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6124发布日期:2018-11-09 21:03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通过液体进行除尘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在钢铁、火力发电、水泥、采矿等行业中,空气中会混入大量的粉尘和灰尘,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进一步加剧空气污染;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环保政策日益严厉,各生产厂家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采用大量的除尘设备来处理污染废气、治理岗位粉尘,其中最常见的除尘方式是布袋除尘;

然而,布袋除尘由于自身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必然具有一些缺陷,布袋体积较大,在温度较高的气流冲击下,必然存在受力不均衡的情况,从而导致布袋损坏速率较高,而且更换维修过程比较繁琐,所以事实上很多厂商都在过滤除尘设备受损的情况下继续工作,直至下一次环保检查,虽然做法有待商榷,其所面临的困难却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是更换维修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过高,一般企业难以负担,为此,发明人希望设计出一种全新的除尘净化设备,以克服现有除尘净化设备的缺陷;

经过研究发现,滤网结构可以吸附气体中的颗粒物,溶液或者普通的水也是可以通过溶解或者冲刷的方式留下空气中携带的颗粒物;当把含有颗粒物的空气引入到水中时,空气是以较大的气泡形式存在的,与溶液或者水的接触面积较小,接触时间较短,空气中携带的颗粒物很少会被溶液/水溶解或冲走,所以如何使得空气以小气泡的形式与溶液或水接触是制约该中除尘设备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另外,携带有杂质的空气通过液体,经过溶解冲刷后,大部分杂质溶解在液体中,或者在液体中形成悬浊液,但还有一部分杂质被气泡包裹并悬浮在液体中,当后续的空气通过时,液体表面处会剧烈翻滚,类似于液体沸腾时的景象,但是此时所述包覆有杂质的气泡和形成悬浊液的杂质都可能被翻滚到液面顶部与液面顶部的空气接触,最终再次回到空气中,所以最终得到的空气净化效果不够理想,为此,如果能够将液体与经过液体处理的空气分隔开,就能够阻止已经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物等杂质再次回到空气中,通过液体进行空气净化的最终效果将会得到极大加强;

由于上述原因,本发明人对空气净化器的具体构造做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以便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的空气净化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包括针对不同浓度、不同颗粒物大小的多级液体储罐,使得待净化的空气逐一通过多个液体储罐;其中,液体储罐都是密闭结构,其中都盛装有可溶解或者冲走颗粒物的液体,第一液体储罐上第一管道的进气端位于液体储罐外部,出气端插入到液体储罐的液面下,在出气端设置有滤网,所述出气端是向斜上方倾斜的,以便于收集被滤网阻隔的颗粒物,第二液体储罐上第二管道的进气端位于第一液体储罐内液面上方,第二管道的出气端位于第二液体储罐中的液面下方,以便于对经过第一液体储罐的空气做进一步处理,从而完成本实用新型。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该净化器包括密闭的第一液体储罐1和第二液体储罐2;

在所述第一液体储罐1和第二液体储罐2中都盛装有液体,

在第一液体储罐1中设置有第一管道3,所述第一管道3的进气端在第一液体储罐1外部,所述第一管道3的出气端位于第一液体储罐1中液体内,

第一液体储罐1和第二液体储罐2之间通过第二管道4连接;

在第二液体储罐2中设置有第三管道5,所述第三管道5的进气端位于第二液体储罐2中液体的液面上方,所述第三管道5 的出气端位于第二液体储罐2外部。

其中,所述第二管道4的进气端位于第一液体储罐1中液体的液面上方,所述第二管道4的出气端位于第二液体储罐2中液体内。

其中,在第一管道3的出气端和第二管道4的出气端都设置有滤网6。

其中,通过第一管道3的进气端引入待净化空气,

通过滤网6过滤待净化空气中携带的颗粒,阻止颗粒通过第一管道3的出气端和第二管道4的出气端进入到液体中。

其中,通过所述滤网6将所述待净化空气打散为细小气泡。

其中,位于第一液体储罐1内的第一管道3竖直设置,

在所述液体的液面下方,在第一管道3的中部设置有向斜上方倾斜的支管7,所述支管7与第一管道3连通,支管7上远离第一管道3的一端开口,所述滤网6设置在该开口处,所述支管 7上的开口端即为所述第一管道3的出气端。

