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分级式茶油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0337发布日期:2018-09-14 22:4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油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过滤分级式茶油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油茶籽油俗称茶油,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油茶俗称山茶、野茶、白花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优质食用油料植物。油茶与茶叶为同属不同种,它们所结的种子榨出的植物油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称为油茶籽油,后者称为茶叶籽油全球油茶籽油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汉武帝时,中国就开始栽种油茶,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生长在中国南方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的天然无污染的高山及丘陵地带,10多个省都能种植,主要产区在中国的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区),全国现有栽培面积约4500万亩,年产油茶籽100万吨,产油茶籽油27万吨。茶油是中国政府提倡推广的纯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以及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

传统的茶油过滤设备只能出一种油,然后根据过滤后的有的品质去调和低品质的油,从而制作出不同等级的油,但是为了保证过滤后的茶油有足够的品质,通常会对茶油过滤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保证最初出来的油的品质极高,但是这种过滤效率很是低下,且出油率也很低,导致生产成本高昂,生产周期长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且后期调和的油的品质无法保证,难以得到色泽均匀的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分级式茶油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过滤分级式茶油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过滤箱的内腔右侧自左到右依次设有一级精过滤网、二级精过滤网和三级精过滤网,一级精过滤网、二级精过滤网和三级精过滤网把过滤箱的内腔分隔成粗过滤腔、第一出油腔、第二出油腔和第三出油腔,一级精过滤网的网孔大于二级精过滤网的网孔,二级精过滤网的网孔大于三级经过滤网的网孔,粗过滤腔内设有一级粗过滤网和二级粗过滤网,一级粗过滤网设在二级粗过滤网的左侧,一级粗过滤网的网孔小于二级粗过滤网的网孔,粗过滤腔内设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一端穿过一级粗过滤网且固定连接有与二级粗过滤网相配合的清理刷,旋转轴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一级粗过滤网上,旋转轴上套设有与一级粗过滤网相配合的清理刷,旋转轴的另一端穿过过滤箱且固定连接在电机的电机轴上,旋转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过滤箱上,电机固定在过滤箱的左侧端,粗过滤腔的顶端左侧贯通连接进油管,进油管上设有增压装置,粗过滤腔的底壁设有两个分别与一级粗过滤网和二级粗过滤网相配合的排污孔,过滤箱的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油渣箱,粗过滤腔通过排污孔与油渣箱贯通连接,油渣箱的底端贯通连接排渣管,排渣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第一出油腔、第二出油腔和第三出油腔内均设有滤油器,滤油器的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连接杆,滤油器通过连接杆固定在过滤箱的顶壁上,滤油器的底端贯通连接出油管,第一出油腔、第二出油腔和第三出油腔的底壁上均贯通连接排油管,排油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过滤箱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所有支腿之间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三个储油箱,排油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储油箱上,出油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储油箱的顶端,出油管上设有吸油泵。

