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喷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4787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喷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涂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手机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聚氨酯涂料(PU coating)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类涂料,可以分为双组分聚聚氨酯涂料和单组份聚氨酯涂料;双组份聚氨酯涂料一般由异氰酸酯预聚物和喊羟基树脂两部分组成,通常称为固化剂组份和主剂组份。这一类涂料的应用范围极广,可用于木器涂料、汽车修补涂料、防腐涂料、地坪漆、电子涂料等,通常手机外壳表面也设置有聚氨酯涂层。

聚氨酯涂料具有成膜温度低、附着力强、耐磨性好、硬度大以及耐化学品、防水等优异性能,通常在手机壳的制作过程中时,可将聚氨酯涂料涂覆在手机壳的底壁上,可增强手机壳的耐磨性、使用寿命以及防水性。

如公告号为“CN 202498003 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手机套喷涂治具,在上述专利所公开的结构中,主要包括底座及连接在底座上的弹力支撑架,该弹力支撑架包括两条弹力臂,弹力臂的顶端为尖锥结构;喷涂时,将手机壳的两端内侧分别卡接在弹力支撑架上,使手机套和底座之间形成一个无遮挡空间,顶端的尖锥减少了弹力臂和手机套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产品出现明显的未喷涂痕迹。

在此,我们提供一种在手机壳表面进行部分喷涂的手机喷涂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喷涂装置,方便在手机壳表面进行喷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手机喷涂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还包括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成一体的固定装置,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手机的容纳腔,所述上壳体、下壳体上开设有喷涂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喷涂的手机或手机壳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容纳腔中,并利用固定装置将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固定,避免在喷漆的过程中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发生脱落;固定完毕后,在上壳体或下壳体表面进行喷漆处理,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遮挡作用下,喷漆仅能从喷涂槽处落在手机或手机壳上,从而在手机或手机壳处形成与喷涂槽形状相同的喷漆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下壳体上的卡接块和设置在上壳体上且能配合卡接在卡接块上的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下壳体放置在平面上,将待涂覆的手机或手机壳放置在下壳体上,之后将上壳体扣设在下壳体上,并使设置在上壳体上的卡接槽配合卡扣在下壳体上的卡接块中,完成啥、下壳体之间的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朝向下壳体的面向上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上壳体背离下壳体的面且避开第一凹槽的位置处向下凹陷形成第二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上壳体朝向下壳体的面上凹陷形成第一凹槽,上壳体背离下壳体的面上凹陷形成第二凹槽,在喷涂过程中,第二凹槽的背面抵接在手机上,减小这种手机喷涂装置与手机的接触面积,减小上壳体与手机之间发生磨损或压坏等情况的产生。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中设置有横亘在第一凹槽中的加强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第一凹槽中的加强条可增强上壳体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侧壁设置有握持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喷涂加工之前或之后,都可利用设置在上壳体侧壁上的握持部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或与下壳体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背离下壳体的面与加强条对应设置有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条的设置同样可以增强上壳体的整体结构强度,其次凸条和加强条的厚度不同,有助于操作者分辨上壳体的正反面。

作为优选,所述喷涂槽表面设置有磨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磨砂是指将原本表面光滑的物体变得不光滑,使得光照射在表面形成漫反射;由于磨砂层表面较为粗糙所以喷漆较难在其表面附着,清洗擦拭都较为容易;其次操作人员长时间工作之后可能会产生视觉疲劳,光线在磨砂层表面漫反射有利于缓解操作人员的视觉疲劳。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标记箭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上壳体上的标记箭头有助于操作者判断出上壳体的放置方向,避免在放置过程中上壳体倒置,致使漆喷涂在错误的位置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待喷涂的手机或手机壳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容纳腔中,并利用固定装置将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固定,避免在喷漆的过程中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发生脱落;固定完毕后,在上壳体或下壳体表面进行喷漆处理,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遮挡作用下,喷漆仅能从喷涂槽处落在手机或手机壳上,从而在手机或手机壳处形成与喷涂槽形状相同的喷漆形状;

2.在喷涂加工之前或之后,都可利用设置在上壳体侧壁上的握持部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或与下壳体分离;

3.磨砂是指将原本表面光滑的物体变得不光滑,使得光照射在表面形成漫反射;由于磨砂层表面较为粗糙所以喷漆较难在其表面附着,清洗擦拭都较为容易;其次操作人员长时间工作之后可能会产生视觉疲劳,光线在磨砂层表面漫反射有利于缓解操作人员的视觉疲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4是实施例中上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壳体;11、喷涂槽;12、卡接槽;13、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41、加强条;15、第一延伸部;16、凸起;17、磨砂层;18、标记箭头;2、下壳体;21、卡接块;3、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手机喷涂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手机或手机壳的容纳腔3,上壳体1上和下壳体2上均开设有若干喷涂槽11,喷涂槽11对应设置在手机或手机壳需要喷漆的位置处。

如图2和图3所示,用于将上壳体1和下壳体2固定成一整体的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下壳体2上的卡接块21以及设置在上壳体1上的卡接槽12,卡接槽12配合卡接在卡接块21上,从而完成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的固定。

如图3和图4所示,上壳体1背离下壳体2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槽13,从上壳体1朝向下壳体2的表面凹陷形成第二凹槽14,第二凹槽14中设置有加强条141,加强条141的上表面与第一凹槽13的齐平,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条加强条141,第二凹槽14的背面还设置有凸起16。

如图1和图3所示,喷涂槽11上设置有磨砂层17,喷漆喷涂至磨砂层17上之后较难附着,以便擦拭。

如图1和图3所示,上壳体1表面设置有标记箭头18,标记箭头18为凸刻。

如图1所示,上壳体1和下壳体2均为一体成型,且由PVC等注塑而成。

如图1所示,上壳体1侧壁上设置有握持部,本实施例中表现的握持部是在上壳体1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延伸部15。

使用方法:将下壳体2放置在平面上或工作台上,再将待喷涂手机或手机壳放置在容纳腔3中,将上壳体1放置在下壳体2上并利用固定装置将两者固定,避免手机从容纳腔3中脱落。

固定完毕后,打开喷枪从喷涂槽11上方对手机或手机壳进行喷涂,之后将喷涂完毕的手机或手机壳从容纳腔3中取出,即可完成喷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