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纳米涂层的涂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7586阅读:2167来源:国知局
用于纳米涂层的涂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喷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纳米涂层的涂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LED照明技术已趋成熟,并逐步占领照明市场,LED具有高效照明特性,将逐步替代传统照明行业,但是作为半导体发光材料的LED光源,本身存在炫目和光斑以及光方向性强的问题,目前各厂家已采用各种方法,如条纹PC面罩,磨沙面罩,特殊荧光粉材料等进行技术改善,但效果并不理想,条纹PC面罩可以消除刺眼,但散光现象更严重,人在这种灯下时间稍长,眼睛就容易疲劳,如果长时间用眼还会导致眼睛散光;而磨沙和乳白面罩对光损耗较大,造成能源浪费。鉴于此,新型纳米照明技术迎来广泛市场。纳米涂层照明技术能有效提高光线的全反射率及漫反射率,扩大光线照射范围,使光线更柔和、均匀,避免局部过明或过暗,具有减少炫光、保护视力等优点。

在生产纳米涂层灯具时,需要使用喷涂装置在灯壳上涂布上纳米涂层。现有涂布装置通常包括机台,在机台上转动连接有加工台,加工台上方同时设有喷头,进行喷涂时,将灯壳置于加工台上,旋转加工台或喷头中的一个,使得纳米涂层在灯壳上均匀分布,实现纳米涂层的均匀喷涂。但是过程中,需要手持续推动加工台旋转或是手持喷头进行绕圈式喷涂,工人操作极不方便,既浪费了人力,又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用于纳米涂层的涂布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转动加工台或喷头实现均匀涂抹的问题,提高灯具纳米涂层的加工效率,便于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用于纳米涂层的涂布装置,包括机台和喷涂箱,机台上转动连接有加工台,喷涂箱上设有喷头,喷头位于加工台的上方,加工台与机台之间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机台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加工台上,支撑柱内部设有中空腔,中空腔内设有隔板,隔板将中空腔分隔为下侧的第一腔室和上侧的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设有电机,电机包括穿过隔板并向第二腔室延伸的动力轴,第二腔室内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动力轴和加工台上,转轴上套接有皮带,第二腔室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加工台外侧的机台上设有轴梁,轴梁的内部也设有腔体,腔体内转动连接有连杆,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正对,皮带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套接在连杆上,连杆上固定连接有主齿轮,主齿轮的外侧啮合有从齿轮,从齿轮转动连接在轴梁上,喷头固定连接在从齿轮上。

本方案的原理是:加工时,灯壳被扣在加工台上。当电机工作时,将通过动力轴带动转轴旋转,转轴一方面带动固定连接的加工台转动,使加工台上的灯壳转动而实现均匀喷涂,另一方面通过皮带带动连杆转动,固定连接在连杆上的主齿轮跟随转动,从而推动外侧的从齿轮旋转,从齿轮上的喷头跟随从齿轮转动,从而在灯壳的上方进行绕圈式喷涂。由于主齿轮和从齿轮之间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因此喷头的旋转方向与灯壳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二者间的相对转动,使得灯壳得以全面均匀喷涂,提高了喷涂的质量。

本方案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工台、连杆、主齿轮和从齿轮的共同旋转,使得灯壳和喷头向相反的方向共同转动,既实现了装置的自动化操作,避免了人工操作的繁琐,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加工效率,又实现了灯壳的全面均匀喷涂,提升了纳米涂层的喷涂质量和喷涂效果。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加工台上固定连接有载物板,载物板位于加工台的下方,载物板上设有气缸,气缸包括伸缩杆,伸缩杆上固定连接有支杆,支杆穿过加工台,且支杆位于加工台上方的部位上铰接有推杆,推杆远离支杆的一端铰接有抵紧头,抵紧头滑动连接在加工台上。当气缸工作,伸缩杆收缩时,将通过推杆推动抵紧头在加工台上向灯壳的内侧壁滑动,从而将灯壳抵紧在加工台上,实现灯壳的固定,防止灯壳在加工台旋转的过程中从加工台上脱离,保证对灯壳的有力固定。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支杆位于加工台下方的部位上固定连接有抵块。伸缩杆收缩时,抵块能够向下抵紧灯壳的边沿,加强对灯壳的固定效果,实现灯壳的稳定喷涂。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支杆有多根,多根支杆均固定连接在伸缩杆上。多根支杆能够同时对灯壳的多个部位进行抵紧固定,以加强对灯壳的固定效果,保持灯壳位置的固定。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载物板中部设有穿孔,支撑柱穿过穿孔,载物板转动连接在支撑柱上。将载物板连接在支撑柱上,能够减小载物板所承受的压力,保持载物板结构的稳定。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轴梁上转动连接有刮片,刮片外侧包裹有海绵层,刮片靠近加工台的上表面。加工台转动时,刮片与加工台上的灯壳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对灯壳上的纳米涂层进行涂抹,一方面将纳米涂层抹匀,另一方面将多余的纳米涂料刮下,提高纳米涂层的涂布质量。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刮片上套接有挤压筒,挤压筒呈锥形,刮片下方的机台上设有收纳箱。滑动挤压筒,能够对刮片上刮下的纳米涂料进行脱离,实现多余纳米涂料的回收,挤压筒设置成锥形,当挤压筒将纳米涂料刮下后,纳米涂料将沿挤压筒的锥形内侧壁滑落至收纳箱中,防止纳米涂料四处滴落,保持加工环境的洁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纳米涂层的涂布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杆与加工台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台1、加工台2、支撑柱3、轴梁4、第一腔室5、第二腔室6、电机7、转轴8、第一通孔9、皮带10、连杆11、第二通孔12、主齿轮13、从齿轮14、载物板15、气缸16、支杆17、推杆18、抵紧头19、抵块20、刮片21、挤压筒22、收纳箱23、喷涂箱24、喷头25。

