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清洁服务的过滤器元件锁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3661发布日期:2019-04-17 03:4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用于清洁服务的过滤器元件锁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器元件锁定机构,并且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清洁服务的过滤器元件锁定机构。



背景技术:

包括压缩点火式发动机、火花点火式发动机、汽油发动机、气体燃料驱动发动机和其他内燃机的发动机可以利用污染物已从中移除的油来更有效地操作并且具有更长的服务寿命。此外,发动机可利用在燃料到达发动机的燃料喷射系统或燃烧腔室之前污染物已从中移除的燃料更有效地操作。于是,发动机可设有一个或多个流体过滤系统,以从油和/或燃料中移除污染物。

过滤器系统通常包括过滤器元件,该过滤器元件具有过滤器介质,用于从流体中移除污染物。随着所捕获的污染物堆积在过滤器介质上或中,过滤器介质可能变得对流体通过过滤器介质的流动阻力更大。这导致需要更换或清洁过滤器介质,以恢复过滤器系统的有效性。此外,在更换或清洁过滤器介质之前,期望使得过滤器系统能够继续允许流体在过滤器系统中循环,以使得发动机暂时地操作。

当移除传统过滤器系统的过滤器介质以便更换或清洁时,从流体系统中移除过滤器元件、过滤器介质以及任何相关联部件的动作可能通常导致其中一些流体随着移除过滤器介质而溢出。例如,当移除过滤器元件时,一些过滤器系统需要排出过滤器滤筒。例如,如果服务技术人员并不仔细以确保所排出的流体被合适的容器捕获,则这会导致溢出。尤其是当流体系统包含诸如油或燃料之类的石油基产品时,并不期望将环境暴露于此种溢出。此外,更换或清洁过滤器元件可能在流体从过滤器系统溢出到服务技术人员的手和衣物上时令服务技术人员不舒服。于是,可期望提供一种过滤器系统,该过滤器系统降低当更换或清洁过滤器介质时溢出的可能性,并且使得过滤器元件能够联接于过滤器壳体和从过滤器壳体脱开,而无需服务技术人员碰触过滤器元件。

在weindorf于2012年4月17日发布的美国专利8,157,107b2(“’107专利文献”)描述了一种联接于壳体的过滤器。确切地说,该’107专利文献描述了一种液体过滤器,该液体过滤器具有过滤器壳体,该过滤器壳体具有排放通道。包括过滤器介质的过滤器元件设置在过滤器壳体中。过滤器盖子构造成连接于过滤器壳体。过滤器盖子具有过滤器旁通阀,用于当液体通过过滤器元件的过滤器介质时发生过高的压力损失时绕过过滤器元件。第一卡口连接器设置在过滤器盖子上,且第二卡口连接器设置在过滤器元件上,用于将过滤器元件连接于过滤器盖子。双重同心密封件设置在过滤器元件上,用于关闭排放通道。

虽然’107专利文献的液体过滤器的目的是便于使得过滤器元件以可以是廉价且简单生产的方式从过滤器盖子脱开,但仍可能无法解决上文阐述的一个或多个可能缺点。例如,’107专利文献的双重同心密封件可能在生产上是复杂的并且相对昂贵。此外,’107专利文献的液体过滤器的结构可能在将过滤器元件从过滤器壳体移除时导致不期望的溢出。

