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脱硝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3337发布日期:2018-09-01 03:21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煤电厂用的锅炉脱硝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脱销用的锅炉脱硝系统。



背景技术:

请参阅于2016年5月11日公开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201520986907.X号,其揭露了一种烟气脱硝工艺系统,包括有锅炉、热解炉、SCR反应器,烟气管道将锅炉与热解炉连接在一起,通过烟气管道直接从锅炉内引入高温烟气到热解炉内,由于锅炉烟气灰尘较高,对热解炉的要求非常高,且为防止热解炉或SCR反应器等系统被灰尘堵塞,需要不定期对其进行清理,从而增加了人工维护成本,且影响烟气脱硝工艺系统的使用。

另外,请再参阅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201721080360.2号,其揭露了一种锅炉烟气脱硝设备,将换热管道放置入锅炉炉膛内,且一端通过冷风机输送气体,通过换热管将空气换热处理后,作为后续的热解与SCR反应热源。通过该冷风机作为热解与反应气源,因冷风的温度只有常温25度以下,在经过换热处理时可能温度无法达到热解温度,不利于后续的热解与反应处理,且换热管温度从低温直接升到450度以上容易发生断裂问题。

由此,需要设计一种投资省、降低污染、维护量少的锅炉脱硝系统来适应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粉灰尘的锅炉脱硝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锅炉脱硝系统,其包括:锅炉炉膛、脱硝系统及数道管道,该管道具有炉膛烟气排出管道、连通至该脱硝系统下游的前排烟管道及后排烟管道;所述锅炉脱硝系统进一步设有位于前、后排烟管道之间的空气预热器及连通至后排烟管道上的除灰尘机构,前排烟管道连通至空气预热器与脱硝系统之间,后排烟管道连通至所述空气预热器下游;所述锅炉脱硝系统还包括换热器机构,该换热器机构设有供烟气进入的入口管道、连接入口管道的换热管及连接换热管的出口管道,所述换热管位于锅炉炉膛内,入口管道及出口管道分别延伸出锅炉炉膛外侧,且入口管道末端连通至排烟管道上,该出口管道连通至脱硝系统;上述炉膛烟气排出管道一端连通上述锅炉炉膛,另一端连通所述脱硝系统。

进一步包括有:上述后排烟管道还依次连通有脱硫塔及烟囱,且入口管道连通至除灰尘机构与脱硫塔之间的后排烟管道上。

进一步包括有:所述脱硝系统包括热解机构、SCR反应器及出风管道,该出风管道一端连通热解机构,另一端连通至炉膛烟气排出管道内,该热解机构连通上述出口管道,炉膛烟气排出管道连通至SCR反应器。

进一步包括有:所述脱硝系统包括热解机构、SCR反应器及连通热解机构与SCR反应器的出风管道,该热解机构连通上述出口管道,炉膛烟气排出管道连通至SCR反应器。

进一步包括有:所述锅炉脱硝系统进一步包括连接在入口管道上的风机。

进一步包括有:相对锅炉炉膛竖直摆放时,所述入口管道位于出口管道的下侧。

进一步包括有:上述管道具有一次风管道,该一次风管道连通上述空气预热器至锅炉炉膛的底部。

进一步包括有:上述锅炉脱硝系统设有与出口管道连通的冷风调节机构及设置在该冷风调节机构上的调节阀。

进一步包括有:所述锅炉脱硝系统进一步包括有位于脱硝系统上游的电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采用换热管放入锅炉炉膛内进行换热作为脱硝系统的高温烟气热源,并将入口管道连通至位于所述除灰尘机构下游的后排烟管道内,相对现有技术,可降低换热管及反应系统内的粉灰尘,从而确保脱硝系统长周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目标,另外,可将经脱硝系统后的烟气重新输送入换热管中换热及作为后续工序的反应处理,便于将反应后的烟气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锅炉脱硝系统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实用新型涉及到的一种锅炉脱硝系统实施方式,其包括锅炉炉膛1、换热器机构2、脱硝系统3、数个风机4、空气预热器5、冷风调节机构6、数个阀门8、电加热器9及数道管道;所述锅炉炉膛1是生成高温烟气的设备。

所述换热器机构2具有供烟气进入的入口管道21、连接入口管道的换热管 22及连接换热管22的出口管道23。所述脱硝系统3位于锅炉炉膛1外侧,所述换热管22位于锅炉炉膛1内,入口管道21及出口管道23分别延伸出锅炉炉膛1外侧,该出口管道23连通至脱硝系统3,在本实施方式,该出口管道23连通至热解机构31上(容后详述),所述入口管道21连通至后排烟管道73上。