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用于纳米涂层的涂布装置,包括机台1,机台1上焊接有支撑柱3,支撑柱3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加工台2,支撑柱3内部设有中空腔,中空腔内设有隔板,隔板将中空腔分隔为下侧的第一腔室5和上侧的第二腔室6,第一腔室5内设有电机7。电机7包括穿过隔板并向第二腔室6延伸的动力轴,第二腔室6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8,转轴8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在动力轴和加工台2上,转轴8中部套接有皮带10,第二腔室6的左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9。加工台2左侧的机台1上设有轴梁4,轴梁4的内部也设有腔体,腔体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杆11,腔体的右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12,第二通孔12与第一通孔9正对,皮带10依次穿过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2并套接在连杆11上,连杆11上部通过普通平键固定连接有主齿轮13,主齿轮13的外侧啮合有从齿轮14,从齿轮14通过齿轮轴转动连接在轴梁4上。轴梁4上还设有喷涂箱24,喷涂箱24上设有喷头25,喷头25位于加工台2的上方,喷头25焊接在从齿轮14上。轴梁4中部套接有套筒,套筒上设有刮片21,刮片21外侧包裹有海绵层,刮片21右端靠近加工台2的上表面。刮片21上套接有锥形的挤压筒22,刮片21下方的机台1上设有收纳箱23。

加工台2下端连接有载物板15,载物板15中部设有穿孔,支撑柱3穿过穿孔,且载物板15转动连接在支撑柱3上。载物板15上设有气缸16,气缸16包括伸缩杆,如图2所示,伸缩杆上焊接有两根支杆17,两根支杆17均穿过加工台2,且支杆17位于加工台2上方的部位上均铰接有推杆18,推杆18远离支杆17的一端铰接有抵紧头19,抵紧头19滑动连接在加工台2上,支杆17位于加工台2下方的部位上均固定连接有抵块20。

本实施例中,实际应用时,参照图1,将灯壳扣在加工台2上,灯壳的边沿卡在抵块20的下方。启动气缸16,气缸16的伸缩轴收缩,支杆17通过推杆18推动抵紧头19在加工台2上滑动并抵紧在灯壳上,实现灯壳的初步固定,同时抵块20跟随伸缩轴下移而下抵在灯壳的边沿上,增强对灯壳的固定效果,防止灯壳脱离加工台2,实现对灯壳的稳定加工。启动电机7,电机7带动转轴8旋转,使与转轴8固定连接的加工台2转动,由此实现灯壳的自动旋转。同时转轴8通过皮带10带动连杆11转动,使连杆11带动主齿轮13旋转,主齿轮13推动从齿轮14旋转,使得固定连接在从齿轮14上的喷头25共同转动,由于啮合作用,从齿轮14与主齿轮13的旋转方向相反,因此,喷头25的移动方向与灯壳的移动方向相反,能够防止纳米涂层在灯壳上堆叠过厚,实现纳米涂层的均匀喷涂。灯壳旋转进行喷涂的过程中,刮片21擦拭灯壳的表面,将灯壳上的纳米涂层擦拭刮平,实现纳米涂层的均匀涂抹,并将多余的纳米涂料刮下。

完成灯壳的加工后,转动刮片21至收纳箱23的正上方,并沿刮片21移动挤压筒22,挤压筒22将刮片21上吸附的纳米涂料挤压脱下,脱离后的纳米涂料落入收纳箱23中进行收集。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