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状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3658发布日期:2019-04-17 03:4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筒状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筒状过滤器。



背景技术:

关于过滤器,通过使包含有作为过滤对象的杂质的流体在细密的过滤器中流过,由此捕捉杂质。作为过滤器部件的材料和结构,可以考虑各种材料和结构,但已知卷绕有无纺布的结构的筒状过滤器。筒状过滤器形成为在流路芯的周围卷绕有无纺布等材料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以往,含有作为过滤对象的杂质的流体中的杂质的捕捉性能由预定的杂质的粒子的大小和过滤器部件的网孔大小来决定。一般来说,含有杂质的流体的粒子比过滤器的网孔小,如果杂质的粒子大于过滤器的网孔的大小,则该杂质被捕捉。可是,一旦杂质的粒子被捕捉,则过滤器部件会堵塞,从而会阻碍含有杂质的流体流动。如果含有杂质的流体的流动被阻碍,则无法进行杂质的捕捉。因此,杂质捕捉性能的高度和该性能的长期维持一般来说是相反的。因此,过滤器的目标性能为针对杂质的高捕捉性能和该性能的长期维持。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因此,通过如下的筒状过滤器来解决上述课题,所述筒状过滤器具有:无纺布的内层,其被配置在流路芯的周围;和外层,其是将绳状无纺布卷绕于所述内层上而形成的,其中,所述绳状无纺布是作为无纺布的第一无纺布绳与第二无纺布绳重合而形成的,所述第一无纺布绳是以第一纤维直径形成的,所述第二无纺布绳是以比所述第一纤维直径大的纤维直径形成的,所述外层是在相邻并接触的所述绳状无纺布中以使所述第一无纺布绳彼此不接触的方式卷绕而形成的。

发明的效果

由此,能够同时实现针对杂质等的捕捉性能和该性能的经时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过滤器的外观图。

图2是图1中的截面2-2,并且是构成本发明的过滤器的外层的绳状无纺布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筒状过滤器1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筒状过滤器1。图2是图1的截面2-2中的、构成过滤器的外层的绳状无纺布3的截面,特别示出了绳状无纺布3重合的部位处的绳状无纺布3。

流路芯10是内部形成为管路的筒状的芯部件。流路芯10在其周部具有孔等贯通部,并隔着周部形成流路芯10的内外的流路。在流路芯10的周围形成有内层11。内层11由卷绕于流路芯10的第一无纺布绳21构成。与后面说明的外层12不同,内层11是仅卷绕第一无纺布绳21而形成的。在内层11的外周上形成有外层12。外层12由卷绕于内层11的外周的绳状无纺布3形成。

绳状无纺布3形成为绳状的无纺布。例如,在卷绕有绳状无纺布的重合部,绳状无纺布31和绳状无纺布32重合。绳状无纺布31、32是分别使第一无纺布绳21a、21b和第二无纺布绳22a、22b重合而形成为一束的绳状的无纺布的绳状无纺布3的。第二无纺布绳22a、22b的纤维直径比构成第一无纺布绳21a、21b的纤维直径大。第一无纺布绳21a、21b和第二无纺布绳22a、22b分别以如下方式形成:以绳的长度方向为轴,将宽度折叠。将第一无纺布绳21a、21b折叠后的宽度比将第二无纺布绳22a、22b折叠后的宽度短。并且,在第一无纺布绳21a、21b和第二无纺布绳22a、22b的截面中,第二无纺布绳22a、22b形成为包围第一无纺布绳21a、21b这样的形状。

绳状无纺布3沿着相对于流路芯10的长度方向具有角度的方向卷绕于内层11上,被卷绕的绳状无纺布3在外层12上形成为斜纹状的形状。在图1中,在a区域,虽然没有描画绳状无纺布3,但在此处也卷绕有绳状无纺布3。在外层12中,关于绳状无纺布31和绳状无纺布32,在沿过滤器的半径方向相邻的绳状无纺布31和绳状无纺布32中,第一无纺布绳21a和第一无纺布绳21b以不接触的方式被卷绕。即,外层12形成为:在相邻并接触的绳状无纺布31和绳状无纺布32中,第一无纺布绳21a、第一无纺布绳21b以彼此不接触的方式被卷绕。如果也存在第二无纺布绳22a和第二无纺布绳22b相接触的情况,则也存在不接触的情况。在第一无纺布绳21a、21b与第二无纺布绳22a、22b的截面中,第二无纺布绳22a、22b成为包围第一无纺布绳21a、21b这样的形状,因此,第一无纺布绳21a和第一无纺布绳21b不接触。