上述风机4连通于入口管道21上,当排烟管道内的压力不够时,可通过该风机4对入口管道21内增压,便于入口管道21内烟气输送入脱硝系统3内,且经过换热后的烟气可达450℃以上,以作为后续脱硝系统3的热源;在本实施方式中,因锅炉炉膛1下侧温度相对上侧温度低,所以上述入口管道21位于出口管道23的下侧,以便低温烟气进入时,由低温开始朝高温侧逐步换热,可防止换热管22破裂及有利于均匀换热的效果。

所述锅炉脱硝系统进一步包括有位于脱硝系统3上游的电加热器9,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电加热器9是位于热解机构31上端,当锅炉炉膛1在刚开始运作过程中,由于温度较低,即换热后的烟气温度没有达到最低热解温度(如450度以上)时,可以通过电加热器5对烟气进行加热,达到脱硝系统3的热解反应需求。

所述管道包括炉膛烟气排出管道71、前排烟管道72及后排烟管道73;上述炉膛烟气排出管道71一端连通上述锅炉炉膛1,另一端连通所述脱硝系统3;该炉膛烟气排出管道71是连接于锅炉炉膛1的底部,或者理解为炉膛烟气排出管道71连接锅炉炉膛的省煤器11下端,将锅炉燃烧烟气送至上述脱硝系统内进行脱硝处理,在本实施方式,该炉膛烟气排出管道71是连接到SCR反应器32中,容后详述。

上述换热管22位于上述锅炉炉膛1的上端处,或者理解为换热管22位于锅炉炉膛处温度能高达450度以上的区域,由此,经过该锅炉炉膛1换热后的烟气输送到所述脱硝系统3中便于发生热解反应。

在本实施方式,所述脱硝系统3包括热解机构31、SCR反应器32及连接在两者之间的出风管道33,该热解机构31连通上述出口管道23,且上述出风管道 33一端连通至热解机构31上,另一端连通入炉膛烟气排出管道71内,并经由该炉膛烟气排出管道71与SCR反应器3连通,以将热解后的烟气与炉膛烟气排出管道71内的高温烟气充分混合均匀再输送到SCR反应器32中,便于充分反应,减低损耗及防止未充分反应的有害气体进入空气内,在出口管道23设有阀门8,方便系统的维护。

上述前排烟管道72连接在空气预热器5与SCR反应器32之间,后排烟管道 73连接至空气预热器5下游,并依次连通有除灰尘机构81、脱硫塔82及烟囱83,以便经过SCR反应器32的烟气经过除灰尘、脱硫处理,最终达标排放,防止污染环境,且上述入口管道21连通至后排烟管道上73上,即该入口管道21连通至除灰尘机构81下游及脱硫塔82上游之间的后排烟管道73上。

上述管道还设有一次风管道75,该一次风管道75连通上述空气预热器5至锅炉炉膛1的底部,具有对锅炉炉膛1增压、助燃等功效。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换热管22放入锅炉炉膛1内进行换热作为脱硝系统的烟气热源,并通过入口管道21一端连通至后排烟管道73内,且该入口管道21 与后排烟管道73连接处位于除灰尘机构81下游,相对现有技术,可降低管道及脱硝系统内的粉灰尘,从而确保脱硝系统3长周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目标;且该连接处的高温烟气温度可以达到110度以上,有利于实现经过换热处理的烟气温度达到所需的热解与反应温度,并可改善上述换热管22因低温迅速升高后易使换热管22裂开的问题,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即使换热后的高温烟气温度过高的话,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出口管道23上设有冷风调节机构6及设置在该冷风调节机构上的调节阀61,以调节进入出口管道23 的冷风的量可对输送脱硝系统3内的高温烟气进行调温,相对现有技术,该额外设置的冷风调节机构6有易于调节温度,保持烟气脱硝系统长周期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中,并降低消耗。

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述入口管道21连通至后排烟管道上73上,将经 SCR反应后的烟气重新输送入换热器机构2中换热及作为后续工序的反应热源,有利于将反应后的烟气回收利用。

当然,上述出风管道33也可直接连接至SCR反应器32上,将热解后的烟气直接输送到SCR反应器32中,即热解机构31连通上述出风管道33一端,出风管道33另一端与炉膛烟气排出管道71一起连通至SCR反应器32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