这里公开的过滤器元件和过滤器壳体可涉及缓解或克服上文阐述的一个或多个可能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过滤器元件可包括管状元件、第一和第二端盖、过滤器介质、偏置元件以及保持器元件,该第一和第二端盖各自与管状元件的相对端部相关联,该过滤器介质定位成围绕管状元件并且介于第一和第二端盖之间,该偏置元件与管状元件相关联,且该保持器元件定位在管状元件的第一端部处。保持器元件可包括保持器孔口和两个弧形肩部区段,该保持器孔口包括中心圆形部分和从中心圆形部分的相对侧部延伸的两个相对侧向槽,且该两个弧形肩部区段在两个相对侧向槽的相对侧部之间延伸。完整凸片可在介于两个相对侧向槽之间的周向位置处从两个弧形肩部区段的一个的底部表面延伸第一轴向距离,且部分凸片可在侧向槽的与完整凸片相对的侧部上的周向位置处从两个弧形肩部区段的另一个的底部表面延伸第二轴向距离,该第二轴向距离小于第一轴向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过滤器壳体组件可包括过滤器元件、壳体以及联接器,该壳体构造成选择性地联接于过滤器元件和从过滤器元件脱开,该联接器连结于壳体并且构造成通过壳体和过滤器元件之间的相对移动而将过滤器元件与壳体交替地联接和脱开。过滤器元件可包括管状元件、第一和第二端盖、过滤器介质、偏置元件以及保持器元件,该过滤器介质定位成围绕管状元件并且介于第一和第二端盖之间,且该保持器元件定位在管状元件的第一端部处。保持器元件可包括保持器孔口,该保持器孔口构造成接纳联接器的一部分,且该保持器孔口可包括中心圆形部分和从该中心圆形部分的相对侧部延伸的两个相对侧向槽。两个弧形肩部区段可在两个相对侧向槽的相对侧部之间延伸,完整凸片可在介于两个相对侧向槽之间的周向位置处从两个弧形肩部区段的一个的底部表面延伸第一轴向距离,且部分凸片可在侧向槽的与完整凸片相对的侧部上的周向位置处从两个弧形肩部区段的另一个的底部表面延伸第二轴向距离,该第二轴向距离小于第一轴向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过滤器系统可包括壳体、过滤器元件以及联接器,该联接器构造成将壳体连结于过滤器元件。过滤器元件可包括保持器元件和偏置元件,该保持器元件定位在过滤器元件的一个轴向端部处,且该偏置元件与保持器元件轴向地隔开。联接器可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构造成在与偏置元件接触的同时不仅轴向地而且周向地移动,而该第二表面构造成由偏置元件偏置成在第一位置中与保持器元件接合,以使得过滤器元件能保持在壳体中。第二表面可构造成轴向地且周向地脱开与保持器元件接合而移动至第二位置,在该第二位置处,联接器可从与保持器元件接合中释放。

附图说明

图1是过滤器系统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过滤器系统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侧剖视图,该过滤器系统包括过滤器壳体组件和过滤器壳体组件内的过滤器元件。

图4是图3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侧剖视图,其中,过滤器系统的第一壳体与过滤器系统的第二壳体分开。

图5是联接于图4中示出的过滤器元件的第一壳体的侧剖视图。

图6是座落在图3和4中示出的第二壳体中的示例性过滤器元件的底部部分的侧向详细剖视图。

图7是用于将第一壳体联接于图3-5中示出的示例性过滤器系统中的过滤器元件的联接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图3-5中示出的示例性过滤器系统的保持器元件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局部剖视图。

图9是组装至图3-5中示出的示例性过滤器系统的第二壳体中的第一壳体和过滤器元件的一部分的立体详细剖视图。

图10是处于第一相对位置中的图3的壳体和过滤器元件的放大立体剖视图。

图11是处于第二相对位置中的图10的壳体和过滤器元件的放大立体剖视图。

图12是用于图3-5的示例性过滤器系统的示例性联接器的立体图。

图13是相对于图3-5中示出的示例性过滤器系统的保持器元件和壳体处于第一位置中的示例性联接器的仰视平面图。

图14是相对于图3-5中示出的示例性过滤器系统的保持器元件和壳体处于第二位置中的图13的示例性联接器的仰视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14说明过滤器系统10和相关部件的示例性实施例。过滤器系统10可用于过滤诸如由机器使用的燃料、润滑剂、冷却剂以及液压流体之类的流体。例如,过滤器系统10可设置成用于用在机器中的内燃机或液压系统,这些机器例如是诸如汽车、卡车、农用车辆和/或建筑车辆的任何类型的地面运载车辆,例如滑移装载机、轮式装载机、推土机、履带型拖拉机、挖掘机、平地机、高速卡车、非高速卡车和/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类型的任何其它车辆。此外,内燃机可将动力供给至任何固定机器,例如用于产生电力的发电机组或者用于泵送诸如水、天然气或石油之类的流体。内燃机可例如是火花点火式发动机或压缩点火式发动机。其它类型的发动机可例如包括旋转发动机、燃气涡轮发动机和/或由汽油、柴油燃料、生物柴油、乙醇、甲醇及其组合提供动力的发动机。

图1-9中示出的示例性过滤器系统10包括过滤器基部12、第一壳体14以及第二壳体18,该过滤器基部构造成将过滤器系统10联接于机器(例如,联接于机器的发动机),该第一壳体构造成选择性地联接于过滤器元件16,且该第二壳体与过滤器基部12相关联。在所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8构造成联接于彼此并且容纳过滤器元件16。例如,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8可包括互补的带螺纹部分19,这些带螺纹部分构造成彼此接合并且将第一和第二壳体14和18固定于彼此,例如如图3中所示。过滤器系统10还可包括密封构件20(例如,o型圈密封件),该密封构件与带螺纹部分19相关联,以在第一和第二壳体14和18固定于彼此时提供流体密封。