进一步的,一级粗过滤网和二级粗过滤网均是球面结构设计。

进一步的,增压装置上设有压力调节器。

进一步的,排污孔是锥形结构设计。

进一步的,滤油器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油孔。

进一步的,过滤箱的底端均匀的设有4个或6个支腿。

进一步的,三个储油箱分别与第一出油腔、第二出油腔和第三出油腔一一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清理刷,使得一级粗过滤网和二级粗过滤过滤掉原油中的大部分固体颗粒物,在清理刷的作用下,清理掉并通过排污孔进入油渣箱内,能有效的防止固体颗粒物积累,造成一级粗过滤网和二级粗过滤网的堵塞,保证设备始终处理良好运行状态;通过设置一级精过滤网、二级精过滤网和三级精过滤网,不同层次的过滤,形成多级的油,直接获得不同品级的茶油,保证茶油的质量,且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过滤分级式茶油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过滤分级式茶油过滤装置的滤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过滤分级式茶油过滤装置的清理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箱,2-一级精过滤网,3-二级精过滤网,4-三级精过滤网,5-粗过滤腔,6-第一出油腔,7-第二出油腔,8-第三出油腔,9-一级粗过滤网,10-二级粗过滤网,11-清理刷,12-旋转轴,13-第一轴承,14-第二轴承,15-电机,16-进油管,17-增压装置,18-压力调节器,19-油渣箱,20-排污孔,21-排渣管,22-第一控制阀,23-滤油器,231-油孔,24-连接杆,25-出油管,26-吸油泵,27-储油箱,28-排油管,29-第二控制阀,30-支撑板,31-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过滤分级式茶油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1,所述过滤箱1的内腔右侧自左到右依次设有一级精过滤网2、二级精过滤网3和三级精过滤网4,所述一级精过滤网2、二级精过滤网3和三级精过滤网4把过滤箱1的内腔分隔成粗过滤腔5、第一出油腔6、第二出油腔7和第三出油腔8,所述一级精过滤网2的网孔大于二级精过滤网3的网孔,所述二级精过滤网3的网孔大于三级经过滤网4的网孔,所述粗过滤腔5内设有一级粗过滤网9和二级粗过滤网10,所述一级粗过滤网9设在二级粗过滤网10的左侧,所述一级粗过滤网9和二级粗过滤网10均是球面结构设计,一级粗过滤网9的网孔小于二级粗过滤网10的网孔,所述粗过滤腔5内设有旋转轴12,所述旋转轴12的一端穿过一级粗过滤网9且固定连接有与二级粗过滤网10相配合的清理刷11,旋转轴12通过第一轴承13转动连接在一级粗过滤网9上,旋转轴12上套设有与一级粗过滤网9相配合的清理刷11,旋转轴12的另一端穿过过滤箱1且固定连接在电机15的电机轴上,旋转轴12通过第二轴承14转动连接在过滤箱1上,所述电机15固定在过滤箱1的左侧端,所述粗过滤腔5的顶端左侧贯通连接进油管16,所述进油管16上设有增压装置17,所述增压装置17上设有压力调节器18,所述粗过滤腔5的底壁设有两个分别与一级粗过滤网9和二级粗过滤网10相配合的排污孔20,所述排污孔20是锥形结构设计,所述过滤箱1的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油渣箱19,所述粗过滤腔5通过排污孔20与油渣箱19贯通连接,所述油渣箱19的底端贯通连接排渣管21,所述排渣管21上设有第一控制阀22,所述第一出油腔6、第二出油腔7和第三出油腔8内均设有滤油器23,所述滤油器23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油孔231,滤油器23的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连接杆24,滤油器23通过连接杆24固定在过滤箱1的顶壁上,滤油器23的底端贯通连接出油管25,所述第一出油腔6、第二出油腔7和第三出油腔8的底壁上均贯通连接排油管28,所述排油管28上设有第二控制阀29,所述过滤箱1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31,所有所述支腿31之间设有支撑板30,所述支撑板30上设有三个储油箱27,三个所述储油箱27分别与第一出油腔6、第二出油腔7和第三出油腔8一一相对应,所述排油管28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储油箱27上,所述出油管25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储油箱27的顶端,出油管25上设有吸油泵26。

本发明使用时,原油通过进油管16进入粗过滤腔5内,先经一级粗过滤网9和二级粗过滤10的过滤,过滤掉原油中的大部分固体颗粒物,过滤掉的固体颗粒物在清理刷11的作用下,清理掉并通过排污孔20进入油渣箱19内,能有效的防止固体颗粒物积累,造成一级粗过滤网9和二级粗过滤网10的堵塞,保证设备始终处理良好运行状态;初步过滤的原油经过一级精过滤网2进入第一出油腔6,经滤油器23、出油管25进入一个储油箱27,形成一个品级的油;初步过滤的原油经过一级精过滤网2和二级精过滤网3进入第二出油腔7,经滤油器23、出油管25进入一个储油箱27,形成一个较高品级的油;初步过滤的原油经过一级精过滤网2和二级精过滤网3以及三级精过滤网4的过滤,进入第三出油腔8,经滤油器23、出油管25进入一个储油箱27,形成一个更高品级的油,不同层次的过滤,形成多级的油,直接获得不同品级的茶油,保证茶油的质量,且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