即,在外层12中,在绳状无纺布31和绳状无纺布32相邻并接触的部位处的、绳状无纺布31与绳状无纺布32的截面上,第一无纺布绳21a和第二无纺布绳22a构成一束的绳状无纺布31,第二无纺布绳21b和第二无纺布绳22b构成一束的绳状无纺布32。并且,绳状无纺布3以如下方式卷绕而构成外层12:在绳状无纺布31与绳状无纺布32的截面上,第一无纺布绳21a、21b和第二无纺布绳22a、22b在半径方向上按照第一无纺布绳21a、第二无纺布绳22a、第一无纺布绳21b、第二无纺布绳22b的顺序交替出现。

在该结构中,内层11具有作为防止捕捉性能的经时劣化的经时稳定层的功能。第一无纺布绳21a、21b作为用于捕捉杂质的主滤材来发挥功能,第二无纺布绳22a、22b作为用于捕捉杂质的预备滤材来发挥功能,并作为确保含有杂质的流体流动的流路件来发挥功能。即,第一无纺布绳21a与第一无纺布绳21b彼此不接触的结构能够通过用于确保含有杂质的流体流动的流路件来始终确保流路,从而能够防止捕捉性能的经时劣化。

在此,在本发明的过滤器中,对捕捉性能的经时变化的比较结果进行说明。关于试验,首先,在对过滤器进行酒精浸渍后通水而使过滤器充分浸湿,使含有杂质的液体试料(原液)通过过滤器而进行过滤。在通水中充满过滤器内部的水与液体试料(原液)置换3分钟后,检查过滤后的液体,并测量过滤前的液体的浊度与过滤后的液体的浊度之差,计算出捕捉效率。在此,任意液体的捕捉效率表示如下。

捕捉效率(%)={(液体的浊度-过滤后的液体的浊度)/液体的浊度}×100

初始捕捉效率是指在过滤刚刚开始后(初始)测量并计算出的捕捉效率。即,捕捉效率是指通过过滤而减少的浊度(被捕捉的粒子)的比例。因此,補捉效率高是指:“液体的浊度”与“过滤后的液体的浊度”的浊度差较大,因此更多的粒子被捕捉,并且是指过滤器的基本性能高。如果捕捉性能高,则过滤器一般会引起堵塞,因此会阻碍液体的流动。因此,过滤器的经时稳定性表示如何能够长期维持初始的捕捉效率的程度。

对此,对下述两种情况进行比较:仅卷绕第一无纺布绳21a、21b而形成为外层12(情况1);和,如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结构那样使第一无纺布绳21a和第二无纺布绳22a、以及第一无纺布绳21b和第二无纺布绳22b分别形成为一个束,且第一无纺布绳21a与第一无纺布绳21b彼此不接触(情况2),在情况1中,初始捕捉效率为77%,且性能维持时间为48分钟,与此相对,在情况2中,初始捕捉效率为75%,且性能维持时间长达56分钟。由此可知,如本发明这样,由于用于确保含有杂质的流体的流动的流路件的存在所起到的经时稳定性的效果较高。

另外,对下述两种情况进行比较:没有内层11,将绳状无纺布3卷绕于流路芯10周围的外侧(情况3);和,如本发明这样配置卷绕无纺布而成的内层11,并配置将绳状无纺布3卷绕于内装的外侧而成的外层12(情况4),在情况3中,初始捕捉效率为80%,且其性能维持时间为17分钟,在情况4中,初始捕捉效率为75%,且其性能维持时间为56分钟。由此可知:通过如本发明这样配置内层11,捕捉性能的经时稳定性的效果较高。

另外,对下述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关于外层12,在相邻并接触的绳状无纺布31、32中,第一无纺布绳21a、第一无纺布绳21b构成为彼此接触(情况5);和,第一无纺布绳21a、第一无纺布绳21b构成为彼此不接触(情况6),在情况5中,初始捕捉效率为81%,且其性能维持时间为42分钟,在情况6中,初始捕捉效率为75%,且其性能维持时间为56分钟。由此可知:通过如本发明这样形成为第一无纺布绳21a和第一无纺布绳21b彼此不接触的结构,捕捉性能的经时稳定性的效果较高。

标号说明

1:过滤器;

3:绳状无纺布;

4:过滤器部件;

10:流路芯;

11:内层;

12:外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