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搅拌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483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散热搅拌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散热搅拌桶。



背景技术:

涂料分散机是涂料等固体进行搅拌、分散、溶解的高效设备,适用于涂料、染料、油墨等物料的混合、溶解、分散、细化。在分散搅拌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长,搅拌罐的温度也随之升高,涂料的搅拌温度需要在一个合适范围内,如果温度升得太高,对涂料的质量会产生影响。所以现在有了在搅拌桶的外侧设置一个冷却桶;对搅拌桶进行冷却,但是由于搅拌的涂料由高温直接降低到低温时会出现凝结,凝结的涂料会与搅拌桶的内壁粘附,粘附的涂料由于凝结导致搅拌不均匀,且掉落后会使搅拌后的涂料中存在凝结块影响涂料的品质,在搅拌完成后,对于粘附在搅拌桶内壁上的凝结块不能较好的清理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效散热搅拌桶,可以防止冷却过程中,冷却液温度与搅拌桶内温度温差较大,防止搅拌过程中出现凝结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高效散热搅拌桶包括内壳、外壳、内管、水泵和水槽;所述内壳和外壳均为圆桶形;所述内壳安装在外壳内,且通过支撑杆与外壳固接;所述内壳外表面与外壳内表面不接触;所述内管为柔性的;所述内管呈螺旋状的缠绕在内壳外表面;所述内管缠绕后形成的圆桶状与外壳之间形成冷却空间;所述内管的一端与冷却空间上部连通,另一端与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水槽连通;所述水槽与冷却空间底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完全包裹式的缠绕在内壳的外表面;所述内管包裹内壳外表面的厚度为5~10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水槽与冷却空间通过导入管连通;所述导入管成弧形,且弧形直径等于外壳内圆周直径;所述导入管与外壳圆周内表面和外壳底部内表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高效散热搅拌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外壳内壁和内壳内壁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水泵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的内壁上设有扰流块;所述扰流块随机的设置内壳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扰流块为三棱柱形;所述扰流块的一个棱柱形与内壳内壁固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通过在内壳的外壁缠绕内管,且内管与内壳和外壳之间的冷却水连通,使得内壳不直接与温度较低的冷区水接触,通过内管传递热量,降低了内壳的内外壁的温度差,防止了内壳内壁的凝结,且也保证了散热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壳;2.外壳;3.内管;4.水泵;5.水槽;6.导入管;7.温度传感器;8.控制器;9.扰流块;10.支撑杆;11.冷却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高效散热搅拌桶包括内壳1、外壳2、内管3、水泵5和水槽5;内壳1和外壳2均为圆桶形;内壳1安装在外壳2内,且通过支撑杆10与外壳2固接;内壳1外表面与外壳2内表面不接触;内管3为柔性的;内管3呈螺旋状的缠绕在内壳1外表面;内管3缠绕后形成的圆桶状与外壳2之间形成冷却空间11;内管3的一端与冷却空间11上部连通,另一端与水泵5的进水端连通;水泵5的出水端与水槽5连通;水槽5与冷却空间11底部连通;

通过设置外壳2和内壳1,在内壳1和外壳2之间设置冷却空间11作为散热区域,通过在内壳1外壁设置内管3从而将内壳1与散热空间形成一个缓冲区,使得内壳1外壁不直接与冷却水直接接触,通过将内管3的进水端与冷却空间11连通,从而使得进入内管3的水已被冷却空间11加热,从而使得内壳1的内外壁的温差不会较大,从而实现内壳1内壁不会形成冷凝结。

内管3完全包裹式的缠绕在内壳1的外表面;内管3包裹内壳1外表面的厚度为6厘米。设置为6厘米可以保证内管3内的水不会被内壳1的水快速加热,从而降低了内壳1向内管3散热的效率。

水槽5与冷却空间11通过导入管6连通;导入管6成弧形,且弧形直径等于外壳2内圆周直径;导入管6与外壳2圆周内表面和外壳2底部内表面接触;将冷却水进入端设置在外壳2内部的底部,可以实现冷却水被加热后上升,提高冷却水的换热效率,且通过将导入管6设置为弧形那么可以提高冷却水与内管3外壁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使得内管3的热量更多更快的传递到冷却空间11的冷却水中。

高效散热搅拌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7和控制器8;外壳2内壁和内壳1内壁均设有温度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7与控制器8电连接;水泵5与控制器8电连接。控制器8采用51单片机根据本实施例所需进行编程设计;通过温度传感器7可以知道内壳1内的搅拌料的温度以及冷却水的温度,从而控制水泵5的抽水速率已达到内壳1内的搅拌料的散热要求。

内壳1的内壁上设有扰流块9;扰流块9随机的设置内壳1的内壁上。设置扰流块9可以保证位于内壳1内的搅拌料可以更为均匀的进行搅拌。

扰流块9为三棱柱形;扰流块9的一个棱柱形与内壳1内壁固接。设置为三棱柱形从而使得搅拌料与扰流块9接触的时候形成一个压差空间,从而形成紊流,提高搅拌料之间的混合程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将搅拌料倒入内壳1内,将搅拌器插入搅拌料中,启动搅拌器,使得搅拌料开始搅拌,随着搅拌的发生,搅拌料的温度上升,启动控制器8,控制器8接收温度传感器7的信号并控制水泵5的工作。

当水泵5开始工作后,内管3的中水通过水泵5进入水槽5内,水槽5内的液面升高,水槽5内的水通过导入管6进入冷却空间11,通过倒入管的冷却水经过倒入管的引流后,呈螺旋状的围绕冷却空间11转动,同时吸收内管3的热量后上升,上升到冷却空间11的上部的时候,进入内管3的入口,已经有一定温度的冷却水进入内管3后吸收内壳1的热量,此时内管3中的水与内壳1内壁的搅拌料温度差相对较小,不会使得内壳1内壁出现凝结。

当内壳1内的搅拌料温度较高,冷却水的温度较低的时候,控制水泵5加速工作,以提高换热效率,当内壳1温度较低的时候,减低水泵5工作效率,以使得搅拌料的温度维持在合适区间,当内壳1的温度和外壳2的温度均较高的时候,控制水泵5工作,如果内壳1温度没有下降,控制器8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搅拌料温度过高。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