其中,在所述第一管道3上设置有两个以上支管7,

各个所述支管7均匀分布在第一管道3周围。

其中,所述滤网6的滤眼孔径尺寸为20~50微米。

其中,在所述支管7上,在所述开口下方开设有进液口71。

其中,在第二液体储罐2中,在所述液体上方漂浮有隔离油层9。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具有滤网,能够把含有颗粒物的空气分割成多个密集的气泡,与液体充分接触,从而滤除空气中的颗粒物;

(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具有朝着斜上方延伸的支管,空气沿着支管向斜上方向移动,其中的大颗粒物被滤网拦截后,沿着支管的斜坡向下滚动,最终沿着第一管道进入到第一液体储罐的底部;

(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第二液体储罐中液体上方还漂浮有隔离油层,防止液体与第二液体储罐顶部的空气接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中第一液体储罐内支管及其附近结构的局部放大图,也是图1 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中滤网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中第二液体储罐透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器中预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

1-第一液体储罐

2-第二液体储罐

3-第一管道

4-第二管道

5-第三管道

6-滤网

7-支管

71-进液口

9-隔离油层

10-所述导流板

11-盘状导流板

12-环状导流板

81-进风口

82-出风口

83-冲洗液体

84-气体流道

85-折流板

851-上折流板

852-下折流板

853-过渡板

86-进液口

87-出液口

88-水泵

89-喷雾口

810-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器,所述空气净化器包括针对不同浓度、不同颗粒物大小的多级过滤装置,多级过滤装置串联设置,每个过滤装置都包括一个液体储罐和多个管道,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气泵等促进空气流动的动力装置;

具体来说,如图1、图2和图4中所示,该空气净化器包括密闭的第一液体储罐1和第二液体储罐2;

在所述第一液体储罐1和第二液体储罐2中都盛装有液体,该液体可以溶解或者冲走空气中的杂质,如颗粒物等,该液体优选为水溶液,其中可以根据待净化空气的成分掺杂相应物质配制成溶液,如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等等;空气中携带的杂质有一部分是可以在水等液体中溶解的,也有一部分是不能溶解的,比如细小的灰尘颗粒,所述不能溶解的颗粒在水等溶液中能形成悬浊液,并随着液体流动,即被水/液体冲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溶解既包括通常意义上的溶解,也包括上述形成悬浊液的情况。

在第一液体储罐1中设置有第一管道3,所述第一管道3的进气端在第一液体储罐1外部,所述第一管道3的出气端位于第一液体储罐1中液体内;通过第一管道向第一液体储罐中注入待过滤/净化空气,空气在与液体接触后移动到第一液体储罐顶部,同时,在所述第一液体储罐顶部设置有排气口,用以将从液体中出来的空气引导到其他液体储罐中。

第一液体储罐1和第二液体储罐2之间通过第二管道4连接;通过该第二管道4将经过第一液体储罐1处理的空气传输至第二液体储罐2;

在第二液体储罐2中设置有第三管道5,所述第三管道5的进气端位于第二液体储罐2中液体的液面上方,所述第三管道5 的出气端位于第二液体储罐2外部。通过所述第三管道5将第二液体储罐2处理的空气传输至第二液体储罐2外部,以便于及时排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中所示,所述第二管道4 的进气端位于第一液体储罐1中液体的液面上方,所述第二管道4的出气端位于第二液体储罐2中液体内,优选地该出气端插入至第二液体储罐2中液体中较深的位置,以便于从该出气端出来的空气能够与液体充分接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中所示,在第一管道3的出气端和第二管道4的出气端都设置有滤网6。

优选地,通过第一管道3的进气端引入待净化空气,

通过滤网6过滤待净化空气中携带的颗粒,阻止待净化空气中携带的颗粒通过第一管道3的出气端和第二管道4的出气端进入到液体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滤网6将所述待净化空气打散为细小气泡。所述滤网位于出气端的最外侧,一面直接与液体相接触,经过滤网的空气被分割成多个小的气泡,在多个小的气泡尚未来得及重新汇集成大气泡时就与液体接触了,从而使得空气中携带的颗粒物等杂质也与液体充分接触,其中的所述颗粒物等杂质即被液体溶解或者冲走。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位于第一液体储罐1内的第一管道3竖直设置,

