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甲醛高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85425发布日期:2018-10-16 21:0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甲醛高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的前行脚步,人们越来越注重居室、办公场所等环境的美化和改善,然而装饰材料等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却往往被人们忽略。据美国相关环境机构调查,大多数人每天约有60%~9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因此,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影响。甲醛(hcho)作为室内主要污染物之一,位居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第二位,严重威胁人体的健康。同时,室内甲醛污染具有释放周期长、来源广、危害大等特点,吸附法由于具有能耗低、富集作用较强、使用方便、对低浓度气体处理效果较好等优点,已经成为净化室内空气的比较常用手段。

决定吸附法效果优劣的关键是吸附剂材料的性能好坏。常用的吸附剂制备成本相对较高,吸附量较小,稳定性不高,在大规模应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用于室内环境时,对其吸附效率、稳定性等要求更高。近年来,在环境问题及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国内外逐步将研究目标转移到开发相对廉价、切实有效的新型材料,如各类生物材料。生物材料不仅具备较优的吸附性能,且取材易、来源广,农林业废料就是重要的生物原料之一,在吸附应用方面有很好的开拓前景。

我国作为农林业大国,大部分的农林业废料,如农业生产产生的大量稻壳、荞麦壳和低档茶叶、茶末等农业废料以及林业应用凋落的大量松塔等林业废料,大多是通过直接燃烧或者随意丢弃的途径处理,应用程度很低,利用价值尚未充分开发,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污染了环境。

近年来,结合国内外研究及大量实验探讨发现,部分农林废料如茶叶、稻壳、荞麦壳、松塔等表面粗糙,含有大量纤维素、木质素等多孔性结构的物质以及能提供含氧基团的萜类等物质,具有一定吸附性能。同时,本产品中的农林废料含有各类对人体有益的天然物质,具有药理价值。利用该类天然的或者加工的农林业废料作为室内甲醛吸附材料,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也可以保护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甲醛高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室内甲醛高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将茶叶、稻壳、荞麦壳和松塔破碎;

2)除去杂质,分别放入烘箱中充分干燥;

3)将经步骤2)干燥过的松塔加入炭化炉,炭化活化,得到炭化活化的松塔;

4)将经步骤2)干燥过的稻壳和荞麦壳加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浸泡2~5小时,过滤后风干,再加入炭化炉,炭化活化,得到炭化活化的稻壳和荞麦壳;

5)将经步骤2)干燥过的茶叶、炭化活化的松塔、炭化活化的稻壳和炭化活化的荞麦壳混合均匀,得到吸附剂。

经步骤1)破碎后的茶叶和松塔的粒径为3~10mm,破碎后的稻壳和荞麦壳的粒径为2~5mm。

步骤1)所述茶叶为青茶、红茶、黑茶、绿茶按质量比(4~10):(2~8):(2~8):(1~6)组成的混合物。

步骤1)所述荞麦壳为甜荞麦壳和苦荞麦壳按质量比(2~4):(1~3)组成的混合物。

步骤1)所述松塔为湿地松松塔、马尾松松塔、油松松塔按质量比(1~5):(1~3):(1~3)组成的混合物。

步骤2)中的干燥温度为100~120℃,干燥时间为4~10小时。

步骤3)和步骤4)中的炭化活化温度为300~600℃,炭化活化时间为1~3小时。

步骤5)中所述干燥过的茶叶、炭化活化的稻壳、炭化活化的荞麦壳、炭化活化的松塔的质量比为(4~8):(3~6):(3~6):(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甲醛吸附剂吸附能力优异、吸附速率快、效率高、吸附量大,各种材料的协同作用高效明显;

(2)本发明的甲醛吸附剂原料为废弃茶叶、稻壳、荞麦壳、松塔等农林业废弃物,充分利用其天然的吸附性能,实现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

(3)本发明的甲醛吸附剂所采用的热处理材料质量占比低,无需采用大量的热处理材料,有效降低了成本;

(4)本发明选取的材料如茶叶、稻壳、荞麦壳、松塔均属天然产品,茶叶中含儿茶素、叶酸、茶多酚等成分,荞麦壳富含维生素以及钙、硒、锌等微量元素,松塔含有单宁和黄酮等多酚类物质,未经炭化处理的茶叶保留了茶叶自身的有益成分,经炭化处理的稻壳、荞麦壳和松塔可以充分地提高其吸附性能,将材料的吸附性能和药用价值充分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室内甲醛高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将茶叶、稻壳、荞麦壳和松塔破碎;

2)除去杂质,分别放入烘箱中充分干燥;

3)将经步骤2)干燥过的松塔加入炭化炉,炭化活化,得到炭化活化的松塔;

4)将经步骤2)干燥过的稻壳和荞麦壳加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浸泡2~5小时,过滤后风干,再加入炭化炉,炭化活化,得到炭化活化的稻壳和荞麦壳;

