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的挡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335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旋转的挡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锈钢管辅助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可旋转的挡管装置。



背景技术:

不锈钢管在抛光、喷涂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加工设备对钢管的产生的作用力,使钢管在加工过程中出现轴向窜动的现象,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目前对于该问题的解决方法大多是在不锈钢管一侧增加竖直的挡柱,依靠挡柱对不锈钢管的限位来防止钢管的轴向窜动;但由于钢管在加工时需要处于旋转状态,导致挡柱在限位时会和旋转中的钢管边缘产生摩擦,从而造成不锈钢管的管口损坏;并且不锈钢管在与挡柱摩擦时还会随着管口的凹凸面出现震动、偏移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加工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因此,现有对不锈钢管的限位方式存在稳定性低、安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的挡管装置。它具有稳定性高、安全性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旋转的挡管装置,包括固定轴,固定轴两侧经限位台阶设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外侧设有挡管筒,挡管筒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梯形板,挡管筒两端经螺栓连接有第一端盖,第一端盖一端紧贴滚动轴承;所述固定轴两端设有第二端盖,第二端盖经安装孔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设有连通安装孔的矩形槽,支撑座外侧设有支撑柱。

前述的一种可旋转的挡管装置中,所述第二端盖中心设有与固定轴配合的圆槽。

前述的一种可旋转的挡管装置中,所述挡管筒上设有圆孔,圆孔的直径大于固定轴的外径,圆孔两侧设有对称的定位槽,所述滚动轴承经定位槽设置在挡管筒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滚动轴承和挡管筒的结构配合,使挡管筒在限位时可以与不锈钢管配合转动,通过挡管筒外侧的梯形板,可以有效减少不锈钢管与挡管筒之间的摩擦面积,使挡管筒在限位时不会因摩擦力较小出现打滑的情况,稳定性高、安全性好;通过支撑座上的矩形槽,可以方便固定轴的装卸和维护工作,通过连通矩形槽的安装孔,可以使第二端盖对固定轴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固定轴在工作时出现震动或脱落的问题,第二端盖上的圆槽还可以对固定轴起到轴向限位的作用,使挡管筒在旋转时不会碰撞支撑座,提高了挡管装置的稳定性。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性高、安全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座的俯视图;

图3是挡管筒的截面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固定轴,2-滚动轴承,3-挡管筒,4-第一端盖,5-第二端盖,6-支撑座,7-支撑柱,101-限位台阶,301-梯形板,302-圆孔,303-定位槽,501-圆槽,601-安装孔,602-矩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可旋转的挡管装置,构成如图1、2和3所示,包括固定轴1,固定轴1两侧经限位台阶101设有滚动轴承2,滚动轴承2外侧设有挡管筒3,挡管筒3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梯形板301,挡管筒3两端经螺栓连接有第一端盖4,第一端盖4一端紧贴滚动轴承2;所述固定轴1两端设有第二端盖5,第二端盖5经安装孔601连接有支撑座6,支撑座6上设有连通安装孔601的矩形槽602,支撑座6外侧设有支撑柱7。

所述第二端盖5中心设有与固定轴1配合的圆槽501。

所述挡管筒3上设有圆孔302,圆孔302的直径大于固定轴1的外径,圆孔302两侧设有对称的定位槽303,所述滚动轴承2经定位槽303设置在挡管筒3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经支撑柱7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不锈钢管一侧,支撑柱7固定后将固定轴1穿过挡管筒3的圆孔302,再将滚动轴承2分别紧贴固定轴1两侧的限位台阶101和挡管筒3两侧的定位槽303,滚动轴承2固定后经螺栓将第一端盖4安装在挡管筒3两侧,第一端盖4可以对滚动轴承2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滚动轴承2在旋转时出现轴向窜动的情况;第一端盖4安装后将固定轴1经矩形槽602放置在支撑座6的安装孔601内,再将第二端盖2经安装孔601安装在支撑座6上,第二端盖2可以对固定轴1起到轴向限位和横向限位的作用,保证固定轴1在工作时不会随挡管筒3的转动出现震动或使挡管筒3碰撞支撑座6的情况。当不锈钢管出现轴向窜动时,钢管管口接触挡管筒3,梯形板301能够提高挡管筒3与钢管侧壁之间的摩擦力,使挡管筒3能够随钢管的旋转在固定轴1上进行转动,避免了钢管和挡管筒3的相对摩擦,提高了不锈钢管在加工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