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体内壁带增强双肋的通气体反应球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0847发布日期:2018-07-07 09:4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罐体内壁带增强双肋的通气体反应球磨罐。



背景技术:

现有体积较大的通气体反应球磨罐在罐体转速不高时容易发生钢球滞留于罐体底部无法上升,从而无法对球磨材料进行有效的撞击、球磨,影响球磨效果,导致球磨材料与气体之间的反应不充分。通过在罐体内部加肋方法可有效解决这种情况,但肋的存在会在罐体旋转过程中同时带上钢球和粉体,旋转至一定高度后落下时钢球和粉体一起落下或粉体还在空中时钢球已落下,这使得球磨效率和球磨材料对气体的吸收效果降低。为此,需要一种罐体内壁带增强双肋的通气体反应球磨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体内壁带增强双肋的通气体反应球磨罐,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大幅提升球磨效果和效率,促进球磨材料对气体的反应吸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罐体内壁带增强双肋的通气体反应球磨罐,包括卧式设置的桶状体,所述桶状体一端的开口上设置有与桶状体可拆连接并配合形成罐体的封盖,所述封盖上经滚轴连接有横向通入罐体内的进气管,所述桶状体的另一端经滚轴连接有横向穿出罐体的出气管,桶状体的圆形内壁对称设置有一对横向肋板,所述横向肋板分别朝罐体拟定的旋转方向倾斜,横向肋板上沿横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空隙空间,横向肋板上还间隔设置有用于球磨粉穿过的空心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桶状体一端的开口上间隔固定有若干根横向螺栓,所述封盖的周部设置有环形连接凸缘,所述横向螺栓横向穿过封盖的环形连接凸缘并与手紧螺母相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肋板上沿横向设置有若干长条状的间隙空间,横向肋板上沿纵向设置有两排间隙空间,所述空心形状为三角形或多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桶状体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旋转方向标记。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通气体反应球磨罐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在转速不高、体积较大的球磨罐通气球磨材料的过程中,可实现仅钢球随罐体上升至罐体内较高点后自由下落形成对罐体底部球磨材料的有效撞击,可大幅提升球磨效果和效率,促进球磨材料对气体的反应吸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0-球磨罐体;11-桶状体;12-封盖;13-滚轴;14-进气管;15-出气管;16-横向螺栓;17-环形连接凸缘;18-手紧螺母;19-密封垫圈;20-横向肋板;21-倾斜角度;22-空隙空间;23-空心形状;30-罐体旋转方向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和图2

一种罐体内壁带增强双肋的通气体反应球磨罐,包括卧式设置的桶状体11,所述桶状体一端的开口上设置有与桶状体可拆连接并配合形成罐体10的封盖12,所述封盖上经滚轴13连接有横向通入罐体内的进气管14,所述桶状体的另一端经滚轴13连接有横向穿出罐体的出气管15,从而通过进气管和出气管相管体内通入气体。桶状体的圆形内壁对称设置有一对横向肋板20,所述横向肋板分别朝罐体拟定的旋转方向倾斜,所述横向肋板的倾斜角度21为10~20°,以便钢珠更好的从肋板上掉落。横向肋板上沿横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空隙空间22,所述间隙空间为横向设置的长条状通槽。横向肋板上还间隔设置有用于球磨粉穿过的空心形状23,以便球磨粉体能不随肋旋转并保持在球磨罐底部。

本实施例中,设置一对倾斜的横向肋板的原因在于可保证球体在被带至接近罐体顶部处滚出落下,增加钢球的势能。同时钢球下落至底部时底部的横向肋板离罐体最低点尚有一定距离,避免其被下落钢球撞击变形、破坏。

本实施例中,所述桶状体一端的开口上间隔固定有若干根横向螺栓16,所述封盖的周部设置有环形连接凸缘17,桶状体的一端开口设置有与封盖相配合的阶梯部。所述横向螺栓横向穿过封盖的环形连接凸缘并与手紧螺母18相螺接,从而实现封盖与桶状体的可拆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连接凸缘的内侧面设置有与桶状体一端的开口相配合的密封垫圈19,从而保证罐体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肋板焊接于桶状体的圆形内壁上,横向肋板上沿横向设置有若干长条状的间隙空间,横向肋板上沿纵向设置有两排间隙空间,所述空心形状为三角形或多边形,从而使得球磨粉体不能随肋旋转并保持在球磨罐底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桶状体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旋转方向标记30,以便该反应球磨罐在使用时根据旋转方向标记进行安装。

该通气反应球磨罐的使用方式:将通气反应球磨罐水平放置,根据罐体旋转方向标记确定罐体安装方向;在罐体内放入钢球和需要球磨的材料;上封盖并锁紧;开始球磨工作至结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