5)将经步骤2)干燥过的茶叶、炭化活化的松塔、炭化活化的稻壳和炭化活化的荞麦壳混合均匀,得到吸附剂。

优选的,经步骤1)破碎后的茶叶和松塔的粒径为3~10mm,破碎后的稻壳和荞麦壳的粒径为2~5mm。

优选的,步骤1)所述茶叶为青茶、红茶、黑茶、绿茶按质量比(4~10):(2~8):(2~8):(1~6)组成的混合物。

优选的,步骤1)所述荞麦壳为甜荞麦壳和苦荞麦壳按质量比(2~4):(1~3)组成的混合物。

优选的,步骤1)所述松塔为湿地松松塔、马尾松松塔、油松松塔按质量比(1~5):(1~3):(1~3)组成的混合物。

优选的,步骤2)中的干燥温度为100~120℃,干燥时间为4~10小时。

优选的,步骤3)和步骤4)中的炭化活化温度为300~600℃,炭化活化时间为1~3小时。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干燥过的茶叶、炭化活化的稻壳、炭化活化的荞麦壳、炭化活化的松塔的质量比为(4~8):(3~6):(3~6):(1~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实施例1:

1)分别将茶叶、松塔粉碎至粒径为3~10mm,将稻壳、荞麦壳粉碎至粒径为2~5mm;

2)除去砂粒、石块等杂质,放入干燥箱中110℃干燥6小时,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

3)将经步骤2)干燥过的松塔加入炭化炉,炉温450℃炭化活化1.5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炭化活化的松塔;

4)将经步骤2)干燥过的稻壳和荞麦壳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浸泡2小时,过滤风干,再放入炭化炉,炉温450℃炭化活化1.5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炭化活化的稻壳和荞麦壳;

5)经步骤2)干燥过的茶叶、炭化活化的稻壳、炭化活化的荞麦壳、炭化活化的松塔按质量比4:3:3:1混合均匀,得到吸附剂。

其中,所选取的茶叶包括青茶、红茶、黑茶和绿茶,质量比为4:2:2:1,选取的荞麦壳包括甜荞麦壳和苦荞麦壳,质量比为2:1,选取的松塔包括湿地松松塔、马尾松松塔、油松松塔,质量比为1:1:1。

产品性能测试:根据国家相关标准(gb50325-2010)中对测试舱的材料建造及运行条件要求,采用96l(40cm×40cm×60cm)的环境测试箱进行吸附试验,温度为20.5±0.4℃,湿度为50.1±7.5%,吸附产品取量16g。

经测定:在甲醛浓度为0.688±0.060mg/m3时,单位质量的高效甲醛吸附剂在150分钟内甲醛吸附量可达3.65±0.31μg/g,将甲醛从初始浓度0.688±0.060mg/m3降低至国家标准(gbt18883-2002)0.1mg/m3,用时约130分钟;

在甲醛浓度为0.338±0.038mg/m3时,单位质量的高效甲醛吸附剂在120分钟内甲醛吸附量可达1.73±0.41μg/g,将甲醛从初始浓度0.338±0.038mg/m3降低至国家标准0.1mg/m3,用时约40分钟。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的操作方法,将步骤3)和步骤4)的炭化活化条件改为:300℃炭化活化3小时。

经测定:在甲醛浓度为0.720±0.040mg/m3时,单位质量的高效甲醛吸附剂在150分钟内甲醛吸附量可达3.90±0.41μg/g,将甲醛从初始浓度0.720±0.040mg/m3降低至国家标准0.1mg/m3,用时约140分钟;

在甲醛浓度为0.298±0.045mg/m3时,单位质量的高效甲醛吸附剂在120分钟内甲醛吸附量可达1.55±0.34μg/g,将甲醛从初始浓度0.298±0.045mg/m3降低至国家标准0.1mg/m3,用时约45分钟。

实施例3:

同实施例1的操作方法,将步骤3)和步骤4)的炭化活化条件改为:600℃炭化活化1小时。

经测定:在甲醛浓度为0.680±0.036mg/m3时,单位质量的高效甲醛吸附剂在150分钟内甲醛吸附量可达3.54±0.52μg/g,将甲醛从初始浓度0.680±0.036mg/m3降低至国家标准0.1mg/m3,用时约145分钟;

在甲醛浓度为0.322±0.050mg/m3时,单位质量的高效甲醛吸附剂在120分钟内甲醛吸附量可达1.61±0.25μg/g,将甲醛从初始浓度0.322±0.050mg/m3降低至国家标准0.1mg/m3,用时约50分钟。

实施例4:

同实施例1的操作方法,将青茶、红茶、黑茶、绿茶的质量比改为5:4:4:3,将步骤2)中的干燥条件改为:100℃干燥10小时。

经测定:在甲醛浓度为0.720±0.070mg/m3时,单位质量的高效甲醛吸附剂在150分钟内甲醛吸附量可达3.78±0.56μg/g,将甲醛从初始浓度0.720±0.070mg/m3降低至国家标准0.1mg/m3,用时约125分钟;

在甲醛浓度为0.350±0.060mg/m3时,单位质量的高效甲醛吸附剂在120分钟内甲醛吸附量可达1.84±0.33μg/g,将甲醛从初始浓度0.350±0.060mg/m3降低至国家标准0.1mg/m3,用时约43分钟。

实施例5:

同实施例1的操作方法,将青茶、红茶、黑茶、绿茶的质量比改为7:5:5:3。

经测定:在甲醛浓度为0.660±0.035mg/m3时,单位质量的高效甲醛吸附剂在150分钟内甲醛吸附量可达3.60±0.65μg/g,将甲醛从初始浓度0.660±0.035mg/m3降低至国家标准0.1mg/m3,用时约125分钟;

在甲醛浓度为0.330±0.040mg/m3时,单位质量的高效甲醛吸附剂在120分钟内甲醛吸附量可达1.62±0.32μg/g,将甲醛从初始浓度0.330±0.040mg/m3降低至国家标准0.1mg/m3,用时约40分钟。

实施例6:

同实施例1的操作方法,将湿地松松塔、马尾松松塔、油松松塔的质量比改为5:3:3。

经测定:在甲醛浓度为0.750±0.060mg/m3时,单位质量的高效甲醛吸附剂在150分钟内甲醛吸附量可达4.02±0.58μg/g,将甲醛从初始浓度0.750±0.060mg/m3降低至国家标准0.1mg/m3,用时约120分钟;

在甲醛浓度为0.370±0.080mg/m3时,单位质量的高效甲醛吸附剂在120分钟内甲醛吸附量可达1.82±0.30μg/g,将甲醛从初始浓度0.370±0.080mg/m3降低至国家标准0.1mg/m3,用时约39分钟。

实施例7:

同实施例1的操作方法,将湿地松松塔、马尾松松塔、油松松塔的质量比改为3:2:2。

经测定:在甲醛浓度为0.756±0.050mg/m3时,单位质量的高效甲醛吸附剂在150分钟内甲醛吸附量可达4.00±0.60μg/g,将甲醛从初始浓度0.756±0.050mg/m3降低至国家标准0.1mg/m3,用时约130分钟;

在甲醛浓度为0.354±0.040mg/m3时,单位质量的高效甲醛吸附剂在120分钟内甲醛吸附量可达1.84±0.49μg/g,将甲醛从初始浓度0.354±0.040mg/m3降低至国家标准0.1mg/m3,用时约43分钟。

实施例8:

同实施例1的操作方法,将甜荞麦壳和苦荞麦壳的质量比改为4:3,将步骤2)中的干燥条件改为:120℃干燥4小时。

经测定:在甲醛浓度为0.660±0.035mg/m3时,单位质量的高效甲醛吸附剂在150分钟内甲醛吸附量可达3.46±0.39μg/g,将甲醛从初始浓度0.660±0.035mg/m3降低至国家标准0.1mg/m3,用时约115分钟;

在甲醛浓度为0.350±0.040mg/m3时,单位质量的高效甲醛吸附剂在120分钟内甲醛吸附量可达1.81±0.37μg/g,将甲醛从初始浓度0.350±0.040mg/m3降低至国家标准0.1mg/m3,用时约50分钟。

实施例9:

同实施例1的操作方法,将甜荞麦壳和苦荞麦壳的质量比改为3:2。

经测定:在甲醛浓度为0.668±0.030mg/m3时,单位质量的高效甲醛吸附剂在150分钟内甲醛吸附量可达3.49±0.59μg/g,将甲醛从初始浓度0.668±0.030mg/m3降低至国家标准0.1mg/m3,用时约126分钟;

在甲醛浓度为0.355±0.040mg/m3时,单位质量的高效甲醛吸附剂在120分钟内甲醛吸附量可达1.88±0.31μg/g,将甲醛从初始浓度0.355±0.040mg/m3降低至国家标准0.1mg/m3,用时约46分钟。

实施例10:

同实施例1的操作方法,将烘干的茶叶、炭化活化的稻壳、炭化活化的荞麦壳、炭化活化的松塔的质量比改为8:6:6:5。

经测定:在甲醛浓度为0.685±0.069mg/m3时,单位质量的高效甲醛吸附剂在150分钟内甲醛吸附量可达3.61±0.36μg/g,将甲醛从初始浓度0.685±0.069mg/m3降低至国家标准0.1mg/m3,用时约126分钟;

在甲醛浓度为0.326±0.050mg/m3时,单位质量的高效甲醛吸附剂在120分钟内甲醛吸附量可达1.68±0.23μg/g,将甲醛从初始浓度0.326±0.050mg/m3降低至国家标准0.1mg/m3,用时约38分钟。

实施例11:

同实施例1的操作方法,将烘干的茶叶、炭化活化的稻壳、炭化活化的荞麦壳、炭化活化的松塔的质量比改为6:5:5:3。

经测定:在甲醛浓度为0.669±0.032mg/m3时,单位质量的高效甲醛吸附剂在150分钟内甲醛吸附量可达3.49±0.35μg/g,将甲醛从初始浓度0.669±0.032mg/m3降低至国家标准0.1mg/m3,用时约120分钟;

在甲醛浓度为0.330±0.050mg/m3时,单位质量的高效甲醛吸附剂在120分钟内甲醛吸附量可达1.69±0.20μg/g,将甲醛从初始浓度0.330±0.050mg/m3降低至国家标准0.1mg/m3,用时约35分钟。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