在所述液体的液面下方,在第一管道3的中部设置有向斜上方倾斜的支管7,所述支管7与第一管道3连通,支管7上远离第一管道3的一端开口,所述滤网6设置在该开口处,所述支管 7上的开口端即为所述第一管道3的出气端。

所述第一管道具有两个物理结构上的远端,其中位于第一液体储罐外部的远端为进气端,设置在第一液体储罐内的远端位于液面下方,并且位于所述支管下方,由于液体有一定的压力,空气在经过支管时都从支管排出,基本不会再从位于液面下方的远端排出,所以支管开口为第一管道的出气端。

本实用新型中,竖直向上的方向为上方,与该上方方向所成夹角角度小于90度的方向都称之为斜上方;

所述支管为直筒状;

所述滤网6覆盖整个支管的开口位置,所有从支管即第一管道出气端出来的空气都必然要经过滤网6;

其中滤网6的孔径尺寸一定,只能阻隔、过滤尺寸较大的大颗粒物,所述大颗粒物被滤网拦截后,沿着支管的斜坡向下滚动/滑动,准确地说是朝着斜下方向滚动/滑动,最终滑过支管,进入到第一管道中,沿着第一管道继续向下运动,通过第一管道位于液体中的远端进入到液体储罐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中,大颗粒物是指会被所述滤网阻隔的颗粒物,所以大颗粒物的具体尺寸与滤网的孔径尺寸/目数相关;

优选地,如图1中所示,由于第一管道在液面下具有一定的长度,所述支管和第一管道位于液体中的远端之间具有预定距离,所以从出气端出来的大量气泡不会与第一液体储罐底部的大颗粒物接触,该大颗粒物可以直接从底部随着液体流动而收走。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中所示,在所述第一管道3上设置有两个以上支管7,各个所述支管7均匀分布在第一管道1周围。

每个支管7所处位置高度持平,以确保各个支管7上的压力值相等,都能够用于排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中所示,每个支管 7的形状、尺寸都一致,从而进一步确保每个支管7上滤网6所在的液面高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支管7有3-6个;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滤网6的滤眼孔径尺寸为 20~50微米,优选为30~40微米;所述滤网的目数为270-500;

优选地,所述滤网可以由细旦尼龙等材料制成,该滤网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多层。

进一步优选地,设置在支管7上滤网的滤眼孔径尺寸与设置在第二管道上滤网的滤眼孔径尺寸一致,由于滤网过滤拦截存在一定的偶然性,而且滤网孔径不能过小以至于容易被堵塞,所以采用分级、逐步过滤的方案能够获得更加的使用效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中所示,所述支管 7的延伸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20~40度,优选为25~35度。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中所示,在所述支管7上,在所述开口下方开设有进液口71。

进液口71处的液面压力大于管口处的压力,支管中的气体都从管口排出并进入到液体中,不会/难以从进液口71处排出,所以第一液体储罐中的液体可以从进液口71中进入到支管7 内,冲走支管7上被滤网阻隔的大颗粒物,加快大颗粒物进入到第一液体储罐1底部的速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4中所示,在第二液体储罐2中,在所述液体上方漂浮有隔离油层9。

所述隔离油层9有一层或多层;

所述隔离油层9的液面厚度为10~30mm;

所述隔离油层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所述隔离油层可选用不易挥发、无毒害且不溶于水的有机溶液制成。

优选地,通过所述隔离油层9封闭液体,阻止液体与第二液体储罐2中的空气接触;从而防止气泡经过液体顶面时将液体中悬浊的颗粒物等杂质带出,即使有部分颗粒物被带入到隔离油层中,由于隔离油层的密度更小,颗粒物会快速回落至液体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中所示,在所述第二液体储罐2内,在第二管道4出气端和液体液面之间设置有导流板 10。通过导流板10使得汽泡从滤网至液体液面的移动距离增加,自然使得气泡与液体的接触时间延长,能够便于液体更充分地溶解过滤空气中携带的颗粒物等杂质;当然,为了增加该接触时间的方式有很多,增加液体的液面深度是容易想到的办法,但是液面深度增加会相应增加滤网处的液体压强,就需要在空气泵上施加更大的功率,每个气泡所受到的压力也会更大,同样,所述导流板也不能设置过多,过于复杂的流动通道也会使得空气流通不畅,气流淤积,影响整体空气净化器运行的稳定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中所示,所述导流板10 包括设置在第二管道4周围的盘状导流板11和设置在第二液体储罐2内壁上的环状导流板12。优选地,多个导流板构成了截面呈S型的连续弯折的气泡流动路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中所示,该空气净化器还包括预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通风壳体,该壳体优选为长方体形状,