示例性过滤器基部12包括凸台21(例如参见图1),这些凸台构造成接纳诸如螺栓的紧固件(未示出),用于将过滤器基部12联接于机器。如图2中所示,示例性第二壳体18包括入口端口22,该入口端口构造成接纳来自机器的流体系统的流体,并且提供进入过滤器系统10的流动连通。示例性第二壳体18还包括出口端口23(参见图3),该出口端口构造成使得经过滤流体返回至机器的流体系统,以提供过滤器系统10和流体系统之间的流动连通。示例性第二壳体18还包括排放通道24(参见图2-4),该排放通道构造成当过滤器元件16与第二壳体18分开时将过滤器系统10中的流体返回至流体系统,例如下文更详细解释的是。

如图3和4中所示,过滤器系统10的示例性过滤器元件16联接于第一壳体14,并且由第二壳体18接纳以形成过滤器壳体组件。当第一壳体14与第二壳体18相联接时,过滤器元件16容纳在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8内。示例性过滤器元件16包括管状元件26,该管状元件沿着纵向轴线x在第一端部28和第二端部30之间延伸,并且限定内部空间32。例如,如图4中所示,示例性过滤器元件16还包括保持器元件34,该保持器元件定位在管状元件26的第一端部28处,其中,保持器元件34联接于第一壳体14,以例如使得第一壳体14和过滤器元件16可作为单个部件插入到第二壳体18中以及从第二壳体中移除。在图3-5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保持器元件34可压配到管状元件26的第一端部28中。图8说明从保持器元件34的底部侧观察的详细立体图,其中,保持器元件34的“底部”侧指代保持器元件34的面向过滤器壳体组件中的第二壳体18的一侧。

如图3-5中所示,示例性过滤器元件16还可在内部空间32中包括阀座构件36,该阀座构件由管状元件26限定并且定位在管状元件26的第一端部28和第二端部30之间。在所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阀座构件36包括阀座孔口38,该阀座孔口构造成提供管状元件26的第一端部28和管状元件26的第二端部30之间的流动连通。如图3中所示,阀座孔口38可构造成提供与阀芯40的流体密封,例如这里所解释的那样。例如,阀座孔口38可以是圆形的,并且可包括周界39(例如,倒角周界),该周界构造成提供与阀芯40的流体密封。

示例性过滤器元件16还包括第一端盖42,该第一端盖与管状元件26的第一端部28相关联。第一端盖42可限定第一端盖开口44,该第一端盖开口构造成提供通过管状元件26的第一端部28的流动连通。例如,第一端盖42可包括环形壁45,该环形壁相对于管状元件26的纵向轴线x是正交的(例如,垂直的),并且联接于管状元件26的第一端部28。环形壁45可限定第一端盖开口44。第一端盖42可由塑料、金属和/或类似材料形成。在所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过滤器元件16还包括第二端盖46,该第二端盖与管状元件26的第二端部30相关联。第二端盖46可限定第二端盖开口48,该第二端盖开口构造成提供管状元件26的内部空间32和第二壳体18之间的流动连通。第二端盖46可由塑料、金属和/或类似材料形成。

示例性过滤器元件16还包括过滤器介质50,该过滤器介质设置成围绕管状元件26并且介于第一和第二端盖42和46之间。过滤器介质50构造成捕获通过过滤器系统10的流体中的污染物。过滤器介质50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过滤器介质类型,例如泡沫型、网筛型、纸型(例如,褶皱或折叠式滤纸型)及其组合。根据一些实施例,过滤器介质50可以是聚结型介质,该聚结型介质构造成促使第一流体从具有与第一流体的不同特征的第二流体分开(例如,水从燃料中分开),以使得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一个在其通过聚结型介质时聚结成液滴,以及使得第一流体的液滴形成在聚结型介质的下游表面上。根据一些实施例,过滤器介质50可以是屏障型介质,该屏障型介质构造成在流体通过屏障型介质之前将第一流体从第二流体分开,从而使得第一流体的液滴形成在屏障型介质的上游表面上,而第二流体通过屏障型介质。根据一些实施例,过滤器介质50可包括上述介质类型的组合。

