水管以外的其余管道为连接管,喷水管中除了与捕尘网框架的前面相接的部分均开设有喷水孔;连接管的进水口依次连接至过滤器和水泵,所述水泵安装在接水槽中;所述排水沟为安装在喷水管正下方的环形沟,排水沟的排水口通向接水槽。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还包括防雨装置,所述防雨装置设置在管道框架的顶端,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所述捕尘网框架由热镀锌或不锈钢管焊接而成,设置在离禽舍出风口2.5m处。

所述捕尘网由阻燃尼龙网制成,网孔为40目。

所述排水沟具有一定坡度,可将沟内水流引入接水槽,排水沟宽15cm、深10cm,接水槽长2m、宽2m、深1.6m。

所述喷水孔的孔径为0.1-0.3mm,相邻两孔之间的距离小于1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方便装卸,清洗;降尘效果好,能沉降由禽舍排出的80%的灰尘,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的降尘装置,包括:捕尘网框架1、捕尘网2、喷水管3、连接管4、过滤器5、水泵6、接水槽7、排水沟8和防雨装置10。

捕尘网框架1为前面敞开的长方体结构,由热镀锌管或钢管焊接而成,框架的形状与尺寸根据禽舍的横截面而定,框架与禽舍同宽,高与禽舍屋檐同高,设置在离禽舍出风口(风机端)2.5米处,通过热镀锌管焊接固定在禽舍出风口端,捕尘网框架1的前面与禽舍风口相对。捕尘网2铺设在捕尘网框架1上形成捕尘面,阻隔在风机出风口捕捉粉尘。捕尘网2选择柔韧性好的阻燃尼龙材质制作,网孔一般选择40目。捕尘网框架1与禽舍出风口之间形成的空间,其顶面、后面和左右侧面都应铺设捕尘网2。

喷水管3、连接管4、过滤器5和水泵6共同形成了水帘系统。喷水管3和连接管4相连通,共同构成罩设在捕尘网框架1外的长方体管道框架9,管道框架9的前面与捕尘网框架1的前面相接,管道框架9顶部的四根管道为喷水管3,连接成矩形,除喷水管3以外的其余管道为连接管4。喷水管3设置在距离捕尘网2约1.5米处,高度与捕尘网框架1同高,如图3所示,喷水管3中除了与捕尘网框架1的前面相接的部分均开设有喷水孔10,喷水孔10分布均匀,孔径为0.1-0.3mm,相邻两孔之间距离在1cm以下。连接管4上没有水孔,只起到连接和回流的作用,连接管4的进水口依次连接至过滤器5和水泵6,过滤器5和水泵6安装在接水槽7中,水泵6一端接水源,另一端接过滤器5,水流经过滤器5过滤后进入连接管4,再进入喷水管3,多余的水流在经连接管4进入接水槽7。

接水槽7和排水沟8共同构成排水系统。排水沟8建设在与喷水管3平行的地面上,宽15cm、深10cm,为安装在喷水管3正下方的环形沟。排水沟8一侧设置接水槽7,接水槽7长2m、宽2m、深1.6m,需配置盖板。排水沟8具有一定坡度,可将沟内水流引入接水槽7。

防雨装置10可选用铝合金材料,尺寸根据防尘设施的尺寸而定,防止雨天影响防尘效果。

使用时,要求先组装好捕尘网框架1,然后铺设捕尘网2,将捕尘网框架1与禽舍风机端形成的长方体空间的顶面、后面和左右面都铺设捕尘网2,这样禽舍排风扇排出的气流全部都能经捕尘网2过滤后排出。捕尘网应便于拆装,侧面可安装磁性门帘,方便工作人员进出打扫。捕尘网2内部空间地面灰尘应每天清扫,同时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清洗或更换捕尘网2。

喷水管3与捕尘网2顶端同高,与连接管4形成的长方形正好将捕尘网框架1顶端的长方形包括其中。喷水管3上有喷水孔10,喷水孔10喷出的水帘可沉降已经经过捕尘网2过滤排出的尘埃,起到二次降尘的作用。水泵6设置在接水槽7底部,水泵6抽出的水经过滤器5过滤后进入连接管4,然后进入喷水管3,形成水帘,多余的水再由连接管4回流至接水槽7中,形成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喷水管3中喷出的水流,因地势的落差经排水沟8,最终回流至接水槽7。回流的水中会含有尘埃,因此要定期清洁排水沟8及接水槽7。

需要注意的是,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