在所述通风壳体的左侧壁面上开设有进风口81,

在所述通风壳体的右侧壁面上开设有出风口82,所述出风口82与第一管道3的进气端相连,即进入到第一管道3的空气都是由进风口进入通风壳体后再从出风口排出的。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下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如图5中所示,位于该图中左侧的开口处为进风口 81,相应地,图5中右侧的开口处为出风口82,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为前后方向,图中上方为顶部,下方为底部。

如图5中所示,在所述通风壳体内部下方盛装有冲洗液体 83,所述冲洗液体83的液面上方为气体流道84,所述冲洗液体优选地为水;

在所述通风壳体内部还设置有折流板85,通过折流板85使得从进风口81进入到气体流道84中的空气经过弯曲路径后从出风口82排出。所述弯曲路径,如图5中所示,为连续弯折的类S型或者波浪形路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中所示,所述折流板85 包括上折流板851和下折流板852,

其中,上折流板851分别与所述通风壳体内的顶部壁面、前侧壁面和后侧壁面密封连接;

下折流板852分别与所述通风壳体内的前侧壁面和后侧壁面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折流板851的底端位于液面上方,且在进风口81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下折流板852的顶端位于上折流板851的底端之上,且所述下折流板852的顶端与通风壳体内的顶部壁面之间留有预定空隙;

所述下折流板852的底端位于液面之下,且所述下折流板 852的底端与通风壳体内的底部壁面之间留有预定空隙,以使得冲洗液体可以流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中所示,所述上折流板 851和下折流板852都竖直设置,

任意相邻的两块折流板中包括一个上折流板851和一个下折流板852。即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交替设置,互相间隔;

优选地,临近进风口81的折流板为上折流板851。

优选地,在所述上折流板851顶端设置有两个截面呈圆弧状的过渡板853,所述上折流板851通过所述过渡板853与所述通风壳体内的顶部壁面密封连接。该过渡板853位于气体流道 84中的转角处,在空气的流动过程中,其中携带的颗粒物容易碰触到所述过渡板,并附着在过渡板上,由于过渡板呈圆弧状,其上附着的颗粒物容易沿着过渡板853滑动,最终坠落到冲洗液体83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通风壳体的右侧壁面上开设有进液口86,在所述通风壳体的左侧壁面上开设有出液口 87,所述进液口86和出液口87都与所述冲洗液体83相连,所述冲洗液体83在所述通风壳体内部从右向左流动。

优选地,在所述通风壳体外部还设置有水泵88,

所述进液口86通过管道与水泵88相连。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5中所示,进液口86和出液口87都通过管道与水泵88相连,在所述管道上还连接有水箱/水池等设备,用于存储、处理含有颗粒物等杂质的冲洗液体,和/或为该装置提供新的干净的冲洗液体。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中所示,在所述通风壳体内的顶部壁面上设置有喷雾口89,

通过所述喷雾口89向经由进风口81进入到气体流道84中的空气喷雾以增加该空气中携带杂质的重量,进而使得所述杂质直接落在溶液83中或者落在折流板85上再汇集到溶液83中。

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中所示,所述喷雾口 89有多个,在每个上折流板851的两侧都设置有喷雾口89,所述喷雾口的中的冲洗液体流量可调,当其流量较小时,喷出的是水雾,能够给空气加湿,使得其上的颗粒物更容易附着或降落,当其流量调大时,喷出的是水流,而且是高速水流,能够冲刷折流板,使得折流板上吸附的颗粒物被冲击到下方的冲洗液体83中;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都是可封闭的;在所述进风口和/或出风口上设置有可开闭的挡板门,在所述进风口和/或出风口连接的导气管上设置有阀门;

在所述通风壳体的顶部壁面上开设有可闭合的通风孔 810,当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都封闭后,打开通风孔810,再关闭出液口87对应的管道,通过水泵向通风壳体中注水,基本能够将所述通风壳体注满,从而彻底洗刷掉附着在折流板等构件上的颗粒物等杂质。

以上结合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不过这些实施方式仅是范例性的,仅起到说明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种替换和改进,这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