在图1-9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由过滤器系统10过滤的流体经由第二壳体18的入口端口22进入过滤器系统10,该入口端口与相关联机器的流体系统流动连通。经由入口端口22进入过滤器系统10的流体围绕过滤器介质50的外表面52流动,并且从外表面52通入到过滤器介质50中。管状元件26可包括多个管状元件孔口54,该多个管状元件孔口在管状元件26的内周界表面和管状元件25的外周界表面之间径向地延伸,并且构造成提供过滤器介质50和管状元件26的内部空间32之间的流动连通。根据一些实施例,管状元件孔口54存在于阀座构件36和管状元件26的第二端部30之间。流动通过过滤器介质50的流体由此将污染物从流体中移除,例如不同于正过滤的流体的颗粒和/或流体。在流动通过过滤器介质50的情形下,经过滤流体沿径向向内方向通过管状元件孔口54流入到内部空间32中。内部空间32与第二壳体18的出口端口23流动连通,并且在流动至出口端口23的情形下,流体离开过滤器系统10并且返回至机器的流体系统。

根据一些实施例,例如如图3和4中所示,第二端盖46可联接于管状元件26的第二端部30和过滤器介质50。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端盖46构造成提供过滤器元件16和第二壳体18中的排放通道24之间的流体密封,以使得在过滤器元件16从第二壳体18分开时,流体从过滤器元件16流入到第二壳体18的排放通道24中。例如,如图3-5中所示,示例性第二端盖46包括环形壁56和环形屏障58,该环形壁相对于管状元件26的纵向轴线x是正交的(例如,垂直的),且该环形屏障相对于环形壁56沿与过滤器介质50相对的方向正交地(例如,垂直地)延伸。第二端盖46的示例性环形壁56限定第二端盖开口48。示例性环形屏障58包括环形凹槽60,该环形凹槽例如相对于环形屏障58径向地向外面向。所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接纳在环形凹槽60中的密封构件62(例如,o型圈密封件)。如图3、4和6中所示,示例性第二壳体18包括径向向内面向的环形密封面64,该径向向内面向的环形密封面提供一表面,当过滤器元件16完全地接纳在第二壳体18中,密封构件62可邻抵于该表面并且提供流体密封。如图4中所示,在过滤器元件16从第二壳体18抽出时,密封构件62从密封表面64脱离,由此允许流体能从过滤器元件16流入到第二壳体18的排放通道24中。

根据一些实施例,例如如图2中所示,过滤器系统10进一步包括管状引导件66,该管状引导件与第二壳体18相关联(例如,与之联接),以使得管状引导件66经由多个管状引导件孔口67提供管状元件26和出口端口23之间的流动连通,这些管状引导件孔口在管状引导件66的内周界表面和管状引导件66的外周界表面之间径向地延伸,并且构造成提供过滤器介质50和管状元件26的内部空间32之间的流动连通。如图3和4中所示,示例性管状引导件66限定通道68,该通道与管状引导件孔口67流动连通,并且沿着与管状元件26的纵向轴线x对准(例如,共线)的纵向轴线g延伸(参见图3和4)。示例性第二壳体18包括圆形凹槽70,该圆形凹槽邻近于出口端口23且构造成接纳管状引导件66的端部。例如,如图3和4中所示,凹槽70可具有内螺纹72,这些内螺纹构造成接合管状引导件66邻近于出口端口23的端部上的外螺纹74。根据一些实施例,管状引导件66可与第二壳体18一体地形成(例如,经由模制、铸造和/或机加工),由此形成整体结构。

根据一些实施例,过滤器元件16的管状元件26接纳管状引导件66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如图3中所示,管状引导件66可嵌套在管状元件26内。根据一些实施例,例如,如图4和6中所示,流体密封件76设置在管状引导件66和过滤器元件16之间。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管状引导件66邻近于第二端盖46的端部的径向外周界表面包括径向向外面向的凹槽78和接纳在凹槽78中的密封构件80(例如,o型圈密封件)。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如图4和6中所示,流体密封件76设置在过滤器元件16的第二端盖18的向内面向的径向表面和管状引导件66之间。流体密封件76用于防止流体在不首先流动通过过滤器介质50的情形下就流入到管状元件26和/或管状引导件66中,除非下文所述。

