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3523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有机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有机废气的处理方式普遍采用活性炭吸附法,通过活性炭吸附废气,当吸附饱和后,活性炭脱附再生,将废气吹脱后催化燃烧,转化为无害物质,再生后的活性炭继续使用。当活性炭再生到一定次数后,吸附容量明显下降,则需要再生或更新活性炭。

在有机废气处理装置中设置有用于装活性炭的箱体,该箱体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位于顶部的活性炭添加口、位于底部的活性炭排出口,在更换活性炭时,需要停止处理有机废气的处理,然后更换活性炭,这种更换方式会降低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

预过滤箱,其内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预过滤网,且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废气入口和一个废气出口;

管路分配器Ⅰ,所述管路分配器Ⅰ设置有一个进气口和若干安装有气阀的出气口,其进气口与所述预过滤箱的废气出口连接;

管路分配器Ⅱ,所述管路分配器Ⅱ设置有一个出气口和若干安装有气阀的进气口;

若干两端开口且内部装有活性炭的活性炭吸附筒,所述活性炭吸附筒与所述管路分配器Ⅰ的出气口之间、所述活性炭吸附筒与所述管路分配器Ⅱ的进气口之间均一一对应,所述管路分配器Ⅰ的出气口与所述管路分配器Ⅱ的进气口一一对应且通过所述活性炭吸附筒连通,所述活性炭吸附筒与所述管路分配器Ⅰ之间、所述活性炭吸附筒与所述管路分配器Ⅱ之间均通过可拆卸式密封结构连接;

竖直安装的排气管,其进口位于底部且出口位于顶部;

气泵,连接于所述管路分配器Ⅱ与所述排气管之间,其进口与所述管路分配器Ⅱ的出气口连接且出口与所述排气管的进口连接。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预过滤箱、所述管路分配器Ⅰ、所述管路分配器Ⅱ、所述排气管和所述气泵均固定安装在一水平布置的底座板上。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底座板还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若干层托板,每层所述托板上均对应托住其中一个所述活性炭吸附筒。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预过滤箱设置有插槽,所述预过滤网连接有密封板,所述预过滤网从所述预过滤箱的插槽插入,所述密封板与所述预过滤箱密封连接且通过若干螺钉固定。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活性炭吸附筒为水平安装的直筒,其左端口为小径端口,右端口为大径端口,所述小径端口与所述管路分配器Ⅰ的出气口通过管接头Ⅰ密封连接,所述大径端口与所述管路分配器Ⅱ的进气口通过管接头Ⅱ密封连接。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管接头Ⅰ与所述管接头Ⅱ均为螺纹连接式结构。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活性炭吸附筒表面设置有若干防滑凸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有若干活性炭吸附筒,相邻两活性炭吸附筒之间的气路设计有气阀,能够同时利用其中一个或多个活性炭吸附筒对有机废气进行吸附处理,有机废气的处理速率具有可调节性;如果需要更换某个活性炭吸附筒内的活性炭,可将对应的气阀关闭使该活性炭吸附筒不通,再将其更换,其它活性炭吸附筒内的活性炭仍可继续处理有机废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有机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活性炭吸附筒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底座板,2-预过滤箱,3-预过滤网,4-密封板,5-管路分配器Ⅰ,6-气阀,7-管接头Ⅰ,8-活性炭吸附筒,9-支架,10-托板,11-管接头Ⅱ,12-管路分配器Ⅱ,13-气泵,14-排气管,15-防滑凸棱,16-活性炭,17-小径端口,18-大径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

预过滤箱2,其内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预过滤网3,且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废气入口和一个废气出口;

管路分配器Ⅰ5,管路分配器Ⅰ5设置有一个进气口和若干安装有气阀6的出气口,其进气口与预过滤箱2的废气出口连接;

管路分配器Ⅱ12,管路分配器Ⅱ12设置有一个出气口和若干安装有气阀6的进气口;

若干两端开口且内部装有活性炭16的活性炭吸附筒8,活性炭吸附筒8与管路分配器Ⅰ5的出气口之间、活性炭吸附筒8与管路分配器Ⅱ12的进气口之间均一一对应,管路分配器Ⅰ5的出气口与管路分配器Ⅱ12的进气口一一对应且通过活性炭吸附筒8连通,活性炭吸附筒8与管路分配器Ⅰ5之间、活性炭吸附筒8与管路分配器Ⅱ12之间均通过可拆卸式密封结构连接;

竖直安装的排气管14,其进口位于底部且出口位于顶部;

气泵13,连接于管路分配器Ⅱ12与排气管14之间,其进口与管路分配器Ⅱ12的出气口连接且出口与排气管14的进口连接。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预过滤箱2、管路分配器Ⅰ5、管路分配器Ⅱ12、排气管14和气泵13均固定安装在一水平布置的底座板1上。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底座板1还固定安装有支架9,支架9上设置有若干层托板10,每层托板10上均对应托住其中一个活性炭吸附筒8。支架9及其上的托板10设计,可避免将活性炭吸附筒8所有的重量均集中在两连接端口处,增强了活性炭吸附筒8的连接端口强度。

作为本专利预过滤网3的可拆卸式结构选择,预过滤箱2设置有插槽,预过滤网3连接有密封板4,预过滤网3从预过滤箱2的插槽插入,密封板4与预过滤箱2密封连接且通过若干螺钉固定。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活性炭吸附筒8为水平安装的直筒,其左端口为小径端口17,右端口为大径端口18,小径端口17与管路分配器Ⅰ5的出气口通过管接头Ⅰ7密封连接,大径端口18与管路分配器Ⅱ12的进气口通过管接头Ⅱ11密封连接。活性炭吸附筒8的大径端口18和小径端口17设计,利于将装入或倒出活性炭16。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管接头Ⅰ7与管接头Ⅱ11均为螺纹连接式结构,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管接头结构,在连接时,需要在螺纹处缠绕生胶带。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活性炭吸附筒8表面设置有若干防滑凸棱15,在转动活性炭吸附筒8时能够防止打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有机废气从预过滤箱2的废气入口处进入,经过预过滤网3滤去较大颗粒的杂质,之后进入管路分配器Ⅰ5中;

在管路分配器Ⅰ5中进行气路分配后进入对应的活性炭吸附筒8中,活性炭对有机废气进行吸附处理,处理后的气体进入管路分配器Ⅱ12中汇合;

气体的流动通过气泵13实现,气泵13将管路分配器Ⅱ12中的气体泵送至排气管14中排至大气中,排气管14的高度可根据周边环境而定。

如果需要更换或清洗预过滤网3,可松开螺钉,然后将预过滤网3直接拉出操作。

如果需要更换或处理某一个活性炭中的活性炭,以更换图1中间活性炭吸附筒8中的活性炭为例,关闭其对应管路分配器Ⅰ5中的出气口气阀6,关闭其对应管路分配器Ⅱ12中的进气口气阀6,切断了该活性炭吸附筒8的气路,此时便松开两端的管接头,将活性炭吸附筒8取下,将其内部的活性炭从大径端口18倒出处理或更换;

在上述更换活性炭过程中时,其它活性炭吸附筒8仍然正常工作;

如果需要更换多个性炭吸附筒,操作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同。

按照上述实施方式,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