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粉末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1480发布日期:2018-07-17 22:39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体粉末反应器。



背景技术: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反应器的类型已经发展的非常丰富,通常按生产的连续性可分为连续性反应器和间歇性反应器,按反应的相态可分为均相反应器和非均相反应器。然而这些反应器通常针对纯流体或者是含有固体的流体设计,由于流动、传热、传质特性的巨大差异,常规的反应器很难通过简单改造而运用于固相反应体系。目前也有反应器特别针对固体物料而设计,但都存在一定缺陷,一是能够实现的物理、化学过程都非常简单,通常主要满足干燥和去除附带杂质的功能;二是固相反应物间不发生反应,通常是固体和粘附在固体表面的液体间发生反应。对于那些固相间发生反应、晶型结构发生变化、反应前后流动特性发生改变、气固结合的固相反应体系而言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为解决现有反应器的缺陷,本发明设计的反应器针对固体独特的流动、传热、传质特性,通过一系列适应性改进从而满足各种复杂固相反应体系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固体粉末反应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固体粉末反应器,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连接的反应容器、搅拌装置和温度控制系统;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两端的两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其中一侧的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控制箱;所述反应容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方,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底部的出料管、容器壁、设置在所述容器壁上的若干加热电阻和若干热电偶、设置在所述容器壁上方的盖体、设置在所述盖体的顶面一侧的进气孔和设置在所述盖体的顶面另一侧的进料筒、设置在所述盖体两侧且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的两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滑块,所述容器壁分别与其两侧的两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盖体与所述容器壁之间设置有快开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的上方,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且竖直设置在所述电机下方的连接杆、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的提升块、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下端的搅拌桨,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提升块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提升块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支架上的滑块软连接;所述温度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控制箱上,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加热电阻和所述热电偶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结构简单、适用于固相反应体系、进料和出料操作灵活、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底座,2、反应容器,3、搅拌装置,4、温度控制系统,11、底板,12、立柱,13、转轴,14、控制箱,21、出料管,22、容器壁,23、加热电阻,24、热电偶,25、盖体,26、进气孔,27、进料筒,28、支架,31、电机,32、连接杆,33、提升块,34、搅拌桨,211、第一控制阀,251、吊耳,252、快开装置,271、第二控制阀,281、滑块,341、搅拌叶,342、搅拌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体粉末反应器,包括底座1、与底座1连接的反应容器2、搅拌装置3和温度控制系统4。

底座1用于放置整个固体粉末反应器,底座1包括底板11和分别设置在底板11两端的两立柱12,两立柱12形状大小相同且相匹配。两立柱12上端分别设置有转轴13,转轴13与立柱12固定连接。底座1其中一侧的立柱12上设置有控制箱14。

反应容器2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反应容器2呈球冠状,包括设置在反应容器2底部的出料管21、容器壁22、设置在容器壁22上的若干加热电阻23和若干热电偶24、设置在容器壁22上方的盖体25、设置在盖体25的顶面一侧的进气孔26和设置在盖体25的顶面另一侧的进料筒27、以及与盖体25的顶面固定连接的两支架28。于本实施例中,球冠形反应容器2的半径为300mm-1000mm,优选300mm-600mm,更优选400mm-500mm,球冠形反应容器2的高度与半径的比值为0.6-1,优选0.8-1,更优选0.85-0.95。反应容器2是固体粉末发生反应的主要场所,其固体粉末的装料高度占其总高的70%-95%。

出料管21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211,第一控制阀211用于控制出料管21的打开和闭合,第一控制阀211用于操控反应容器2内部的反应物料的移除。

容器壁22的顶端两侧分别与其两侧的转轴13转动连接,且两转轴13与容器壁22连接处呈轴对称。

加热电阻23和热电偶24分层交替布置,且各层加热电阻23和热电偶24以反应容器2轴线为中心,以45度角逐层呈螺旋状布置。于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加热电阻23之间的垂直间隔为50mm-400mm,优选50mm-250mm,更优选100-150mm。热电偶24位于相邻的两加热电阻23垂直间隔的中部。

盖体25设置在容器壁22上方,且容器壁22与盖体25尺寸相适配。盖体25为带顶的空心圆筒,圆筒直径与反应容器2顶部截面圆直径相同,盖体25的顶面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吊耳251,吊耳251用于方便用户移动盖体25。盖体25于靠近容器壁22处还设置有快开装置252,快开装置252用于使盖体25与容器壁22之间相连并紧固,用户通过快开装置252能快速开启反应容器2。

进气孔26与工艺气体管道相连通,用户使用时通过进气孔26导入工艺气体,对反应容器2内的气体进行置换。

进料筒27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271,第二控制阀271用于控制进料管27的打开和闭合,进料筒27为固体物料进入和工艺气体排除的通道。于本实施例中,进料筒27采用快开接头,方便外部管路的更换。

两支架28竖直设置在盖体25上方,且位于进气孔26和进料筒27之间。支架28下端通过加强筋与盖体25连接。支架28上设置有滑块281,滑块281与支架28紧密配合连接且可上下滑动,且两支架28上的两滑块281使用时相适配。

搅拌装置3设置在反应容器2的上方,搅拌装置3包括电机31、与电机31连接且设置在电机31下方的连接杆32、设置在连接杆32上的提升块33、以及设置在连接杆32下端的搅拌桨34。

电机31用于提供搅拌装置3的动能。

连接杆32的上端与电机31固定连接,连接杆32竖直设置。

提升块33与连接杆32固定连接,提升块33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架28上的两滑块281通过钢丝固定连接。于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滑块281在支架28上的滑动,带动提升块33及整个搅拌装置上下移动。

搅拌桨34包括设置在连接杆32底端的搅拌叶341和设置在搅拌叶341上方的搅拌框342,搅拌叶341和搅拌框342均与连接杆32转动连接。搅拌桨34经过提升块33提升后可被完全容纳在反应容器2的内部。

温度控制系统4设置在控制箱14上,温度控制系统4分别与加热电阻23和热电偶24电性连接。温度控制系统4包括温度显示模块和加热控制模块,用户通过温度控制系统4操控反应容器2中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采用上述固体粉末反应器,用户将进气孔26与工艺气体管道相连,通入工艺气体对反应容器2内的气体进行置换,开启电机31,启动搅拌桨34后,从进料筒27加入计量的固体粉末,加料完毕切换进料筒27外部管路转为气体排出管路。待反应容器2内物料混合均匀,通过气体排出管路中气体成分分析确定物料间隙夹带气体被完全置换后,开启温度控制系统4对反应容器2加热。对于不同的固体反应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控制:一、对于反应后流动性良好的反应体系,开启温度控制系统4后,搅拌装置3依然停留在反应物料中,并进行搅拌,反应结束反应物料自然降温至室温后,开启出料管21上的第一控制阀211进行出料;二、对于反应后流动性变弱甚至结块的反应体系,开启温度控制系统4前,用户需对搅拌装置3进行提升,将搅拌桨34完全脱离反应物料后,开始加热,反应结束反应物料自然降温至室温后,打开反应容器2中的快开装置252,通过盖体25上的吊耳251对盖体25进行整体提升,然后进行出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结构简单、适用于固相反应体系、进料和出料操作灵活、成本低。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