如图3和4中所示,示例性过滤器系统10进一步包括与管状引导件66相关联的旁通阀82,其中,旁通阀82包括阀芯40,该阀芯构造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第一位置中,阀芯40提供阀芯40和阀座构件36的阀座孔口38之间的流体密封(例如,如图3中所示),且在该第二位置中,经由阀座孔口38和管状引导件66提供管状元件26的第一端部28和第二壳体18的出口端口23之间的流动连通。根据一些实施例,旁通阀82进一步包括偏置构件84,该偏置构件联接于阀芯40和管状引导件66并且构造成将阀芯40偏置抵靠于阀座孔口38。例如,偏置构件84可以是螺旋弹簧(例如,如图所示)或者构造成将偏置力施加于阀芯40的任何其它类型的构件。

如图3和4中所示,示例性旁通阀82构造成使得当管状元件26的第一端部28中的流体压力达到阈值压力时,阀芯40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且提供管状元件26的第一端部28和第二壳体18的出口端口23之间的流动连通。例如,当过滤器介质50对于外表面52和管状元件孔口54之间的流动提供充足的阻力以在管状元件26的第一端部28处产生阈值压力时,该示例性结构可以是有益的。此种对流动的阻力可能在过滤器介质50已收集充足量的污染物(例如,所捕获颗粒)以抑制通过过滤器介质50的流动时发生。当这发生时,阀芯40上由于阈值压力的力克服偏置构件84的偏置力,并且使得阀芯40移动至第二位置,由此打开旁通阀82以防止流体停止流动通过机器的过滤器系统10和流体系统。这可缓解或防止对与流体系统相关联的机器造成损坏,直到可对过滤器介质50进行维护或更换以恢复通过过滤器介质50的流动为止。

根据一些实施例,过滤器系统10可包括联接器86,该联接器构造成将过滤器元件16联接于第一壳体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5、7、8和10-15中所示,联接器86可构造成经由保持器元件34将过滤器元件16联接于第一壳体14。例如,第一壳体14可包括凸台88,该凸台构造成当第一壳体14和过滤器元件16组装于彼此时朝向过滤器元件16延伸。凸台88可包括接纳器90,该接纳器构造成接合紧固件92,该紧固件构造成将联接器86连结于第一壳体14的凸台88。例如,接纳器90和紧固件92可各自包括协配螺纹,这些协配螺纹构造成彼此接合。根据一些实施例,紧固件92可以是螺钉或者类似的紧固件。

根据一些实施例,例如如图7中所示,示例性联接器86可包括管状主体94,该管状主体例如具有圆形横截面。例如,如图3和4中所示,管状主体94可沿着纵向轴线b延伸,并且当与过滤器系统10组装时,管状主体94的纵向轴线b可与过滤器元件16的管状元件26的纵向轴线x对准(例如,共线)。联接器86还可包括截头圆锥形端部114以及侧向延伸突部102,这些侧向延伸突部邻近于截头圆锥形端部114的较大直径端部相对于纵向轴线b径向地向外延伸。根据一些实施例,例如,如图7中所示,联接器86的管状主体94的与截头圆锥形端部114相对的端部可包括凹口118(例如,城堡状凹口),用于接合第一壳体14的凸台88。例如,当联接器86与第一壳体14接合时,联接器86的凹口118可围绕凸台88装配,或者可与凸台88中的对应凹口相互啮合。

根据一些实施例,联接器86和保持器元件34构造成使得可通过将联接器86和保持器元件34相对于彼此旋转小于完整一圈而将第一过滤器壳体14联接于过滤器元件16和从过滤器元件脱开。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保持器元件34可压配到管状元件26的第一端部28中或者以其它方式与之相关联,以使得联接器86相对于保持器元件34的旋转也使得第一壳体14相对于管状元件26和过滤器元件16旋转。例如,如图8中所示,保持器元件34可包括保持器孔口96,该保持器孔口构造成接纳联接器86。在所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保持器孔口96包括中心圆形部分98以及两个相对的侧向延伸槽100,这两个相对的侧向延伸槽从圆形部分98径向地向外延伸。如图7中所示,示例性联接器86包括至少一个侧向延伸突部102(例如,两个相对突部),这些侧向延伸突部沿正交于(例如,垂直于)管状主体94的纵向轴线b的方向从管状主体94延伸。侧向延伸突部102构造成在联接器86的主体94的截头圆锥形端部114通过保持器孔口96的圆形部分98之后通过保持器孔口96的侧向延伸槽100。

如图8中所示,保持器元件34可包括两个弧形肩部区段110,这两个弧形肩部区段限定保持器孔口96的中心圆形部分98和侧向延伸槽100。弧形肩部区段110可各自在两个相对的侧向延伸槽100的相对侧部之间延伸。弧形肩部区段110还从保持器元件34的外周界壁103径向地向内延伸。弧形肩部区段110构造成当截头圆锥形端部114和侧向延伸突部102已插入通过保持器孔口96时对联接器86的侧向延伸突部102的轴向移动形成屏障,且联接器86已旋转,以使得突部102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弧形肩部区段110的底部表面105下方。完整凸片220可从保持器元件34的外壁103径向地向内突出,并且沿着外壁103的径向向内周界表面从两个弧形肩部区段110的一个的底部表面105轴向地突出第一轴向距离。在图8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完整凸片220可大致位于两个相对的侧向延伸槽100之间的中间位置处,但替代的实施例可将完整凸片220定位在沿着外壁103的内周界表面的其它周向位置处。

部分凸片222可从外壁103径向地向内突出,并且沿着外壁103的径向向内周界表面轴向地延伸第二轴向距离,该第二轴向距离小于第一轴向距离。部分凸片222可在侧向槽100的与完整凸片220相对的侧部上大致在两个相对的侧向延伸槽100之间的中间位置处从两个弧形肩部区段110的另一个的底部表面105延伸。替代实施例可将部分凸片222定位在沿着外壁103的内周界表面的其它周向位置处。如图8中所示,完整凸片220可具有三角形形状的轴向横截面,并且可基本上延伸从一个弧形肩部区段110的底部表面105至联接器34的外周界壁103的轴向端部的整个轴向距离。部分凸片222也可具有三角形形状的轴向横截面,并且可从另一弧形肩部区段110的底部表面105轴向地延伸一定轴向距离,该轴向距离小于完整凸片220的轴向长度。完整凸片220和部分凸片222的三角形形状的横截面可构造成使得联接器86的相对的侧向延伸突部102的相对侧边缘可定位成抵靠于完整凸片220的一个表面并且抵靠于部分凸片222的一个表面,从而使得防止联接器86沿任一周向方向旋转。完整凸片220的轴向长度可构造成使得联接器86的侧向延伸突部102无法轴向地移动经过完整凸片220。因此,完整凸片220可将联接器86的角度范围限制为小于180度。部分凸片222的较短轴向长度允许联接器86和侧向延伸突部102能足够远地插入通过保持器孔口96,以允许突部102能跳过部分凸片222。于是,联接器86和保持器元件34的相对尺寸和位置使得保持器元件86和突部102能旋转经过部分凸片222的底部轴向表面,但当突部102接触完整凸片220的相对侧部时停止联接器86的旋转。

根据一些实施例,保持器元件34可与管状元件26的第一端部28相关联。如图8中所示,保持器元件34可压配到管状元件26的第一端部28中。在各种替代实施例中,保持器元件34可与管状元件26一体地形成。在所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保持器元件34包括弧形肩部区段110,以限定保持器孔口96。弧形肩部区段110的内直径104至少部分地限定保持器孔口96的中心圆形部分98,且侧向槽100可限定在弧形肩部区段110的周向端部之间。

在根据所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组装期间,联接器86可周向地定向,以使得侧向延伸突部102与保持器孔口96的侧向延伸槽100对准,且联接器86的截头圆锥形端部114和突部102可插入通过保持器孔口96。一旦联接器86以足以使得突部102跳过部分凸片222的程度插入到保持器孔口96中,联接器86就可周向地旋转和重新定向,直到侧向延伸突部102被完整凸片220阻挡为止。在这点处,一个或多个突部102(在附图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两个)定位在弧形肩部区段110的底部表面105下方。以该示例性方式,联接器86和保持器元件34构造成可通过将联接器86的截头圆锥形端部114和突部102插入通过保持器孔口96以及从中移除并且将联接器86和保持器元件34相对于彼此旋转小于整圈(例如,四分之一圈)、将第一壳体14联接于过滤器元件16以及从中脱开。以该示例性方式,第一壳体14可在无需工具的情形下联接于过滤器元件16以及从中脱开。

如图3-5和9中所示,示例性过滤器元件16可包括偏置元件112,该偏置元件在管状元件26的内部空间32中并且介于阀座构件36和保持器元件34之间。联接器86的示例性管状主体94包括外表面,该外表面具有截头圆锥形端部114,该截头圆锥形端部构造成接合偏置元件112。截头圆锥形端部114的外锥形表面可构造成在与偏置元件112接触的同时轴向地且旋转地移动。当联接器86的截头圆锥形端部114以足以使得管状主体94的侧向延伸突部102也跳过保持器元件34的弧形肩部区段110的程度通过保持器孔口96时,偏置元件112可将联接器86偏置朝向管状元件26的第一端部28。联接器86的截头圆锥形端部114和侧向延伸突部102可通过保持器孔口96,并且截头圆锥形端部114可压抵于偏置元件112,直到突部102已轴向地移动经过部分凸片222为止,在此点处,联接器86可沿任一方向旋转,直到其中一个突部102被完整凸片220阻挡为止。在联接器86的当一个侧向延伸突部102的一个侧部上的边缘邻抵于完整凸片220时的周向位置处,另一侧向延伸突部102可相对于部分凸片222处于这样的位置中,以使得偏置元件112的偏置力可将联接器86轴向地移动朝向管状元件26的第一端部28,直到侧向延伸突部102邻抵于弧形肩部区段110的底部表面105为止。部分凸片222可然后接触一个侧向延伸突部102的与邻抵于完整凸片220的另一突部102的侧边缘相对的侧边缘,由此防止联接器86相对于保持器元件34旋转。在侧向延伸突部102与弧形肩部区段110的底部表面105接合且被完整凸片220和部分凸片222防止相对于保持器元件34旋转的情形下,在第一过滤器壳体14从第二过滤器壳体18拧开时,过滤器元件16保持在第一过滤器壳体14中。

根据一些实施例,偏置元件112可构造成提供管状元件26的第一端部28和阀座孔口38之间的流动连通。例如,在图3-5和9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示例性偏置元件112包括多个挠性指部116,这些挠性指部构造成接触管状主体94的截头圆锥形端部114并且将联接器86偏置朝向保持器元件34,以使得联接器86的侧向延伸突部102邻抵于弧形肩部区段110的底部表面105。示例性指部116构造成提供管状元件26的第一端部28和阀座孔口38之间的流动连通。当旁通阀82的阀芯40移动至第二(打开)位置时,该示例性结构允许流体能在指部116之间、通过阀座孔口38、通过管状元件26流动并且流入到出口端口23中。

根据一些实施例,可通过一起推动第一壳体14和过滤器元件16以克服偏置元件112,直到联接器86的侧向延伸突部102跳过从弧形肩部区段110的一个的底部表面105延伸的部分凸片222为止,而将第一壳体14从过滤器元件16分开。一旦侧向延伸突部102已跳过部分凸片222,联接器86就可周向地旋转和重新定向,以使得突部102与保持器孔口96的侧向延伸槽100周向地对准,且联接器86可从保持器元件34的保持器孔口96中抽出。由于联接器86联接于第一壳体14,当联接器86从保持器元件34分开时,第一壳体14由此从过滤器元件16分开。之后,新的或经整修的过滤器元件16可联接于第一壳体14,且第一壳体14和过滤器元件16可组装于第二壳体18。以该示例性方式,可通过使得第一壳体14和过滤器元件16相对于彼此周向地旋转(例如,四分之一圈)并且将第一壳体14和过滤器元件16拉开而将第一壳体14从已使用的过滤器元件16分开。于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壳体14和过滤器元件16可在并不操纵过滤器元件16的情形下从第二壳体18分开。在第一过滤器壳体14和第二壳体18的组装和拆卸期间,当偏置元件112的偏置力将联接器86的突部102压抵于弧形肩部区段110的底部表面105时侧向延伸突部102的侧部抵靠于完整凸片220和部分凸片222的周向接合防止联接器86相对于保持器元件34旋转。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过滤器系统可用于过滤用于各种机器的流体,这些机器包括电力系统、冷却系统、液压系统和/或空气调节系统。例如,流体的供源可经由流体导管供给至过滤器系统10、经由过滤器系统10过滤并且经由导管再循环到流体系统中。例如,待过滤的流体可经由第二壳体18中的入口端口22进入过滤器系统10,通过过滤器元件16的过滤器介质50,其中,污染物从流体中移除、通过管状元件孔口54、通过管状引导件孔口67、进入管状元件26的内部空间32,并且经由第二壳体18中的出口端口23离开过滤器系统10,而返回至流体系统。

根据一些实施例,过滤器系统10的过滤器壳体组件可便于将过滤器元件16从过滤器系统10移除,而不会导致在移除期间流体从过滤器系统10显著地溢出。例如,关于图1-14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所描述地是,在过滤器元件16从第二壳体18分开时,第二端盖46的密封构件62从第二壳体18的密封表面64脱离,由此允许过滤器元件16中的流体能从过滤器元件16流入到第二壳体18的排放通道24中,该排放通道将所排放的流体返回至流体系统。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壳体14可选择性地联接于过滤器元件16,例如上文关于图114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所描述地是。根据这些实施例,服务技术人员无需将过滤器元件16从第二壳体18移除而使得他们的手被来自过滤器系统10的流体弄脏,因为由于第一壳体14通过联接器86联接于过滤器元件16,服务技术人员通过握持第一壳体14就能够移除过滤器元件16。过滤器元件16包括管状元件26、第一端盖42、第二端盖46以及过滤器介质50,该过滤器介质定位成围绕管状元件26并且介于第一和第二端盖42和46之间。管状元件26可与保持器元件34和偏置元件112相关联或者与之一体地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持器元件34可压配到管状元件26的第一端部28中,且偏置元件112可与管状元件26一体地形成或者以其它方式连结于该管状元件,从第一端部28朝向管状元件26的第二端部30轴向地隔开,以及径向地延伸到管状元件26的中部中。偏置元件112可包括轴向延伸的挠性指部116,这些轴向延伸的挠性指部构造成当联接器86的截头圆锥形端部114和侧向延伸突部102通过保持器元件34的保持器孔口96时与联接器86的截头圆锥形端部114的外圆锥表面接合。保持器元件34的保持器孔口96可由两个弧形肩部区段110限定,这两个弧形肩部区段从保持器元件34的外周界壁103径向地向内延伸。保持器孔口96的中心圆形部分98可构造成允许联接器86的截头圆锥形端部114通过,且保持器孔口96的侧向延伸槽100允许联接器86的侧向延伸突部102通过。在保持器元件34的弧形肩部区段110的底部表面105下方轴向地延伸的完整凸片220和部分凸片222使得联接器86能与过滤器元件16选择性地接合和脱开。在第一过滤器壳体14和第二壳体18的组装和拆卸期间,偏置元件112抵靠于联接器86的截头圆锥形端部114的偏置力将联接器86的侧向延伸突部102侧向地压抵于保持器元件34的弧形肩部区段110的底部表面105,且完整凸片220和部分凸片222一起防止联接器86相对于保持器元件34旋转。

在第一壳体14和过滤器元件16从第二壳体18脱开并抽出之后,第一壳体14可从过滤器元件16分开,而无需操纵过滤器元件16。用于将第一壳体14从过滤器元件16分开的过程可包括将过滤器元件16的第二端盖46支承在表面上,并且在第一壳体14上施加轴向力,以将第一壳体14和过滤器元件16按压在一起。第一壳体14上的轴向力传递至联接器86,由此克服偏置元件112抵靠于附连于第一壳体14的联接器86的截头圆锥形端部114的偏置力。在维持第一壳体14上的轴向力的同时,第一壳体14和过滤器元件16可相对于彼此周向地旋转四分之一圈。将第一壳体14和过滤器元件16推到一起使得联接器86的截头圆锥形端部114轴向地压抵于偏置元件112的轴向延伸的挠性指部116,这允许联接器86更远地移动通过保持器元件34的保持器孔口96。由于联接器86和保持器元件34之间的此种相对轴向移动,联接器86的侧向延伸突部102轴向地移动经过从弧形肩部区段110的底部表面105延伸的部分凸片222。联接器86可然后相对于保持器元件34旋转,直到联接器86的侧向延伸突部102与保持器元件34的槽100对准为止。在此种周向位置中,可将第一壳体14和所附连的联接器86从过滤器元件16拉开。第一壳体14和过滤器元件16可放置在袋子或容器中,且第一壳体14可例如如上所述从过滤器元件16分开。之后,第一壳体14可联接于新的或经整修的过滤器元件16,且第一壳体14和过滤器元件16可组装至第二壳体18。以此示例性方式,可更换过滤器元件16,而不会在过滤器元件16的移除期间使得流体从过滤器系统10显著地溢出,且无需处理脏的过滤器元件,由此保护环境并且实现容易且安全的维护。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能对所公开的示例性过滤器系统和过滤器壳体组件做出各种修改和改变。考虑到所公开示例的说明和实践,其它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是显而易见的。说明和示例旨在仅仅被认为是示例性的,而真实范围由以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指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